寡妇村(三)——悔恨的母亲

石一颐

<p class="ql-block">  寡妇村西南角,也有一个四合院(茅草屋),这个四合院没有英姨家的四合院高大、敞亮,但是四合院的房前有一丛竹,屋后种了葫芦、丝瓜、南瓜。春天瓜藤爬满了后院的墙,花儿开了,蝶飞蜂舞。后院中有两棵高大的石榴树,这就是瑶姨的家。</p> <p class="ql-block"> 瑶姨,不仅有高挑的身材,还有一双灵巧的手,她是我儿时敬佩的人。</p> <p class="ql-block">  瑶姨的丈夫宏叔是个老好人,不多言语,总是笑眯眯的,人特别勤快 ,空闲时,他把家里的自留地管理得与众不同(菜品种多,菜长得特好),他喜欢养蜜蜂,他把蜂巢就安置在后园石榴树旁边的墙沿上。</p><p class="ql-block"> 瑶姨家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勇哥约18岁,他喜欢捕鱼,找爬沙虫(安宁河的特产,营养价值很高);华哥15;三哥13岁;幺女叫芸儿 比我小一岁。</p> <p class="ql-block">  瑶姨能说会道,当年他们家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们家刚搬到寡妇村,她经常给我们家送菜来,瑶姨还说,想吃菜就尽管到她家菜地里去摘,她家的菜多着了。</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76, 79, 187);">爬沙虫(生活在安宁河石头下河沙中的昆虫)。</i></p> <p class="ql-block">  我和芸儿一见如故,每天都一起去上学,下午又一起去田野里找野猪草。周末一起上山找柴。<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还经常背靠背站着比高矮。</span>我俩总是形影不离。</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眼里,芸儿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不仅父母宠爱,还有三个哥哥罩着,谁都不敢欺负她。上小学那些年,芸儿有零花钱用,冬天有漂亮的棉袄,雨季有雨鞋穿,还有伞打。</p> <p class="ql-block">  芸儿喜欢养花,她的花开了,就邀我去看;她家的石榴还没有熟,我们就爬上树挑选最大的摘,等石榴成熟了,我就天天往她家跑。</p> <p class="ql-block">  芸儿读五年级时,宏叔生病了,那时勇哥已经结婚生子,第一个搬离了寡妇村,在公房附近另立门户。华哥正筹备婚事,等华哥婚事办完,宏叔就病倒了,几个月后,宏叔就去世了,芸儿跟我一样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宏叔一走,瑶姨一下子就老了几岁,想到芸儿学习好,心中就有了希望,瑶姨决心竭尽全力供芸儿上学(那时候农村孩子考上中专就跳出了农门)。</p> <p class="ql-block">  三年后芸儿初中毕业了,但是差几分上中专线。学校老师,芸儿小姨(她家住另一所中学旁边)都希望芸儿能够复读一年,考个普通中专是没有问题的。</p> <p class="ql-block">  瑶姨犯难了,很想让芸儿复读一年,可是家中的三儿子也想结婚了。手心手背都是肉……暑假很快就过去了,芸儿想复读,可是钱从哪儿来啊?</p><p class="ql-block"> 开学了,芸儿小姨知道她没有复读,就和她小姨父一起来到了瑶姨家。芸儿小姨两口子承诺,芸儿复读费用由他们承担,就去他们家吃住,读他们那所中学。瑶姨这才同意了,芸儿开心极了,当天就去了小姨家。</p> <p class="ql-block">  接着芸儿三哥就结婚。三哥结婚不久,二哥两口子就闹分家。瑶姨不同意,三哥才结婚就分家,让人笑话。于是乎,儿子、儿媳都不做家务活。瑶姨一个人忙上忙下且不说,他们还甩盆哒碗……每次芸儿回家就尽量多做家务活,可是瑶姨总是在芸儿跟前哭述,这日子没法活了……</p> <p class="ql-block">  芸儿坚持复读了一学期,第二学期开学,芸儿多么渴望母亲能够让她继续复读啊,可是瑶姨就是不点头。开学一周了,芸儿在家里如坐针毡……终于盼来了小姨父。小姨父还给瑶姨说,如果心里过意不去,就当芸儿的学费钱,是给他们家借的,等芸儿有出息了,再还钱可好?瑶姨就爽快地同意了。小姨父一走芸儿就去收拾书包,瑶姨说:“你去读书吧,回来就去你父亲坟头见我了。”芸儿傻眼了,她的上学梦从此就破灭了………</p> <p class="ql-block">  中国的风俗,三代、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就是家风正,家规好。我们大队,B生产队德高望重的宗叔,谁家有里大事小事,都要请宗叔到场。他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宗叔大儿子当爷爷了,都一大家子生活,他们家年年评为“五好”家庭。 </p><p class="ql-block"> 华哥、三哥仍旧就闹分家。芸儿,看到家里整天乌烟瘴气的,就给母亲做思想工作,一年后瑶姨同意就分家了,芸儿和母亲单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芸儿是窈窕淑女,喜欢她小伙子真不少。有当兵的支书的儿子,有在公社上班的招聘干部,还有她复读学校(镇上)的学长、同学……瑶姨都看不上。她担心芸儿嫁远了,自己帮衬不到;还担心芸儿嫁远了,在婆家受委屈了自己不知道……后来选择我们队头,队长的长子银成了她的女婿。</p><p class="ql-block"> 银家里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瑶姨当初认为,一个生产队的人知根知底的,银的父母是远近闻名的精明人,想必也是通情达理。可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芸儿结婚了,银的家人不善待她,始终把她当外人。银长年累月跑运输,偶尔回来了,一家人喜笑颜开,对芸儿既照顾又体贴;银一走,一家人就变了脸。每次芸儿给银实话实说,可是银却认为是芸儿不知足,是想分家在找茬儿。</p><p class="ql-block"> 银的小幺妹出嫁了,小兄弟结婚了,都一起过日子。直到银的父亲疾病离世了之后,他们家才分家了。</p><p class="ql-block"> 银把他家的老屋、新房都分给了两兄弟,自己贷款在芸儿三个哥哥家附近重建房子(方便他在外跑运输,芸儿有娘家人照顾)。因为银是长子,有糖尿病的婆婆也就分给芸儿生活。还把老车也卖了分钱,再贷款买了新的大货车,于是欠下了不少帐。可是银的弟弟妹妹并不领情,还愤愤不平,怀疑芸儿两口子赞了私房钱,愧对他们才独自承担赡养老母亲的。</p> <p class="ql-block">  瑶姨最怕见到的人就是敏。敏是咱们生产队里和芸儿一起复读的女孩。 敏学习还没有芸儿好,就那年考上的中专(当年家庭条件不错的孩子,两年、三年复读的大有人在,有的子女,还把岁数改小再改小了)。每次敏回家瑶姨就十分痛苦,她后悔当初应该咬牙坚持让芸儿再复读半年……瑶姨见着敏一次都要难过好久好久,经常默默流泪,如果芸儿复读完初三了,芸儿怎么可能像今天这样背太阳过山!</p> <p class="ql-block">  敏放假了,敏中专毕业了,敏工作了,敏带对象回来了,敏买小轿车……再看看每天起早贪黑的芸儿,瑶姨的心里像针扎似的……</p> <p class="ql-block">  银买了大货车,信心满满。可是买大货车的人家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大。他几经辗转,才找到极有限的货源,几年都是亏损,还得按时还银行贷款。他说,车停着一天都会产生不少费用。不得已,银开始偷税漏税,可是养路费是偷不着的了,就把家里年猪卖了上缴也不够,就又东拼西凑去借钱,就这样拆了东墙补西墙,也没有多少好转,见着交警能跑则跑……有一次银开着车飞跑,还是被交警逮住了,老帐新帐一起算,大货车就没收了。</p> <p class="ql-block">  银没有干过多少农活,回到家里摸头不知脑。孩子得上学,老人得吃药,他整天唉声叹气……芸儿更是气不打一出来,于是两口子三天两头吵架,瑶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悔当初没有让芸儿复读半年的学。</p> <p class="ql-block">  银在家里闲歇了几个月,有人家新添了大货车,就请银去开车了。从此银每月有固定工资了,多年后才还清了所有的帐。</p> <p class="ql-block">  2009年,银的孩子彬大专开学了。我也去学校(彬跟我孩子是同学),那天是我最后一次见到银。一周后,银驾驶的大货车,被酒驾司机在他的车前原地调头,油厢起火,撞到银的车头上,燃烧、爆炸,银就这样去了。芸儿得到噩耗如五雷轰顶……</p> <p class="ql-block">  这次车祸的全责,是酒驾方。银的兄弟妹妹知道后,认为母亲会得到不少的赔偿款,就开始争着要养母亲,可是法院判决是,银母亲的赡养费(他们家有四个子女),是当时老百姓生活费的四分之一。银的母亲又被送了回来……瑶姨得知此事,气得几天都起不了床。悔当初让芸儿嫁错了人家。</p> <p class="ql-block">  银走了,芸儿整天恍恍惚惚,提不起精神。瑶姨天天守着芸儿,偷偷抹泪。彬也回来,天天赔着母亲。芸儿看着彬一天天都在家里,就赶他去学校。瑶姨听到“读书”、“学校”瑶姨心中多年的积怨瞬间爆发了,她不停地抽打自己的耳光子,口里叨着“不让芸儿读书,不让芸儿读书……”</p><p class="ql-block"> 瑶姨疯了……而银的母亲,该吃吃;该睡觉睡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