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书札记:《轮回前的告别》

小满梧桐🌿

《轮回前的告别》,是最近追看贝客邦所著系列悬疑推理小说中的第二本小说——第一本,是刚看完不久的《白鸟坠入密林》。当然,这样说会略有一些歧义,即实际情况是作者创作顺序是《轮回前的告别》在前,只是我的阅读顺序在后而已。而“系列”的说法,准确也不准确,只能说是作者创作的同类型悬疑推理小说,但故事人物之间并无直接联系。<div><br>  这部《轮回前的告别》,也是通过日常生活来展开悬疑推理,既有人性的温情,也有人性的丑陋,语言简洁,细节生动——当然,如果先从文笔来看,显而易见的是作者一直在进步——这两部创作时间大体只间隔一年的两部作品,后者《白鸟坠入密林》的叙事手法以及文风更显娴熟,对生活中许多细节和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也更加自然细腻——但这些差异并不影响,读者对这本创作在前的小说情节构思巧妙的赞叹。</div> 培训机构插画讲师沈宗彦与女友方慧文相识于餐厅——当时宗彦同事兼助手曼云正在另一桌与同学聚餐,慧文则因对专程将自己落下挎包送来的出租车司机鞠躬感谢的仪态,引起了宗彦注意并对之一见钟情。第二天,宗彦找曼云要来电话号码,正式追求慧文。随后两人情投意合,却在已到谈婚论嫁阶段的某天深夜,因独居老旧公寓的慧文遭到入室者袭击成为植物人,将两人憧憬的美好未来打碎。<div><br>  在康复医院两年的慧文终因肺部感染去世。临终前一晚,独自在病房中陪伴女友的宗彦在睡意朦胧中,感受到慧文在自己掌心上写下了三个字“让我走”。接手慧文遇袭案的女警官张叶带宗彦去拜访神经学吴教授,从科学角度证实了植物人在濒死前也可能因为肾上腺素激增的原因,出现回光返照,写下字来。但在此之前,宗彦因为参加了慧文家人组织的离别仪式,看到神婆青月煞有其事地一番表演后居然在自己掌心里也写下同样的“让我走”三个字,已经方寸大乱,寄希望于青月能够帮助自己与慧文对话。</div> 不久,收钱办事的青月,果然带来了“慧文从天国的来信”,宗彦将信将疑,警官张叶却从信中看出破绽,最后发现神婆之所以知道“让我走”三个字并用来冒险一试宗彦反应,以博取信任,其实是昏迷中的慧文曾对护工阿梅也写过一次,而青月则与阿梅等护工长期有信息情报的交易。至于“天国来信”,全是身为慧文中学时代同学兼好友,现在也是宗彦得力教学助手的曼云所为。就在大家理解曼云仿冒好友笔迹写信,并通过神婆之手布局转交给宗彦,是为了让宗彦早日走出失去慧文阴影的良苦用心时,一个跟踪宗彦并试图袭击未果的人,又让事情出现新的疑点。<div><br>  在警官张叶锲而不舍的调查中,因曼云无意间提供的证词,指向慧文当年在生日那天已收到过一枚求婚戒指,而宗彦的求婚戒指却是在其生日第二天才送出——难道慧文真的是脚踏两只船的人?袭击宗彦的人,曾是慧文中学同学的臧泽洪,据说才是慧文隐藏幕后的正牌男友。两人原本设局由慧文骗婚,借此骗得钱财创业。而另一方面,深受事实“真相”打击的宗彦,又在曼云无微不至的主动靠近下,慢慢地,他似乎就快接受曼云对自己的示好了……<br></div> 毫无疑问,在这个故事真正的真相大白之前,读者会发现,就算再曲折离奇的小说故事,最终,还是与人间发生的每个故事一样,是对人性善良与阴暗混合的反映。而一本好的小说,能让读者印象深刻,看完意犹未尽,显然不光是情节吸引人,还因为,多多少少,能教会和告诉读者一些道理。比如这个《轮回前的告别》,让人最深的感悟就是,到底该如何去爱或者说获得爱,以及,对于故去已无法再开口解释辩解的人,活着的人,该如何学会尊重。<br> 这个爱和尊重,第一个要说的是慧文养母魏芬,对已成植物人的女儿不愿放弃的爱和尊重——虽然丈夫方桂民和儿子志勇都对此很有微词,尤其是对钱财颇为看重的志勇,生怕这是个无底洞,力主将姐姐从医院“接回家”。所以,对一直以来“是个传统而隐忍的女性,家中大小事都由丈夫说了算”的魏芬来说,能顶住这种无形的压力,同意将慧文送到康复医院,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毕竟,只是男友身份的宗彦虽然愿意出钱,但没有这项送入医院的决定权,“早在市综合医院做完脑颅手术时,对于在家看护慧文还是把她送到康复医院这个问题,宗彦和慧文家人便各持己见。方家人认为没有必要花冤枉钱,只有魏芬和宗彦站在一条线上,但她的声音瞬间被一众亲戚淹没了。”——不管如何,慧文最终能体面地在康复医院去世,母亲魏芬至少对得起这个自从知道自己是从福利院抱养之后,就非常懂事的女儿,喊了自己这么多年的“母亲”。 同时,也不要过于苛责慧文养父方桂民。很多重男轻女的家庭,对有血缘的女儿尚且做不到与儿子一碗水端平,何况对没有血缘的女儿?当方志勇出面来向宗彦提出,“医生说过这个情况了。这样下去没个头,总不能一辈子待在这里。你有钱我知道,自己留着不好吗?”时,一旁的“老父亲抽着苦涩的烟,似乎默许儿子替他发言”的这个场景,其实也是这位养父在自己良心与现实状况激烈斗争之后的结果。看到他的挣扎,就能多少做到默然不响,部分理解,而不是一味站在道德至高点去指责——至少,当医生告知慧文情况不佳,方桂民倒没有表现出明显反对,而是愿意配合妻子的想法,一家人来到病房陪夜。有意思的是,方家每个人与慧文的亲疏,在这个陪夜的场景中,被描绘得非常生动:“魏芬守在床前握着女儿的手”——这是发自内心的;“方志勇靠在角落里看手机”——这是最漫不经心,事不关己的;“慧文的父亲照例在阳台上抽烟”——这是个矛盾综合体,善良的本性仍在,但拗不过儿子的怂恿和用血缘来判定亲疏远近的固有思维。 第二个关于爱和尊重,更有慧文的男友或者说未婚夫宗彦。宗彦虽然与慧文仅相识相恋一年多——这在他俩身边几乎所有人眼中,都觉得这个时长的感情不至于多么深厚。所以,为已成植物人的女友负担康复费用,并始终关注着入室袭击案进展的宗彦,在这个时代不仅不一定是道德高尚的代名词,反而可能被周围人如宗彦母亲发出“凡事有度,生活还要继续”的告诫,如助手曼云反复追问,“假设慧文没有出事,你们真能走到最后吗”、“难道你真的盼着照顾她一辈子吗?她有那么好吗?”那样的不解。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岂是旁人能知道深浅的,或者说,岂是能够被任何一个旁人用自己的尺度来衡量的?宗彦还真不是沽名钓誉,为了博什么好名声才这样执意坚持,事实是,他和慧文彼此心意相通,互相都把对方当作可以携手一生的人。所以,慧文的意外遭遇与离世,才让宗彦久久走不出痛苦的情绪。 最让人感动的,其实还是在臧泽洪突然出现,向警察坦白自己才是慧文未曾公开的男友这件事后宗彦的态度。显而易见,慧文别有目的地骗婚,远远比她猝然离世更让人倍感打击与失望,如果因此扭转了慧文在宗彦心中的美好形象,那也是人之常情。但看看痛苦之后宗彦最终的反应:<div><br>  <font color="#ed2308">尽管慧文欺骗了宗彦的感情,可是宗彦也想明白了:在一段真或假的恋情持续期间,并不存在“受骗”的人。因为真与假只存在于欺骗者的心里。“受骗”只是个结果,(自己)那段真挚的过程是无法改变的心境。如果因为愤怒而一味否定自己,只会让痛苦永无止境。</font></div><div><br> ——看,这才是有大智慧的人。</div><div><br> 也正因为这样,在宗彦想明白了与慧文的感情里,始终是自己在对自己的感情投入负责,始终是自己在享受自己投入的这个过程,到此,这番心境才算与书名《轮回前的告别》刚好切题地对应上。宗彦,在这段与慧文的感情中,付出了尊重和爱,也得到了成长。</div> 于是,对比之下,慧文被袭案的真凶——臧泽洪的哥哥,出租车司机臧泽良——是他偷配了慧文遗落在出租车包里的钥匙,并在深夜潜入房中意图不轨过程中,误伤了慧文;以及,本已推测出凶手是谁却秘而不宣,反而利用臧泽洪想保护哥哥的心态,设计让臧泽洪冒充慧文正牌男友的曼云——如警官张叶所言,幸好曼云这番设计只是为了夺取宗彦的心,若是夺命,恐怕连自己都要钻入圈套中。这两个人,真的就像小丑般,叫人只感到可笑可恨,却没有同情了。尤其是聪明的曼云,如此施计去获得爱情,既没有对故友慧文的尊重,也没有对宗彦的尊重,从心理学角度讲,恐怕还真如张叶推测那般,曼云对宗彦,也未必是爱情,可能是出于嫉妒——读书时代慧文因为是从福利院抱养的孩子,有一段时间被同学欺负歧视,是曼云伸出了援手;但接下来,慧文因为成绩慢慢优异,成功摆脱了校园凌霸,反而是成绩不好的曼云需要被帮助补习。再然后,是明明与自己认识在先的同事宗彦,与通过自己才认识的慧文陷入热恋,不行,这样优秀的男生,不甘心,要抢过来。 最后,对比曼云,倒是臧泽洪,一个在问题家庭中长大,内心感恩嫂子秀香对家中的操持和奉献,并不知不觉暗恋上嫂子——是的,这也是种爱。但只是一个洗车店工人的臧泽洪,显然比曼云不择手段地追求爱更理智,他最出格的事也不过是买了一枚暗藏秀香名字含义的戒指,想借哥哥的名义送出去。当从曼云口中得到自己哥哥凶手时,第一反应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不要因此支离破碎,保护哥哥和嫂子的感情,于是答应了曼云的设局。如果臧泽洪像曼云那样充满占有欲与私心,他来个大义灭亲,是不是更能顺理成章达成自己心中暗藏的目的?<br><br>  所以,爱,的确是一个,需要以尊重为前提,才能发生的词语。这,就是看完《轮回前的告别》之后,给人最大的启迪。<br><br><div><br></div><div> [《轮回前的告别》,贝客邦著,东方出版社出版,2021年9月第一版,2021年9月第1次印刷]<br></div><div><br></div><div>备注:插图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