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钻工安装设备 女钻工丈量钻具 女钻工向顾问学技术 女钻工下套管作业 女钻工清理钻具丝扣 女钻工检测泥浆性能 <p class="ql-block"><b>安全平稳打成“营14-8”调整井</b></p><p class="ql-block">胜坨油区是胜利油田石油勘探会战初期开发建成的老油区。</p><p class="ql-block">老油区经过十几年集中开发,油气含量似乎是越来越少,油气采收率必然越来越低了。</p><p class="ql-block">近年来,采油人采用注水采油方案,一边向地下注水,一边从地下采油,目的是提高油气产量。由此,本油区油井多,注水井也多,地层压力很高,钻井施工难度大。</p><p class="ql-block">1977年初叶,为了进一步完善本油区注采井网,油田最新部署部分调整开发井,配合搞好油气生产综合开发建设,努力达到注采平衡的开发目标,最大限度实现长期稳产高产目的。这一批最新部署的调整开发井,“营14-8”就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女子钻井队施工“气东8”完钻后,马上接到“营14-8”施工任务书。</p><p class="ql-block">“营14-8”是调整开发井,钻井设计井深1920米。</p><p class="ql-block">“营14-8”地处胜坨油区腹中,四周油井成行,注水井则成列,井位间距很近。整个油区之内,不是采油树,就是注水井,还有抽油机。在本油区钻井施工,既要防止井喷,也要防止井漏,还要防止井斜,更要提防与临井碰撞,施工难度可想而知啊。</p><p class="ql-block">当时,钻井技术员们接过施工任务书,认真阅读钻井工程、地质、泥浆设计资料,缩着脖子倒抽了几口冷气,很难为情地对有关领导人说,哎哟!这口井施工难度这么大呀!唉,女子钻井队是新组建队伍,我们还处于钻井学习阶段,这么复杂的油井能打得了吗?如果施工中出了问题怎么办哪?……</p><p class="ql-block">可有人不容置疑地说,你们女子钻井队能顶“半边天”嘛!施工难度大怕什么?正因为施工难度很大,才交给你们女子钻井队呢!现在,你们女子钻井队多么了不起啊!你们是“响当当”的标杆单位,还是胜利钻井的“一朵金花”!如果你们标杆队打不了,还有谁家能打得了呢?这口井,是一口重点井。你们不仅要打,还必须打好,更不能出问题。嘿嘿、嘿嘿!……</p><p class="ql-block">……这是一通什么话?话里带讽刺味,又包含激将法,还有点压制成分。让姑娘们听了,心里有些反感,只是无话可说,真是哭笑不得啊。如今,女子钻井队已名声在外,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处于“高处不胜寒”的地步。即便客观理由再多,再说什么还有用吗?她们心里很无奈,满肚子五味杂陈,抱着任务书设计书,气鼓鼓地跑回来了。</p><p class="ql-block">技术员们回来后,绘声绘色如实诉说实情。大家听到耳朵里,咀嚼思量片刻,倒把大家强烈自尊心激发起来,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儿上来了。当年,绝大多数的姑娘,上进心比较强,心地纯真善良,心智透明意识正,心里面怎么想,就会怎么说,也会怎么干。有的不甘示弱地说道,好!咱们一定打好这口井,决不能让人家看笑话!对!对!一定把这口井打好!有的紧紧地握住拳头,有的挺起胸膛昂着头,摆出一副铮铮铁骨的劲头。就凭那股子劲头儿,有刀山肯定敢上,有火海必定敢闯,绝对都不在话下。</p><p class="ql-block">顾问们听过那一番话,钻井人的犟劲儿也来了。有人一拍大腿嗷嗷叫道,嗨!人心齐,泰山移。打!一定打成功!有人胸有成竹地说,好!不管这口井好打还是难打,只要是能出原油的井,只要交给咱们就得打,咱还得把油井打成功!对头!就是嘛!不少人附和着。</p><p class="ql-block">其实,自从女子钻井队成立以来,上级安排的钻井施工任务,她们历来按照要求欣然接受,即便千难万险也会努力完成,并力争取得优异生产成果,这已成为基本的行为做派。</p><p class="ql-block">就在这时,有关领导人跑来提供情况说,“营14-8”是一口关键井,位于胜坨油区中心,关系到油气综合开发布局,需要尽快投入开发生产。同时,要求她们加快施工步伐,努力争取早开钻早完井,为完成油田原油生产任务做贡献。</p><p class="ql-block">面对紧急关键的生产任务,她们还有什么话可说呢?……</p><p class="ql-block">只是,时值寒冬腊月,滴水就成冰,大地又封冻,北风常怒吼,雪花时飘洒,是黄河三角洲最寒冷的日子。面临如此气候条件,钻井施工困难重重,是最考验人们毅力的时候。</p><p class="ql-block">大家没有被困难吓倒。她们咬紧嘴唇,硬抬起头,梗着脖子,挺起胸膛,全副武装,乘车出发,同困难作斗争,向施工井场进发。</p><p class="ql-block"><b>元月22日,是女子钻井队组织钻井设备搬迁的日子。</b></p><p class="ql-block">大清早,气温极低,冷气袭人。北风劲吹,呼呼直叫,逼人躲避。冬雾弥漫,漫天漫地,朦朦胧胧,两人站对面,面目难辨清。</p><p class="ql-block">漫天的大雾渐渐地消散,小四合院浮现另一幅景象。“干打垒”房上白茫茫,砖石墙顶上白茫茫,地砖水泥板滑唧唧;那一棵生命顽强的大柳树,竟呈现出奇美的景象;每根枝条上凝着白霜,犹如满树洁白的秋菊花,堪称为奇景奇观,简直是别具一格。</p><p class="ql-block">上午7点半左右,女子钻井队全体男女老少,就赶到了“气东8”老井场。这个时候,太阳才悄悄露出半个脸,时不时隐藏于云层里,半遮半掩羞羞答答,就像待出阁的新嫁娘。头顶上的天空,清灰透着淡白,有几朵云彩点缀,视觉倒慢慢清晰了。只是,气温还很低,寒气仍很重,北风还很硬,风力仍很大,像无影风刀。</p><p class="ql-block">大家脸面被冻得发紧,时而有点儿痒,时而有点儿疼,浑身冷冰冰的。但是,大家抖擞精神,大踏步向前迈进,顶风进如井场腹地,分别进入施工岗位,投入设备搬迁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当大吊车、大卡车陆续驶进井场,姑娘们生龙活虎地忙活起来,有的指挥吊装作业,有的“伺候”大吊车,有的招呼大卡车,有的拖钢丝绳套,有的爬上大型设备,有的跳上大卡车,有的给设备挂绳套……</p><p class="ql-block">大卡车轰隆隆巨响,大吊车嗡嗡直叫,大家展开设备吊装作业。眼看着,大吊车摇臂不停旋转,大吊钩反复上来下去,一台台设备装上大卡车,一辆辆大卡车驶向新井场,一部分人随车去新井场作业……</p><p class="ql-block">在猎猎西北风中,设备吊装作业,有条不紊进行着,老井场设备不断减少。</p><p class="ql-block">那部分前往新井场的人们,肩负着更繁重的施工任务,一是负责把大卡车上设备卸下来,二是组织将设备安全就位,这是设备搬迁施工关键环节,既关系到设备搬迁施工进度,更关系到能否顺利安装设备。</p><p class="ql-block">钻井设备搬迁施工是突击战,从来没有中间休息的时候。无论是在老井场还是新井场,设备搬迁施工节奏快速紧张,不管是配合单位的弟兄们,或是女子钻井队的人员,几乎都是坚持不间断作业,必须做到吊装设备不误时,设备卸车就位不耽搁时间,各个施工环节紧密相扣,努力避免搬迁施工“掉链子”。</p><p class="ql-block">为此,大家都打起精神头施工,瞪大眼珠子快速作业,还得甩开膀子聚力大干。 </p><p class="ql-block">太阳直挂正南方。</p><p class="ql-block">大家从早上大干,待干到正午时分,谁都觉得肚子饿了,胃肠咕咕地叫唤,脸上直冒虚汗,前心贴着后心,浑身汗津津,腰腿有些酸软,脚下还踉跄着。但是,钻井设备需要伺候,大吊车需要帮忙,大卡车需要指路,她们身手不停干。有的一边身手不停干活儿,一边期盼送饭车快点儿来,有不少人也是望眼欲穿,望眼欲穿送饭拖拉机呢。</p><p class="ql-block">是啊,适逢天寒地冻的天气,大伙奔波荒野艰苦劳作,一个上午滴水未进,早餐稀饭馒头咸菜,其热量早消耗殆尽,有谁能不饥肠辘辘?……</p><p class="ql-block">原计划午饭前把设备搬至新井场,大家汇集到新井场一起吃午饭。可是,由于搬迁车辆不充足,大家不停忙活一上午,老井场上还有不少设备,一部分人员坚守在那里,担负工完料净等后续任务。那部分人若赶不过来,很可能就耽误吃午饭啊。</p><p class="ql-block">正当有人为此细盘算的时候,一辆拖拉机进入大家的视线,有的姑娘急不可耐向大家报告,哎!送饭拖拉机车来了!哈哈!可把大包子盼来了!……</p><p class="ql-block">大家看到拖拉机接近井场,马上能吃到白菜肉大包子,自然是喜不自禁,胃口早已大开。一位小姑娘悄悄嘟囔说,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真想一口吞下个大包子啊!有人直点头,有人答应着,有人笑开了……</p><p class="ql-block">这时候,干部立刻大声告诉大家,马上停工赶快买饭就餐,炊事员还得去老井场送饭;如果是时间拖拉长了,稀饭和大包子就凉啦!……</p><p class="ql-block">善解人意的姑娘们,听到赶快吃饭的通知,急忙放下手中活儿,脱下脏乎乎棉手套,脚赶脚跑着去排队买饭。炊事员与拖拉机手密切合作,三下五除二收票打饭,紧急忙活上好一阵子,又匆忙爬上露天拖拉机。拖拉机哒哒唱着欢歌儿,身子不停晃晃悠悠地跑了。</p><p class="ql-block">大家一手端着搪瓷饭碗,一手掐着多个大包子,分别寻找能避风的地方。有的干脆进了值班房,值班房内外温度相同,却能够躲避开西北风。她们吃着喝着,吃的很尽兴,吃的要多么香,就有多么香。她们一边吃喝,一边打趣说笑,一边跺脚取暖,跺得地板噔噔响……</p><p class="ql-block">不少人躲在列车房南房头。她们背着风头儿,全身暴露斜阳下,贪婪地晒着太阳,你靠着我,我挤着你,时而大口朵颐大包子,时而呼啦喝玉米糊糊,双脚始终不停地挪动着。此时,她们身上涌动青春洒脱劲儿,小姑娘的矜持已所剩无几,有的倒滋生些许“野小子”的派头。</p><p class="ql-block">十几分钟的光景,人们将大包子玉米粥填进肚子。有些姑娘说还没吃饱,本想再去买大包子,可拖拉机早拉跑了,大包子买不着了,却有意犹未尽的意思。</p><p class="ql-block">大家吃完午饭,有的挤在值班房里,有的相拥列车房头,一边躲避着寒风,一边亲吻着阳光。她们憨憨微笑着,有人斗嘴说笑,有人“侃大山”,有人攀比谁吃得多,这个说吃了5个,那个说吃了3个,有的说吃了6个,有的说吃了7个,比着、比着,她们咯咯笑起来。有人笑说道,嗨!不说不知道,说了吓一跳!你看,咱们都成“吃货”啦!哼!哪只是“吃货”?都成“大肚汉”啦!……</p><p class="ql-block">话音未落,大家开怀大笑,哈哈笑个不停,有的前仰后合,有的捂着肚子,一阵阵的欢快笑声,在空旷雪野回响着。</p><p class="ql-block">嗨嗨,你们看,这些姑娘是多么可爱,那是要多可爱有多可爱呀!</p><p class="ql-block">就在吃饭的时候,有人心里惦记絮叨说,估计呀,老井场的人该吃上饭啦。嗯,肯定吃上了,拖拉机早该到啦!有人接着附和道。</p><p class="ql-block">其实,这个时候,那些姑娘们都坐在汽车驾驶室吃饭呢。</p><p class="ql-block">原来,就在正午时分,有几辆大卡车先后赶到老井场。她们密切配合快速作业,将剩余设备吊装上卡车,分别钻进大卡车的驾驶室,立即开车上路赶往新井场。</p><p class="ql-block">在赶往新井场途中,正巧遇上送饭的拖拉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可要怎么吃饭呢?双方据情商定,索性半路停车买饭,在半路上吃饭得了。她们和司机买上大包子,一起钻进驾驶室吃起来。驾驶室里没有风,比外面暖和得多,吃饭也舒服多了。小姑娘觉得很庆幸,高兴地欢呼着,嗨嗨!真是“天助我也”!嘿!咱吃饭晚了,晚的好啊!哈哈、哈哈……</p><p class="ql-block">姑娘们一边高兴地吃饭,一边热烈地议论着。有的一边细嚼慢咽大包子,一边与汽车司机开玩笑说,师傅啊!多亏你们来晚了,我们才能在驾驶室吃饭,风吹不着,冷冻不着,真安逸多啦!是啊,不然的话,我们吃大包子,就着沙土吃,喝一肚子冷风。就是的,我们能在车上吃饭,是沾了你们的光啦!哈哈、哈哈、哈哈哈 ……</p><p class="ql-block">一时间,大卡车驾驶室里洋溢着欢快的说笑声。</p><p class="ql-block">本来,她们吃饭时间晚了些。未曾想,她们竟享受了一次特殊“待遇”,一时感觉有“因祸得福”似的欢乐呵。嗨!……</p><p class="ql-block">唉,那些姑娘是多么容易满足吧。</p><p class="ql-block">当天下午,大家同心协力努力奋斗,坚持将全部设备就好位收工,才陆续爬上“解放牌”大篷车。 </p><p class="ql-block">回程路上,宇宙像一把灰黑色大伞,将大篷车轻轻拥入伞中。大黑伞顶上,有银河,有月亮,有星星;银河闪闪,月亮圆圆,月光淡淡,星星漫天,星月辉映,光影璀璨,暖意融融,画面温馨,让人怡然。</p><p class="ql-block">哦!或许“上苍”正发光发热,特向她们送温暖献爱心呢。</p><p class="ql-block">此后两天,大家携手,抗严寒,战狂风,斗雪雨,克服困难,顽强战斗,将钻井设备安装好,第一次开钻准备工作,也基本上做好了。</p><p class="ql-block"><b>元月25日,“营14-8”第一次开钻施工。</b></p><p class="ql-block">这天夜里,东营上空,寒流来袭,气温下降,北风狂吹,雪花飘飘,折腾一夜。自然,东营大地上,又变了模样。</p><p class="ql-block">早上,姑娘推门一看,满世界都白了。地面是白的,房顶是白的,窗台是白的,旮旯也白了;窗玻璃生出白菱花,柳树上挂满了银条;一切物件披上了银装,满眼都是银妆玉砌,目之所及一片白颜色。</p><p class="ql-block">不过,雪花不飘了。可是,气温却极低,已降至低值,当年最低值。西北风嘶吼,风力大如牛。时不时,狂风打着旋儿,刮起雪片飘飞,就好像龙卷风。</p><p class="ql-block">如此天时,又这般地势,是否坚持生产?当然,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石油钻井人。只要具备最基本的生产条件,只要还有办法组织钻井施工,女子钻井队绝不会止步不前!……</p><p class="ql-block">大家乘车赶到“营14-8”井场,赶紧从帆布车篷里钻出来,跳下车猛抬头远望,映入眼帘的是一抹独特景象。</p><p class="ql-block">胜坨荒野上,积雪覆盖,银装素裹,一片银白,一览无余。在满眼雪白之中,石油设施赫然入目,有四方体采油房,房顶积雪很厚,像被利刃切割,齐齐整整,有棱也有角;有小憩的抽油机,“驴头”雪块积压,“驴”已安然静卧;有静止的作业架,雪花在横梁安家,如保镖紧紧贴附;有成行的电线杆子,电线杆身板直挺挺,好似石油基地的卫兵!……</p> <p class="ql-block">只不过,却没有看见其他的人影。她们就像这里的主人,勇敢地奔向雪野,奔向雪野深处的井场。 </p><p class="ql-block">大家踩着厚厚的积雪,一步一个深脚印,一步一回深呼吸,朝着井场腹地挺进。在她们的头顶上面,缭绕着屡屡白雾,白雾缭绕飘向天空。在她们身后面,留下大片脚窝窝。脚窝窝嵌入雪面,有大有小,有深有浅,零散分布,不成体统,挺扎眼的。</p><p class="ql-block">大家伙来到井场上,立即分头忙活起来。</p><p class="ql-block">男女老少在井场忙活一阵子,这片井场立马显出另一幅景象。地面上积雪少多了,设备上雪花没有了,井架钢筋黑乎乎的,钻机露出深灰色,钻井泵体黑红相间,柴油机身披深蓝衣,红色游动滑车与水龙头,几栋墨绿色列车房,一群人正紧张忙碌着……</p><p class="ql-block">在大片安静的雪野上,有如此活生生的画面,彰显出特有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上午11时10分,“营14-8”第一次开钻了。</p><p class="ql-block">整个井场上热气腾腾,锅炉烟囱冒着黑烟,柴油机排气管冒出热气,钻井泵浑身散发微热量,钻机滚筒反复转动着,猫头轴闪着光亮,泥浆槽上热气升腾,设备暖气管线热咕嘟,井架上积雪融化嘀嗒水……</p><p class="ql-block">沸腾的施工井场上,机器轰鸣声震天响,第一次开钻如火如荼。大家坚守各岗位,甩臂奋力作业,有的脸颊通红,有的热汗津津。或许,有人会误以为,井场比外面暖和,干活也挺舒坦呢。</p><p class="ql-block">事实上,“营14-8”第一次开钻非常紧张,生产过程也是异常艰难的。不论是大直径刮刀钻头开孔钻井,还是大直径表层套管下井作业,都是需要励精图治红着眼干的活计。关键是,时值滴水成冰的寒冬,有时设备受冻运转不正常,有时气路管线结冰不通气;不是这里出问题“拉警报”,就是那里又发难“卡壳”;这边刚处理好才几分钟,又得赶快跑到那边扑救……</p><p class="ql-block">虽然,大家虽被折腾的焦头烂额,可心中那根安全生产的弦,始终是绷得紧紧的,不敢有丝毫的放松。第一次开钻是奠基之战,关系着这口油井的生命。第一次开钻又是生死之战,只能打好不能打坏,不能留下任何隐患,女子钻井队历来如此。</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开钻深度尽管不深,表层套管并不是很多,由于施工过程不顺当,却耗用整整一个下午。这个下午,大家顶风抗寒,团结奋战,攻坚克难,不懈奋斗,终于完成下套管任务。</p><p class="ql-block">紧接着,固井作业顺利结束,第一次开钻施工成功了。</p><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女子钻井队召开第二次开钻工人设计大会。</p><p class="ql-block">会上,大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集思广益,反复论证,一致认为,工人设计应因人制宜,要根据女性生理特点,制定符合女子实际的施工方案,最终达成了稳中求快的共识。即以牙轮钻头为中心,采用相应钻具结构,采取配套钻井参数,完善冬季安全措施,确保平稳钻井生产。</p><p class="ql-block">同时会上明确提出,第二次开钻施工,不苛求班进尺、日进尺,提倡安全平稳顺利施工,树立安全至上的生产理念,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钢丝绳拉猫头类危险操作,把安全理念贯穿生产全过程,以求稳扎稳打稳中求快,力争稳中取胜顺利完钻。</p><p class="ql-block">在工人设计大会上,集中基础意见,符合群众意愿,大家较为满意。是啊,在艰难曲折钻井人生路上,大家经历挫折不断成长进步了。在艰苦钻井生产施工中,姑娘们经受磨砺认识提高,考虑问题越来越实事求是了。</p><p class="ql-block"><b>元月26日,是“营14-8”第二次开钻的日子。</b></p><p class="ql-block">由于冬季生产难度大,准备工作千头万绪,开钻生产一拖再拖,直拖到太阳落下山头。 </p><p class="ql-block">下午17时25分,“营14-8”第二次开钻了。</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开钻赶到晚上,冬天的夜晚更寒冷,冬夜的风刮得更紧,钻井施工困难更大。但是,钻井生产任务压肩,大家只能知难而进。在顾问指导安全保护下,姑娘们硬着头皮开钻生产。</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开钻施工后,因首次使用牙轮钻头,快速钻进速度慢一些,可钻井施工很平稳,钻台人员心里很踏实,岗位操作有条不紊,安全生产系数提高了。在接单根关键环节,各岗位密切合作,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努力安全配合操作。特别是钻具上扣卸扣,拉猫头坚决不用钢丝绳,打大钳注意配合拉猫头,拉猫头必须关照内外钳工操作,钻具下井前抹好丝扣油,确保稳中求快安全作业,达到安全快速钻进生产。</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开钻当天,因夜间施工困难很多,天气寒冷设备受冻,设备多次发生故障,多次停止钻进抢修,耽误不少生产时间。可是,钻井施工非常安全,稳获班进尺342.29米,日进尺653.86米。</p><p class="ql-block">“营14-8”钻井生产施工,关键是与高压地层周旋,既要应对高压油层侵袭,又得防止高压水层破坏。为此,大家提前制定防范措施,事先备足各类泥浆材料,及时应付井下意外情况。</p><p class="ql-block">为此,优化泥浆性能是生产重中之重,及时提高泥浆密度是当务之急,加重晶石粉就成为“重头戏”。姑娘们不得不做好思想准备,随时准备组织加重晶石粉会战。</p><p class="ql-block">在正常钻进施工中,她们随时掌握高压油水层位。每当在钻遇高压油水层前,她们先加入适量重晶石粉,适当提高泥浆密度,将井涌苗头掐死在萌芽状态。每当起钻作业前,先搞一场加药品小会战,进一步提升泥浆密度,以利于平衡地层压力,预防油水层侵袭,确保井眼正常,保证安全生产。</p><p class="ql-block">即便大家“武装到牙齿”,可井下情况瞬息万变,钻井施工还是不容乐观,施工中不时遭遇意外情况。每次起钻施工时很顺利,下钻途中钻具却严重遇阻,几近处于卡钻边缘上,大家诚惶诚恐提心吊胆……</p><p class="ql-block">或许有人会问,那是怎么回事?唉,还是高压油水层“闹妖”呗!高压油水层侵蚀泥浆,泥浆性能遭到破坏,井壁坍塌井眼不畅,导致钻具严重遇阻啦!……</p><p class="ql-block">……那怎么办?没有其它好办法,只好循环泥浆划眼下钻。划眼下钻程序极为繁琐,先将钻杆立柱甩下来,再像钻进生产似的,一边开泵循环泥浆,一边加泥浆药品,一边划眼钻下钻杆……</p><p class="ql-block">当然,划眼下钻又累人,还很耗费时间,施工速度很慢,就像“老牛拉破车”。</p><p class="ql-block">更让人挠头的是,钻进生产也举步维艰。由于泥浆密度逐渐提高,泥浆净化不理想,泥浆固相含量大,泥浆粘度也增加,因而流动阻力大,造成泵压随之升高,加之还有冷冻因素,循环设备频发故障,一会儿钻井泵凡尔刺了,一会儿缸套、拉杆漏了,一会儿水龙头喷泥浆了,一会儿高压管线冻裂了,一会儿压风机不工作了……唉,大家班班疲于奔命,大把时间抢修设备,真是叫人苦不堪言啊。</p><p class="ql-block">如此,因抢修设备时间增多,钻进生产时间减少,生产施工进度就快不了。</p><p class="ql-block">大家每天从早上拼到晚上,又从夜晚拼到黎明,无比艰难地维持正常生产。</p><p class="ql-block">有道是,老天不负有心人。</p><p class="ql-block"><b>2月8日4时45分,“营14-8”安全完钻,完钻井深1920米。其间,用了4只牙轮钻头,钻井生产施工13天。</b></p><p class="ql-block">“营14-8”完钻后,高压油水层还不断来袭。为了便于测井仪器下井作业,为了顺利将生产套管下入井中,女子钻井队先后二度通井,最终圆满完成钻井施工任务。</p><p class="ql-block">嗨!“营14-8”这口不足两千米的井,竟耗用了数百吨泥浆药品,仅重晶石粉竟先后堆了几座小山。</p><p class="ql-block">在此不得不说的是,刚入队不久的新学徒工们,在这口油井的施工过程中,经受了极为严酷的锻炼。她们虚心向顾问学习,向本岗大姐姐们学习,学习岗位操作技术,学习排除设备故障,学着干所有施工活计。她们学的认真仔细,学的不怕苦和累,学的不怕脏和险,全身心投入施工中。</p><p class="ql-block">“营14-8”第二次开钻不几天,小姑娘们才穿戴不久的棉工衣,几乎看不清原来的色样,有的四十八道杠里沾着泥巴,有的粘糊着黑油灰,更多的是浸满重晶石粉,远看白乎乎的,近看脏兮兮的。她们头戴狗皮帽子,脸上捂个大口罩,不论左看右看,还是前看后看,无论是怎么看,谁也不像小姑娘。就凭着这般摸样,有的好像小伙子,大多数更像“逃难的”。事实上,即便是“逃难的”,也没有这身“行头”啊。</p><p class="ql-block">这口井搬运泥浆药品,她们自然成为基本劳力。每次泥浆加重会战,她们势必成为重要成员。她们学着师傅的样子,扛起药品袋就往井场奔,搬起重晶石粉撒腿小跑,累得呼哧呼哧喘粗气,跑得满头满脸流汗水,没有人怕苦怕累怕艰难,还总怕自己少干落了后。</p><p class="ql-block">白天里搬运药品还好些,遇上夜晚搬运看不清路,真难为眼神不好的姑娘了。王德英、颜新群、何群等人,几乎都是高度近视眼。她们搬上药品袋,拔腿奔向井场,脚下模模糊糊,深一脚、浅一脚,有时踩到坑洼处,连人带药品摔倒在地,竟成为“大路边”的事。一旦摔倒了,她们啥话不说,咬着牙爬起来,搬扛起药品袋,继续往井场跑。每当完成搬运任务后,尽管干得不亦累乎,浑身上下也脏兮兮,她们还是乐呵呵的。</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油田职工的女儿!是啊,她们都是胜利油田的女儿!,都是我们石油人的“油二代”呵!</p><p class="ql-block">嗨!叫谁不说,我们油田的职工子女是多么难得啊!</p><p class="ql-block">2月11日11时42分,“营14-8”顺利固井。</p><p class="ql-block"><b>2月12日16时,“营14-8”完井,建井周期21天。</b></p><p class="ql-block">“营14-8”井身质量合格,最大井斜1°30',固井质量合格。</p><p class="ql-block"><b>32620女子钻井队向祖国交出了第8口优质油井。</b></p><p class="ql-block"><b> 女子钻井队不能“吹大牛”</b></p><p class="ql-block">元月份,适逢新的一年工作布局的时候,各级党委先后召开各类工作会议。此时,女子钻井队成为油田标杆单位,倒也成了逢会必到的“主儿”。有时作为先进典型介绍经验,有时得代表提倡议表决心,抑或大会上立“军令状”……</p><p class="ql-block">有的干部去参加工作会议,大概在某些领导怂恿下,代表女子钻井队表态发言,口大气粗表示要“年上5万米”!……最让人无奈的是,回队后还“打枪的不要”,从来不和干部们说实情。唉!……</p><p class="ql-block">没想到,她年度工作会上表决心后,女子钻井队成为众“矢”之的,被钻井男子汉们当成“枪头鸟”了。</p><p class="ql-block">在这口井施工期间,外面的人们都纷纷议论,议论女子钻井队要“年上5万米”,议论女子钻井队“吹大牛”,“大牛”竟吹到大会上去啦!云云。有人见到女子钻井队的人便问,你们今年能打5万米进尺吗?女子钻井队“吹大牛”吧!姑娘们被问得一头雾水,回队后就向干部反映说,外面有人怎么老打听,咱们能不能打5万米呀?还说女子钻井队“吹大牛”呢!……</p><p class="ql-block">当然,不少男子钻井队的干部,见到女子钻井队负责人,也是询问相同的话题。有人碰见队长也试探着问,你们今年真能打5万米?队长则抿嘴反问道,你们男子汉能打5万米吗?人家大言不惭笑答道,我们是绝对打不了啊!队长笑着调侃道,你们男子汉打不了,为啥还来问我们哪?“大丈夫”干不了的事,咋好意思问小女子?我们没有三头六臂吧!嘿嘿,嘿嘿,哎?不对呀!你们队有人大会上表决心,今年要“年上5万米”呢!队长只好实话实说,根本就没有那回事。人家十分诧异,瞪着大眼睛,皮笑肉不笑,噗嗤笑起来,呵呵!原来呀,某人“说瞎话”哪!哈哈,哈哈哈……</p><p class="ql-block">有一回,钻井队长去参加会议,3252钻井队长刘延庆看见她,不假思索地如实相告道,在某次大型工作会议上,你们队某人率先跑上主席台,代表女子钻井队表态说,今年决心“年上5万米”!态度坚决,意志坚定,气势磅礴,底气十足啊!嘿嘿、哈哈!……他话还没说完,若干位钻井队长围拢过来。</p><p class="ql-block">队长听了没有惊讶,只好微笑着回应道,一年打5万米进尺,在目前的条件下,这也不太可能吧。男子钻井队打不出来,女子钻井队更打不出来。我们目标是“年上3万米”,能否实现还不一定,作为奋斗目标努力呗!……</p><p class="ql-block">有人猛然反问道,既然打不出5万米,某人为啥上台表决心?还慷慨激昂,信心百倍,那是“吹大牛”啊!哈哈,哈哈!……嗨!上级领导倒很赏识,一个劲儿给鼓掌,一个劲儿表扬她呢!是啊,是啊!……</p><p class="ql-block">刘延庆队长又说道,唉!你是不知道啊,可把我们给坑惨啦!就为这件事,领导把男子队干部狠批一顿,批评我们不敢提“年上5万米”,训斥我们没有雄心,挖苦我们没有志气,骂我们都是“窝囊废”!唉!叫你们女子钻井队比着,我们老是挨领导批斗,我们都成“龟孙子”啦!嗨!真是……</p><p class="ql-block">队长听了忍俊不禁笑着,只好用“模糊学”解释,唉!估计是上级领导安排的吧?也许某人脑子不记事,或忘记“年上3万米”,也许是看错了数字,误看成“年上5万米”,你们千万别太在意呵。我们的生产目标是“年上3万米”,这是全体职工的共同意见。</p><p class="ql-block">为此事,队长几次与干部们交换意见。今年,女子钻井队钻井生产目标,就是已确定的“年上3万米”。如果代表女子钻井队参加会议,无论是在任何大小场合,假若要提倡议或者表决心,生产目标就是“年上3万米”。咱们干部可要注意,内外口径一致,说话实事求是,千万别说过头话,更不能随便说大话。</p><p class="ql-block">对此,所有干部都表示认同。不少干部议论着说,就应该实事求是啊!咱们学习大庆经验,发扬“三老”作风,做人表里如一。对不对?对!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嘛。大家附和着。</p><p class="ql-block">大多数干部一致表示,咱们绝不到会议上“吹大牛”!对!对对!…… </p><p class="ql-block">只不过,谁也没坦诚说明在上级会议上吹过“大牛”。</p><p class="ql-block"> 2017.4.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