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潜心研究 共进致远引领成长——合浦县石湾镇中心小学2022年秋季学期中心片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蘸着阳光写温暖

<p class="ql-block">  秋风起,秋叶落。半城烟雨始入画,一笺清秋浅浅来。在最美的秋天,共赴一场诗意的教研。为打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022年10月13日上午,合浦县石湾镇中心小学的张瑜、黄世焕老师对二年级上册第9课《黄山奇石》进行了同课异构,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带领我们一起领略了黄山的秀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合浦县石湾镇中心小学徐志梅主任主持,共安排有四项议程:一、介绍课程;二、课例展示;三、评课议课;四、领导点评。</p> 一、介绍课程 <p class="ql-block">  本次进行同课异构的教材选自——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9课《黄山奇石》。本单元课文内容都是围绕“家乡”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内容涵盖古今,跨越海峡,表现了祖国的辽阔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p> 二、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由黄世焕老师执教《黄山奇石》。黄老师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大家去黄山风景区旅游,从而导入课堂,接着理解课题“奇”的意思,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并指导书写“南”“部”等字。通过再读课文,找出课文写了黄山的哪些奇石?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通过充分感受黄山奇石之秀丽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特别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说话练习,再选择一张图片写下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锻炼和提高,在课堂上学以致用,充分体现了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由张瑜老师执教《黄山奇石》。张老师从理解课题“奇”的意思导入课堂。接着初读课文,感受名字“奇”,再学习生字并指导书写“南”“部”等字,理解“秀丽神奇”的意思。通过再读课文,找出课文写了黄山的哪些奇石?这些石头的名字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通过充分感悟石之趣,感受黄山之秀丽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这一节课结构清晰,流程顺畅,环节紧凑。她注重学法的指导,采用读、画、演、说、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形式来理解句子中的重难点词句的意思,用鼓励性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引导学生把阅读过程真正探究的过程,不仅夯实了基础,思维与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突出了教学特色。</p><p class="ql-block"> 当小导游,向别人介绍一下两块有趣神奇的石头——“仙桃石”“猴子观海”。张老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说话练习,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锻炼和提高,让学生始终情绪盎然,有声有色地投入学习中去。</p> 三、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听完课后,老师们对黄老师、张老师给予了充分肯定。整个评课过程,大家各抒己见,围绕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充分肯定了这节课的优点,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效建议。这样的评课活动不仅让授课教师收获颇丰,也让参与教师受益匪浅。</p> 四、领导点评 <p class="ql-block">  最后,易广美副校长、张鉴凤辅导员结合本次的课例对本次活动分别进行了点评、总结。</p><p class="ql-block"> 张鉴凤辅导员对现场执教的两个课例进行了评析,肯定了两节课都能紧扣教材编排的特点进行设计和实施教学,还表扬了新教师认真学习,积极探索的研究态度。强调了要用教材去教学生学会积累、运用,并指导老师们如何有效落实语文要素,促进学生的素养提升,明确要教学生学什么,怎样进行高效教学。</p><p class="ql-block"> 张鉴凤辅导员鼓励老师们认真研读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参考用书。我们只有认真去研读文本,去理解文本,才能更好的借助课程课标去设计教学流程,让自己的课堂更有效、有趣、有味。</p> <p class="ql-block"> 易广美副校长对老师们听课要听什么,上课怎样突破重难点,运用什么教学技巧进行教学作了指导。希望老师们能学以致用,深入研读教材,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让全体学生每一节课都学有所获!</p> <p class="ql-block">  思想有声,行动留痕。在研讨里收获,在实践中成长。让我们一起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奋力谱写教学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编辑:马 清、易慧敏</p><p class="ql-block">图片:吴承娟、易慧敏</p><p class="ql-block">审核:陈相滨、徐志梅</p>

学生

黄山

奇石

教学

课文

老师

课堂

同课

教材

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