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0月11日清晨,浓雾还未散尽、朝霞初映东方,乐蟠小学部分领导和教师共40余人在学校录播室观摩了天津支教教师张晖的《四季之美》一课,整节课流畅自然,一气呵成,给人以无尽的启发和美的享受。其实,本节课上美的何止是四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师生状态——美</p><p class="ql-block">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张老师在整节课上状态饱满,激情在线,用自己丰富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气、饱满的情绪、灵动的眼神、情不自禁的肢体动作,全力调动学生状态,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大胆想象,随心表达。慢慢的,学生放下了拘谨和怯懦,思维和胸怀一点点打开,渐入佳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课堂氛围——美</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上,课件字体的颜色、背景的选择、音乐的设置等,张老师都做了精心的考量。所以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动情朗读、用心思考、大胆想象并勇敢回答问题时,整个课堂给人以美的感受:音乐缓缓响起,学生一边朗读,一边竭尽全力用已有知识来表达对文本的理解、对作者写作意图的体悟,加上老师在关键之处的朗声强调、补充,这种和谐、这种流畅,唯有“静水流声,沧浪踏歌”这样的词方能描述其间意境。整节课犹如淙淙溪水,缓缓流经心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课堂设计——美</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教学设计打破常规,开课即把学生直接引入通篇文本,在朗读中把学生带进“四季”;然后锁定具体段落、中心句和关键词,在朗读、解词、想象的基础上体悟文本表达的情感。最后再回归全文,由文章到推荐书籍,到鼓励学生拿起笔去写自己眼中的四季之美。这样由面及点、再由点及面,把一篇文章和整本书联系起来,带动学生去读整本书,加上读写过渡的巧妙设计,使得整节课的进行自然流畅,一气呵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四、朗读指导——美</p><p class="ql-block"> 语文姓“语”,这是对语文学科的定性,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其中,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关键。朗读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感悟,还能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开朗的性格,增进自信。在本节课上,张辉老师特别重视学生读的训练和在读中的体验。范读、指名读、集体读、配乐读、跟读,在朗读中张老师不断地提示、引导,“读没读出来高远?”“读出喜悦来”,哪些地方要重读,哪些地方要舒缓,在一次次的提示引导、情景创设中,学生的想象力被激活,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在一遍遍朗读中学生从模仿到进入情境,语气、情绪进去了,想象进去了,感悟体验有了,达到了“身临其境”与“感同身受”的境界,与作者达成情感共鸣,学习就完成了。本节课上,师生的琅琅读书声成为了课堂上最美的声音,生命的拔节、学生的成长肉眼可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五、方法教授——美</p><p class="ql-block"> 有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张老师在课堂上处处教授学生以学习方法:读的方法,自学课文的方法,在字词间发挥想象、尝试体验的方法,在一次次引导在种种方法的不停重复中,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课堂知识点,更是习得了不少学习文本的方法,用这些方法去学习更广阔的知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总之,张晖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特别成功的示范课,让我们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方法;我们也看到了张老师为人师者所具备的敬业、坚守等种种优秀品质及扎实的教学功底,是我们效仿学习的楷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