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和他的红色经典作品《红日》

C-J-G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起中国当代军事文学的成就,不能不提到长篇小说《红日》,它是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文学最重要收获之一,被誉为“共和国的文学雕像”,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作者吴强也由于这部作品在思想上、艺术上获得的巨大成功,而毫无争议地享有文坛盛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强(1910——1990),原名汪大同,原籍江苏,1933年在上海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后,投笔从戎。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入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军前后,写过一些散文、特写、剧本等,但多是一些篇幅短小的作品。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莱芜、孟良崮和淮海战役,曾任华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华东军区委员会文化部艺术处副处长。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转入上海,长期担任文联和作协的领导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日》的故事背景是发生在1947年5月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孟良崮战役。这场战役一波三折,场面惊心动魄,最终以我人民解放军全歼国民党精锐部队74师的胜利而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家吴强亲身经历了这场战役。1947年5月17日,即孟良崮战役结束后的次日上午,他亲眼看到了敌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的遗体,当即萌生了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想把从涟水战役到张灵甫死于孟良崮这个情节和人物都很贯穿的故事,编织起来写一部长篇小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有了这个创作的冲动,但由于部队战事繁忙,无暇动笔,便搁置了。直到全国解放后,特别是到上海工作后,有了便利的创作条件,这才开始了《红日》的创作构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完成了八万余字的故事梗概和人物简表,至1956年春结构成基本故事。小说于1957年7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问世后轰动了国内文坛,读者口碑不胫而走,市面上甚至一书难求。这部气势磅礴的史诗般的小说,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学作品都是生活的反映,长篇小说《红日》自然也不例外,它所反映的就是解放战争初期华东野战军粉碎敌人重点进攻的几个战役的斗争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事结构取材选择从第二次涟水战役(1946年11月),经过次年2月的莱芜战役,到5月的孟良崮战役,前后约半年时间里发生的事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说以高度艺术概括力,从正面展开我人民解放军全歼国民党主力“王牌军”整编74师的雄伟画面,气势磅礴,格调激越,再现了我人民军队气呑山河的英雄主义气慨2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热情,经典地反映了我军在华东战场从战略撤退到战略反攻、最终大获全胜的历史进程,揭示了人民战争的规律,形象地体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从文学的属性和基本功能来看,这部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社会意义和很高的认识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美感教育作用。</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日》作为一部鸿篇巨制,除了爱国主义主旋律,其艺术上的特色和成就也是获得了巨大成功的。其最鲜明的艺术特点,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创造上,避免了脸谱化、简单化和概念化的倾向,在敌我双方人物尤其是高级将领典型性格的刻画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取得很大的突破性成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红日》成书之前,多数反映革命战争的军事题材小说只注意了故事叙述和情节编排,而《红日》却侧重写人,注意了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是非常可贵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强在文学创作中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他认为,既要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写出生活的真实,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创造值得人们效仿的人物,又不能受真人真事的牵制,“<b>应该有所扬弃,要大胆选择,不然作品的艺术性就显得不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吴强认为不能“<b>过分政治化,理论说教</b>”,要“<b>着重抓住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写</b>”,这样就能避免笔下人物“<b>都有平分秋色之感</b>”,从而达到艺术上的精炼。(以上引言均见于195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内部讨论会纪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说《红日》塑造的人物中,我军干部战士有二十几个,各有个性,栩栩如生。如军长沈振新,冷静、沉着、果断;副军长梁波,活泼、说话幽默、平易近人;团长刘胜,果敢、爽直,又比较狭隘、急躁;连长石东根的气质和刘胜相似,又不完全一样,他比刘胜幼稚、浮躁,但他“打一仗,进一步”,是个成长中的英雄人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其他人物,均各有特点,无一雷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敌对人物中,小说着重写了三个国民党高级将领: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新编36师师长何莽、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副总司令李仙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有共同的反动性,又有各自的个性。何莽性格鲁莽、残暴,又极顽固,全军覆没后他只身落荒而逃;李仙洲则懦怯、愚顽,最后被解放军活捉;张灵甫是蒋介石的嫡系,他同前两人又不一样:骄傲自大、刚愎自用、色厉内荏,最后遭到全军覆灭、自身被解放军战士击毙的可悲下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作者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颇具匠心,不但写出了具有人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生活语言的人物,还写出了人的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因而,作者笔下的人物鲜活生动,血肉丰满,既有独特的个性色彩,又具有典型性和典型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人物在事件中发生的真实感就是令人信服的,以至读者在掩卷之余仍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其艺术感染力和效果由此可知。正如当年陈毅元帅所说:<b>《红日》我看过了,写得不错,有吸引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日》以其不朽的艺术生命力,影响了几代中国读者。而它也早已被译成英、法、俄、日、德等十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普遍欢迎,毫无逊色地立足于世界当代文学丛书之林。</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