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每年汉寿农历七月初七至十五日,是阴间的“春节”,阳间的“鬼节”。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谓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出游人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到农历的七月半,很多在外游子,都会放下工作,放下忙碌的生意,放下旅程,匆匆赶回老家,目的:回家供老客!“接祖供客”———从我小时候有记忆起,就一直存在,并且至今还一代一代在传承。七月半也是一个挺热闹的节日,有些人不管离家多远,都会漂洋过海,舟车劳顿的赶回家。</p><p class="ql-block">七月半在汉寿俗称“月半节,供老客”,是对逝去亲人和长辈的吊念的节日。据说,农历七月十一到十五是鬼魂们走亲访友的盛大节日,相当于我们的过年!此期间,我们的祖先会来到人间看望自己的子孙晚辈,有福赐福,有灾挡灾!因此,在老家,尤其农村,特别重视此节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汉寿,七月半前各家各户一般都有接祖(供老客)习俗,但是也有点不同,汉寿人接祖的一般情况(各家不完全相同)。一般是从七月初八开始(但是,一般小家族3/4个兄弟的,就在初十或十一开始,具体看各家族人),七月十五结束。七月半开始接祖一般是一整个大家族的人,在前天晚上聚集在家族的一户人家,备好酒水祭祀贡品接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寿县美食有珍珠烧卖、汉寿熏鸭、毛家滩炸油香、蒿子粑粑、玉臂藕等。</p><p class="ql-block"> 1、珍珠烧卖:珍珠烧卖的外皮莹白透黄、润泽光亮,馅心腴滑咸鲜,新煎猪油与胡椒组合成的特殊浓香最惬湘人的口味。如果这天不失时机地饱餐一顿炒糯米饭,对于抵御整个寒冷阴湿的冬天大有裨益。</p><p class="ql-block"> 2、汉寿熏鸭:熏鸭首先是要进行熏制。新鲜鸭子洗剥干净,在开水中稍微烫一下,表皮涂上白糖、红糖、白糖、枸杞、稻谷、桂皮、花椒、八角、柑橘叶子。盖上锅盖,添加柴火,小火熏制40分钟。开锅的一瞬间,顿时奇香无比,色泽光鲜油亮。</p><p class="ql-block"> 3、毛家滩炸油香:糯米团放入香喷喷的油锅中,也能发出类似的响声。炸至色泽金黄,就可以出锅了。一定要用菜油,炸的时候特别香。在毛家滩的回族人家中,一旦有什么喜事,都会炸油香,来款待宾客。按照回族人的传统,是不允许放鞭炮的,他们用炸油香的方式代替放鞭炮。</p><p class="ql-block"> 4、蒿子粑粑:每年三月,群众采来粑粑蒿的嫩叶,洗净,然后拌以粘米和糯米粉,放入锅内,用旺火蒸熟,再用石碓春烂,并掺入适量的芝麻和辣子酱,然后切成小块,放在雕有各种表示吉祥图案的木模内,做成扁平溜圆的粑粑,蒿子粑粑粘性很强,吃起来香甜可口。是常德市许多地方人民喜食的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食品。</p><p class="ql-block"> 5、玉臂藕:玉臂藕含有丰富的淀粉、胡萝卜素等成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席上珍品。汉寿的西湖,盛产一种藕,十分特别,明、清时代,一直为贡品。相传,明朝有位皇帝在吃这种藕时,见西湖藕白嫩脆爽,清甜,一节节如同宫女的手臂一样嫩白,十分喜爱。于是便命为“玉臂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