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匠心,坚守传统——专访著名古建筑专家宋国晓

墨香淡雅

<p class="ql-block">  作者/苏红</p> <p class="ql-block">  当记者再次拜访“中原大匠”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传统建筑学会会长宋国晓教授的时候,是在重阳节的第二天。听说,在国庆假期里,他把八十八岁的老母亲接到自己家里来住了,让老人享受儿子儿媳陪伴,孙男嫡女绕膝的欢乐。第一感觉,肃然起敬。宋教授对老人的孝顺是晚辈人学习的榜样!而宋教授却礼貌地说:“孝敬自己的老人,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个人都会孝敬自己父母。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何谈当朋友?”</p><p class="ql-block"> 今年五十四岁的宋国晓教授,是中国传统古建筑文化的传播者,从事中国传统建筑研究、设计三十余年。主持编著《中国古建筑》系列授课教材;登临《扬州讲坛》并入选《文化十讲 感悟中国智慧》一书。他是九三学社社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圆明园学会园林古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方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南阳理工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奖励评审专家,河南省建工院古建园林研究院院长,许昌市传统建筑学会会长。</p><p class="ql-block"> 他为人和善,谦虚谨慎。他所创造的古建筑美学艺术和历史价值,无法用金钱去衡量。他为中国古建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宋教授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代的古建筑专家。中国古建筑的重建修复,有不少都打上了宋教授的烙印。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拥有400年历史的襄城县首山文峰塔重建工程于2016年9月28日正式开工,历时三年整,于2019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70年之日落成。</p><p class="ql-block"> 如今,文峰塔巍峨耸立,成为襄城全新的地标建筑和人文景观,万人瞩目。这座新文峰塔,是在明代文峰塔原址上,依照明代风格,以仿木结构复建的。“文峰塔”三个大字苍劲洒脱、古朴简率,系“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良墉先生题写的。</p><p class="ql-block"> 襄城县首山文峰塔,外观十三层,内壁七层,悬梯而上,犹如置身于艺术的迷宫。眼前,流光溢彩,魁丽斑斓。壁画既有巨龙腾飞,又有麒麟送玉书,每一层都饱含了文化艺术价值。襄城县的古街城门楼,高大庄严古朴的设计,襄城县毛主席纪念堂的庄严肃穆,重建设计也是出自宋教授的大手笔。那上面建筑结构,一砖一瓦,都非常有讲究。郏县的三苏园重建修复,宋教授功不可没。因此,宋教授还是懂风水的专家。</p><p class="ql-block"> 宋教授祖籍襄城县人,大学期间专业学的古建筑,毕业后,从事古建筑行业数十年如一日。此前,一直在北京发展。近年来,襄城县有关部门为了拉回在外发展的杰出人才,才把宋教授请回来为当地的古建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宋教授的口碑非常好,只要是张口让他办的事情,无论是亲戚或老乡,以及左邻右舍的各项杂事儿,甚至孩子在外上学的事情,只要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他都会热心帮忙。特别是老乡的孩子在外求学的事情,托人找到他需要帮助,他把事情办了,可能那学生都不知道最终是谁帮他办的。“老乡的事情,能帮我一定会帮。我不想留名,我也不需要留名。”宋教授沉稳地说。</p><p class="ql-block"> 做事情要专注,更要拿得起,放得下。“中原大匠”几个醒目的大字悬挂在宋教授办公室大门旁边,它凝聚着中国古文化的元素,更是宋教授手上一张靓丽的名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