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金秋十月,祖国华诞,在这普天同庆之际,我用闲暇之余,入青铜之乡,观周礼之邦,寻帝国之路,找智慧之光。<br>宝鸡,古称陈仓,位于关中平原的西端。扼八百里秦川之首,踞干里秦岭之要,襟千河而拥渭水,依秦岭而阻陇坂。地容峦原溢秀色,水蕴灵秀盈辉彩,自古就是人类活动的理想场所,也成为古代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通道。</h3> <h3> 三千年前,周人来到了这一块土地,滚滚紫烟升腾在周原大地,一条条铜锡合金的巨流,浇铸出大量的青铜器。因而自汉代以来,青铜器不断出土,其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全国之首,被誉为“青铜器之乡”。</h3> <h3>逨盉,为古代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该器造型独特,构思奇妙,从铭文得知,是西周单氏家族第八代逨为祭祀皇高祖单公而做的一件礼器。器身呈扁圆形,两面以龙纹装饰,盖首为凤鸟,凤首高昂,展翅欲飞,形象逼真。盖与器身连接处,是一只老虎,它歪着头向上攀爬,悠闲自得的样子却不失兽中之王的威严。盉的鋬手是吞云吐雾的龙首,好像在空中遨游,呼风唤雨。12厘米长而直的管状流,像是一条舞动身躯的长龙,正张着嘴准备吐出美酒。整个器身由四个龙首支撑而起,灵动稳健。逨盉以威风凛凛的老虎连接着刚强雄健的龙与柔美仁善的凤,烘托出一种龙腾虎跃凤呈祥,吉祥画面。龙与凤、刚与柔、动与静相互烘托,彼此呼应,和谐统一。</h3> <h3>何尊,代表了西周早期青铜器铸造的最高水平,其对称布局、动静呼应,主次分明、空间流转等一系列装饰理念直到今天仍在使用。何尊整体略呈椭方形,颈部修长,腹部微鼓,圈足较高。<br>颈部有两两相对,倒立的夔龙构成的蕉叶纹。叶片轮廓饱满,叶脉清晰。蕉叶纹下有四条游动的小蛇,活灵活现。<br>器腹中部饰高浮雕兽面纹。圆圆的眼珠高凸器表,粗大的角卷曲外翻。唇口大张,露出两侧锋利的獠牙。兽面造型夸张,表情生动,富有威慑感。</h3> <h3>户方彝(yí)<br>西周早期(公元前1046年一前977年)<br>2012年宝鸡市石鼓山三号墓出土<br>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br>方彝是盛酒器,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期,它的器盖和盖纽就像屋顶一样。从铭文得知,这件方彝是“户”氏家族的所有物。出土时,户方彝与两件户卣同置于3号壁龛中的铜禁上。1901年在宝鸡戴家湾也曾出土形制相同的器物,可见两地应同属于同一家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