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阎锡山故居里的阎锡山家训

安馨居士

<p class="ql-block">  我在山西忻州顿村的2年时间里,与同事一起,几去阎锡山故居参观。阎锡山故居是民国初年仿古建筑中的杰作,其中阎锡山家训更值得一睹。</p><p class="ql-block"> 阎锡山故居位于定襄县东北22公里处的河边村,包括都督府、得一楼、上将军府、二老太爷府、穿心院、东花园、西花园以及子明慈幼院等大小30多座院落,近千间房屋(现存700余间房屋),总占地面积3.3万余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阎锡山故居气势恢宏堂皇,格局变幻诡奇,各院地道互通连接逃生地下通道,建筑风格中西结合,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院内的石雕、砖雕、木雕而使游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几次来阎锡山故居,每每在东花园、三院大楼的外壁驻足。这些地方依然完好保存着十八幅阎府家训石刻,其内容或谈交友持家,或言善德治学,均为阎锡山言论。</p><p class="ql-block"> 细细读来,别有意境。</p> <p class="ql-block">  对着大门的影壁墙上“阎锡山故居”</p> <p class="ql-block">影壁墙背面镌刻着当年孙中山先生书赠阎的“博爱”手迹</p> 阎锡山故居内景,现辟为民俗博物馆。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正殿大门上高悬“笃礼崇义”大匾,左右有长联:“凭栏遥看文山叠秀莺语幽谷金陌美,倚石侧听沱水流环雁落衡皋暮云闲”,很有气势。</p> <p class="ql-block">二院正殿的右边房间,殿名“居仁堂”,原是阎锡山父母的居屋。堂前有楹联:“读书修福和平绵祖德,安分养神忠厚振家声”。</p> 墙上的阎锡山家训石刻。楼上是民俗博物展馆 <p class="ql-block">袁世凯称帝,封阎“一等侯”,阎在都督府后偏北盖起一座三层四角小红楼,青瓦红壁,飞檐凌空,登斯楼,全村尽收眼底,取名“得一楼”,与都督府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行得通,得一楼下面的半地下通道。它是连接东花园二院与都督府、二太爷府、上将军府、串心院、新南院、南都督府、长工院等院落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越过西式门洞迎面是阎府接待蒋介石宋美龄夫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都督府”的 东厅门额上刻着“君子养源”四字,门两边有对联:“闲将棋酒亲师友,多置诗书教子孙”。</p> <p class="ql-block">  “新南院”有两副对联:“事到盛时须警省,境当逆处要从容”;“诚意待人终有得,平心应事自无争”。这两副对联是为人处世修养方面的格言 。</p> <p class="ql-block">  “长工院”里的一幅巨大的壁画。画中有五个人,一位男神骑着一头牛,他手举两穗谷子,笑容可掬地指点着谷穗向两个壮汉说话 壁画像可能是神农教子民学耕。</p> <p class="ql-block">督军兼省长阎示:贪官污吏劣绅土棍为人群之大害以法律的手续非除了他不可。</p> 阎锡山《西汇登龟山眺景》 <p class="ql-block">瞭望楼</p> 归仁堂 计算一年不如计算一月,计算一月不如计算一日,计算一日不如计算一时,盖以一时所损益者为数虽小而累以年月则为数甚大。 自处要常常站在原谅人的地位,不可求人原谅。求人原谅是低人一头,能原谅人是高人一头。 做事是人生的结果,做的事多就是此生的结果大,做的事少就是此生的结果小,为做人即应当做事。 处人不可以太不好的居心猜人以伤情,人皆善心亦何至于太无心肝;然亦不可以太好的存心不妨人以中伤,人皆有恶心亦何至于不能做出恶事。 人生有五要:一要有强健的身体,二要有正当的职业,三要有精巧的技能,四要有充分的知识,五要有公道爱人的热心,有此五者可谓之完人。 管人须知识、能力、人格均足以领导人,还能通人情、有方法、善言语、能勤劳以指挥人 ,方能尽人之所长。 自处贵笃实,须自责.自勉.自强.自计.非自责无以改过,非自勉无以上进,非自强无以立身,非自计无以裕财。 人以生为原则,人生以结果为目的。人生的要素有二:一为物质,一为精神。故人生的结果亦有二:一为物质的结果继续是也,一为精神的结果成仁是也,做人须二者兼成。 做事最怕没恒心,一日勤劳半日懒有始无终不能成事;做事尤怕没方法,没方法终日忙忙不见功。有苦无智不能成功当戒之。 阎锡山根据中国古代的中庸之道,并结合自己从商从政的经验,创立了自称为“中的哲学”。其中名句还有:“无珠宝而不争珠宝,不是不争,是无所争;有珠宝而不争,是自己心上无珠宝,才足为奇。人不污辱你,你不和人争,不是不争,是无争;人污辱你,你不和人争,才是不争”;“义好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为做事之顺道,多少好事,因礼不周,言不逊,信不孚,致生障碍者,比比皆是。”等等,有些家训,我们为人处事也值得借鉴。<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