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第92集损卦(下):为道日损(曾仕强)

净月

<p class="ql-block">损卦卦象:《易经》第四十一卦:兑下艮上(下)</p><p class="ql-block">上九 _____ 爻辞: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p><p class="ql-block">六五 __ __ 爻辞: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p><p class="ql-block">六四 __ __ 爻辞: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p><p class="ql-block">六三 __ __ 爻辞: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p><p class="ql-block">九二 _____ 爻辞:利贞,征凶。弗损,益之。</p><p class="ql-block">初九 _____ 爻辞: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p><p class="ql-block">损卦卦辞: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p><p class="ql-block">损卦彖辞: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p><p class="ql-block">损卦大象: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树木舍得落叶,才能获得新生,人生也同样是能舍才能得。那么人们应该如何把握舍与得之间的尺度呢?对此,《易经》中的损卦又给出了怎样的答案呢?身处不同立场,不同人生阶段的人们,又该分别舍弃哪些东西,才能最终获得收益呢?</p><p class="ql-block"> 损卦一共有六个爻,三阳三阴,初九是当位的,六四是当位的,只有这两个爻是当位的,其它四个爻都不当位。那是不是当位就好,不当位的就不好呢?那也不一定。</p><p class="ql-block"> 因为六个爻里面,从初爻到六五,全都是损的。因为是损卦,反而上九,唯独这一爻,它是没有损的,它真正是受益者。这也符合物极必反的道理,就是你损损损,损到最后的时候,你就是得益的,损极必益。</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还是先从初九看起。<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初九爻辞:已事遄(chuán)往,无咎,酌损之。</span></p><p class="ql-block"> 已:停止,我停止自己的事情。遄:迅速,快速地去帮助别人。大家看一看初九它跟六四是相对应的,六四是虚的,初九是实的。</p><p class="ql-block"> 阴虚的东西,它的欲望多半比较强,所以六四它急于需要初九去帮它忙。那初九就不能说好好好,我会来,我会来,等我忙完了再来,这个是不可以的,你要么不帮忙,你要帮忙要及时。</p><p class="ql-block"> 记住一句话,<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易经》是不要我们去救穷的,因为穷救不了。</span>但是《易经》叫我们救急,救急不救穷。朋友有急难,我们义无反顾。可是朋友穷,那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像这些道理,会流传那么久,大家真的要好好去领悟领悟。</p><p class="ql-block"> 可是尽管把自己的事情停下来,赶快去帮助它,你也要酌损之。你看它特别要你斟酌自己的状况,不要太过分去损你自己。为什么?因为初嘛,你位置也不高,你的实力也不够,你再怎么样全损,再怎么样尽心尽力,有时候把自己损坏了,人家都得不到好处的。那有什么用?这样才会无咎。</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在读《易经》的时候,只要看到无咎,你就应该想到,这本来想来有咎的。第一个,你忙自己的事情,你只是斜眼睛看看他,你不急,这就有咎了。因为当你要帮忙的时候,可能他已经不需要了,可能他已经来不及了,那你不是误事吗?</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损卦里面,一定在记住先人后己。先考虑别人的事情,而不是先考虑自己的事情。第二个,你只要不衡量实力,你只要不诚信,你就有咎了。</p> <p class="ql-block">  所以小象说得很清楚<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初九小象):已事遄往,尚合志也。</span></p><p class="ql-block"> 你把事情停下来,赶快跑到六四那里去,增益它。这个“尚”是你注重什么。尚:注重,你注重合乎六四的意思。老实讲一个人要帮人家忙,要按照他需要的,按照他的标准,按照他的一种看法,感觉,而不是凭你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但是六四如果说太过分了,那你要自己节制。热心是很重要的,热忱是必须的,但是衡量自己,节制自己,因为你才可长可久嘛。否则一次两次,就把自己爆破了,那也没有意思。损,就是损己利人,克己待人,真正对人家有帮助,那才叫损。</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损卦的初九爻阳刚当位,劝告诫人们在衡量了自己的实力,了解了他人的需求后,就应当首当其冲的牺牲自己,去成人之美。</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一原则,却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损卦的九二爻就告诉人们,有时热心帮助别人,反而会害了别人。这是怎么回事呢?</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九二爻辞:利贞,征凶。弗损,益之。</span></p><p class="ql-block"> 九二就叫你不要损,哪里还有损卦叫人家不要损的?有啊。因为九二它不当位,二本来是阴爻的位置,现在是九二,刚而能柔,我是很刚,没有错,照我的个性,我应该积极地去帮人家忙。</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现在居在柔位,我就要告诉我自己,我的角色,我的立场,我要好好节制自己,控制我自己,我不能说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只能做应该做的事。</p><p class="ql-block"> 九二你应该守自己的本分,所以要利贞。所以你看初九,告诉你要赶快去,可是这里告诉你,贞凶。你不能够过分地自己损害你自己,你会造成你自己的不足,最后你想帮人都帮不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更深一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借钱给人家,本来是好心好意,他如果有借有还,那你就觉得朋友真的有通财之意。可现在你不是,他跟你借了,有借无还,你还热心,下次还借给他,借了三次以后,你就受到很大的痛苦。</p><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句话是关键,你就从此对什么朋友有通财之义这种道理,你完全就认为是乱讲,那就糟糕了。那你因为热心,而使自己对仁义失去了信心,那不是害己害人吗?</p><p class="ql-block"> 所以为什么凡是什么事情,一过分就是不好,从这里你看得最清楚。所以它告诉,弗损益之。弗损益之就是不要过分自损,你才真正地对人家有帮助,你一旦过分自损,那你变成什么?你要么存心讨好他,要么你巴结他,要么你想害死他。</p><p class="ql-block"> 你要害死一个人很简单,他跟你借五块钱,你给他十块;他下次借你一百,你给他二百,你就把他害死了。因为他认为借钱很容易,然后他就到处借钱,最后不跳楼才怪。人不能过分热心,也要考虑被你帮忙的人的立场,要考虑他以后的日子怎么过,这才叫做正道。</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九二小象: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span></p><p class="ql-block"> 九二之所以能够守正道,是什么道理?中以为志也。就是时时刻刻都拿合理做标准,来节制自己的行为。</p> <p class="ql-block"> 这段其实孔子讲得非常清楚:<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辨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暗。</span></p><p class="ql-block"> 当你职位低的时候,你对人很客气。可是当你职位高的时候,你就下不来了,你就认为你了不起了,你就看不起人家了。所以高而能下,是一种修养。</p><p class="ql-block"> 满而能虚。一个人很有钱了,他还能怎么样?不是装穷,而是把钱跟人家做合理的分享。因为钱这个东西它是要流动的,叫做通货。</p><p class="ql-block"> 你该赚的钱你都满满的,我就赚不到钱了。你做适当的分享,适当做一些公益,那有了空间以后,钱自然就进来了。</p><p class="ql-block"> 富而能俭。富了你就不知道节俭,那算什么修养呢?我不是买不起,而是我觉得浪费不好;我不是出不起钱,而是这钱出得没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贵而能卑。一个人很高贵,但是你会很亲切地,很和蔼地对待一般人。</p><p class="ql-block"> 智而能愚,这个更难了。你的智慧很高,你会让人家看起来你很迟钝。</p><p class="ql-block"> 勇而能怯。你很勇敢,但是你好象很懦弱一样。</p><p class="ql-block"> 辨而能讷。你口才非常好,但是有时候好象不太敢讲话,就是慎重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博而能浅。你的学问很广博,但是你能够深入浅出,讲得让大家都懂。</p><p class="ql-block"> 明而能暗。你很光彩,很亮丽,但是有时候,你也不必始终要保持那样。</p> <p class="ql-block">  你看我们中国的女明星,就是这点做不到。她明明去扮演乞丐的角色,她都要涂粉,她都要弄得好象,“这个不能破坏我的形象。”那你根本就是演得不像嘛,你怎么演得像呢?</p><p class="ql-block"> 当你扮演坏人的时候,我就是那个坏人的样子,要出来。你怎么能够说,“我是很斯文的。”那你就不要演这个角色好了,这些叫做什么?损而不极,不走极端的极,这个就叫做中。</p><p class="ql-block"> 中就是说我这边行,我那边也行,我两边都行,这才有弹性,随时会调整。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只有什么?只有品德修养很好的人,才做得到。</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六三爻辞: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span></p><p class="ql-block"> 三人行,则损一人。因为它本来是从泰卦,演变过来的。泰卦的九三,现在已经变成损卦的六三,整个人都损掉了。为什么?因为天地之道它是两两相对。</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变成三,那就要损掉一个,它才能保持两两相对。那为什么损九三呢?你不能损初九吗?你不能损九二吗?不能。你只有损九三,你才会变成上下都是阳,当中三个阴。</p><p class="ql-block"> 《易经》里面阳包阴的卦告诉你,你要凭理智,你不要感情用事(理智控制情感)。就是用你的理性,来控制你的需求,你看其它都做不到,所以一人行就得其友。下卦三个阳爻,只有它一个人全损了以后,它变成单独的一个阴。单独的阴它得到什么好处?就得到上九来跟它相应,就得到你的朋友了。</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六三小象:一人行,(得其友)。三则疑也。</span></p><p class="ql-block"> 后面是省掉几个字的,但是三人行呢?则疑也。疑是谁疑呀?是上九反而不知道,那我这样跟谁相应呢?大家看到,如果初九跟九二,也都变成阴爻的话,那多可怕!那整个损卦变成剥卦了嘛。</p><p class="ql-block"> 你本来就不应该去帮人家忙的。为什么?因为如果一个人有难,所有的人都来帮忙。这样好不好?不见得好,人多嘴杂,而且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躺在那里,我们不知道状况,我们好几个人,我们要让那个懂的人,他去看一看需不需要急救,需要什么样的急救,做到什么地步。</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有很多热心的人,去急救人家,结果人家本来没有事的,被他弄死了,这种状况才冤枉。所以损卦不是说大家都热心,大家一窝蜂跑去救人家,那就不对了,所以为什么三则疑也,是非常有道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