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第三十五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党史教育基地

<p class="ql-block">  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控制的国民党右派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 政变。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牺牲,党的组织遭受严重破环。 </p><p class="ql-block"> 北伐战争开始以后,革命势力迅猛发展和北洋军阀势力分崩离析的局面,是帝国主义列 强始料未及的。这时,帝国主义列强已经度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危机,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 因而,他们能以较多的力量来干涉中国革命。 </p><p class="ql-block"> 不过,帝国主义者也懂得,正在急剧高涨的革命潮流不是用直接出兵就可以轻易平息的。 他们越来越重视采用分化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掌握军政大权的蒋介石就成为帝国主义主要 拉拢的对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虎狼之心</b></p> <p class="ql-block">  随着政治、军事形势日益有益于南方,许多地方军阀纷纷同北伐军联络准备投靠国民政府,换上国民革命军的旗号。一批批官僚、政客、买办也同国民党上层拉关系,准备改换门庭,混入革命阵营。</p><p class="ql-block"> 本来,随着北伐军势力扩展到长江沿岸,偏居广州的国民党政府不能适应指导全国革命的需要。1926 年 11 月 26 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临时会议决定,将国民政府和党中央部从广州迁往武昌,以徐谦为主席,以鲍罗廷为总顾问,代行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的最高</p><p class="ql-block">职权。但原来主张迁都的蒋介石这时突然改变主意,要求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迁到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大本营所在地——江西南昌,以便置于他的控制之下。1927 年 1 月 5 日,蒋介石公然发表通电,宣布“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暂驻南昌”。这样就形成南昌和武汉公开对峙的局面。蒋介石企图在北伐军的名义下,迅速抢占长江沿岸的富饶地区,再与中共和工农公开决裂。</p><p class="ql-block"> 从 1926 年末到 1927 年初,国民党迁都问题愈演愈烈。1927 年 3 月 10 日至 17 日,国民党在汉口举行以提高党权为中心议题的二届三中全会,在中共的参与下,蒋介石迁都南昌的阴谋未得逞。3 月 16 日,蒋介石指使青帮流氓暴徒捣毁九江、安庆等地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国民党党部和工会、农会,残杀革命群众。至此,蒋介石仇恨工农,反对共产党的本质已经完全暴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妥协与退让</b></p> <p class="ql-block">  随着革命阵营内部矛盾和斗争的激化,使全国的政治、军事局面都发生了变化。蒋介石 个人专断独权迎来了国民党内部的不满,此时在欧洲的汪精卫仍被看作是国民党左派的领袖。 蒋介石表面拥护迎汪回国,同时派代表找中共中央领导人,请求维持他总司令的地位,希望 不要赞助汪精卫回国。共产国际方面,鲍罗廷主张蒋汪合作,9 月 16 日,远东局与中共中 央执委会联席会议上,维京斯基说:我们不希望同蒋介石发生争斗。 </p><p class="ql-block"> 1926 年 11 月 22 日至 12 月 16 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七次扩大全会,斯大林 在会议上作了著名的《论中国革命前途》的报告。根据这一报告,全会通过了《关于中国问 题的决议案》,着重指出,帝国主义已采取分化革命阵营的新策略,大资产阶级将不可避免 的脱离革命。但是大会对国民党的革命性做出了过高的估计,将这一时期革命的主要希望寄 托在蒋介石等人的身上,对革命阵营内部斗争的尖锐性和蒋介石等人迅速叛变革命的可能性 缺乏认知。 </p><p class="ql-block"> 同时,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逐渐形成。1926 年 12 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 特别会议,会议通过《关于国民党左派问题议决案》,规定从各个方面帮助国民党左派,使 之形成一个强大的政治力量。这实际上是把同右派斗争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国民党左派身上。 幻想以退让求团结,这种政策实质上是牺牲工农群众的基本利益,去迁就国民党右派。4 月 5 日,《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言》公开发表,这个宣言只字不提蒋介石反革命的言行,却 说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与工人纠察队等等都是“谣言”。对此,一部分党 员表示愤慨,周恩来严肃指出“宣言毫无积极意味,此种缓和空气,如果武汉方面仍继续下 去,各方面损失很大”,但许多人误以为局势缓和,放松警惕,蒋介石借此机会控制了南京。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血染黄浦江</b></p> <p class="ql-block">  1927 年 3 月 24 日,北伐军占领南京。当天下午,游弋在长江江面的英、美军舰借口保 护侨民,猛烈炮轰南京,中国军民伤亡严重。南京事件加速了蒋介石同帝国主义势力勾结的 步伐。26 日,蒋介石到上海,同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帮会头目等举行一系列秘密会 谈。4 月初,蒋介石在上海召开秘密会议,决定用暴力手段“清党”,对中国共产党发动突 然袭击。 </p><p class="ql-block"> 4 月 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当天凌晨,大批青帮武装流氓冒充工人从 租界冲出,向分驻上海总工会等处的工人纠察队发动突然袭击。当工人群众奋起抵抗时,国 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借调解工人内讧之名,收缴上海 2700 名工人纠察队的全部武装,纠察 队员仓促应变死伤 300 余人。驻在上海的帝国主义势力也纷纷出动,屠杀革命群众。 </p><p class="ql-block"> 13 日,上海工人和市民召开 10 万人的群众大会,会后整队游行,要求释放被捕工友, 交还纠察队被缴枪械。队伍行进到宝山路时,第二十六军突然冲出,向密集的人群扫射,当 场打死 100 多人,伤者不计其数。此后,疯狂的搜捕和屠杀继续进行,到 15 日,上海工人 </p><p class="ql-block">300 多人被杀,500 多人被捕,5000 多人失踪。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p><p class="ql-block"> 18 日,在帝国主义和江浙财阀的支持下,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联合 专政的反革命政权——南京国民政府。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前后,四川、江苏、浙江、安 徽、福建、广西、广东等地以“清党”为名,大规模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共产党员李 启汉、刘尔崧、萧处女、邓培、熊雄等牺牲。与此同时,北方军阀张作霖也命令军警在北京 逮捕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不幸被捕,4 月 28 日,李大钊等革 命者英勇就义。</p> <p class="ql-block">  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大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的转折点。它使中国政治 风云突变,革命联合战线内部产生巨大的变动与分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进入了最 艰苦的革命岁月。</p> <p class="ql-block">编辑:田晨宸 </p><p class="ql-block">制作:丁莉莉</p><p class="ql-block">图片:《伟大历程——中共一大至七大巡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