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雄狮“一米崖”

老西·小米酒

<p class="ql-block"> 太行雄狮“一米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老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行人大哥早就念叨说,让老大安排去趟一米崖。十几天前,我认识的几个朋友驱车去了趟一米崖。从他们所发的照片中我没有发现一米崖有多好看。一米崖,难道是山顶上有一块一米高的崖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公元1199年的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诗里说。2022年5月21日,节气小满,我终于成行,随徒步协会,奔赴一米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风景就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用什么样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和什么样的人结伴而行</p><p class="ql-block"> 很关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从爱上了户外,再也不想开车自驾出游。喜欢徒步看风景,尤其是那些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我喜爱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不欣赏建设得到处都是钢筋混凝土“硬梆梆的”的“浓妆艳抹”的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20的中午和晚上,小米酒饮了个一醉方休。521早上5点多好友壮华打电话,才把我从昏沉的梦境里惊醒过来。我赶紧催促妻子“玉儿”,快点起床,本周已经改成六点半集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社会发展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我年轻的时候只知道个牛郎和织女,七夕情人节。而现在,西方的2月14号也引进来了。虚拟网络世界也把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结合谐音都是“我爱你”。520、521 ,简单的网络流行语言,虽是网民杜撰,却越来越有社会效应。520是“零距离”的爱,我同玉儿和几个好友畅饮。521是“一米”距离,我同玉儿和众多好友,去黎城县的大山深处,寻找“一米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晕沉沉地上了大巴车,没精打采,庞迷肿眼。坐在最后一排的南老师笑着说:“唉呀!看老西这样子,肯定是昨天喝多了,今天中午他又‘没戏’,不会喝酒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户外运动</p><p class="ql-block"> 没有参加过</p><p class="ql-block"> 就不会感受到它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是开始</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是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车停黎城寺峪峧村,大家下车,背包,沿着一条宽阔的土路,向山而行。村民们用好奇和善良的眼光看着我们这些背包客。他们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要搁下城巿里舒适的生活,来这深山老林爬山。这也仿佛是钱钟书《围城》里说的,换一下概念“山里人想着如何走出大山到城里,城里人想着如何来亲近大山”。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是走进一条大山沟里,两旁是壁立千仞的黄崖,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泛着淡淡的的红色。此处毗邻黄崖洞,是当年八路军战斗过的地方。近几年来,又被称为黎城红山。远看这陡峭的悬崖绝壁,真不取想像能走上去。当我们走近时,沿着绝壁间以前村民们走的山路,才晓得可以曲曲折折地攀登上去。回望身后的山峰中,有一根大拇指一样的孤峰直直地指向天空,仿佛赞美我们这些背包前来亲吻大山深处自然风景的驴友们一般。如果没有我们这些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勇敢前行的驴友,没有我们这些拍摄和文字记录者,太行山这些“藏在深闺无人识”的绝美景观,又如何能被人们看到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驴“老雄山”,上党区老雄山怀抱里一个小村庄人,62岁,在驴友中不算年龄最大的,第一次徒步。他有腰椎的毛病,一直没有勇气参加。这次,和他熟惯的董黎明大哥一起结伴而行。老董1947年出生,虚76岁的人。自从2016年开始跟着徒步协会出发,每年出行几次,是年龄最大的驴友。也是他的参加,给予了老雄山参加的信心。老雄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简易的背包,两根木棍,开启了他花甲之年的第一次户外。他不停地感叹说:“真好!这山真大,这风光真好。”他心情激动,步履匆匆。他从小生活在上党区最高峰老雄山半山腰荫城镇靳家坡村,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到处残垣断壁的无人村庄。他虽常年累月生活在长治市区,但身体内爬山的“底功”仍在。他没有登山鞋,两根木棍沉沉的发重,背包细细的带子勒得双肩略疼,这些在他快乐的第一步“驴行”面前,根本算不上什么。他不停地拍摄,好几次停下来,站在最佳视角,喊我说:“老西,给我在这拍一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驴行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就在于不走寻常路</p><p class="ql-block"> 只有不走寻常路</p><p class="ql-block"> 才能有不寻常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看到不寻常的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昨天中午和晚上的两场酒,把我折腾得精疲力竭。今天我走得有些吃力。当然,我走在最后一个梯队还有一个原因,陪伴我的爱人玉儿和我和她的几个同学。我一边上攀一边回望拇指峰,一边拍摄,终于,我和远方的拇指峰到了一个水平线。安琪儿站在一块石头上,笑着说:“来,我给你捏起来。”她伸出左手,五指作捏东西状。我移动手机,终于让她捏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到了山顶,沿着小路前行不远,前方有一处石头房,有一溜石头垒起来的院墙。从残破的样子可以看出,这里曾经也有一户人家过着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我已经远望见驴友们直接右转爬山而上。行人大哥在前方也喊道:“走不动的从房子前面小路走,想爬的往上硬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对玉儿说:“咱们往前走?”她十分坚定地说:“往上爬。”我笑着说:“看你气喘吁吁的,还光想选择有难度的。”于是她在前我在后,十几个驴友强行上插。根本没有路,纯粹是在原始的山坡攀爬。当我爬到一个陡石坡处,真的不敢相信玉儿是怎么样扒上去的。爬上一个山岗,还要继续往上爬。玉儿说:“这哪有路?我爬不动啦!”我说:“前面的人都是这样子上去的。继续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最后一个梯队,我最先爬到距离山顶不远处,上了一条一米多宽的石板路上。沿着石板路前行,回望着玉儿吃力地一个人攀在野草丛生的山坡上。后面的七八个驴友没有跟着我们上行,而是继续平切。我朝山坡下喊道:“赶紧往上圪扒,早圪扒晚圪扒,迟早都得来圪扒。圪扒上来就有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沿着小房子前的小路,上行到垭口,右转,便是我现在走的石板路。我们没有绕着弯走。不走寻常路,喜欢野线穿越,是驴友们的乐趣所在。也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大山深处自然的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是叫“狮子背”</p><p class="ql-block"> 还是叫“一米崖”</p><p class="ql-block"> 名字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我感觉叫“一米崖”</p><p class="ql-block"> 更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午餐我们在一条护林防火通道上,树荫下择地而坐,三五成群,互相分享自带的午餐。嗜酒的驴友自然不会错过这惬意时光。白酒、啤酒、黄酒,一齐上阵,各种小吃零食铺满地上。此次刻我是一想到“酒”字便觉胃部不适,婉拒了酒友们的热情相约,和玉儿、平安夫妻、俊平夫妻,我们六个同一年级的同学围在一起。还有一个同学建青,她们走在最后面,和收队的张哥,76岁的老董,等七八个弱驴,沿着小房子上垭口后直接奔向一米崖。饭后,我们沿着大路回走,半个多小时后,一到垭口,才明白领队老大是带着大家围绕一座山绕了一圈。把简单的路走复杂点,也是户外的常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沿着护林防火通道前行,走了一个多小时,拐过一个山头,忽然从沟底望见了山顶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褐色山崖,立于天地之间。想这就是一米崖了吧!强驴们沿着山坡强行上插,直达一米崖。体弱的驴友继续沿着蛇一样绕着山体盘旋而上的护林防火通道上行。有两辆越野车在护林防火通道上穿过,荡起一股烟尖。也有几辆摩托车驶过。看来,这一米崖,正在成为一个网红打卡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多,我终于攀上一米崖。阳光灿烂,天蓝地绿。安琪儿说:“几年前我们在老大带领下来,是一个冬天,这上面光秃秃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微风吹拂,送来阵阵野花野草的馨香。一米崖险峻,好多的地方需要手脚并用爬行,无限风光在险峰。扑面而来的一米崖,两侧是万丈深渊,孤傲地像一块粗硬的石板插在山顶,更像是一面旗帜,飘扬在太行山之巅。这里曾经是当年八路车当年抗击日寇的地方。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胜利之旗。远望一米崖四周,群山连绵,心旷神怡,身上所有的疲倦立刻烟消云散。远处更大的一块山崖似刀劈斧削,剑指云霄,每个山崖都有她的姿态,或俯身低首,或凝眸遐想。近观这条最宽处不过五六米,最窄处一米左右,两侧刀切般的悬崖峭壁,深有百米,直上直下,没有一丝弧度。也许每个来此打卡的游人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豁然明白大自然的造化,永远超出我们的想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恐高,走上一米崖,不敢迈大步,不敢挺直身子。一脚一脚着实站稳后,才敢前行。我脚软、心抖、胆战,颤颤巍巍。许多不恐高的驴友,走在一米崖上,似悠然漫步,坐看云起云落,物我浑然两忘。各种拍照,各种呐喊,各种撒欢儿。每个人都尽情地释放着心中的各种复杂情绪。山崖上不时出现一块巨石上,驴友们纷纷上去拍照。像小龙女这样胆大的老驴,竟然在一块不平整的石面上蹦起来拍照。我慌忙喊她:“不敢了,太危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一米崖上,我的心情如同头顶的蓝天般美好,思绪变得漫无边际了。半个多小时后,我才随最后一帮驴友依依不舍地离开一米崖。不走回头路也是我们徒步协会驴行的一大特点。沿着一条弯曲山路下行,时不时地沿着昔日的羊肠小径直接下插,一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抗日战争时期“冀南银行印钞一队”青茶村。村里新建了一些石头房子,恢复了当初冀南银行印钞一队的一些办公、厂房模样。是一个红色旅游景点。大巴车已经在等我们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返程的路上,有驴友说,这一米崖在当地被称为“狮子背”。当走在一米崖上,还真有在一个大动物脊背上的感觉。太行雄狮“一米崖”,如果这样称呼更好,单纯叫狮子背意义不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是:</p><p class="ql-block"> 太行雄狮一米崖,</p><p class="ql-block"> 八路曾经骑过它。</p><p class="ql-block"> 抗击日寇展神威,</p><p class="ql-block"> 胜利之旗耀中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长治市徒步协会公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园山位于宽嶂村的东南,早期的中国人民银行———冀南银行的诞生地;园山与黄崖洞、板山隔山相望,遥相呼应、西可眺望板山,南可俯视黄崖洞兵工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园山游览区内千壑氤氲,万仞峥嵘,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微妙微肖;鬼斧神工之作,鳞次栉比,景致独特而不雷同。特别是成群的狮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月21日,黎城寺峪峧,一米崖,园山,旦掌岩,馍馍山。难度一星,强度一星,风景四景。无农家,带餐。</p> <p class="ql-block">摘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朋友转发了一个去黎城“狮子怀”的美篇,文中显示那是一片未开发的地方,景色很美,同时有一段极其危险难走的盘山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驴友的特点就是不走寻常路,路越难走,越感兴趣。于是,在一个周末,约起四人,相伴成行,探索这个“狮子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车行一个多小时,到达黎城小寨村,这里有中国金融摇篮——冀南银行旧址,我们路边的村民狮子怀怎么走,村民说不知道。咦?怪了,驴友说就是这里,村里人怎么会不知道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商量一番,我们决定继续前行。几公里后,到达宽漳村。碰见一个老人骑摩托下来,赶快问路。老人说,你们说的是狮子bei吧?就是这儿。我们半懂半不懂地答应(狮子怀?狮子杯?)。老人是村支书,要去接乡里来的干部,热情地给我们指明了道路后下山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宽漳村曾经是冀南银行的分行所在地,村中有一座烈士纪念碑。村里也想搞红色旅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人说上山的路不好走,非得摩托或者底盘高的越野车,一般的小轿车不行。道路就在水泥路边,用一根干树挡着,老人让我们搬开即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上来一走,果然如此。路面可能是用挖掘机挖开后,简单压了压,全是大小不一的石块,颠簸难行。我们坐在高大的雪佛兰科帕奇里不停摇摆,就像喝醉了酒,行驶缓慢(心疼车子两秒钟)。同车的美女颠得难受,要下车步行——车子竟然也追不上人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山下到山顶,慢悠悠…慢悠悠…感觉好长啊,总也望不到头,不知拐了多少个弯。都说山路十八弯,我们肯定超过十八个弯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且要命的是,每一个拐弯都特别险,一把过不去。必须倒一把,才能上去,真是够难的。王导好几次想一把拐过去,都没成功。有的拐弯处坡度还挺大,考验司机的水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好在我们有中国好司机,活地图,优质领队,不用担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颠沛流离心惊肉跳痛苦煎熬,终于到了山顶的一块平地,眼前出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就是这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得车来,视线往右,远处一座线条优美的山峰,不正像一只大狮子吗?只见狮子的脊背,不见狮子头。大家说的狮子bei,应该是“狮子背”吧?狮子怀——狮子杯——狮子背,哈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9年6月23日</p> <p class="ql-block">5月21日是节气“小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祭车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满节气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小满的“满”,指的是雨水之盈,小满时节雨量大,江河至此小得盈满。</p><p class="ql-block"> 古人信仰万物有灵,“三神”对应“三车”即为水车车神、油车车神和丝车车神。旧时水车车水排灌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大事,所谓“小满动三车”,依照自古习俗,水车会在小满启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祈蚕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中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中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食苦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抢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抢水”是旧时民间的农事习俗。流传于浙江海宁一带,举行这种仪式时,多由年长执事者召集各户,在确定好的日期的黎明时分燃起火把,在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p><p class="ql-block"> 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群人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汉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人田,至河水干方止。小满时节容易出现干旱天气,对农作物非常不利,旧时农民就会用水车车水排灌,以缓解旱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