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渤海清河印记,邹平老兵追忆往昔峥嵘岁月……

山西华韩工贸张卫海

<p class="ql-block">近日,“学百年党史,看老区变化——追寻老渤海红色印记”主题采访团走进邹平市,先后到长山中学民族魂纪念馆,黄山烈士纪念公园等实地参观,了解往昔的革命斗争历史,并采访了91岁高龄的邹平市老革命战士李京棠、“一门五烈士”烈士亲属赵德传,重温红色岁月。为挽救民族危亡,当年长山中学老校长马耀南带领长山中学师生发动了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长山中学民族魂纪念馆全景展现了长山中学近百年来的求索、创业、发展的恢弘画卷,再现长山中学师生为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做出的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邹平市长山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周广安告诉记者,长山中学始建于1913年,拥有百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红色革命传统。多年来,长山中学始终扎根红色校史沃土,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下一步,长山中学将继续弘扬红色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的中国梦智慧和力量。张卫海搜集整理</p> <p class="ql-block">百年学校长山中学 红色革命文化代代传承</p><p class="ql-block">走进长山中学民族魂纪念馆,1937年12月26日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的“铁山烽火”仿佛重现,当年长山中学老校长马耀南,带领长山中学师生发动了著名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为民族独立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发扬先辈精神,弘扬红色励志文化,砥砺奋进,激励后人,特建此馆,以兹纪念。在纪念馆,邹平市长山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周广安告诉记者,长山中学始建于1913年,拥有百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红色革命传统。“多年来,长山中学始终扎根红色校史沃土,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下一步,长山中学将继续弘扬红色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周广安说。</p><p class="ql-block">长山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百年悠久历史的省级规范化高中,以齐鲁百年历史名校的风采被载入《中国教育大辞典》。同时,长山中学还是省级青少年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市级德育教育基地、示范学校,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也是开展党风党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各类纪念日教育的前沿阵地和精神高地。</p><p class="ql-block">91岁老革命战士李京棠讲述18岁火线入党故事</p><p class="ql-block">离开长山中学民族魂纪念馆,采访团来到91岁高龄的老革命战士李京棠家中,听他讲述往昔的革命斗争历史,重温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p><p class="ql-block">李京棠是邹平市长山镇北后村人,1944年,年仅14岁的他就入伍参了军。</p><p class="ql-block">“我是自愿争取参军的,当时人家说我年龄小,我不干,我就跟他说‘别看我小,但是我跑得很快,不信让我试试’。”</p><p class="ql-block">在抗战过程中,李京棠受过三次伤,有两次是在济南时让炮弹伤了肩膀、震了大脑,导致经常神经性头疼。还有一次是在杭州时,让手榴弹炸伤了腿。张卫海搜集整理</p> <p class="ql-block">谈起那段抗战岁月,李京棠似乎还历历在目,看着眼前的生活,他不由感慨:“以前生活很艰苦,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老百姓们都过上幸福的日子了,所以青年们要努力工作,为人民多出点力。而且党员应当起到带头作用,越是艰苦的时候越应当带头。”李京棠说。记者了解到,李京棠1930年出生,1944年入伍,1948年入党,在华东军区后勤医院抗日;1945年在大临池参与解放周村、明水、邹平、济南、徐州战役;1948年跟随刘邓大军,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后到福建,参与炮击金门岛作战;1952年9月6日退伍。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火线入党并荣获二等功一次。</p><p class="ql-block">一门五烈士 丹心昭日月</p><p class="ql-block">松柏青翠,庄严肃穆,采访团一行来到邹平黄山烈士纪念公园。在这里,记者采访了“一门五烈士”烈士亲属赵德传。</p><p class="ql-block">赵德传是邹平县青阳镇东窝陀村村民,据他回忆,当年,在爷爷赵绍久的带领下,一家七口投身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其中五人为国捐躯。现在他村子南面,一座镌刻着“一门五烈士”的纪念碑矗立其中。</p> <p class="ql-block">采访最后,记者更深刻地被邹平这片英雄土地上英烈事迹感动。邹平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早期的共产党员就来到这里,开展革命活动和建立党的组织,为点燃邹长地区的革命烈火打下了基础。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发动了著名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创建了著名的邹长抗日根据地,在八年抗战中,为了抵御外来的侵略,争取民族的解放,无数优秀的邹平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邹平的抗战史上,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在解放战争中,为保卫人民群众的胜利果实,邹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配合主力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进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为了支援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翻身解放的邹平人民,踊跃支前,组织了担架团、民工营,随军南下,为夺取莱芜、济南、淮海、渡江战役的胜利,解放全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如今,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浇灌的鲜花,早已开遍邹平大地。张卫海搜集整理</p><p class="ql-block">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贵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邹平,采访团一行还参访到了今年91岁高龄的李京棠老人。李京棠是邹平市长山镇北后村人,1944年,李京棠入伍参军。“我是自愿参军的,当时人家说我年龄小,我不干,我就跟他说‘别看我小,但是我跑得很快,不信让我试试’。”李京棠参加过抗日战争,1948年跟随刘邓大军,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52年9月6日退伍。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火线入党并荣获二等功一次。</p><p class="ql-block">李京棠回忆说,在抗战过程中,他受过三次伤。“以前生活很艰苦,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老百姓们都过上幸福的日子了,所以青年们要努力地做好工作,为人民多出点力。”谈及现在的生活,李京棠颇有感慨地说。采访团一行在邹平黄山烈士纪念公园还采访到了“一门五烈士”烈士亲属赵德传,听他回忆当年的情形。</p><p class="ql-block">赵德传是邹平县青阳镇人,据他回忆,当年,在爷爷赵绍久的带领下,投身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其中五人为国捐躯。在邹平革命史纪念馆里,有“一门五烈士”事迹介绍,赵德传向记者介绍当年的事迹。他们当中赵绍久是长辈,其他四位是赵绍久的子侄。他们不惧牺牲,前赴后继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受到了一代代人的敬仰。张卫海搜集整理</p> <p class="ql-block">红色沃土邹平:铁血铸丰碑,这里不只有“一门五烈士”……在邹平革命史纪念馆里,有“一门五烈士”事迹介绍,赵德传向记者介绍当年的事迹,望着展板久久驻足。一门五烈士,当称父子兵,他们当中赵绍久是长辈,其他四位是赵绍久的子侄。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新中国的诞生,赵绍久一家献出了五位英雄的生命。铁山烽火,铁血丰碑。这是一片红色的沃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4月19日,“学百年党史,看老区变化——追寻老渤海红色印记”主题采访团来到邹平市,先后到长山中学民族魂纪念馆,黄山烈士纪念公园等实地参观,采访了91岁高龄的邹平市老革命战士李京棠,听烈士亲属赵德传讲述“一门五烈士”的英烈事迹,重温了那段红色岁月,追思和学习了革命先烈崇高的品格风范。在邹平革命史纪念馆里,有“一门五烈士”事迹介绍,赵德传向记者介绍当年的事迹,望着展板久久驻足。一门五烈士,当称父子兵,他们当中赵绍久是长辈,其他四位是赵绍久的子侄。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新中国的诞生,赵绍久一家献出了五位英雄的生命。张卫海搜集整理,晋中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理事;热衷于国防教育红色精神文化传播,爱好广泛,拥护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奋斗新百年征程,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追忆往昔峥嵘岁月历历在目,中华民族在追求民族崛起复兴的历程中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鲜花簇拥的,我们面对不平等不合理的世界,背负着历史的创痛和现实的纷扰,以鲜血,汗水和钢铁般的毅力,无所谓惧的迈向我们心中的未来。一个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的历史过程中完成的胜利道路的选择。勤劳勇敢的邹平人民在民族救亡运动中也是一路探索,有了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这场生死存亡的殊死搏斗中,凤凰涅槃般的觉醒,浴火重生。这种觉醒与再生旗帜鲜明地表现在日本帝国主义面对的不再是一个软弱犹豫的国民政府,而是整个中华民族。所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总体的胜利;共同的胜利。真正挽救中国人的,是已经觉醒的中国人民。我们要时常缅怀追思感恩先烈之伟绩荣耀,勿忘国耻 爱我中华,时刻准备着,谁敢侵犯我泱泱华夏虽远必诛。作者张卫海,晋中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理事。</span></p> <p class="ql-block">山西晋中市全民国防教育协会,民间社会组织,赓续传承红色精神,挖掘保护抗战遗址遗迹,普及国防教育,宣传拥军国家安全,隶属于晋中市国防教育办公室监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