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们开展了森林课程,此次森林课程为期两天,第一天是亲子活动,第二天是孩子独立课程,此次课程中我们遇见了一个“特殊”的小朋友,患有自闭症。家长非常的焦虑,听说森林课程可以帮助到小朋友,所以就带孩子过来参加了。<br><div><br></div> <br>起初我并不知道孩子有“特殊”需求,只是在签到时和他打招呼,他并没有回应我,仅此而已,这是我对小朋友的第一印象。在第一天的亲子活动中,他和爸爸一起玩你投我接的游戏,非常专注地投入其中,做手工时,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为装饰品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课程结束,跟着老师一起去餐厅吃饭,听老师的引导自己找到位置坐下,自己吃饭,真的不像是一个有“特殊”需求的小朋友。 <br> <br>起初我并不知道孩子有“特殊”需求,只是在签到时和他打招呼,他并没有回应我,仅此而已,这是我对小朋友的第一印象。在第一天的亲子活动中,他和爸爸一起玩你投我接的游戏,非常专注地投入其中,做手工时,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为装饰品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课程结束,跟着老师一起去餐厅吃饭,听老师的引导自己找到位置坐下,自己吃饭,真的不像是一个有“特殊”需求的小朋友。 <br><div><br></div> <br>第二天的独立课程中,我们徒步走了30多分钟,他基本都是走在前头的小朋友,在“挖宝藏”的环节,他和所有小朋友一样,玩的非常开心,融入在小朋友中,都不会注意到他和其他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样。在讲解如何搭建庇护所的时候,也是听的极其认真,分组时跟着其他小朋友一起团队作战,一个可以跟上老师“节奏”的小朋友。 <br><div><br></div> <br>要说这次课程中唯一对这位小朋友印象深刻的就是在挂小鸟喂食器时,小朋友们发现了一些干的棕树叶,小朋友就拿起来当作了蝴蝶的翅膀、蜻蜓的翅膀、小鸟的翅膀在那儿挥舞,学着小鸟挥动翅膀,“一时间全是一群小鸟、蝴蝶在飞”,好不热闹,一位小朋友在挥动翅膀的过程中不小心就划到了他,就哭了起来,助教老师过去询问、查看有没有被伤到,进行安慰后,又很快的进入了状态,去挥舞翅膀了。 <br><br> <br>这是我们两天观察发现得知的,当然可能不一定正确,因为时间短,加上我们也不了解孩子在家里、幼儿园或是其他地方的表现如何,以及他平时的状态是如何的,但是在这次的森林课程中,他表现出来的确不是一位有“特殊”需求的小朋友。 <br> <br> <br>去年有一位园长给我分享她们园区有几位“特殊”的小朋友,但是只要去上森林课程就完全变样了,跟在室内的状态完全不一样,因为时间的关系,并没有说细节,但是这次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自然的疗愈作用,《森林学校实践》、《林中最后的小孩》等等书籍都大量提到自然对于有“特殊”需求孩子的疗愈作用。<br><br> <br>不是一定要带孩子去参加户外课程,只是家长要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多带孩子去接触自然,用五感、用心去体验自然中的美好事物。孩子们身处在“钢筋混泥土”的当下,是急需要多接触自然事物的,自然对于孩子来讲,充满惊喜、未知,能重新唤醒孩子的“惊奇之心”!<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