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游记(四)

河洛泛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陕西的韩城,地方不大,却是个有着文化底蕴的历史古城,以四合院为特色的古民居群党家村就很有代表性。党家村在韩城市东北9公里,西距108国道1.5公里,东距黄河3.5公里,主要有党、贾两族,320户人家,1400余人,建村距今约670年历史。党家村民居四合院是韩城民居的典型代表,村民农商并重经济发达。党家村古建筑群200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将党家村列为"历史文化保护村",有关国际组织将其列入"国际传统居民研究项目"中,现已成为韩城市旅游参观的重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匆忙吃过早饭,就急火火地参观党家村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党家村村中街道呈"井"字、"T"字和"十"字形格居,大都是青石铺路。房屋建筑大多为"四合院"、"三合院"。据说村中有建于600年前的100多套"四合院"和保存完整的城堡、暗道、风水塔、贞节牌坊、家祠、哨楼等建筑,这批古建筑经久不衰,保存相当完好。党家村能完整地保存至今,加上祖谱、村史等文化传承至今,因而被专家称为东方人类传统民居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在党家村青石路上,那古老的石砌巷道,那形式多样千姿百态的高大门楼,那考究的上马石,庄严的祠堂,挺拔的文星阁、神秘的避尘珠、华美的节孝碑与布局合理的四合院,无不向人们诉说着党家村往日的兴盛与辉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些精美奇巧的门楣、木雕、砖雕、与壁刻家训使人们在欣赏赞叹之余又受到中国儒家传统人文思想的教益,真实地感知,感受到做人作事的哲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墙、看家楼、泌阳堡、及夹层墙哨门等攻防兼备古代防御体系,是党家村保存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体现出在战乱年代有钱的党家村人当时的心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党家村选址合理,村容如舟,房屋建造符合传统阴阳八卦之说,木、石、砖三雕俱全,有很高的研究鉴赏价值,而现存的古代题字及生活用品完整的展现了当时的生活文化氛围。党家村集古代中国文化、建筑之大成,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党家村主要是党姓和贾姓两大家族。据党家人说,党、贾两家原本是舅甥关系(有关资料上却说是合伙人关系),但后来两家联姻,合伙经商,创立“合兴发”等商号,在河南经商,生意兴隆。据记载,村中当时“日进镖银千两”,因而在明末清初进入全盛期,许多四合院就是那个时候建设的。村里家家户户一般坐北朝南,房屋间数为单数,据说是按八卦阴阳说取阳而得。每家院门大小不一,家家门楣高挂“耕读第”、“诗书第”、“耕读传家”等内容的木制或石刻的匾额。其中最多的为“耕读第”,意思是一边耕田,一边读书的人家。他们把读书与种地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党、贾两家都建有祖祠,保存完好。贾家源自山西洪洞大槐树下,所以祠堂里灯笼上写的都是“洪洞”。党家源自陕西大荔,所以党家祠堂里灯笼上写的是“朝邑”。两家祖祠的门前两侧都立有两根“旗杆斗”。砖雕“鹿鹤同春”,院中有家训砖雕,内容都是道德修养之类的,寄托着修身治家的生活理想。我特意去参拜了贾家祠堂,但当时那里空无一人,原本想拼拼家谱看是否是同宗同系,也只好作罢。尽管也不知道是否同宗同系,但依然向其先祖跪拜磕头,表达敬仰那些为贾氏发展而奋勇拼搏的先祖之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在石板路上,幽静的小巷,远处传来几声犬吠和鸟鸣。党家村的四合院虽历尽几百年的风雨,至今仍令人感到仍然是那么的充实而凝重。我们几人边欣赏,边品味。明清时期的建筑,非常原汁原味,古色古香,没有太多的重修。如今,这里晴天不起尘、雨天不沾泥,应归功于古老而独特的排水设计,在古典建筑集中紧凑而又错落有致地排列的村庄里,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处罕见的人文景观,成为我国北方古代传统民居建筑的一颗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还登上村中的制高点泌阳堡。清咸丰元年(1851年),为御匪盗,人们集银一万八千两筑土寨泌阳堡,村寨合一的格局得以形成至今。站在寨边的高台上,整个村子一览无遗,一个个四合院住宅群落,风格古朴,青砖墙、灰瓦顶,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起。党家村实际是在一个沟里,人们仍在这些古老的四合院中生活劳作,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览完党家村,我们又参观了古芮国遗址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陕西韩城,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不仅是史圣太史公司马迁的故乡,还是西周时期的韩国、芮国故地。韩城市梁带村芮国墓地出土文物是陕西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明珠。遗址经大面积勘探后共发现两周墓葬1300座、车马坑64座,其中大型墓葬7座,出土文物上万件。透过实物资料,我们依稀可以感受到芮国曾经的辉煌鼎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韩城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设计采用了两轴五区的空间格局,形成极为严整而富有变化的空间序列,通过对梁带村出土文物镂空方盒简化提炼,融合现代化元素,庄严凝重,气势恢宏,为我们展现了一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大型博物馆。新馆共分为上下两层,展览以考古成果为核心,以《古芮寻微故国韶光》为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运用高科技手段,通过文物保护和还原历史等手段,再现考古发掘现场和芮国传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博物馆内,透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依稀可以看到,曾经芮国国君的奢华的生活,以及周朝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别是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礼”的范畴,潜移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就是周代的礼制,而在博物馆内所有珍贵文物都展现出这一点,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只是我们对此研究不多,观察也难以细致,描述也难以到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博物馆,我们顺路还拐到山西看了风陵渡。风陵渡号称黄河上最大的古渡口,位于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因秦岭余脉阻挡,自龙门一直南行的黄河左拐向东,直至大海。风陵渡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地区之界。唐代圣历元年(689)在此置关,又称风陵津,津即渡口,所以后称风陵渡。这处“鸡鸣一声听三省”的渡口,历史上一直以摆船渡河,来连接陕豫二省。正是“挽输今正急,忙煞渡头部”。而今,一座铁路大桥将南同蒲路和陇海路连接在一起,把黄河天堑变为通途。1500米长的黄河大桥飞跨南北两岸,连接三省人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西风陵渡景区什么古迹也没有,渡口早已废掉不用,铁路桥、公路桥早已代替渡口。南望潼关,依稀可见关城高耸,旌旗招展,景区应该开发的不错。我们倍感遗憾,但好在可以远眺潼关,近看脚下黄河波浪滔滔,气势雄伟,正是大河滔滔东流去,空留遗憾在心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潼关吃过午饭,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行程。下午四点多钟,我们就回到了离开四天的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又吟小诗《秦晋憾》为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人栽树木成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辈造屋房遮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怕后生轻眼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空留林屋成笑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020年9月30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