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离骚》

三伢子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既敬慕屈原其人,又崇尚屈原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1913年春,年仅20岁的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求学期间,主要阅读了屈原的《离骚》等诗篇,在其共有47页的笔记《讲堂录》中,从首页至11页,用小楷工工整整地将《离骚》、《九歌》全文抄录,并在正文的“天头”上,写下了《离骚》各节的提要,同时,对许多诗句进行圈画和注记。</p><p class="ql-block"> 在湖北武汉的东湖磨山,有一块特别的石刻——《离骚碑》。建于1992年7月,用红色岩石砌成,碑高14.8米,底座宽17米,它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碑刻之一,比号称“天下第一碑”的泰山“御京碑”高1.3米,宽3米。碑文字体选用毛泽东1913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魏体手抄的《离骚》全诗摹刻,字体道劲隽逸,诗书双绝。据说,这是毛泽东一生中现存能见到的不多的楷书作品之一,书法工整,有入木三分之感。且楷书中暗藏隶书的痕迹,非常难得。</p><p class="ql-block"> 将毛泽东亲笔书写的《离骚》刻成离骚碑,不仅表达了毛泽东对东湖的热爱,而且,也衬托出东湖浓郁的楚文化。碑文左侧最后的署名为“咏之”,怎么不是“润之”呢?原因是当时毛泽东的笔名还叫“咏之”,使用“润之”笔名是后来的事情。因此,署名是“咏之”。</p><p class="ql-block">   早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毛泽东就痴迷《楚辞》,对屈原很是崇拜。那时他做了一本专门的听课和读书笔记,取名为《讲堂录》。这本笔记共47页、94面,第一页就是毛泽东抄录的屈原的《离骚》和《九歌》。</p><p class="ql-block"> 司马迁曾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毛泽东完全同意司马迁的观点。1959年1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毛泽东说:“屈原如果继续做官,他的文章就没有了。正因为开除‘官籍’,‘下放劳动’,才有可能接近社会生活,才有可能产生像《离骚》这样好的文学作品。”</p> <p class="ql-block">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p> <p class="ql-block"><b>  毛泽东在很多外交场合力挺屈原走向国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十分推崇屈原,在很多外交场合向海外推介这位先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4年,来访的印度总理尼赫鲁离京到外地访问,到中南海勤政殿向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辞行。毛泽东当场吟诵了屈原《九歌·少司命》里“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的诗句,来表达对尼赫鲁的友好之情,并向他介绍了屈原的生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2年,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和外务大臣大平正芳。会见结束时,其将一部《楚辞集注》作为礼物,赠送给田中角荣。在国礼名单上,历代诗人都不曾享此殊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屈原是很久以前的诗人,但也是属于未来的诗人,他用诗歌来表明自己的心迹,表达自己的真情。”苏联汉学家费德林认为,“在《诗经》的无名作者之后,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该是屈原了,他是第一位有创作个性的诗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屈原成名甚早,作品传播到海外的年岁也早。17—18世纪由传教士以拉丁文翻译的中国典籍达数百种,就包括《楚辞》。它和《大学》、《中庸》等被誉为“东方礼物”的异域文献,率先进入了当时西方上流社会的视野。1815年,歌德注意到了楚辞,尝试翻译《离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