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九团回忆录之五十二,209团回忆录编委会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在部队时的叶金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现在的叶金铨</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i><u> 我 的 人 生 三 部 曲</u></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原209团宣传股电影组 叶金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2年12月6日,繁忙的东海舰队机场施工现场,有一位骑着自行车的人大声对我喊道:“喂,叶金铨,公社通知你,明天去参加征兵体检。”</p><p class="ql-block">我虽然几天前就听说过这个消息了,但今天正式接到通知,别提有多高兴了。作为一名在军用机场的民工,自1969年以来已干了3年了,虽然舍不得离开,但一听到去体检当兵,就狠不得插上翅膀。</p><p class="ql-block">第2天,我一早就去了体检站。体检一关又一关,紧张又放松,放松又紧张,经过十几道环节,各方面都符合要求,这一关总算在期盼和紧张之中过关了。</p><p class="ql-block">第三天,第四天,等到第五天,通过了各级政审,到12月14号,收到了入伍通知书:19号去县人武部报到。接兵的排长是新兵连一排排长武秀德。一排四个班,我被编在一排一班,担任一班班长。</p><p class="ql-block">12月22日新兵从义乌出发,坐了几天的闷罐车,于24号晚上到达焦作冯营矿。下车后新兵各班来了班长,我们一班班长叫张泽平,69年兵,宿迁人,我原来班长就改成了副班长。</p><p class="ql-block">班长带着我们乘坐军车来到了一个叫土高的村庄,住进了老乡家的柴房大通铺。开始了新兵训练3个月的军旅生活,列队,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走步,正步,瞄靶等等基础科目。令人难忘的紧急集合也随之而来。</p><p class="ql-block">记得那一晚紧急集合哨声响过,衣裤穿错重穿,到处找腰带,越急越找不着头。急行军,突然由前传后:“紧急卧倒”,战友们就地卧倒,由于地形生疏,我班有个战友卧倒时不小心滑落到几米深的沟地里,不能喊,不能叫,只能打手势。班副的我排在全班的最后一个,跌落的战友就在我前面,我和班长打着手势和另一个战友滑落下去,帮这位战友一起爬了上来。由于落差有五六米,搞得我们三人灰头土脸的,但等爬上来时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因为和战友又在一起了。没笑声,没骂声,跟上大部队又向前急行,在这忽暗忽明的月光中急行军也充满了战友情。</p><p class="ql-block">3个月的新兵训练很快就过去了。然后分配至各个连队,我被分配到了汽车连。原来我们新兵排长武秀德就是汽车连的排长,所以可以说是排长把我带到了汽车连。能去汽车连是多么高兴呀,过几天就能开汽车了,谢谢排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和战友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来到汽车连一排三班,共有10个战友,5个老兵,5个新兵。老兵有江苏、安徽、河北三省的,班长名叫许永善,江苏的,69年兵,新兵五人来自浙江义乌、浦江两县的。</p><p class="ql-block">来到连队生活比新兵连条件好多了,虽然是大通铺,但不是地铺,而是坑铺,让人睡着舒服多了。由新兵连挑水喝到汽车连的自来水,两个大通铺中间有一个过道,过道中间有一个大煤炉可以取暖。班长、副班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激发了新兵的军旅热情,一天又一天觉的很快过去,只是节假日吃两餐有点不习惯,因为我们习惯了吃三顿饭,好在慢慢习惯了。汽车连主题是学开车,虽然早操,队例等军事科目外,学开车成了新兵最主要的一项工作,为此连里集中新兵为5个学员班,每个班7个学员,还有几个安排到了修理班学习。</p><p class="ql-block">我们班的教练班长是二班班长朱炳元,江苏人,69年兵,对待新兵严格而慈祥,而且特别帅气,皮肤很白。更为重要的是开车技术特别好。而且身手特别厉害,五六个人都摔不倒他,单杠,双杠玩的我们眼花缭乱的。真不愧为是班长,各项开车技术,排除故障,保养修理,军体动作杠杠的。这么好的教练班长我们这个学员班新兵心里真高兴。</p><p class="ql-block">班长手把手地教我们开车,头两天是在离部队十几公里外的大沙河,原地顶起汽车,四个轮子悬空,发动车子,挂挡,加油,换挡,刹车,七个战友轮流操作,第三天实地开车转圈,第四天上公路。开着开着不知不觉的十来天就过去了。</p><p class="ql-block">一个月的上路学习后便驾车去山西晋城拉煤,边拉煤边学开车,太行山虽然山高路陡,但7个战友没一个怕的。一直轮流开,这样真正学了六个月,班长朱炳元手把手教我们六个月。炎热的夏天,无空调的驾驶室内一教就是十来个小时,这种战友情,师徒谊,军人情怀,难能可贵。值得我们永远的感谢。</p><p class="ql-block">6个月过去了,5个教练班的学员回到自己的班,5个老战友带着5个新兵,一人一个学员跟车学习。又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真正单独一人一辆车的执行运输任务,这期间虽然有些辛苦,但也很高兴,毕竟开车是一门技术活。</p><p class="ql-block">说起辛苦,其实开车时还比较好,早上发动车时,因为天冷需要摇车二三十分钟,等到发动机润滑和比较容易启动时才打马达启动,这样对车,对电瓶都有好处。但摇车是累的,会累的满头大汗,但还是能坚持下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叶金铨驾驶的团电影车甲7–83055</span></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出车路上出现故障都要自己排除和修理,所以平时不出车的时候会很认真的保养车,把易损零件,拆下检查,修复,更换,钻车底下,跨发动机上翻来覆去,整个车除了发动机外经常拆查,修复,保养,为的是执行运输任务时少缺点故障,出现故障及时排除,使自己能顺利完成运输任务。</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次接受了跑片任务,所谓跑片就是两个点同时放映,这边放完一片就开车送到另一个点放映,为了使另一个放映点的战友能及时看到电影,当我取到片子时就飞快的开着车送片,九十多码的车,在当时的车,当时的路,且路也不宽,可谓是非常之快了。黑色的夜晚,虽有汽车大灯,但对开快车送片来说还是亮度不够,然而为了快点让电影场看电影的战友能及时看上电影,我聚精会神的开,车速上到九十多码还嫌不快,好在安全完成跑片任务,虽有些累,但心里还是挺开心。</p><p class="ql-block">记得那年是1975年,我们一排在沁阳施工点配合兄弟连施工,沁阳工地在山沟里,没有专用的公路,车就在大沙河河底上奔驰,配合四连运输施工所需要的沙石、水泥、混凝土、木材等都运,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风雨无阻,从没一个战友说过累。一排排长杨月郎当时因是团“学雷锋”先进分子,所以要求下属坚决,快速,优秀的完成运输任务,副连长邢金德住在沁阳带领一排出色完成运输任务,而且对下属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深得施工连队的好评。</p><p class="ql-block">运输中虽然路况差,尤其是施工连队从山洞中挖出的石块向洞外倾倒时经常会有石头滚到路中间。10月份的一天晚上10多点钟,我运建筑材料刚开到五连施工工地边,突然一辆手推翻斗车从上面飞下而至连车带石头滚入路中,我发现后紧急刹车,但还是没能躲避直接冲上,使车辆蹦了起来,致使车辆受损,人员受伤。事后想想都可怕,如果汽车再往前一米砸到汽车驾驶室的话,那后果不可设想。不幸中万幸,想不到运输途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真像英·狄斯雷说的一样,“我们能够预料的事大多不会发生,会发生的事几乎是我们意料之外的。”</p><p class="ql-block">1976年调换回辉县498工地。这时电影组要调一名驾驶员去开电影车,我就被调入电影组。</p><p class="ql-block">到电影组报到时,只见一名戴着眼镜,个子高高,精干帅气的人接待了我,他是组长,叫丁明柱。丁组长69年兵,有知识,有文化,能书会画,还能拉一手好二胡,样样精通。别看他当官,但对兵如兄弟,我有幸在他手下当一名电影车司机可谓是幸运之极。</p><p class="ql-block">开着电影车,辉县山沟,马村,待王,沁阳等等各个部队驻地,轮流送片放映,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丁组长也手把手教会了我放广播,放电影,倒片等等,我好感谢丁组长对我的言传身教。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虽然干这干那累了点,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名言始终激励着我。</p><p class="ql-block">1976年8月21日,是我终身难忘的一天。早上8点左右我吃过早饭,和往常一样又准备下午的送片放映。这时,丁组长很认真的对我说,小叶,马上出车送团首长去峪河口,汽车连过洪水的车出事了。我说好,立即发动车送团骆副政委,张参谋长等。我们从焦作疾驰奔向浴河口,不一会车行至方庄附近的大沙河。</p><p class="ql-block">突见洪水从西急流至下游,马路上水流很急,我下车目测了水流,上车准备继续前行时,张参谋长突然问我:“汽车能过吗?会不会出问题。”我说没有把握,因为130汽车自重太轻了,且又在后面做了个大棚,水的冲击力很大,有可能冲到下游去。在这情况下张参谋长和几个首长商量了一下,决定下车绕到水域宽敞的地方走路过去,改由走路去浴河口。我说:“还是开车过水吧。”张参谋长说:“我们去了解、处理因洪水而冲走的车辆事故,如果我们再开车过水出了事,那就更不应该了,作为军人走路又算得了什么。”随即在宽稳的洪水中走路向前,几个人手挽手走到了对岸,然后上公路急速往浴河口事故现场急速而去。我的脑子里为如此不惧艰辛,狂走十多里公路的首长,感到了军人的果断,勇敢,不怕苦的精神,从而深深的铭记在心中,也为我今后的人生之路上了一课。</p><p class="ql-block">在电影组时期我认真负责的完成了运送电影下连队的各项任务,而且在组长的领导和关怀下手把手的学会了放电影,放广播,放起床号,早操,熄灯号,虽然与开车是二个不同的工作,但还是干的快乐而有序。76年冬经丁组长和俱乐部李主任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生的路上又谱写了重重的一笔。</p><p class="ql-block">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978年4月,因本人各种原因申请退伍,得到了组织上批准。5月份的一天,办好了退伍手续坐上了南下的列车,那一刻,感慨万千。虽然要求退伍,但还是非常留恋部队生活,首长和战友的关心和照顾永记心头,坐在火车上与战友挥手分别,泪流不止,人生的今天部队到地方这样大的转折亲临亲受,毕竞从头到尾经历了7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严济慈亲笔题字的“改革百家”</span></p> <p class="ql-block">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义乌,一切又是那么熟悉而陌生,起点又是如此不着边际。好在村里正在开展路线教育,省里派遣来的工作组在我村进行了党支部改选,我被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投入到了农村工作之中。</p><p class="ql-block">过了一段时间被安排到义乌市皮革厂工作,开车,跑供销当科长,支部委员,车间主任。1985年10月经义乌二转局任命来到义乌市丝线厂当厂长,支部书记。但转换了阵地,担任了厂长,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p><p class="ql-block">刚当厂长的时候,几乎百分百的职工都欢迎,后来降到百分之五十多一点,后来又回到百分之八十之多,这些变化也就是随着我在厂里开展的改革,落实经济责任制,削减后勤人员,清账理财而起伏的。</p><p class="ql-block">推行改革时,待到改革的几项设想一一付诸实施,麻烦的事就接二连三地来了。就说清账理财吧,查来查去一位当时应发未发的款项私自占用多年未清。我顾不得其他人的劝说,毫不手软免去了这位同志的出纳职务。原来清闲自在的在办公室混日子,现在要到车间第一线干活,怎么能心甘情愿呢?再说能在办公室混日子的可不是等闲之辈,上下都有一定关系。他们跑上头,一些不实之言也传到局领导耳朵里,再加上厂里落实经济责任制,不能像从前那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终究得罪了不少人,于是说这说那的都有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入选“改革百家”的报道</span></p> <p class="ql-block">但厂长的使命在于把工厂带向光明,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通过我的改革,工厂精打细算,开发新产品,激发职工生产热情,人尽其用,奖罚分明,一年下来利润比上一年翻了翻。职工的收入增加百分之四十,还办起了义乌第三服装厂,义乌丝织厂,一个厂三块牌子,同套班子。1985年开始到97年几次变迁,厂房,职工宿舍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年被评为市级优秀企业,优秀厂长,金华市优秀党员。</p><p class="ql-block">1997年我被调任至义乌汽车制动阀总厂,义乌冷冻机总厂,担任厂长,党委书记,一套班子,二块牌子。当时的企业主导产品是汽车制动阀和火车的冰柜,产品远销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后来又调入义乌皮革有限公司当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直至退休,当时企业的产值,利润都达到了义乌的一流水平。</p><p class="ql-block">我从一名部队工地的民工,到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军人,又退伍到了企业,从民工到军人到工厂,角色转换3次,但最关健的是军人,是部队培养了我,让我成为国家的一个有用之材。</p><p class="ql-block">前几年退休后,我还积极发挥余热,和村里的乡亲们一起,整理挖掘族谱文化,梳理叶氏历史,为编辑族谱积极贡献力量,被乡亲们委以重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i>责任编辑 金厚盛</i></b></p><p class="ql-block"><b><i>209团回忆录编委会</i></b></p><p class="ql-block"><b><i>2022年元月6日</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