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军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军区。<br><br>1955年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做出关于全国军区重新划分的决定。5月1日,以湖北军区为基础组成武汉军区兼湖北军区,陈再道任司令员,王任重任政治委员,李迎希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谭甫仁、张广才任副政治委员,叶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湖北军区,陈再道兼任司令员,王任重兼任政治委员;河南省军区,毕占云任司令员,潘复生任政治委员;军区空军(5月,西南军区空军部由成都移驻武汉,与空军广州指挥所合并组成),傅传作任司令员,余非任政治委员;第15军,赵兰田代理军长,廖冠贤任政治委员。军区机关驻武汉市。7月,以湖北省公安总队和武汉市公安总队合编为武汉军区公安司令部。同时,撤销湖北、河南两省和武汉市的公安总队番号。<br><br>1956年4月29日,总参谋部命令,武汉军区公安军司令部兼湖北省军区。8月1日起,武汉军区免兼湖北省军区。<br><br>1957年5月,武汉军区公安军司令部兼湖北省军区改称湖北省军区,撤销武汉军区公安军司令部番号,其所属湖北、河南两省的公安内卫团进行缩编。<br><br>1958年10月,第1军撤离朝鲜回国,隶属武汉军区建制。<br><br>1960年4月,汉口高级步兵学校、信阳步兵学校划归武汉军区建制。<br><br>1961年5月,以军区司令部炮兵处扩编为军区炮兵。6月,第15军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第15军,列入空军序列。<br><br>1963年1月,成立武汉军区卫生学校。<br><br>1966年6月,以河南省军区8个独立营为基础扩编为河南省军区独立师。9月,将湖北、河南两省公安内卫部队分别整编为湖北省军区独立师、河南省军区独立第2师。<br><br>1967年8月,军区司令部工程兵部扩编为军区工程兵。<br><br>1968年7月和1969年8月,先后撤销信阳步兵学校、汉口高级步兵学校。<br><br>1974年2月,成立武汉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后改称武汉军区步兵学校,信阳陆军学院)。3月,成立武汉军区军医学校。<br><br>1976年4月,军区工程兵缩编为军区司令部工程兵部。<br><br>1978年10月,军区司令部装甲兵部扩编为军区装甲兵。<br><br>1982年12月,军区炮兵、装甲兵分别缩编为军区司令部炮兵部、装甲兵部。<br><br>1985年6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合并整编大军区的命令,撤销武汉军区,分别与济南军区、广州军区合并。河南省军区和驻河南省的部队划归济南军区;湖北省军区和驻湖北省的部队划归广州军区。<br><br>武汉军区主要领导,继陈再道、王任重之后,曾思玉、杨得志、王必成、张才千、周世忠先后任司令员;谭甫仁、钟汉华、刘丰、萧思明、王六生、吴烈、王平、严政、李成芳先后任政治委员。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湖北省委书记张体学、湖北省委第一书记赵辛初、陈丕显先后兼任政治委员。 (陈再道) (王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