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2月2日,永安市教师进修学校在巴溪湾小学分校举办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论坛暨罗锦霞名师工作室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各校专、兼职道德与法治教师参与了此次论坛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孔祥环老师进行《心中的“110”》的课例展示,冯丽君老师的《安全出行》课例展示;张广银老师开设《能引生活源,知情行合一》专题讲座;教师交流研讨。</p><p class="ql-block">作为年青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兼职老师,孔祥环老师执教的《心中的“110”》一课,让听课的老师们即看到了青年教师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更从中感受到作为兼职德法课程老师的能力。孔老师紧扣文本主题,善用多种课堂活动,引导孩子自主发现生活中的危险,懂得自我防护的措施。更让孩子通过案例与演示学得了正确报警的方法,也内化了自我防护的意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冯丽君老师执教的《安全出行》一课,也获得大家的赞赏。冯老师以真实的故事导入课堂,并结合课堂调查,以学生的需要为起点,结合身边的真实事例,让学生懂得了安全出行的重要意义与影响,课程教学注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p> <p class="ql-block"> 接着是张广银老师开展的讲座——《能引生活源,知情行合一》。张老师提出德法课程教师要做到“做好引路人,兴趣与情感相融合”及“做好领路人,认知和行为相合一”。并以生动详实的课例和人物故事为支撑,让大家清晰地体会到“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培养孩子的生活智慧,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的课程理念。</p> <p class="ql-block"> 参与论坛活动的教师们积极投入研讨活动并结合课例与讲座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到场的青年教师们敢为人先,注重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探索与方法的吸收。胡丽萍老师评论到:孔老师能善用生活中的物品做为教学道具,让课堂更加生动有效;冯老师的活动设计与知识教学有机融合,让孩子懂安全,更懂法,也守法。魏瑶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教学各有千秋,其中冯老师注重以课堂评价引导课堂走向,活动贴近生活,让教学真实而有效的发生。张凌杰老师也谈到了自己从活动中取得的收获和获得的启示。</p> <p class="ql-block"> 主持人聂碧园老师也从“三个性”展开评论。认为两位教师的教学具有“情境性、活动性、生活性”的特点充分肯定两位老师课堂教学的智慧与效果。并提出孔老师的课堂教学体验的次数过多,建议多创设不同的情境,由点及面,也应适当选择孩子生活中的案例,做到为解决遇到的问题而上课。冯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视频播放可适当减少,插入具体的情境演一演,落实让孩子在活动中把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工作室带头人罗锦霞老师对本次专题活动表示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她说,她看到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在真实的发生,教师的成长在真实的发生,并期待老师们能继续探究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多参与学科活动,历练个人教学能力,也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中能触碰到孩子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孩子们真正学懂了,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问题所在,进而在行动上发生变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