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菁疙瘩

一个人

<p class="ql-block">  最近,我总是想起小时候在故乡冬春季节,各家各户几乎每天都吃的一种食物。它叫蔓菁,当地人习惯叫它疙瘩。它的味道十分特别,<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说实话,</span>我一直非常不喜欢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怪味儿,或许正是这种怪味儿,才使我一直记得它。</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窝头咸菜)</h5><p class="ql-block"> 在那个以粮为纲的年代,华北平原农家的主要口粮就是小麦、玉米和谷子。小麦属于细粮,只有在短暂的麦收季节、过年和中秋节才可以吃上几天,在其他日子里,人们的餐桌上几乎只有千篇一律的小米粥和玉米面窝窝头就咸菜了。</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记忆中的根达菜)</h5><p class="ql-block"> 那里的人们原本就不习惯种菜,在那个年代更是懒得动手,少找麻烦了,所以菜品显得十分单调。一年中只有秋季的大白菜、南瓜、冬瓜、大葱和大白萝卜相对多些,至于盛夏才有的韭菜、豆角和根达菜,由于种植量太少,最多算是三餐中偶尔才出现的小点缀。那时候,当地人民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和清苦。</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正在生长的蔓菁)</h5><p class="ql-block"> 常言说,凡事都有个特殊,为了既填饱肚子,又不违反种植政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在一定范围内种植蔓菁,这种食物既不属于主粮,又不是主流蔬菜,所以不用交公粮,也不会记产量,加上技术要求低,产量高,还好储存。因此,很受大家欢迎。</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刚刨出来的蔓菁)</h5><p class="ql-block"> 蔓菁长得很像萝卜,但个头小了些,长在地里时看到的是满眼的碧绿樱子。它和萝卜一样,扎在泥土里的根块部分就是果实。每到晚秋刨出来时,浑身沾满了泥土,样子憨憨的。它可以生吃,口感有些绵软,没有萝卜清脆,更没有红薯甘甜,只有一丝说不清的淡甜味儿。</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凉拌蔓菁樱)</h5> 蔓菁的樱子有些微苦,嫩的时候用开水焯一下,切成段,再拌上大蒜末、酱油和醋,就成了一盘清口的凉菜;老一点的樱子是羊和兔子的美食。<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洗好的蔓菁)</h5><p class="ql-block"> 大家把蔓菁收到家里,洗干净,切成菱形块儿,就可以和红薯、小米或玉米面一起下锅煮成粥吃了。</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准备窖藏的蔓菁)</h5> 蔓菁的储存方法有两种。保鲜储存需要像保存红薯那样,用沙子埋在深深的地窖里,吃的时候再一块块取出来;长期储存要切成菱形块儿晾晒成干,放在柳条筐里,以备度过漫长的严冬和青黄不接的早春,其间还要防止老鼠盗窃。<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记忆中的蔓菁小米粥)</h5> 在我的记忆里,那种用小米和干蔓菁熬出来的粥,喝起来有一种极其特殊的味道。我总觉得,被煮熟的蔓菁,味道会变成一种让人不愿咀嚼的恶甜,非常难以下咽。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蔓菁啊蔓菁)</h5><div> 可就是这种味道,在饭碗里整整陪伴了我十二年。所以,说它默默养育了我长大成人一点儿也不夸张。<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辛劳收获蔓菁)</h5><p class="ql-block"> 我十六岁时告别了那块平凡的土地,也同时吻别了一直不喜欢的蔓菁疙瘩。一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其间再也没有闻到过它独特的气息,只是偶尔遇到在外谋生的故乡人闲聊时,经常会提起家里熬的蔓菁小米粥,并说想那个味道了。对此我真的有点儿不合群,我虽然也想那里的一草一木和乡亲们,但终归还是不敢喜欢那个味道,想想真是对不起故乡啊。</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蔓菁影象)</h5><p class="ql-block"> 我清楚地记得,当年做过药铺伙计的父亲说起故乡时曾经告诉我,蔓菁是一味很不错的中草药,它虽然其貌不扬,但全身都是宝,在困难时期救过不少人的命。</p><p class="ql-block"> 我查阅了资料才了解到,蔓菁的标准发音是(mán jing)学名叫芜菁(英文:Brassica rapa),有诸葛菜、圆菜头、圆根、盘菜等许多别名,东北人称它卜留克,新疆人叫它恰玛古。蔓菁属草本植物,十字花科,原产在地中海北岸,为世界性载培蔬菜。它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曾是东北、西北、华北等较冷地区春、夏、秋季的主要蔬菜,华南等地冬、春季也有大面积栽培。</p><p class="ql-block"> 在新疆,维吾尔族人民视蔓菁为上天所赐,是他们药食两用、保肺壮身的佳品。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曾将蔓菁作为军粮。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也把蔓菁作为主要应急食物,用来解决军粮问题。</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蔓菁倩影)</h5> 蔓菁对人体的好处很多,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等经典医学著作中都有明确记载。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叶酸、钙和微量元素,长期吃对补充人体营养素有显著作用。它的药用价值很高,对便秘、腹胀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作用,还有开胃消食功效。除了块根部,其他部位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的花有耳聪目明和轻身的功效,可以治疗霍乱所导致的胸、腹胀闷。蔓菁液有维护五脏、抗衰老和益气的功效,可使人体肌肤红润有光泽、精力充沛。所以,蔓菁也是一种较好的营养佳品。<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特别记忆 特别味道)</h5><p class="ql-block"> 知道了这些,我的心情有些复杂。起身站在窗前,透过初冬阴霾的天空,遥望远在冀中平原久违的故乡,真的为当年的自己,因对蔓菁疙瘩缺乏全面认识,产生过厌恶之情,心怀一种歉意了。</p><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11月20日 北京)</h5><p class="ql-block"><br></p><h5><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注】插图在网络图片基础上制作。特此致谢。</span></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