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font-weight: bold;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太行八陉,即将消失的千年古道(3)</b></div><font color="#ed2308"><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三陉白陉(孟门陉)</b></div></font></h1><font color="#167efb" style=""><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文编辑:偃城浪子</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整理时间:2021年11月</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图文资料:来自网络(特别说明)</b></div></font>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第三陉:白陉(孟门陉)</b></font></h1> <br> 白陉又名孟门陉,为豫北、晋东南之间的交通隘道。它东南起自河南辉县市薄壁、上八里一带的白鹿山,故名“白陉”,经山西陵川县马疙当大峡谷的长山底、武家湾、甘河、磢底、横水河,至高平后与太行陉、滏口径交汇,最后到达长治(上党),绵绵延延三百多华里。<div> 白径是太行八径中保存最好、现存长度最大的一条古道,它盘旋于黄围山下十里河峡谷(也叫黑毛沟)的悬崖峭壁之上,被称为“悬天古道”。<br></div> 太行白陉古道位于太行山南麓最深的马疙当大峡谷,谷深千余米,顺河床蜿蜒。此陉可南渡黄河,攻汴、郑,东向山东菏泽、大名府,北窥安阳、邯郸,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要隘。<br> 马疙当大峡谷是从太行山流下来的磨河冲出一条深谷,谷地的出口在河南辉县薄壁镇后,名为孟门隘口,当地人称“没牙豁”。 孟门隘口山石颜色奇特,又称紫霞关。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商周时期白陉</font></b></div> 从商周开始至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白陉古道一直是贯通晋豫及江南诸省的一条咽喉要道,是和平年代太行两侧文化经济交流的山间丝绸之路,更是战争年代运送粮草与兵马的要塞与关隘。<div> 早在3300年前,商代二十君王盘庚迁都“北蒙”(今河南安阳西即殷墟)即称“左有孟门关”。<br> 《史记·吴起列传》记载:“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br> 《左转襄公二十三年》记:“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记载了公元前550年,庄公伐晋取道白陉的史事。<br> 清道光《辉县县志》曰:孟门即白陉,古太行八陉之第三陉,河南、山西咽喉,从鸭口可达。明朝时设巡检司,弓兵把岁守,清康熙四年才撤。<div> 随着历史的演变,白陉古道大多已被岁月所埋没、所覆盖。在山西陵川县境内,位于马圪当乡双底村的一段古道,则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因而很多人只要一提起白陉古道,首先想到的就是陵川县双底村的悬天古道和72拐。</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而在河南辉县,目前尚存的却还有薄壁铁匠庄一带的云台古道、薄壁宝泉一带的宝泉古道、上八里鸭口紫霞关古道等三处遗址,如果我们对其稍加整理,也会使这些千年文物出现光辉的。<br></div> 辉县境内的白陉古道,现存遗迹共有三处:<br> <b><font color="#167efb"> 1.商周时期的孟门古道</font></b>:即紫霞关古道:鸭口-十寨门-紫霞关。<br> <font color="#167efb"><b>2.明清时期的宝泉古道</b>:</font>薄壁、十八里坡、龙浴寺、南门关、宝泉。<br> <font color="#167efb"><b>3.宋代新开的白陉支线云台古道</b></font>:铁匠庄、夹驴缝、西马池、一斗水。<br> (图为鸭口、紫霞关、关爷坪、武家湾、薄壁的地理位置示意图。鸭口起点的那一段为最早的孟门白陉古道)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附301:孟门古道和紫霞关</b></font></div> 白陉又名孟门陉,白陉古道也叫孟门古道,缘由这条古道起自河南辉县的白露山而得名,白露山就是今天的南北关山,以上八里鸭口上面的俗称“没牙豁”的紫霞关为界,南关山一直到辉县与修武交界的百家岩,北关山一直到八里沟大峡谷。<br> 最早的白陉古道起至河南辉县上八里鸭口,过孟门关经陵川关爷坪、长山底、甘河、武家湾、双(塽)底、衡水河至上党与太行陉、釡口陉汇合,全长约150公里。<br> 可见,<font color="#167efb"><b>上八里鸭口这一段的古道应该是最早的白陉古道。</b></font><br> 图为孟门关即紫霞关古道。 至今,这条古道仍有部分遗迹隐约可辨。首先,从<b><font color="#167efb">竹竿园</font></b>开始,就可看见乱石河滩里面,时隐时现、就地开采铺就的石头路,然后经过<b><font color="#167efb">拍石地沟、下午峪,经女儿缝梯</font></b>上到太行二栈,过<font color="#167efb"><b>对头寺、上午峪、苇园、石寨门</b></font>,开始走之字形的盘山古道,一直到山顶端有一<b><font color="#167efb">豁口</font></b>,此处就是就是明洪武三年(1370)设立的巡检司,额设弓兵四十名。万历年间裁留二十五名,清康熙四年(1665)缺编。<br> 这条古道由于正处于两山对峙的喇叭口状,时常骤风劲吹,再加上地质条件不好,这里的古道常常被山上落下的碎石所淹没,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开采大理石等缘故,很多地方已经被完全埋没。<br> 所以,真正的古道到底是沿着女儿缝梯上到太行二栈,还是一直延伸到没牙豁(即孟门紫霞关)山地在盘旋直上,都不得而知,尽管这里是从河南跨越到山西直线距离最近的地方,但由于山势陡峭,很可能就在清朝时,人们舍近求远,改道薄壁十八里坡宝泉古道,而遗弃了最原始的这一段白陉古道。 <div> 孟门关也称“紫霞关”,因关隘前后布满紫色石壁,如遇晨光或夕阳照来,光芒万丈,恍若紫气氤氲,因此得名。<br></div><div> 以下是从黑狸虎寨出发经女儿梯、对首寺、白龙洞、水龙洞、上午峪、石寨门、紫霞关全程11公里,拔高500米,属于户外初级驴友溜腿线。<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b><font color="#167efb"> 1.竹杆园村</font></b><div> 在紫霞关大峡谷入口处西南岸,有一个四五家人小村庄,名字叫竹杆园,属鸭口行政村。村北的鲤河(紫霞关峡谷大河)边,就是白陉古道进入太行山最初开始的一段古险道,村边有小竹林,房前屋后泉水四溢,让人有陶然世外的感觉。<br></div> <div> <b><font color="#167efb">2.鸭口村瀑布</font></b></div><div> 从鸭口村至紫霞关有几公里是非铺装路,轿车可以通过,往里就开始上山了。盘山路边有一个瀑布,叫鸭口瀑布,它的水量受季节影响。<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 <b><font color="#167efb"> 3.将军峰或天然大佛</font></b><div> 快到达女儿梯附近,远远望去山体形成做<b><font color="#167efb">天然大佛</font></b>,让人情不自禁的膜拜,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厚爱,用自然形成这大山奇观</div> <div> <b><font color="#167efb">4.女儿缝和女儿梯</font></b></div> 女儿梯附近有很多山羊,这里的羊肉绝对好吃,属于山里散养。 <div> 到达女儿梯,儿女梯宽约3米,属于南太行众多天梯中比较宽阔的梯子,在此徒步是让人感觉非常安全的地方,<font color="#167efb"><b>下面的女儿缝因此地乱开石矿,已经被破坏掉啦。</b></font><br></div> 攀登儿女梯,很容易让人想起太白诗仙的《行路难》:<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div> <b><font color="#167efb">女儿梯</font></b>对首寺至今流传着<font color="#167efb"><b>张良与皇姑的传说</b></font>,因汉初名臣张良退隐朝堂隐居白鹿山,皇姑思念张良来到白鹿山寻找张良,因关山地势险要,上天感动皇姑对张良的情深,炸开一道裂缝,皇姑顺从裂缝到达天梯上碰见张良;后人称裂缝处为<b><font color="#167efb">女儿缝</font></b>,天梯称为<font color="#167efb"><b>女儿梯</b></font>,见面处建庙纪念称为<font color="#167efb"><b>对首寺</b></font>(有称对头寺)。 到达女儿梯顶处有座庙,建于清朝时期里面供奉的竟然是关公,因石碑风化严重不知道来历。 <font color="#167efb"><b>5.对首寺(又称对头寺、兴复寺)</b></font><div> 我们到达了午饭的地方对首寺,现在的对首寺已经不见寺庙,形成固定的地名来称呼这几户人家的小村庄。</div><div> 对首寺,也称对头寺,原名兴复寺,位于太行700多米高的山崖之上一个峡谷里。传说西汉初,张良辅佐刘邦功成名就后,退隐在此山中,多年情恋张良才华的皇姑,寻踪追至关山,与张良诉说衷肠。二人相遇之处建立的寺庙,被称为对首寺。但因张良隐退修行之心已决,伤心的皇姑也选择山居,最终客死深山,空留下皇姑庙在关山之中。</div> <div> <b><font color="#167efb"> 6.</font></b><font color="#167efb"><b>白龙洞和水龙洞</b></font><br></div> 白鹿山中深藏天然洞穴多处,被称为龙洞深不可探,当地人传说此洞直达西湖底部,被称为白龙洞和水龙洞。 白龙洞比较大,有两条叉洞,因洞深处水比较深,里面钟乳石奇观特别好看,下次再来此地一定要带上彩色光源来此地拍照。 从白龙洞出发后,我们下一站到达<font color="#167efb"><b>水龙洞</b></font>,当地人称水窟窿,洞中的流水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时多时少,下面的黑狸虎寨三重瀑布水源就发源此地。 <div> <b><font color="#167efb">7.上午峪</font></b><br></div> 到达上午峪,现在上午峪有三家农家,自驾游的人比较多,三重瀑布上游口就在此处 <b><font color="#167efb"> 8.孟门关隧道</font></b><div> 紫霞关,古称孟门,是太行八陉之三白陉古道重要隘口,10余年前孟门关隧道开通,结束了世代肩扛驴拉走古道的历史。</div> 武家湾一带太行深山区,峰峦重叠,沟壑纵横,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紫霞关隧道的通车,直接打通了通往外界的天然屏障。 孟门关东侧是河南辉县的鸭口,过了孟门关隧道则可观到河南风景。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9.长山地村</font></b><br></div> 陵川县马圪当乡长山地村,地处陵川县城东南50公里处,毗邻河南,距辉县40公里。长山地村辖5个自然村,106户,有318口人,耕地333亩。旅游资源丰富,有太行八陉——白陉古<br>道的<b><font color="#167efb">入口紫霞关、长山地水库、小红石峡谷、罗郡窑大峡谷</font></b>等。 <div> 长山地巍岩相迭,青莲秀出,群峰连绵。仰瞰之间,怪石嶙峋,浓绿浅翠,流泉飞瀑。山作屏嶂,青竹滴翠,老牛哞叫,一静一动、一雅一俗在这里和谐共生。<br></div> 长山地境内植被茂密,覆盖率达96%,绿色成荫,怪石嶙峋。林木资源丰富,富含中药材、山货。<br> 小红石峡谷一河两界,落差150余米,右边为长山地,左边是河南。潭水幽幽,绿树荫荫,宛如一幅情趣盎然的画图。小溪冲刷着红石岩,红的透亮,绿的清翠。清澈如镜的生命之水孕育着长山地的人们。<div> 过去紫霞关就是平路,直至武家湾景区。<br></div> <div> <b><font color="#167efb"> 10.武家湾</font></b><br></div> <font color="#333333">武家湾村</font>是山西晋城市陵川县马圪当乡的一个行政村,地处于县城东南50公里处,与河南辉县市薄壁乡平甸村接壤,在磨河和门河汇集之处。这里的气候温暖,水源充沛,素有“太行平湖”“小江南”的美称。 <b><font color="#167efb"> 11.关爷坪</font></b><br> 关爷坪是陵川县马圪当乡长山底的一个自然村。与河南辉县搭界。距陵川县城50公里,这里巍岩相迭,青莲秀出,群峰连绵。仰瞰之间,怪石嶙峋,浓绿浅翠,流泉飞瀑。晴日,千奇百怪的峰岩,青中带紫,近看山形勾勒分明,远眺如画中写意,朦胧如幻。是典型的太行山断裂风貌,悬崖万丈,驻足山顶、太行雄姿尽收眼底,中原大地举目可睫。境内植被茂密,覆盖率达96%。<br> 村里有条峡谷,当地老百姓说叫“东沟”,也有说叫“滑车沟”。峡谷山大沟深,树木繁茂,山势陡峭,在峡谷的悬崖绝壁上,一年四季流水潺潺。峡谷两边的悬崖绝壁上飞流而下的瀑布,像条条银链,飞驰而下,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br> 关爷坪的村名和“滑车沟”等,都有着一个个美丽传说。<br> 传说,汉代时,这里有一座普佛寺,寺内和尚谨遵佛门清规,颂经拜佛,虽然地方偏僻,却香火旺盛。谁知后来收留了一些和尚,其中一个当了住持,后来恶性现露,对来拜佛的善男信女,索要钱物,强行无理。其中一个叫大虎,一个叫二虎,住到东沟处,临近大路的窑内现在二虎窑村名由此而来,见有往来行人客商,抢掠钱财,有漂亮女人,便强行霸占,虏到普佛寺内,把人糟蹋后,就用滑车把女人滑到寺后的山头上,推到另一条深山沟里,消尸灭迹。所以这里留下了滑车山、井窑沟的地名。<br> 此事传到了山西蒲州,被关羽关云长知道了,十分气愤,决心消灭恶僧,为民除害。先给和尚去了书信劝其改恶从善,和尚置之不理,仍然我行我素。关公更加义愤填膺,便利用行军打仗,路过当地的机会,给和尚下了战书,约定时间地点,排阵决斗。战斗开始了,众和尚挥刀舞枪,一涌而上,关公跃马舞刀、冲入阵中。尽管众和尚武艺超群,哪里是关公的对手,不几个回合,手起刀落,把众和尚斩首。尸体葬在寺庙东面山沟里的和尚坟坟的遗址尚存。<br> 关羽除去恶僧,为了报答他除暴安良,造福人民的功德,就在排阵的空旷处为其建庙塑像,经常祭拜,经久不衰,关爷坪村名也由此而来。<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附302:陵川双底村白陉古道七十二拐</b></font></div> <b><font color="#167efb">双底村</font></b>(又名磢底),位于山西省陵川县马圪当乡。地处太行山腹地马圪当大峡谷,四面环山中为盆地,一座突兀的小山峰将盆底一分为二,南为居住区、北边为田地,地势北高南低故曰“双底”。<br> 自古以来就是晋豫之间的交通要塞。该村界于黄围山、王莽岭、武家湾三个景区的中心位置,依山旁水,自然风光优美,沿途仓山秀水,壁立千仞,险峰峭壁,泉溪曲折奔流,悬泉飞瀑相连,空气清新怡人。村子附近有著名的黑毛沟大峡谷、红豆杉大峡谷、白陉古道七十二拐、黄围山风景区等,还有数条南太行户外徒步穿越的经典线路以及原始的自然景观。 双底村原名磢底村。“磢”意为两山夹缝之处,作为地名,在这一带的群山中高频出现。磢底村附近都是高山绝壁,古人便在两山的岈豁凿出一条“之”字形盘山道路,即<b><font color="#167efb">七十二拐</font></b>,是白陉古道中的一段。<div> 相关链接:<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38xf9skz?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老大视角】03.太行第三陉:白陉古道之七十二拐</a><br></div><div><br><div> 现在人们在双底村的七十二拐上山处,建造一个叫<b><font color="#167efb">“晋门”</font></b>的门楼。<br></div></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双底村白陉古道七十二拐,又名三里磢,即在悬崖一竖槽之间,折返七十二次的“之”字形步道,路面都用青石块铺砌。 </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七十二拐是这条著名的白陉古道中的仅存的非常经典的一段。踏上据地质专家称为“太行八陉”硕果仅存、堪称历史活标本的白陉残留段。</div> 从古道“白陉”出口缓坡徒步古道,较省力;从七十二拐往山上行走,三百米落差的高度,很考验身体耐力。换句话说:山西下河南略易,河南方向上山,较难。<div> 在悬崖一竖槽之间,折返72次的“之”字形步道,上至峡谷半腰部,长3华里,路面都用青石块铺砌,并设有挡护墙。<br></div><div> 直至改革开放前,本县通马圪当乡及往返河南,这条路仍为必经之路,直到20世纪80年代陵马公路开通,方弃之不用。<br></div> 山上有一个寺庙遗址<b><font color="#167efb">“小磢圪洞”</font></b>,到庙遗址前正好是“七十二拐”,也就是说到此白陉古道以“拐”来升或降的功能完成了。上山后白陉古道自此就是一条起伏较小的盘山路了。 从“小磢圪洞”一路向西北方向,就是一段建在悬崖绝壁上的羊肠古道,路宽大约在2米左右,也就只能供一人或一马通行,整条道路就象是悬在半空中一样,因此这段道路被叫作<b><font color="#167efb">悬天古道。</font></b> 走在悬天古道上,可以看到山下双底村<font color="#167efb"><b>“北国江南”</b></font>的山水奇观。 白陉古道的路面就地取材,由各种不规则的的石块铺成,最窄处不足两米。每隔三、四米距离就用长条石将路面分割成一块,形成一个两三公分高的小台阶,这样做可以防止雨水和山洪冲坏路面,又可以有效地固定石块,保持路面平整,也可以在雨雪天气起到防滑的效果。<br> 白径山高谷深,落差上千米,用石灰岩鹅卵石铺成的道路,虽经历千年磨练,但当年的马蹄车辙依旧清晰可辨。有的马蹄坑深入石板路之中,山石被踩踏摩擦,泛出一层层白色,故称白径古道。<br><div> 白陉所在的黑毛沟大峡谷,是太行山南段最深的一条大峡谷,谷底与周围峰岭落差近千米,集太行山水风光之雄、奇、险、秀,景色壮美。<br></div> 古道上铺筑山道的石块,已磨掉了所有的棱角,青灰色的岩石泛着古老的光芒,几处险要的地方,马蹄窝深深地嵌在石块里,成为沧桑历史中的一段记忆。 白径古道从殷商前创修,一直使用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使用期长达3000多年,<font color="#167efb"><b>成为太行八径中唯一使用时间最长、保存距离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道。</b></font><div> 图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依次为:古栈道、小红旗渠、河道、谷底公路。</div> <div> 白径不仅是一条军事要道,而且是一条商贾要道。碑文记:“凡潞泽两郡,自西北而来者熙熙攘攘,莫不由之”,“至辉之薄壁,或通获嘉、修武,或达淇卫、汴梁,或历彰德而通山左”,成为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占重要地位的晋商通货东西、交流南北的重要商道,成为太行山中的“<font color="#167efb"><b>丝绸之路”。</b></font><br></div> 目前,这里开发成了一个白陉古道景区,区内的古道由三部分组成:行巅第一桥、悬天栈道和七十二拐。沿途主要景点有:<b><font color="#167efb">行巅第一桥、山崖古驿站、石敢当、鹿岩、仙人座、生命力、明镜高悬、石门锁钥、蹄迹长存、山神庙茶棚、明代石刻、七十二拐</font></b>等。<br> 不少古道爱好者会沿着“磢底村—七十二拐—古山道—黑毛沟—磢底村”的小循环线路徒步走上一程。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战国七雄之魏国</b></font></div> <font color="#167efb"><b> 魏氏的先祖是毕公高的后代毕万</b></font>。毕公高是周文王第十五子,因为封国在毕地而得姓。毕国在西周末期亡于西戎,其后裔沦为平民。毕万在春秋初期投奔晋献公,受到重用,晋升为大夫。<br>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命毕万灭姬姓魏国,并<font color="#167efb"><b>把魏地(今山西芮城县一带)封给毕万。</b></font>公元前636年,毕万之子魏犨因为随公子重耳出亡有功,晋文公重耳继位后,令魏犨承袭魏氏的封邑(魏邑,今山西芮城),列为大夫 。<br> 公元前453年,晋知伯(荀瑶)率韩魏之师围攻赵氏基地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三年不能攻克,赵无恤遂策反魏桓子和韩康子两家,反攻知伯,杀之并分其地。韩、赵、魏三家分晋局面形成。<br> <font color="#167efb"><b>公元前445年,魏斯继位,自称诸侯,史称“魏文侯”</b></font>,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文侯任用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国强兵,抑制赵国,灭掉中山,连败秦、齐、楚诸国,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br> <font color="#167efb"><b>历经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三代国君,魏国已经称霸中原长达百年。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六年迁都大梁</b></font>(今河南省开封),国号也称梁。<br> 公元前354年,<font color="#167efb"><b>围魏救赵</b></font>。即赵国进攻卫国,魏国联合宋国出兵助卫反攻包围邯郸。齐威王任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驰援赵国。用孙膑“批亢捣虚”计,攻大梁,魏军主帅庞涓亲率主力回驰大梁。齐军已于桂陵设伏,魏军大败。公元前352年,魏国放弃邯郸,并联合韩国打败齐国,齐、楚两国向魏国求和。<br>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率领诸侯朝见周天子,史称<font color="#167efb"><b>逢泽之会</b></font>。正式标志着魏国成为新一代的霸主。<br> 此后魏庞涓与齐孙膑演绎了马陵之战,魏国实力受到削弱,后合纵连横、伊阙之战、抗秦救赵等,至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以水淹之计攻破大梁,魏王假投降,魏亡。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战国时期白陉</b></font></div> 在三家分晋之初,轵关陉和太行陉实际上处于韩国的垄断之下,而国土遭到分割的魏国只能通过“换地”的方式来确保己方的通行权。不过事实上魏国境内并非完全没有一条通道可以连结其位于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的领土,这便是“太行八陉”之第三陉——孟门陉(白陉)。<br> 然而这条路线对魏人而言更像是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因为横穿太行山脉的孟门陉终究无法避开韩人占优的上党高地。尽管孟门陉的东出口处于魏国在河北平原的控制区内,但当魏人试图通过这条路线抵达其在山西高原的大本营时,首先经过的便是长治盆地的南缘,而上党地区的另外两处盆地晋城和阳城也是必经之所。即使不考虑韩人在上党的优势地位,仅仅从路途距离上说,<font color="#167efb"><b>孟门陉也远不如轵关陉和太行陉来得便捷。</b></font><br> 然而对韩国来说,控制孟门陉的意义却远不止封锁魏国的东西沟通那么简单,因为从这里出发还可以直接威胁赵国位于漳水以南的一处飞地——<font color="#167efb"><b>林州盆地</b></font>。换言之,从这个时候开始,三晋之间的恩怨情仇逐渐有了赵人的身影。<br> 从历史上说,赵国前后有两座都城,开始是山西高原的晋阳,后来为河北平原的邯郸,但少有人知道在两者之间还有一处陪都:中牟。不过与多数人的印象大相径庭,<font color="#167efb"><b>这里的“中牟”并非今天河南省的中牟县,而是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市</b></font>。巍巍太行在途径此处时突然向东延伸,并最终在平原地区合围形成盆地,而中牟(今林州)正处其中。从位置上说,林州盆地东侧是魏国控制的平原区,西侧隔太行山主脉为上党高地内的长治盆地,长治盆地以南则是孟门陉途经的晋城盆地。 彼时韩国尽管在整个上党地区占有优势,但其余两家的势力也并非完全没有延伸至此,具体来说就是赵国占据了长治盆地北部,而魏国在晋城和阳城两地控制了部分城池。在解读太行陉时,我们已经了解到魏国为了实现东西国土的连接而将其在上党高地内的城邑悉数赠予韩国,不过在这一进程中反对最为强烈的却是赵国。<br> 从赵人的角度出发,韩国实力的增长不仅代表着自己今后将在长治盆地内面临更大的压力,更意味着全面控制孟门陉的韩人可以从晋城地区向东北侧击林州盆地。事实上只要在地图上找出“太行大峡谷”的位置,便完全能够理解赵人的隐忧:失去魏国的牵制后,独霸南上党的韩军可以从晋城沿孟门陉向北,抵达长治南部后向东穿越“太行大峡谷”,最后直取中牟。<br> 显然如果此举成行,对赵人而言将是釜底抽薪,无奈以此时赵国的实力还不足以影响其余两家的决定,最终<font color="#167efb"><b>林州盆地陷入韩魏的全面包围当中。</b></font><br> 公元前361年,回天乏力的赵国将都城从中牟迁到了邯郸,来自孟门陉方向的威胁暂告中止。事实上单就赵人从晋阳到中牟,<font color="#167efb"><b>从中牟到邯郸的迁都脉络也能大致看出赵国正在逐步将经营重点从山西高原转向潜力更大的河北平原</b></font>。然而不论定都何处,赵国都与韩魏面临着同样的现实需求,即如何沟通其位于太行山两侧的国土。显然此时不论轵关陉、太行陉还是孟门陉均无济于事,唯一能够满足赵人需求的恰恰是“太行八陉”之第四陉——滏口陉。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秦汉时期白陉</font></b></div>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各地民众起义,国家又陷入纷乱。太行山一带为晋、冀农民军聚集之所。王莽与刘秀战于太行东,一度有战事延入太行,所以白陉与滏口陉之间,有王莽战刘秀之传说。<br> 其实是他们部下可能在今天的王莽岭一带发生过争战,形成刘秀城、王莽寨,相持于太行之顶。刘秀手下步将马武亦曾在该处扎寨镇守(马武寨)。而主将王莽与刘秀并没有在太行山上打过仗,只是刘秀部将冯异于河内北上时,曾从太行陉攻入上党,又折向滏口陉到荥阳。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附303:王莽岭</b><br></div> 王莽岭是南太行的最高峰,最高海拔1700余米,最低处仅800米,风光秀 丽,景色诱人。这里的云海、日出、奇峰、松涛、挂壁公路、红岩大峡谷、立体瀑布,形成了八百里太行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素有 “清凉圣境”、“避暑天堂”“世外桃源”、“太行至尊”之美誉。毛泽东生前秘书、当代诗坛领袖李锐畅游景区后称赞道:<font color="#167efb"><b>“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b></font>。天下奇峰 聚,何须五岳攀。” 王莽岭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东南部古郊乡境内,因西汉王莽赶刘秀到此地安营扎寨而得名。包括王莽岭、锡崖沟、昆山、刘秀城四个景系,总面积150多平方公里。 <b><font color="#167efb">锡崖沟村</font></b>是一个神话般的世外桃源。在锡崖沟的大山谷中,从北到南分布着17个自然村。沟内阡陌纵横,气候凉爽,鸡犬相闻,民风淳朴。清一色红石板垒成的屋子、篱笆墙、水辘辘、石碾子,诗一般的田园风光,清新宜人。壮美的山川与优美的历史传说,使人流连忘返。 <b><font color="#167efb">锡崖沟挂壁公路</font></b>是锡崖沟村民不甘闭塞,向大山宣战,3代人艰苦奋斗30年,用原始的方法、简陋的工具,在悬崖峭壁上凿通了一条“之”字形挂壁公路。这被《人民日报》称为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奇迹,2009年锡崖沟挂壁公路成功入选“新中国60大地标”。 <br> <b><font color="#167efb">昆山挂壁公路</font></b>,位于陵川县古郊乡昆山村,在王莽岭景区内。该路全长7500米,呈西高东低之势斜坡而下,在垂直高度500米的山崖上拦腰穿过。进入隧道内,可见洞壁凹凸不平,乱石嶙峋。洞高约2.2米,宽约2.1米,仅容纳一辆车通行, 每隔10米左右的“天窗”,绝对是昆山挂壁公路的一个特色,共计160多个,它不仅可以透光,而且可以窥视洞外的美丽景象,每到拐角处回眸,可见到“天窗”一字排开,上罩危壁,下临深渊,周围绝壁千仞,屏障环列,仙女峰,磬锤峰、盼夫石及飞来石等景观比比皆是,峰壑峡谷,植被茂密,清流潺潺,飞瀑垂逸。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刘秀城</font></b>又名赤帝城。相传汉光武帝刘秀被王莽逼逃至北建城以居,故名刘秀城山。位于陵川县古郊乡古郊村东南15公里处。北对王莽岭,南到河南辉县大沙地,东至锡崖沟,西至河南辉县西连沟。周长约16公里。北在陵川县,南入河南省。</div><div> 主峰海拔1632米。该山四周悬崖绝壁。北面虽接王莽岭 ,但有山沟相隔,沟名“城壕”,仅有一条小路可通山顶,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div><div> 今山顶尚有房基痕迹和残瓦破片,相传为刘秀修城筑寨之遗迹。东南有一崎岖小道可通河南,名叫“掰破梯”。为刘秀被困时,曾对山祈祷,山遂自行掰开,刘秀用悬羊擂鼓,饿马嘶鸣之计,顺此路逃往河南,故名。山顶多土,杂木丛生,油松挺拔,已成林区。</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 附304:马武寨</b></font></div> 马武寨坐落在四周百里皆为绝壁的马武山中。其前后左右山环岭绕,地势奇险,易守难攻。至今,部分残址仍存,农民们在地里还不时会捡到些古时的箭矢、古钱或剑戟残片。这里的村落名称至今仍沿用当年寨中称呼。 当年的马武寨并不只是眼前的这个小山村,相传马武寨是东汉时期马武曾在此屯兵,建有金銮殿、梳妆楼、望景楼以及东南西北四大寨门,还设有菜园、肉翁、小巴、盐场、化门、秀窑、汉井、火房、西仓、南仓、校场等等部署、设施,虽说有遗址,但能看到的不多。 马武寨是一个山水风光绝美,风土人情淳朴的地方。春天,千百种野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夏天,飘逸的云雾常似隐似现地撩逗着山峦;秋天,黄叶红叶白叶绿叶漫山遍野五彩斑斓;冬天,白雪皑皑冰封群山一派北国风光,甚为壮观。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隋唐时期白陉</b></font></h3><div><font color="#333333" style=""> 关于隋唐时期的白陉古道,历史资料很少。</font></div><div> 不过,黄苇山灵湫古洞从唐代就开始开发,建寺筑宫,形成了长达1400年的洞庙开发模式,这在我国北方极其罕见。<font color="#333333" style=""><br></font></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附305:黄围山.黄梅寺.灵湫佛洞</font></b></div><div> <b><font color="#167efb">黄围山景区</font></b>雄踞在山西省陵县境内,黄围山地中最高峰,海拔1432米。此山历来是名山胜地。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曹廷氟撰《黄围洞修建殿宇记》载:"峰岫峻巍,林木萧森,活水澄清,怪石崔崖,云腾雾口,虎啸龙吟,祷雨则应,祈福则隆,真祗神奉佛之所,飞仙变化之地也。"<br></div><div> 陵川县古八景之首的<font color="#167efb"><b>“黄围灵湫”</b></font>即是这里,也是现在该县古八景保存最好、最有欣赏价值的风景旅游圣地。(陵川古八景有黄围灵湫、西溪春色、仙台胜概、秦岭卧云、灵泉瀑布、熊山吐月、龙门晚照、锦屏朝霞。)<br></div><div> 相关链接——</div><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38x75e3g?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老大视角】02.洞天福地黄围山</a><br></div> <b><font color="#167efb">黄梅寺</font></b>,传说由湖北黄梅五祖弘忍法师化缘而建,故名。在抗日时期,日寇抢夺寺内宝藏“赵城大藏经"未得而焚毁寺庙。黄梅寺主持龙赤和尚在陈赓将军的保护下,将“赵城大藏经”移藏至广胜寺,躲过一劫。<font color="#167efb"><b>解放后将大藏经献给国家,现存北京图书馆。</b></font><div> 后重建黄梅寺,保留了原有宋代建筑风格,间有明清,院落紧凑,结构严密,依山就势,设计灵活,通道便门,不拘一格。<br></div> <font color="#167efb"><b>灵湫佛洞</b></font>。洞隐于庙中,庙又建在洞中,这种“庙中有洞,洞中有庙”的奇特布局为黄围一绝,被称为“<font color="#167efb"><b>中国第一佛洞”。</b></font> 洞内石笋钟乳,形态各异,维妙维肖。特别是<font color="#167efb"><b>雕于隋唐时期的石笋五祖和圣母佛像</b></font>,既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又有深远的佛学意义。 <b><font color="#167efb"> 灵湫古洞从唐代就开始开发,建寺筑宫,形成了长达1400年的洞庙开发模式,这在我国北方极其罕见。</font></b><div> 相传黄围有五洞,目前,可入的三洞为<b><font color="#167efb">灵湫洞、擂鼓洞、清风洞(</font></b>擂鼓洞在灵湫洞右边,在此洞敲击石头酷似擂鼓,清风洞在蜡烛山顶,比较难入,有较好的保护和辅助工具方可入内,据说清风洞内景观十分独特,但现在无人进入其内)。<br></div><div> 另外,还有<font color="#167efb"><b>黄梅洞</b></font>(传说中要想此洞开,还得此人来即是说此洞),黄梅洞洞口的一些石雕门楼,楹联还在。但到底有无黄梅洞,洞内是个什么形状,洞穴专家们有待探寻。</div><div> 第五个洞据当地老百姓讲,可能与黄梅洞相通,或者就与黄梅洞在一起,但也只是猜想、传说,需要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挖掘整理。<br></div><div> 黄围洞中发现的两个石笋造像,不仅在选位上首开我国造像先河,而且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b><font color="#167efb">我国目前所知最古老、最独特的磨崖造像艺术珍品。</font></b><br></div> 当地人称为"龙眼"因其上方山脊形似一条巨龙,两个穿山洞恰处于龙头之下方,故此景又称为<b><font color="#167efb">"巨龙双眼"</font></b>。这种双桥并立的自然景象,在山西省绝无仅有。<div> 这就是被称为“巨龙双眼”的双龙天生桥其中一个溶岩穿洞。由于身在其中,无法远观其貌。不远处,另一只“龙眼”呈现眼前。只见此洞高大,呈不规则椭圆,极似苍龙巨眼。阳光从坡南斜穿而过,如龙眼睁开目光如炬。<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宋代白陉支道:云台古道(清口古道)</font></b></div> 白陉古道的形成,不仅是为了满足战争时期调动兵马和运输军需物资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和平时期商业贸易的流通。<br> <b><font color="#167efb"> 云台古道,又称清口古道、修陵官道,修建于公元908年的宋代,是当时山西通往首都汴梁城最近的一条大道,</font></b>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据说为中国十大最美古道之一。<br> 云台古道比较其鸭口孟门古道和宝泉栈道来,坡度比较舒缓,路面也更加宽敞。<br><div> 云台古道是白陉的一条重要支道,由南向北横穿太行山,是联系山西省陵川县与河南省辉县市的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全长约 75 公里,距离太行八陉之第三陉—白陉约 5 公里,隔峪河与白陉平行而进。因“清沟口”临近清口山(也称青口山),而该路沿清口山向北盘旋而上,所以当地人称<b><font color="#167efb">清口古道。</font></b></div><div> 清乾隆四十四年《陵川县志·关隘》中陵川经夺火镇进入河南的第三条岔路“由县七十里至夺火镇,又三十五里至风豁口,共一百五里,又南五里与河南修武县一陡水接界”中可知,在县志中对于第三条岔路的路线并没有像前两条一样对于所经村庄或地点有那么多的细致描述。<br> 在清道光十九年《修武县志·卷二·舆地志》中的“其北一斗水,北尽五里即陵川界”可知,此条路线上由夺火镇出发直至一斗水村沿途一百一十里路程中并没有具有值得记载意义的村落或地点。<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 <h3> 清口古道自开辟以来便是晋豫之间商旅往来的重要的商业通道,河南以及中原来的商旅由辉县市薄壁镇<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167efb">铁匠庄北部的“南清沟”入,沿山西上至巅过七十二盘、夹驴缝、二棚栈、榆谷联、急三枪、松萝掌,蜿蜒经过一斗水村,再从一斗水村北上到箭眼山,继续北上便到达古道重镇夺火镇,由夺火向西可达泽州府(今晋城);向北可达陵川,与白陉古道主道交汇,再由陵川向北,可达上党。</font></b><div><h3> 由此可见清口古道串联起了晋豫两省交界处两处重要的集镇,即山西省陵川县夺火镇及河南省辉县市薄壁镇,可想而知,在晋商鼎盛时期,此道一定承担了重要的商业交通作用,而沿着清口古道也孕育出了众多的村落,其中便有商贾驿站型传统聚落一斗水村。</h3></div></h3>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附306:云台古道穿越</font></b></div><div> 据此,以下按照具体线路来介绍:薄壁镇铁匠庄村、一路向西、过部队南墙,开始上山。山顶有一豁口名曰“夹驴缝”,之后是之字形上山古道,山顶有古代庙宇,继续走,有三岔路口,修武林业局在此立有护林站牌,继续向山里挺进,有三枪、老董家、东马池、西马池、一斗水,向右翻过山就是宝泉景区的西沟未开发景区。<br></div></div> <b><font color="#167efb">01.上铁匠庄</font></b><div> <font color="#333333">铁匠庄</font>既是古道山路段的终点又是起点,顾名思义就是给来往晋商马队打铁掌的地方,昔日穿行村中,定是叮叮当当声不绝于耳,一派热闹繁华。</div> <b><font color="#167efb">02.清口坡</font></b><div> 转过一道山梁,就是清口坡了,此处有一处新盖的民房,主体已建好,奇怪的是成了半拉子工程,门口书“这是我家”,真正的房主何须以此方式声明,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几株桃花含苞待放,细看居然还有舂米的石臼、石碾及长满荒草的几陇薄地,相必古时这里也是有人居住的地方。</div><div> 这条古道的路面跟另外两处的建筑特色是一样的:每隔大约一丈都有一层“把石”微微突出,这“把石”的作用有三点,一是可以在山洪爆发时分解水流,可以更好的保护路面;二是“把石”掩埋得更深一些,可以更好的保护其他石头不被山洪冲起。三是“把石”的出现可以减缓坡度,形成一个个极小的台阶,方便人马行走甚至可以行车。越是陡峭的地方“把石”越是紧凑,路面舒缓则相距较远。<br></div> 清口坡稍事休息,补充些水及食物。又踏上行程,这段古道保存的相对较好,宽约2-3米,人工摆放的石头经岁月洗礼已变的十分光滑。抬头可看到前方古道变的更加曲折起来,定是72拐了,此时太行山风景变的更加壮美,壁立如墙,间或点缀几株崖柏,充满诗意。 <div> <b><font color="#167efb"> 03.古道72拐</font></b><br></div> 古道72拐处,曲曲折折,路边侧开始出现精心砌就的石墙,一方面可以防止雨水流动直冲对道路破坏,另一方面还可以保护过往行人及骡马,可谓一举多得。 <b><font color="#167efb"> 04.夹驴缝</font></b><div> 经过一段长达1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来到一垭口处,曰夹驴缝,夹驴缝一听名字便知其意,是一段宽约3米,长约20米经人工凿就的通道。古代没有施工机械能开辟出来这样一处通道,真可谓不简单。<br></div> 回望夹驴缝,豁口下方就是我中原大地。 过夹驴缝,又是一段让人崩溃的拔高,平时这样的小坡自然不在话下,可是走过72拐后,真的是太累了,但一想到马上登顶,便咬牙坚持下来了。保存最好的一段古道。 <b><font color="#167efb">05.关帝庙和云台大草甸</font></b><div> 转过最后一道拐,便远远看到了闻名遐迩的关帝庙,此处与山下风景迥异,山体变的舒缓开阔起来,满山荒草,驴界称<b><font color="#167efb">云台大草甸</font></b>。据传此处原本也是树木茂盛,密林遍布,商贾往来大多会选此处埋锅造饭,久而久之树木就砍光了。</div><div> <b><font color="#167efb">关帝庙</font></b>建于何时无从所考,门口两通石碑有乾隆53年及光绪20年,分别为公元1788年及1894年,据此可以说明一百来年前古道尚且繁荣,没落废弃也就近几十年罢了。关帝庙旁有废弃的房屋数间,疑为驿站或他用,一些石构件散落期间,不知所用何处。<br></div> <b><font color="#167efb">06.三抢</font></b><div> 从关帝庙继续西行,古道在密林中穿行。道路非常平缓,这会儿想爬坡都难觅。行至三叉路口,原计划此处左转走小路至百家岩走环线返回,但看同行人员比较累带的补给较少,加之还有小孩子,遂决定至兴隆掌老董家吃饭走修陵公路返回。 丁字路口直行是去兴隆掌的路,古道继续向前延伸,路遇几处绝壁,深不可测,风景甚好。经过一片杨树林,到达一处废弃院落,名曰<b><font color="#167efb">三抢</font></b>,地名很奇怪,似与匪徒有关。房子均为石头砌就,小青瓦屋顶,路旁有一古井,居然还有水。</div><div> 此处可以看到远处的上宝泉水库。</div> 继续前行,到达一处谷地,远远能看到兴隆掌老董家百年石屋。在一条干涸的小溪边,有一处规模很大的废弃石屋,古道与石屋有一石桥相连,石桥上似有马蹄踏就的石臼,推测为古驿站。走近参观,房屋顶早已坍塌,墙壁用石非常规整,几米长的石条凿的有棱有角,有的还在原位,有的已坍塌地上。 <b><font color="#167efb">07.兴隆掌老董家</font></b><div> 参观完古驿站,前行就是老董家了,隔壁正在建房子,完全是突兀的现代建筑,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由于前行驴友的到来,老董家显得热闹非凡,门口有打牌的、院里有正在就餐的、门厅顶上有晒太阳的,院里人来人往,也分不清楚那是老董,但见一妇女忙上忙下,肯定就是董嫂了。</div><div> 据说老董家的招牌是咸米饭,走近厨房,石墙早已被熏黑,褐色的米饭盛放在一口巨大的大黑锅中,不过看着还是蛮可口的,每人15元,咸米饭我也经常做,不过比起老董家的咸米饭确实差了一个档次,一般做也就配料萝卜炒肉,老董家的居然还有花生、土豆等,吃起来也非常入味。饭毕打量老董家的房子,据说已经三百多年,是纯正的太行山民居,通体石墙,小青瓦覆顶,门窗雕花显得很是讲究。<br></div> <b><font color="#167efb">08.一线天</font></b><div> 兴隆掌酒足饭饱准备继续赶路,在此有个分叉,继续沿云台古道前行,经东马池、西马池、一斗水,向右翻过山就是宝泉景区的西沟未开发景区。但是驴友们不这样走,而是直接向下走一线天,直接就到百家岩。我先按这个线路来说明。</div><div> 一线天坡陡碎石多,下山便捷近道。<br></div> <div> <font color="#167efb"><b>09.百家岩.百家岩寺.孝女塔.嵇山碑</b></font><br></div><div> <b><font color="#167efb">百家岩</font></b>,位于修武县云台山脚下,之所以称之为“百家岩”,是因为古人称“柏岩”有“岩下平坦可容百家”之说。东汉未年,汉献帝刘协和曹皇后常至此避暑游玩。魏晋时期,“竹林七贤”曾经在这里隐居二十多年,留下了“孙登啸台”“王烈泉”“刘伶醒酒台”“嵇山碑”等遗迹。<br></div> 图为百家岩上方俯视百家岩寺。 <b><font color="#167efb">百家岩寺</font></b>又名崇明寺,始建于北齐,为北齐高僧、一代佛学大师稠禅师所创建。后经历代屡次复修、扩建,形成了庞大的规模,现仍为云台山百家岩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br> <div> <b><font color="#167efb">孝女塔</font></b>,又叫百家岩寺塔,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686年),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唐塔之一。该塔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总高26.15米,雄伟而秀丽,为百家岩景区增色不少。重建于金代。</div> 传说唐垂拱年间,获嘉一个美丽的孝女<b><font color="#167efb">朱四娘</font></b>,因其母久卧病床,遍请名医不治,有僧侣劝她以死救母,到阴间乞求阎君为其母增添阳寿,即可救其母性命,于是她就到百家岩寺削发为尼,建舍面避诵经,祈祷佛祖庇佑父母,后效仿释迦如来,自投绝壁舍身饲兽,后其母果然久病痊愈。其母被其孝心所动,不惜巨资在女儿跳崖处为其建一座砖塔,取名孝女塔。清代毛昶煦在孝女塔前题诗“巍巍唐州塔,一千二百秋。孝女何处去,魂随七贤游”。 <b><font color="#167efb"> 嵇山碑。</font></b>此处有一碑亭,石碑上书两个大字“嵇山”。据说魏晋时期,以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在这片大山的竹林里自由享受饮酒赋诗、畅饮清谈的生活。“嵇山”的意思自然是说嵇康的山。石碑上的“嵇山”二字,为清代修武知县李景和所镌刻。 <b><font color="#167efb">10.云台山茱萸峰</font></b><div> 茱萸峰位于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是云台山主峰,也是最高的山峰,是历代文人墨客,僧道修行的圣地。古时候因遍生芳香植物茱萸而得名。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花黄色,果实红色,可入药。现在山上仍有生长。</div> <div> 登茱萸峰山顶,除了徒步还可以坐车上去。坐景区的中巴穿过19个山洞上至海拔912米处,再爬1667多级台阶才能登上茱萸峰顶。</div> 茱萸峰海拔1297米,踏1667个云梯栈道才能登上峰顶,唐代大诗人王维十七岁时曾登临此峰,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千古绝句,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b></div> 踏千阶的云梯栈道登上海拔1297.6米的茱萸峰顶,但见群山连绵,峰涌云动,使人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 茱萸峰山势突兀,为云台山的主峰,据说,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去,此处便成了闻名遐尔的道教圣地,方圆百里的人们常来此烧香求愿,据说十分灵验。渐渐地,人们把这里亲切地称为“小北顶”,就是说这里离北天门很近,常被天神关注,他们会满足人们祷告时的祈求,好再让人们来此烧香还愿。 登上峰顶,极目远眺,可见黄河如银带;俯视脚下,群峰形似海浪涌。山顶气候多变,倏忽间风起云生,白雾从山间咕嘟嘟地涌出,红日随即隐去。山峰在云雾中出没,云腾山浮,如临仙界。 茱萸峰峰腰有<b><font color="#167efb">药王洞</font></b>,深30米,直径10米,相传是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地方,药王洞口有古红豆杉一株,高约20米,树干粗达三人合抱,枝繁叶茂,树龄在千年左右,是国内罕见的名木。 <b><font color="#167efb">11.一斗水</font></b><div> 从老董家出来,大约五公里的山路,就到了云台深处石头村——<b><font color="#167efb">一斗水村</font></b>,处于豫晋两省交汇处,与茱萸峰景点相隔仅5公里,海拔1100多米,全村有3个自然村,55户、211口人,因村西北处有一水泉,泉眼是一天然形成的巨石,全口大小如斗,一年四季清泉不断,所以这个村就被命名为“一斗水村”。</div> 在一斗水村,有一条千年古道从村中通过。这条古道,上达山西高平侯家庄,下抵河南辉县铁匠庄,是晋商往来豫晋的重要通道。<div> 这条古道,因其经过清口坡,村民们又称之为<b><font color="#167efb">清口古道</font></b>,或者干脆叫它<font color="#167efb"><b>清口路</b></font>。道光志记载,清口坡在铁匠庄北,由南清沟入,西上至巅,曰二棚栈,为西北入晋要隘。既然称之为隘,就有军事意义。</div><div> 事实上,这条路也是太行八陉中的第三陉即白陉的主路。在铁匠庄西、百家岩东,有一座山峰为白色,峰上有一巨石秀岩孤立,状如白鹿,这就是著名的<font color="#167efb"><b>白鹿山</b></font>。白陉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它起源于白鹿山。</div><div> 春秋战国时期,白陉是诸侯争霸互相攻伐争夺的对象;十六国时期,翟钊在白鹿山被后燕围困,全军覆没后,他就是从这条古道逃往上党的。<div><div><div> 古官道旁立有石碑介绍了这条小道的来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一斗水村在很早的时候就是重要的商业通道,通过这条小道,古代的商旅们把南方及中原地区的茶叶、瓷器、丝绸等商品驮运到山西及关外。</div></div></div></div> 然而,在一斗水村,却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山西高平侯家庄有一位叫赵理的生意人,因为生意做得很大,人们就叫他侯家庄老东家。<div> 老东家长年上山西下河南,挣下的家产数千万。赵家鼎盛时期,拥有商号108家。从侯家庄东南而行,在豫、皖、苏、浙3000里沿线上,赵家既有手工作坊,也有专卖店;既有前店后坊的老字号,也有蕞尔客栈;既有钱铺典当,也有种植业。至少每隔六七十里,就有赵家一个商号。单在河南辉县的薄壁镇就有十八盘水磨。据说他在高平的宅子一进十八院,里里外外、大大小小、楼上楼下共有600多间。这十八院楼楼相通、院院相连,外观庭园巍巍、旗杆高耸,内看雕梁画栋、极尽富有。</div><div> 此外,他在老家还有良田数千顷,是山西高平屈指可数的巨富。但老东家不因为生意大就在家中坐享清福,他喜欢打理自己的生意,他把做生意当成人生的最大乐趣,所以,虽然他年岁渐大,依然奔波在生意场上。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次意外的瘟疫夺去了在河南做生意的老东家的性命。噩耗传到山西侯家庄,老东家的夫人带着一家老小,哭天号地来到河南奔丧。因为路途艰险,行走迟缓,他们到达老东家做生意的地方时,老东家已经停尸有些时日了。为了不让老东家尸体腐坏,只好暂时在当地买了一块坟地,把老东家匆匆埋葬了。</div><div> 赵老夫人带着家人往回走时,再次经过清口坡。这里山势险峻,道路崎岖,想着老东家长年奔波在这样的山路上,不由更加悲从心来。回到侯家庄,赵老夫人又想着丈夫一生艰辛,想当年靠着一根扁担发家,走遍了河南的山山水水,如今死了却魂飘异乡,不由日夜悲泣。于是她发下誓愿,要把丈夫的尸骨迁回侯家庄重新安葬。为此,她让孩子们雇请了上万名工匠,整整修了3年,才修了一条从山西侯家庄到河南铁匠庄的马车道,重新起出了老东家的尸骨,风风光光地运回了山西老家安葬,老东家才得以魂安故里。<br> 这个故事说明,清口古道在古代是一条军事要道,晋商兴起后,对它进行了重修,成为一条可以行走车马的大道。如今,从一斗水到铁匠庄的清口古道保存基本完好。</div><div> 这段古道,全部用大大小小的石块筑成,路面有两米多宽,由平石和立石铺筑,每铺一尺多长平石,就栽一行立石,坡陡的地方栽的立石就较密一些,据说这样是为了便于马蹄用力,踏得平稳。道边都是用大小不等的石头砌的石墙,具有防护的作用,最大的石头重达数吨。</div> 一斗水村是一个<b><font color="#167efb">典型的石头村</font></b>。这里四面环山、风景秀丽,长久以来的与世隔绝,有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桃花源之美。<br> 在一斗水村,最引人瞩目的就是这些古老的石头房子。村之中每家每户盖的都是石头房子,其中现存明清时期的石头房有数十间,全部由石头精雕细琢而成,其门窗、椽檐、阶石、栏杆等,无不造型精巧,匠心独具。<div> <b><font color="#167efb">李家大院和贾家大院是保存得最完整的民居。</font></b>李家大院建于1845年,贾家大院建于1850,建筑面积都为三百多平方米,均历经了百余年的风雨沧桑。<br></div> 这块石头叫“<b><font color="#167efb">龙显石”</font></b>立在村子的路边,笃信风水的生意人非常看重这块石头,这是一斗水村的龙脉,有它在,保全村人以及来往客商都平平安安,兴旺发达。 <b><font color="#167efb">一斗水泉</font></b>,这个亭子是现在建的,井里流淌的泉水也是最新的,但是泉眼却是古老的。<br> 古代通路之时,东来西往的旅者发现这里有一眼泉水,都会在这里停留歇脚,拿出随身携带的食物,舀起泉水,边吃边喝。因为泉水不是很深,只有一斗米的体积,所以叫一斗水,但是一斗水泉却源源不断,从不干涸,舀出来马上又满了。<br> 因为有这么一眼泉水,附近没有村子,往来客商需要一个住宿吃饭的地方,一斗水村便随着泉水逐渐兴起,成为云台古道著名的驿站。<div> 一口井,造就一个村,造就一段历史,一口井,心系多少人的渴望!</div> 清朝时期所建的关帝庙,曾鼎盛一时。殿中供奉着关帝爷,除了关帝外,这座庙还供奉着牛马王等,商人们希望这些神灵保佑自己生意兴隆、车队牲畜平安。<div> 关帝殿对面是一个古戏台,两旁还各设有二层厢房包间,由此可一窥当年繁华景象。村中的村民介绍到,一斗水村的民俗活动非常丰富,每年的三月三、春节等重大农历节日,这里都会举行庙会,人们上午逛庙会,下午就聚在戏台下看戏。院内可容纳300多人看戏,有时连墙头上都站的有人。<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明清白陉古道</b></font></div> 在明代,山西的富商基本集中在山西南部,明人沈思孝在《晋录》中说:“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其中的“泽潞”便是指今天的山西省晋城市和长治市。 <div> 清雍正、乾隆时,有一本萧奭所著的《永宪录》中写道:“山西富户王泰来,家有现银一千七百万两有奇!”如果此说属实,王泰来无疑才是当时的“天下首富”。当年纵横天下的晋商“泽潞帮”名震四方,富可敌国,可谓兴盛至极。<br> 尽管由明至清的战争、灾荒、苛政等原因使富商们的经济实力受到一定挫折,但是商业贸易还保留着一定的兴盛趋势。<br> 商业贸易的发展依靠道路流通交易,互通往来,因此“白陉”这条古道就发挥了重大作用。而沿路的村庄和周边的集镇如:河南的薄壁镇、陵川的马圪当乡、潞城镇、附庸镇、城关镇等都形成了物资交换、信息交流、买卖交易的场所,对地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附307:十八里坡宝泉古道</b></font></div> 可能是原来途径上八里鸭口孟门关(或曰紫霞关)的古道过于陡峭,也可能是那里的女儿缝梯实在太过危险,也有可能是白鹿山一带山势险要,且午峪河水常常爆发山洪,冲垮古道,<b><font color="#ed2308">明清时期,白陉古道又在薄壁一带新开辟一条古道来。</font></b><br> 改道后的白陉古道,在辉县境内可分二个路段。第一路段,从薄壁至北尖垴为登山爬坡,盘山绕道人称<font color="#167efb"><b>“十八里坡。”</b></font>(至今,新修的薄平公路也被人称之为十八里坡)。第二路段,从北尖垴至潭头村,在峪河峡谷红石绝壁上穿越,人称<font color="#167efb"><b>“宝泉栈道”</b></font>(约32华里)。中间有南门关,镇行山庙等,在位于宝泉村南二华里处的峭壁崖豁上的南门关正中镶一长方形面石,上镌“碧水丹山”,为大明嘉靖二十二年季春吉旦,巡抚河南都御史秦中李宗枢建。<br> 后因该关坡陡峻险、门小路窄,不便过往客商驼队通行,又改在此门西约30米的崖根平坦处筑建木质双门,并建有门楼。客商驼队双向西行,有战事时则需站岗放哨,封堵古道。这里较之紫霞关有很大方便。<br> 图为宝泉景区。 此地之所以叫“宝泉”,相传是这里曾有一眼千年不枯的山泉,不断涌出金元宝,造福了一方百姓,曾被乾隆皇帝称为“泉盈水灵”之地。这眼能涌出元宝的泉眼我们未能觅到,但这里的“见龙瀑”、“飞龙瀑”、“双龙瀑”、“跃龙瀑”、“五连瀑”各个风采独具,飞珠吐玉,不正在为当地人带来无限的财富吗? 中国古籍书刊《吕氏春秋》中载有“天下有九山”,这其中就有太行、王屋、孟门山等,而这孟门山就是今天河南“宝泉秘境”的所在地。<div> 道光年间的《辉县志》有云“紫霞关,在县城西五十余里,关踞山巅羊肠鸟道,备极岩险,俗名鸭子口。西通山西,为两省咽喉”“薄壁口,在县城西南六十余里,逾高山二十里至甘河与紫霞关合为一路。”“峪河口,在县城西南八十余里,入山后与薄壁口合为一路。”由此可见,因紫霞关仅为“山巅羊肠鸟道”,在道光时期,白陉古道已经从紫霞关一线改道。<br></div> 改道后的南门关位于原宝泉村南的峭壁崖豁上,南门正中镶一长方形面石,上镌“碧水丹山”,系大明嘉靖年间建,后因该关坡陡峻险、门小路窄,不便过往客商驼队通行,又改在此门西约30米的崖根平坦处筑建木质双门和门楼,这些应该都是改道后的重要佐证。 宝泉景区的主要景点都分布在溪水的两侧,这里山崖陡峭,乱石横陈,溪水在石缝间不断跳跃,一会儿漱玉吐珠,一会而湍流拍岸,一会儿从断崖处飞身而下,一会儿钻进碧潭不见了踪影。双龙飞瀑、神龟戏水、人猿泰山、千叠幻瀑、奇石走廊、荷花深潭,林林种种,千姿百态。有人还将柳宗元写的《小石潭记》刻在岸边的巨石上,不禁令人想起那精美的词句:“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难怪专家说“上天偏袒河南,把太行山最美的一段留给了河南。”这里山势巍巍,群峰竞秀,水湍流激,瀑布群多,大有山势雄浑千嶂里,水潭相激胜仙间之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