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同窗情,永感母校恩(1)

心灵港湾

<p class="ql-block">难忘同窗情,永感母校恩(1)</p><p class="ql-block"> 8月18日,我们大学同学重返母校,欢聚一堂,共庆大学毕业三十七载,再叙同窗四十一年情。</p><p class="ql-block"> 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高考恢复了,我们有幸赶上了这第一班车。当年有570万人参加了高考,最后被录取的27万人,录取率为4.9%,这是中国高考史上最低的录取率。当时的东北师大录取分数线是221分。政治系七七级共录取新生160人,分四个教学班。我们是七七级一班,(注:自七七年以后,大学毕业生通常称为“级”,而不称为“届”)全班四十名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主要以吉林省为主)有工人,农民、下乡知青年、转业军人,还有应届毕业生。最大的30多岁,己拖家带口,成家立业;最小的只有19岁,刚刚高中毕业,初出茅庐。年龄跨度大,经历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阅历和高考故事。</p><p class="ql-block"> 这些从2000多万被耽误了青春的人中突围出来的优秀分子,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校期间,求知若渴,认真刻苦、系统学习、钻研探索,学业有成。毕业后,分配到全国各地,无论是在政界、学界、商界,大家都是领军人物,精英者,取得了不俗的业绩。&nbsp;</p><p class="ql-block"> 现在,同学们都己先后退休,开始了颐养天年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这次聚会酝酿了很长时间,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影响。据组织、召集者田毅通报,全班三十九人(王国栋己经去世),有二十九人报名。但今天有二十一人到场:(按报名顺序)</p><p class="ql-block">田 毅、李树春、高玉洁、王 英、夏德富、胡希宁、董显堂、金喜在、杜 鹃、苏云龙、陈跃忠、周景维、于秀华、秦纪祥、谢铁群、张 纪、于俊哲、周晓中、刘 涛、张冬青、刘玉锁。</p><p class="ql-block">赵亮始终未表态(失联,可能已离群索居);王艳丽、赵明、葛敬豪、娄杰等4人告假;张立明、郑亚珍、杨波、单曌堃、冯德安等5人下落不明,无法通知。已报名中的闫杰、孙绍伟、张大同、甘露莹、尹春芙、張敏丽、吴薇、郭笑文等8人临时有事或患病末能前来。</p><p class="ql-block"> 当年,在“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的横幅下合影,以为这20年是多么遥远的事情,而今天聚在这里,回头一望,40年的岁月,也不过是如此的短暂。前来聚会的同学在校门集合,相互拥抱着、凝视着、寒喧着。虽然鬓发白了,脸挂皱纹了,身体发福了,甚至毕业后是第一见面,但都能找到彼此当年那熟悉的面容和形象。 </p><p class="ql-block"> 大家携手重游校园,参观曾经在这学习过的教学楼(现历史文化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数学学院)、图书馆;远瞻共二教室(逸夫教学楼)、和平一、二舍,凭吊老校长成仿吾塑像,沿林荫小路漫步人工湖,徜徉在老体育馆、蓝球场、老综合办公楼(地理学院楼)熟悉的大道上,驻足于校西北门,边走边忆在校学习生活的趣闻乐事,边看边照在难忘的地方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共同感叹着岁月的无情,同学友谊的珍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