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人渣竟能成为万众膜拜的偶像……

沭阳都市168商务宾馆

近些年总是能看到有人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宣传《二十四孝》,小册子,挂图乃至城市雕塑、农村宣传栏,屡见不鲜,大张旗鼓。《二十四孝》成书大约在元代,收录了历史上二十四个孝顺父母的人物故事,经常配上插图作为童蒙读物发行。说是历史人物,也不见得都是真事,属于地摊级别的“名人轶事”。有的故事读起来还是挺温暖的,但有的故事一看就是瞎编滥造,属于不具备正常逻辑的荒谬段子。忠孝仁义,自古就是中国文化里一以贯之歌颂的美德,但是如果细究起来,就真的好么?“愚忠愚孝”、“妇人之仁”、“哥们义气”就不是糟粕? 老太太年高齿落,吃不了硬食。儿媳妇十分孝顺,每天洗净身子后,用自己的乳汁作一日三餐,喂养婆婆。如此数年如一日,老太太亲自用嘴咬住长长的奶头,靠着吮吸儿媳源源不断的直饮奶,健健康康地活着。这就是24孝中的“乳姑不怠”。这个经典感人故事历代有很多配图,典型的是下面这副: 既然老太太牙齿都脱光了,想必已过古稀之年,古代人结婚比较早,一般婚育年龄都是十五六岁,这样算了,儿媳也应该年近半百了。这个年龄还能分泌乳汁,算是高龄产妇了。配图上基本都有幼儿缠绕玩耍,有的是一个,有的是两个。接近更年期的妇女,只用乳汁养活婆婆好多年,就是用现代催乳术,外加丰富的营养供应,也很难做到。史载,慈禧太后为了美容,常年喝人奶。可为慈禧太后提供奶源的,是大批民间年轻女子,而且慈禧太后是当零食吃的,而不是靠这个主食养活的。老婆婆食量再小,也是个成年人。儿媳就是一头奶牛,老了的奶牛也未必能养活老太太,更别说一连数年了,更何况还有幼子在分流。可古代官方就是这样宣传孝道的,不管多么怪异离奇、荒诞不经,民间也不会质疑,全部无条件相信。如果公公同样的牙齿脱落,也有这个需求,儿媳也挺身喂食吗? 还有那个《郭巨埋儿》,同样是荒唐透顶:汉代郭巨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老百姓拖着铁锹随便挖个坑,能挖到黄金的概率基本为零,要是挖不到黄金呢,这个人渣真的就把孩子活埋了吗?这个故事编得要多牵强有多牵强。本来郭巨是兄弟三人,他却把家产分成两份给两个弟弟,自己什么都没有,却要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就算你自己不吃,你也应该将父亲留下的遗产分成三分,然后用这些物质来供养母亲啊!你连养活母亲的物质基础都不具备,你非要自己供养母亲,你这不是让母亲受罪吗?第二个荒唐之处是,本来奶奶非常疼爱自己的孙子,你却要把奶奶的孙子给活埋了,你这不是要气死老太太吗?这哪里是孝顺,而是想把老的和小的都统统消灭,减轻自己的生活压力。作为一个男人,连养家糊口的能力都没有,想到的是怎样杀死自己的亲人而减轻生活负担,这不但不是孝顺,而且是忤逆不孝,禽兽不如。 再来看看这个鼓励吃屎的故事。在现实中,有的人被人骂做“吃屎的”,意指这人愚蠢,荒唐,没脑子,做事不受人待见。《二十四孝》故事《尝粪忧心》中的主人公庾黔娄就是这样的人。据百科介绍,庾黔娄是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掐指一算,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得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道是苦,病情就好转了。”于是黔娄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成为一大孝子。这故事听起来要多恶心有多恶心,而庾黔娄作为儿子,整天忧心忡忡,也换不来父亲的病情好转,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更是荒唐了,假如自己死了,父亲能还能活吗?事实也证明,庾黔娄又是尝粪,又是跪拜北斗星,最终还是没能挽救父亲的生命。这就证明一个事实,只有科学才可以挽救人的生命,那些毫无科学依据的行为或做法都是无能为力的。而且,一旦病人粪便中的细菌、病毒传染给他,不麻烦了吗?这不是脑残是什么?把这不信科学信鬼神的玩意儿,也当作一种精神来学习,真是吃屎的脑袋!<br><br> “恣蚊饱血”这个故事就更无聊:晋朝人吴猛,非常孝顺,对父母伺候极其周到细致。因为家李穷,没钱买蚊帐。而到了夏天的晚上,蚊子又多,怎么办?于是一到睡觉时间,在父亲睡觉后,吴猛就光着身子,站在父亲床前,任由蚊子去咬自己,一定要把蚊子喂饱,免得再去咬他父亲,这就有点为了吸引敌人火力,而喊着“想我开炮”的战士。故事很感人,但是不符合逻辑:难道屋里就一只蚊子吗?难道你身上抹了吸引蚊子的蜂蜜?蚊子咬你,就不咬其他人了?父亲睡觉,你却鬼鬼祟祟站在床前,假如父亲半夜醒来,突然发现一个光着身子的男人站在面前,会不会吓个半死?这画风,啧啧.... 再说,你用扇子扇风不行吗?父亲还可凉快一下,非要自己去喂蚊子?吴猛不是东汉的孝廉,而是晋武帝时候的道士——那我就相信了,毕竟道士神通广大,孩提时候就能和蚊虫心灵感应,装神弄鬼了。 卧冰求鲤的王祥,这个故事居然收入了山东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来看一下:晋朝的王祥,亲生母亲去世的早,父亲又去了个继母朱氏,但这个朱氏并不喜欢他,还经常在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但这个王祥对待父亲和继母还是很孝顺。有一年冬天,继母朱氏想吃鲤鱼。但是天寒地冻,河水结冰,没法抓鱼。这个王祥就光着身子躺在冰面上,想用身体的热度融化一块冰面抓鱼。这个举动感动了上天,冰面裂开一条缝隙,里面跳出了两条大鲤鱼。人们都夸奖王祥是世间少有的孝子: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基本上是子虚乌有。更何况王祥年龄很小,而继母又很坏,常在王祥父亲面前说他坏话,连父亲也不爱王祥。就是说,王祥的继母是个典型的坏女人,既然可以挑拨王祥父子关系,一定也没少虐待王祥,但是王祥却始终孝顺这么一位恶母,在恶母有病想吃鱼时,他就解开衣服趴到冰上,用体温把冰融化,取到鲤鱼给恶母吃。这个故事既荒唐又残忍。根据资料介绍,王祥是狼牙临沂人,也就是今天山东临沂。从地理位置看,临沂属黄淮地区。这一地区冬天,江湖结冰很正常,但如果这个冰可以用体温融化,那一定是很薄的,那王祥为什么不用石头或锄头之类的东西把冰砸开,而非要用自己的身体去融化冰呢?而且王祥趴在冰面上,如果冰一融化,王祥不就掉进冰窟窿里去了吗?如果王祥真这么干了,这孩子一定是个脑残。而这个故事的残忍之处,在于其继母已经失去了人性,她不但挑拨王祥父子关系,而且不管孩子的死活,如果孩子掉进冰窟窿淹死怎么办? 如此这般的二十四孝,竟然被宣传了数千年,甚至在现代文明的今天还能被拿上台面来,也是醉了。只要符合宣传的主旋律,再荒诞的榜样也没人敢质疑。汉朝时有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老爹下葬后,不忍心封闭墓道,自己住在里面陪伴尸骨。这一陪就是20年。政府大加表彰,四邻交口称赞。周围县乡远道而来,只为一睹孝子真容,回家教育子女。后来名声传到了陈蕃耳朵里。对,就是《滕王阁序》里“徐孺下陈蕃之榻”的牛人。陈蕃听后觉得不大对劲:孔夫子提倡守丧也只限三年,此人之孝太超过常理了!经过调查发现了猫腻:原来此人的五个子女,都是在这20年里出生的。TMD!原来这货以墓为家,并非恪守居丧之礼,而是大行周公之礼。上了当的官员们一怒之下,将他拉出墓穴重重拷打,再扔进了牢房。无独有偶,当年在伟大领袖过世后,有个村支书为了表达哀丧之情,宣称自己一年多来陷于悲痛之中,饮食难进,每夜都哭。偏有个二楞子不吃这一套,与他较真:"你女儿刚三个月大,算算日子,正是老人家仙逝没几天坐下来的。举国悲恸时,你还有心思干这调调,该当何罪?"支书唬得面无人色,连连求他不要讲出去,封口费送了半口袋绿豆。 24孝故事,大多是反人类的糟粕。把正常人的智商按在水泥地坪上揉搓,羞辱得无以复加。尤其那“埋子奉母”的郭巨,更是人性沦丧。一个本当斩立决的人渣,居然堂堂正正进入主流文化,成为万众膜拜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