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桃课堂反思:五上1-6光的反射现象

小核桃课堂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 教材简析</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6课,有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从照镜子看到自己的现象引出光的反射,并提出本节课的难点“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第二部分探索,学生通过探究光的反射实验,发现光的反射现象,并在不断重复实验后,发现光的反射规律;第三部分研讨,学生通过对比多组光的反射线路图,归纳总结光的反射规律,在不断的挑战中产生兴趣。第四部分拓展,“科学家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事例让学生知道,光的反射原理不仅广泛应用在生活和生产中,还能解决高科技领域的问题。</span></div></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教学反思</b></h3> 通过用小镜子把阳光照到墙(或黑板)上的这一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斑形成的原因,从而聚焦本节课的重点——光的反射。 探索活动中,学生通过调整光源角度,利用镜子,使反射光分别到达标记的A、B、C三点。 学生的实验记录 <h3>在教学设计时,我一开始按教材P15的方法准备了材料:将剪成圆片的黑卡纸(划一道细缝)固定在手电筒光圈上,打开手电筒后会射出一道狭窄的光束(如下图)。但实验效果不好,形成的光斑非常不明显。</h3> 为了<b>让光线“被看见”</b>,<b>降低操作的难度</b>,我更换了实验材料,并稍稍改变了实验方法:<br>1. 用激光笔、线香、线香架、火柴和塑料方盒代替教材中的材料。在烟雾中,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一目了然,利于学生画出光路图。<br>2.教材中是要求稳定光源的位置,调整平面镜的位置;我设计的实验是固定平面镜的位置,<b>调整光源的角度</b>,学生操作起来更简单方便。 学生实验照片 学生对比三组光的反射路线图,充分交流后,总结得出光的反射规律。 通过在平面镜、汽车后视镜和额镜上画光的反射路线图,学生进一步了解光的反射规律,会用科学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学生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光的反射原理不仅运用于生活,还能解决高科技领域的问题。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爱牛器材使用</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1.平面镜、黑卡纸、手电筒、透明胶(自备)</span></div></h3> 这套材料与教材配套,由于光线被黑卡纸遮挡,缝隙中透出的光线并没有形成很明亮的光斑,实验效果不好。 2.线香、线香架、塑料方盒(贴三点标记)、激光笔、平面镜、火柴(自备) 利用《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一课中的部分爱牛材料,来展开光的反射实验,效果不错。<br>(1)平面镜打开后(如下图)平放于桌面,塑料方盒倒扣在平面镜上,能将烟雾收集在盒子中,非常方便。(2)线香产生的烟让学生看清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清晰的光线利于学生观察和记录,从而发现规律。<br>

反射

平面镜

学生

实验

线香

光线

教材

卡纸

方盒

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