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廖运周阵前起义

千里雷声

<p class="ql-block">  焦裕禄率领运粮小分队车推肩扛,克服重重困难,眼看就要把粮食送到前线的战士们手中了。路上突遇国民党飞机轰炸,不光运粮群众伤亡惨重,粮食也损失殆尽。如果重新回去筹粮,时间来不及。焦裕禄考虑再三,只有向当地百姓借粮,将来再还上。但是,这个地方刚解放,人民群众对解放军不够了解,都不同意借粮。</p> <p class="ql-block">  群众杨贵发说道理劝说乡亲们借粮给解放军,这里的老百姓说他们手里没有余粮,纷纷作鸟兽散离开。焦裕禄又决定让他们把一路上捡拾的牲口粪施到老乡们的地里,听完焦裕禄的理由,大家都觉得有道理,开始动手施肥、拾柴、备草料。后来村长看到了他们的诚意,主动给他们拿来食物。听焦裕禄说起杨贵发老哥的三个儿子都送去当了解放军,村长颇有感慨,他的两个儿子也被抓去国民党当壮丁了。</p> <p class="ql-block">  因为这里刚解放,还没有分田地,老百姓对共产党的政策还不是太了解,更没有见过解放军,所以一开始对焦裕禄借粮有抵触情绪。焦裕禄就带领运粮小分队的民工,帮助他们往庄稼地里施肥,把他们的水缸挑满,把柴垛堆高。这可是当初老八路的优良传统呀!村长非常感动,就送一些吃的过来。在交谈中,村长说:“让我们怎么相信你呢?”</p> <p class="ql-block">  村长也老实告诉焦裕禄,村民们手里的余粮不多,如果都给了运粮队,村民们就要饿肚子了,毕竟与运粮队只有一面之缘,也没见过真正的解放军是什么样子,所以他们有顾虑。见此,焦裕禄拿出自己的土地证,杨贵发等人也纷纷拿出他们的土地证。为了让村长相信他们,他们都把自己珍贵的土地证押在村长手上。村长于是相信了他们,慷慨解囊借粮,还送了运送粮食的推车,他们也想等到拥有土地证的那天。</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头,老百姓家的余粮也不多。但是,当他们知道前方的解放军需要粮食,纷纷解囊相助。多好的人民群众啊!有这样的群众支持,什么样的敌人不能战胜呢?</p> <p class="ql-block">  村民们目送运粮队离开,眼中是满满的信任。不久后,陈毅亲自执笔记录下民众支援前线的伟大行为。顾祝同将抗战时期流传的一首民谣读给蒋介石听,蒋介石感慨地说,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他不明白毛泽东是如何让千千万万的农民心甘情愿地为他去卖命。顾祝同认为,毛泽东是农民出身,他很了解农民的疾苦。共产党的人民在勒紧裤腰带支援前线,而国民党的军队却在争权夺利、派系林立。</p> <p class="ql-block">  陈毅感慨万千,他情不自禁说:1948年冬,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邓小平说:吉普车,美蒋运输来,闪闪电灯红胜火,轰轰摩托吼如雷,夜夜送千回。我们有老百姓的小推车,老百姓勒紧裤腰带支前,贡献太大了!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的胜利真不可想象。这正是: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顾祝同和老蒋也在交流:顾祝同说: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老蒋也承认这是事实,但解放军和老百姓这种亲密关系,蒋介石就是撞破头也想不明白。</p> <p class="ql-block">  顾祝同讲的都是忠言,忠言逆耳,听来像刀子一样扎在他的心上,但蒋介石不得不承认顾祝同说的很有道理。巴大维认为蒋介石在编造一个个的谎言,他对国民党政府已经失望,巴大维甚至断言蒋介石下台是迟早的事。运粮队终于抵达前线,解放军对他们热烈欢迎。宋美龄决定再去一趟美国,争取杜鲁门的支持,蒋介石非常欣慰。杨贵发和解放军提出想留在部队给他们做饭,解放军同意了。</p> <p class="ql-block">  顾祝同接着往下讲:毛泽东是农民出身,他最了解农民,最知道农民的疾苦,所以农民都愿意死心塌地地帮助共产党,支持他们的军队。共产党的军队,仗打到哪里,老百姓就支前支到哪里。可是我们的军队呢?仗打到哪里,哪里的老百姓就把粮食藏起来,他们完全把我们当成了敌人。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军队,却没有一点警醒,派系林立,勾心斗争,争权夺利,我们不是败给了共产党,我们是败给了自己啊!是啊!我们的解放军有人民的支持,就是战胜国民党的有力保障。</p> <p class="ql-block">  运粮队大部分人都参军了,焦裕禄也在内,当晚他们进行担架队培训,第二天就熟练上场。黄维组织杨伯涛、熊绶春等一众高级将领开会,计划从四个军各挑一个精锐师,齐头并进向西突围,廖运周自告奋勇担任开路先锋,为大部队的突围铺路。但黄维没想到,廖运周的真实身份是中共地下党员,他早就准备好了明天以打头阵的借口率部起义。第二天,大雾弥漫,廖运周让人发信号,但由于雾太浓,信号根本看不见。廖运周命令部队继续前进。</p> <p class="ql-block">  运粮小分队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粮食送到前线。当他们见到解放军时,顿时欢欣鼓舞。杨贵发报名要为解放军烧饭,焦裕禄报名参加了担架队,还有的群众直接报名参加了解放军,当了一名战士,大家十分踊跃,都想为淮海战役出一份力量。这就是我们的人民群众</p> <p class="ql-block">  黄维发现廖运周的110师没有动静,连忙打电话询问。 敷衍黄维几句后,廖运周让人关掉一切通讯设备,继续前进,终于与王近山顺利会合。王近山随即封锁防线,修筑工事严阵以待。廖运周有小大之义,他终于回归组织,众人难掩兴奋之情。人民解放是大势所趋,会有越来越多人看到国民党的真面目,也会有更多的国民党士兵放下手中的枪,走到人民中间来。毛泽东还写完了劝降稿,广播部通过广播向黄维军团宣读这篇文章。</p> <p class="ql-block">  这时,王近山正焦急地等待,看到对面没有动静,恐怕生变,就让战士们准备战斗,阻击敌人。当他看清对面的人胳膊上都扎着白毛巾,他知道是廖运周的部队过来了。他们高兴地握手。廖运周激动地说:“我终于回家了”。等110师过去,他们再次把口子封住,不让一个国民党士兵逃走。</p> <p class="ql-block">  廖运周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国民党军队的进步军官中积极发展党员,并长期潜伏在国民党内部。淮海战役时,当解放军切断了黄维兵团的后路,把黄维兵团包围在一个设计好的“口袋”里。黄维发觉情况不好,急欲跳出我军的包围圈,但仍自恃兵力雄厚,计划从每个军各挑选一个精锐师,以4个主力师齐头并进的战术,迅速向西方突围。如果这样,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黄维有可能突出包围圈。廖运周马上提议,由他的110师为前锋进行突围,黄维同意了他的建议。廖运周派人向解放军报告黄维的部署,同时要求利用突围之机举行起义,请求解放军予以接应。邓小平同意了廖运周的提议,并要求王近山给予接应,等110师突围出去以后,赶紧封住缺口……</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廖运周在敌人内部潜伏数十年。期间,他时刻充满着危险,但是他毫不畏惧,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他率领110师的全体官兵举行起义,为消灭黄维的12兵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22日写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