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 ‖ 21届校友分享(二)

长汀一中

<p class="ql-block">长汀一中2021届校友学习经验分享</p> <p class="ql-block">她们的昨天就是你们正在经历的今天</p><p class="ql-block">她们真实的记录了自己</p><p class="ql-block">曾经的烦恼和焦虑</p><p class="ql-block">她们也真诚的给出了</p><p class="ql-block">提醒和建议</p><p class="ql-block">她们就像灯塔</p><p class="ql-block">能为迷茫的船只指引航行的方向</p><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献给</p><p class="ql-block">珍贵的高三奋斗的你</p><p class="ql-block"> ———编者</p><p class="ql-block"> 2021.09</p> <p class="ql-block"><b> 戴昀佳</b></p><p class="ql-block"><b> 2021届高三(10)班 物化生</b></p><p class="ql-block"><b>现就读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工商管理类</b></p> <p class="ql-block"><b>  在小反馈中胜利,于大反馈中收获</b></p> <p class="ql-block">  2018年7月29日我踏进长汀一中的校门,开始了名为高中的新篇章。2021年7月29日我查到了对外经贸大学的录取通知,开始了名为大学的新征程。</p> <p class="ql-block"> 反馈·学习</p><p class="ql-block">反馈,这两个字,真的是我高中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一切一切都躲不过,这两个词。实质是很简单的,就是高中生物上的负反馈调节。这个词也是我高中慢慢的成长,慢慢长大的关键。反馈,是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的。我的方法大致是把这件事分为“目标”“现状”“途径”和“结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目标”,日常学习上,我没有把目标定的很清楚的习惯,如一定要考几分,考到几名,而是细化成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和熟悉。日常考试,不确定因素太多太多。自己的,他人的。天时地利人和,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凑全的。日常学习,注意对知识点的把握。日常考试,掌握一定考试技巧,把握试卷时间安排合理。我还记得,我是以保送生79名的身份进入长汀一中2018级十班。全长汀79,这个数字一直钉在我的脑子里。高一的我甚至不清楚79名是什么概念。只是一直一直想越过这道坎。这个数字也变成一块心结。每一次考试,每一个排名我都在和这个数字较劲。高一的我,大概是迷茫加上焦虑的。求而不得是痛苦的,成绩的向下不断波动,高中生活的不适应,逼得我喘不过气。目标定的过清过强都在无谓折磨自己,甚至是丧失学习动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现状”,对自己的认知清晰是必备的。学习上,某个确定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如何?错题原因到底是什么?熟练度?对概念的理解?不能所有问题都用一句“粗心大意”马马虎虎的遮掩过去了。心理精神方面,什么时间段精神头好,积极,适合解数学物理等难题?什么时候做背诵生物化学这些细知识?今天状态不好,为什么?心情不好,是昨天没睡好,还是因为最近考试心烦意乱?有些时候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小情绪会着重反映于考试成绩,作业质量,或是被身边的人一眼看破。我印象很深刻,高三下四月份左右,临近高考,我的数学成绩非常不理想,独处的时候整个人有点颓丧,用现在的话来说,emo了,但和人相处时我总强颜欢笑的和往常一样打趣着,笑着。希望多笑笑就过去了。英语老师却一眼看出我的内心失落,“昀佳,这段时间笑容少了很多噢!”。我才明白用大笑伪装,强忍失落不如直面emo。认识自己,不能简简单单的看到自己好的,积极的那一面。还有一些消极的角落等着我们用光照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途径”,方法,是最最重要的。当然,这就躲不过所谓时间规划,自律自控和执行能力的老话题上了。我的思路大概是,开始的时候,我知道我想要自己变强,目标大致是某块知识的熟练度增加。先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走一遍,牢记下自己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情,状态如何,思路是卡在哪里,什么题目做的比较顺,记下自己的心理活动,再设立一周或是两周的时间,通过一些测验或是和老师交流,多听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作业情况,课堂参与度,听课认真程度等等等。再去调整作息,分配学习时间块。一点点一点点改变。我记得高二疫情刚刚回来那阵,2:30的我,睡眼惺忪,脑袋混沌一片。中午睡觉时间过长,睡不醒,下午第一节老是生物课,随意的点点头,呆滞的状态,45分钟就晃过去了。知识却是左耳进右耳出,啥也没有。开始,我把睡觉时间十分钟十分钟往后推,找到了自己睡起来可以较快进入饱满的状态的时间,而后一直保持在那个时间点,保持下午听课状态。这可能是个很普适的道理,骑车的时候,发现自己偏左了,就往右偏一点或是平时作业,你做一遍,对着答案改正,从而认识并改变自己错误的概念认识。一遍两遍多遍后,结果符合大体目标,就拿下了小阶段的胜利!一个又一个,不断去尝试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平日里就打牢了基础,考试才不会崩盘到离谱,才能向高分攀登前进。不断的评估自己的学习状况,抗压抗挫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剖析自己的点点滴滴。把目标从课业学习推行到各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 网球,人际关系,抗挫能力......构成一个个新反馈。一个个小反馈构成高中三年的大反馈,甚至大学,社会,乃至人生。在一个个小反馈中胜利,在大反馈中收获。收获有很多,心灵的强大,学习能力的提高,管理时间能力的提升等等,包括但不仅限于一份好成绩和好大学。希望我的这些小小想法能帮助到各位学弟学妹。</p> <p class="ql-block"><b> 廖静如</b></p><p class="ql-block"><b>2021届高三(9)班 历地生</b></p><p class="ql-block"><b>现就读于 中山大学 新闻传播学</b></p> <p class="ql-block"><b> 百折千回仍有少年意气</b></p> <p class="ql-block">  金秋九月,转眼间我已在中山大学待了一周之久。中秋将至,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少年桀骜不言忧,而今离别初尝愁。午夜梦回时,三年的高中年华的酸甜苦辣咸纷纷涌上心头。承蒙母校的厚爱,让我有幸能与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高中生活,经验谈不上,只是谈谈自己对于高中学习的薄见以及走过的弯路罢了。</p> <p class="ql-block">  高一刚入学时,自然是意气风发,在席殊书店买了本《奋斗着,就这样,考上清华》,翻来覆去看了三四遍,便自觉得把“考上清华”的秘诀拿捏得死死的,把书放在了书柜最显眼的地方,并在床头贴上了“廖静如,剑指第一”这样如今看来略显普信的大字。三分热度的确给我带来了一点点小成就,但不难想象,骨子里的自大,浮躁,终是会将我推入万丈深渊的。果不其然,在高一即将结束之际,我迎来了我成绩的最低谷。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就我看来“成就”才是开启“兴趣”这扇大门的钥匙。每天都没有任何成就是会把人推入迷茫的,至少那段时间的我是迷茫的:物理成绩看起来不那么好看就选了自己没怎么下功夫去读的历史,化学成绩不是很好看那就读地理吧,数学成绩也不是那么好看,这改不了,那就靠英语撑着……前路多阻滞,我又总想着给自己找退路,心不甘情不愿地卡在中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p> <p class="ql-block">  这种狼狈的生活终于被疫情停课给打断了,我开始在大片的自由时间中好像稍微地沉下心来思考自己的路。某次路过新华书店看到一本15块钱清仓甩卖的砖块书《你不是迷茫,而是自制力不强》,这个书名像一把利刃直戳我的痛点。我把它买回家,实话说直至今日我也没翻开一页。只记得那天我把书柜上那本《奋斗着,就这样,考上清华》,连带着自己年少时不切实际的梦想一起收了起来,把这本书放到了书柜的C位。我用这本书来解释我的所有坏情绪:不安、渴望、焦虑、气愤……我都将其归纳为因为我的自制力不强。</p> <p class="ql-block">我开始整理自己:给自己定下来疫情期间每天学习8小时的目标,后来逐步增至12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养成了不开心就刷数学题的习惯;减少不必要的社交,在疫情期间只和相互监督学习打卡的同学保持了联络;在学习疲惫时主动降低幸福成本,给自己洗脑吃午饭吃水果洗头都是很开心很开心开心得能消除所有疲惫的事……努力到一定程度,自然是会有回报的。我的成绩在疫情停课期间应该是有个大进步的。那时候的我已经像你们如今一样步入高三,我开始重新定位自己,在填写目标院校的时候大笔一挥写了个:厦门大学。我不敢去想象能不能成功,因为我深知自己已经懈怠太久太久了,我也不甘心泯然众人,这样对不起我心中燃烧的那份勇敢。所以我也舍不得花时间去后悔,因为已经不剩多少时间了。</p> <p class="ql-block">  那个夏天,我剪了非常短的头发,省下了吹头发的时间;中午放学先自习一节课再错峰吃饭,省下了排队的时间;傍晚我干脆不吃了,抱着本书在走廊对着长汀一中的夕阳狂背;晚上十一点钟回家,听着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来自新世界)第四乐章洗漱,这曲子绝了,提神神器,听完能再学三个小时!第二天带着三包无糖速溶咖啡开启新生活。但说实话,我高三拿命在拼是对之前虚度光阴的补偿,但凡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还有时间脚踏实地地走每一步,就不要参考这种“自残式学习法”。真的太难熬了,到了最后一百天我还是没有摸清楚学历史的哪怕一点点门路,只能不停地背,不停地刷题。背到凌晨三点睡两个小时起来继续背,然后在凌晨五点因为想不起自己凌晨三点背了些什么而痛哭流涕……希望你们的高三能够以健康的方式健康的心态度过吧!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段话,是我在疫情期间写给自己的信,一直放在自己的文具盒里,时不时打开看一眼,希望能给各位一点助力吧!“不要放肆地让自己沉沦于堕落与混沌的禁锢中,不要懦弱地让自己在每一次我本可以中否定自己,而应为往圣继绝学,为来者定乾坤,在百转千回中仍拥有一份少年意气。倘若生活真的让你感觉难堪,试着想想,每当夜幕过后,凌晨六点的太阳还不是照旧升起,而你,有什么不可以?何况你还年轻,在本该奋斗的年纪却少有少年意气,一经历点什么,就爱胡思乱想的说些丧气话,这不应该是你的人生标签。有自己的立场,更应该抱有一份不认输不甘心自信且坚毅的少年意气。当你老了,倚坐窗前,在黄昏施与你温暖的怀抱中,你也会笑着想起当年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自己,热忱留存。前路漫漫,何其修远,不畏将来,不念过往。”</p><p class="ql-block"> 生活总会以他不成文的法则让我们向他俯首称臣,希望在百转千回,仍能迷途知返,秉承少年意气,拥有守望天际归舟的坚持与信仰。运海抟扶,我们尽展垂天之羽翼;乘浪击汰,我们尽揽深海之舟楫。愿你我都能不负少年意气。</p> <p class="ql-block"><b> 赖璐瑜</b></p><p class="ql-block"><b> 2021届高三(5)班 物生地</b></p><p class="ql-block"><b>现就读于厦门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会计</b></p> <p class="ql-block"><b> Just Do It</b></p> <p class="ql-block">  “即使再艰难,也要忍受下去,并且好好努力。”这句话贯穿了我的整个高中三年。三年来,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考试,随之而来的排名总是一针见血,即使每一次都极其认真对待,成绩却时沉时浮,也曾一路跌至低谷。万分迷茫与矛盾过后又重新拿起笔埋头苦读的那份坚持,成就了那个在6月25号下午两点看到高考成绩时喜极而泣的自己。在那一刻,所有的辛苦挣扎都化为了“值得”。此刻的我,已经从长汀一中毕业三个月了。百年汀中,带给我太多温暖和感动,甚至有些羡慕即将在这里度过高中三年的小萌新们,接下来是我的一些经验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学弟学妹们。</p> <p class="ql-block">  高中三年最重要的无疑是学习部分,为了进入自己理想的高校,这三年的努力耕耘是十二年读书生涯中最有效的。“Taking my time, step by step” 初入高一,将面临的是和初中完全不一样的学习模式,学习科目增多,老师讲课节奏快,书本内容难理解,考试内容难以预测等等都成为了新生们的绊脚石。在这个阶段,会有许多同学感觉到自己的成绩和初中落差极大。而我想说的是,即使感受到了落差,也不必灰心,知识是越积累越贯通的。刚开始就要不断试错,摸索到适合自己的相对应每一科的学习方法,一时成绩不理想无大碍,最重要的是每次考试过后对于试卷的分析和前段时间学习的总结。高一时班主任建议我们每次考试后无论成绩如何都要写一篇总结,这是一个极佳的自我进步的方式。总结内容可以具体包括每一科成绩理想或者不理想的原因,还有前段时间学习习惯的好坏,有效果的继续施行,做得不够好的方面一步一步改进。这样一学期下来,就会有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并且对于每一科都有了深入了解。高一下学期,有了一定了解之后,需要开始考虑选科,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一直以来的各科成绩渐渐明确要选的科目,可以开始一定的主次分明,着重学习自己准备选择的科目。对于选科我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必盲目跟风,要遵从自己内心选择最想学习的科目,以免出现后悔甚至中途放弃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  不同于高一的雨露均沾,高二有了更加明确的学习方向,虽说科目减少,学习强度却增加了。高一的学习像是概览,高二就开始深入,知识点增多,考试强度加大,每一天的学习都与高考内容挂上钩。然而,课余活动还是非常丰富,这时候最忌讳玩心太重,侥幸心理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学习状态。如果没有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而倾注太多心血于课余活动,成绩也会下滑的非常之快。知识点需要融合贯通,快节奏学习之下,“找个时间再补回来”几乎难以实现。而高二正是趁势追击,重拾信心的最好时期。别总想着“高三我一定拼命学习”,到了高三,仅为保持成绩就已经足够吃力,以极致的勤奋和努力一跃而起成为黑马的,有,但少之又少。</p> <p class="ql-block">  关于高三,拼命学习的例子同学们听过很多,但我更想说说心态和生活状态方面。高考不只是考验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更是一场关于心理和生理素质的博弈。高三的我们心理压力大,再加上长期久坐缺少运动,免疫力直线下降,我自身及周围同学在高三生病频率明显增多。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一个好的状态才能够禁得住日复一日的高压学习。于是,在学习之余比如课间操,晚自习下课等时间,最好用来锻炼,我通常会去操场走两圈,不推荐持续待在教室学习,锻炼能够有效的提高下一个时间段的学习效率。我认为规律的作息是整个高三阶段最应该重视的,而往往许多同学会忽略这一点。有大部分同学喜欢“开夜车”,为了所谓“多学一点”熬夜到两三点,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可取,显然,这样不仅达不到想要的学习效果,更有可能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率。生物钟这个概念相信大家都听过,我在高三初期就开始养成12点准时睡觉,6点起床的作息,生物钟一旦形成,就很难存在失眠等症状,这也帮助了我在高考的三天睡眠充足,从而状态饱满。“开开心心考就好啦!”这句简单不过的话让我能够从容应对高考,现在我也把它送给每一位将要面临高考的人。记得当书桌被考卷堆满时班主任告诉我们:“高三是一辈子都学不完的,只要把自己所学会的知识发挥得淋漓尽致就好。” 所以啊,同学们,不用太过于焦虑不安,不用太在意一时沉浮,不用总是预想结果,拜错题为师,一个接着一个知识点踏踏实实地去掌握就足够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最后的最后,“我们终将上岸,阳光万里。</p> <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

学习

自己

高三

成绩

高中

反馈

知识点

考试

高一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