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回忆录《当地农民的“穿着”和“服饰”以及制作过程……》

云鹰

<p class="ql-block">  知青回忆录《当地农民的“穿着”和“服饰”以及制作过程……》,</p><p class="ql-block"> 在岳阳县荆州公社宏图大队,农民的穿着和服饰一般都比较简单和节俭。就拿男性的头饰来说,它和北方某些地域农民头饰很相似,婚后的男性的头上一律都缠着一条白毛巾的圆环。</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着装也比较简单、朴素。全家人穿的衣服基本都是自力更生,由女主人纺纱、织布;鞋子也是主妇缝制的布鞋。有时,外出走远路,还会临时打几双草鞋带到路上再穿。</p><p class="ql-block"> 每次大队、生产队开会,就会看到妇女们带了一双布鞋或鞋垫,大家坐在一起,一边小声交谈,一边纳鞋底……</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做布鞋还是蛮麻烦:做鞋子之前,需要先找一张硬纸板,让做鞋的人踩在上面量他脚形,然后,画出鞋样子,并剪出每一个人需做鞋的鞋样子,这些都是为纳鞋底作的前期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 然后,把自家穿不了的旧衣服剪成大块布样,用厚厚的米浆刷上一层又一层,再用小铁锤将布块砸的结结实实;等到晒干后再刷上一层又一层旧布料,再砸实……重复多次,直到布块厚度达到鞋底厚度的要求,用粉笔按剪好的厚纸板划好每一个人的鞋底样,再用利刀割出鞋底。</p><p class="ql-block"> 然后,戴上顶针,拿出一个鞋锥子朝鞋底使劲扎出一个孔来,把穿了线的针从鞋底这边穿过去,再从那边穿出来。</p><p class="ql-block"> 我曾问过当地的妇女,她们说做一只鞋底,即使小孩子的鞋底,也要纳很长的时间。你想,那密密麻麻的针脚,一行一列,且要针脚密布;不过,还有人说:只有线扯得越紧,针脚越密,这样做出来的鞋才越好穿,越暖和,越耐穿。当时,我好奇地拿起锥子去扎,费了吃奶的劲才勉强扎穿那厚厚的鞋底。</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才明白一针一线代表了什么。才深刻体验到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的深刻含义。该诗以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了一位慈母对即将离开自己儿子深深的爱,读来令人感动。</p><p class="ql-block"> 每年,小孩子总要做一双新棉鞋的,就因小孩子脚长得快;而大人的鞋则几年才会做一双。可是,即使这样也是很大的工作量。要知道,她们除了煮饭、打扫卫生、洗衣服和晾晒衣服、喂猪、喂鸡……等等,还有其它很多家务事,都在等着她们。</p><p class="ql-block"> 每次,当纳好一双鞋底后,在鞋底上还要铺上一层厚棉花,缝上一层布,这样才更暖和;而鞋帮子也要裹上一层厚棉花。缝鞋帮子相对纳鞋底来说,不用那么费劲,但也需要技术,否则就会显得不平整,穿在脚上很容易走样。</p><p class="ql-block"> 每年快过春节的时候,她们把新棉鞋拿到小孩面前,让他试试合不合脚。因新鞋总是紧的,小孩子力气小,扯不上脚后跟。母亲就会蹲在小孩面前,双手绕到他脚后,用力帮他穿鞋。等到新鞋穿到脚下,小孩子就欢天喜地到处乱跑,四处去玩了……</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农民的经济条件都不好,即舍不得也实在是拿不出钱买衣服,穿的基本是自家织的衣服。当地自制的土布衣服非常结实且又耐穿。但是,为了好看就要将衣服染色。因此,每次我回长沙,经常有人托我,帮他们买染料。</p><p class="ql-block"> 而买来的“洋布”衣服,他们都是舍不得穿。平时,都是压在箱子里,只有走亲访友或过年之际,才会拿出来穿几天过过瘾。</p><p class="ql-block"> 我住在冲里那几年,经常看见房东中秋嫂和她满婶坐在她们家的织布机旁边,拿着一个木梭子在一排排棉线之间往返穿梭,每次,她们要在织布机上呆几个月才能织出一匹布来。</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纺纱、织布都是非常辛苦的。每天,她们就坐在纺纱机旁边,一只手捏住小团棉花快速拉出一段棉线,然后再慢慢往上提,另一只手还要不停地转动纺纱机,每回转一次纺纱机出一段细棉线,反复工作几小时,才能纺出一个棉线团。那时,你才知道纺纱是多么辛苦的活了。</p><p class="ql-block"> 云鹰</p><p class="ql-block"> 2021.9.8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