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黄河风情线

国强

沿着黄河,从刘家峡水库一路向东,来到了兰州。<br> 兰州坐落于黄河两岸,一条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型谷地,夹于南北两山之间。滔滔黄河水,翻滚着波浪,奔腾穿城而过,给了兰州一种巨大的气象和豁达。<br> 兰州是值得留连的地方,早些年我虽已来过,但依旧觉得亲切自然,思绪绵长。兰州,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流经城内的黄河水域不像其下游那样开阔,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沿河的风情线,虽无“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势,却犹如一串璀璨夺目的珍珠,装饰着这个西北城市,让人赞叹不已。<br> 黄河风情线,散落在其开阔的河滩上。“生命之源”雕塑、寓言城雕、绿色希望雕塑,黄河母亲雕像、水车、中山桥等众多沿河景观均为黄河风情线上的地标。从“黄河母亲”雕塑到中山桥,沿黄河形成了一个狭长的滨河公园。堤岸旁,林荫带被环绕的小路切成一节节的长方形,柳树槐树,草儿齐整,花儿娇艳,还不时有草坪铺开;花团绿荫丛中,一座座雕塑,亭阁,给黄河竖起一道道雅致的景观。<br> 站在黄河边,观中流击水的皮筏、对岸白塔山被繁茂树林环抱着层层叠叠的仿古建筑,塔楼,现代高楼等,都映入了眼帘,细细体味兰州山城的风情万种和独有的魅力。<br>  黄河孕育了华夏子孙,滋润了神州大地,造就了中华文明。 看黄河之水奔流东去,浩浩荡荡、转瞬即逝,一去不返的感觉,正是孔子所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div>黄河水自西向东流过兰州,奔腾不息,是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div> 兰州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有“陆都心脏”之说。是沿丝绸古道寻古访胜的重要集散地,文物古迹众多,风景名胜独特。 沿黄河两岸,一条城市内的黄河风情线,被称为兰州的“外滩”。滔滔黄河,那滚滚浊浪和阵阵涛声,养育了兰州一方水土,造就了兰州人豪爽、粗犷的性格。 “丝绸山水名城,西部黄河之都”,兰州名副其实。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桥。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 兰州中山桥的前身是黄河浮桥。当时有这样一首民谣:黄河害,黄河险;凌洪不能渡,大水难行船:<br>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div>可见当时要渡过黄河是多么的艰难。</div><div>中山铁桥,百年了。翻开历史的轶事:光绪三十二年的春天,一个英国人从河西走廊沿黄河河谷进入兰州。这个叫布鲁斯的英国人先是站在黄河北岸,抒情地对当时兰州的北城墙描述了“风景如画,给人印象很深”的赞美,而后如何过黄河进入“风景如画”的城里感到头疼了。<br></div> 1906年,甘肃奏清朝廷,批准修建黄河铁桥,所用的钢材、水泥等材料都是从德国购置,海运到天津,再由京汉铁路运到河南新乡。从新乡取道西安,分36批,用马车运到兰州。桥建成后,两边建了大石坊,有楹联:曾经沧海千层浪;又上黄河第一桥。 如今,中山桥的观赏价值、历史和文物价值,已远大于它的交通价值,成为黄河风情线上引人注目的一景。有诗曰“铁桥古渡老斜阳,塔影河声寻旧梦……” 黄河岸边,有座白塔山公园。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兰州市的象征之一。<div>白塔山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显示古代民众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br><br></div> 绿色希望雕塑群。三株汉白玉圆锥体变形树,高低参差,疏密有致地矗立于园林绿地中。<br><br> “黄河母亲”雕塑。整体造型是一位母亲侧卧黄河岸边,看护着怀抱中幼儿的情景。<div>黄河母亲神态娴雅,体态优美,微笑曲肘,仰卧于波涛之上。依偎着她的幼儿顽皮可爱。母亲象征哺育中华民族的黄河母亲,幼儿象征华夏子孙。</div> 游人来到此,欣赏黄河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的美好形象,纷纷留影。 行走于黄河岸边。在狭长的滨河公园内徜徉。<div>黄河岸边的水车园。水车,历史悠久,是兰州古代黄河沿岸古老的提灌工具。<br><br></div> 在绿荫丛中,听着黄河的涛声,观光长廊铺展开来,在过去的田埂地头,兰州已拉开了新画卷。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穿梭于水天之间,划出一连串蜻蜓点水般的轨迹。<div>人们游在河边,恋在河边,杂念自会消失,倾情品尝天、地、山、河的味道。两岸风情线的画面,将永存。</div> 游览黄河风情线,收获别样的感触。河堤,走近它,被那景色气韵侵染的滋味,那是一种让北方雄浑博大的气势树起来的美感。<div>黄河,不复返地向东流去,光照下,流波一闪一闪,折射出深长悠远的回眸。<br><br>文/摄影 国强<br><br>2021年9月8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