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 者: 张 林</p><p class="ql-block">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疑问疏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华文韵博大精深,诸多名篇千载传诵,其中唐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虽短短二十八字,却因其诗情画意感染力极强而脍炙人口,历代评价甚高,一千多年来习读此诗者至少数以十亿计,其中自然有诸多有识之士引经据典,揣摩详考,尽述己见。当然还有更多的人一知半解,牵强附会。以至于这首平白如话的七绝短诗,竟然疑窦丛生,考不胜考,解不除疑。特别是夺人眼球的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它真的是即景而写吗?如果确为实时景象之描述,那么请问,诗人何时观得“月落”,其时月又落于何处?诗人有必要如同天文学家般地观察“月落”吗?还有,“夜半”之时能闻听“乌啼”吗?诗人究竟有没有听到“乌啼”?如果确实曾听得“乌啼”随后有感而发,那么最有可能的时间段当是什么时辰?最终诗句的重点落在了“霜满天”,这样的描述又给了人们什么样的提示?“月落”、“乌啼”、“霜满天”整体联系起来解读,它究竟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等等。归根到底,这一系列疑问有没有一个大体完整且逻辑缜密的解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首先从诗文梳理层面去分析,“月落”应为所见,“乌啼”当为所闻,“霜满天”则为所感,正是这样自然而简洁的速描,使得诗句的通感性悄然传递,入人心扉。然而细心的读者也会探究,这“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感官认知究竟发生在什么时间段,与后文的“夜半”是否关联,有无相关言外之意呢?确实,究竟是什么时间段让诗人产生了上述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往往会产生特殊的写诗冲动,这对张继而言同样也不例外。我们不妨就从时间研判角度入手,来剖析诗句字面所透露的与时间相关的信息。</span></p> 情景解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关于诗句前两个字“月落”,若从字面的具体含义去分析,“月落”不是“月黑”,也不是“月明”(这一点很重要),而应该是借自然现象对某一时间流逝过程末段的情绪化表述,即古人一般认为:夜晚开始即为月升,子夜过后逐渐月落,这一时空过程的末段当为寅时至卯时,用现在通俗地表述当是“凌晨”或“黎明之前"。当然,由于地球与月亮均有自转公转的天体运行规律,因此张继在不眠之夜中表述的“月落”,其最终落入地平线的准确之时自然有其不确定性和难以感知性,而相对于这种不确定因素而言,缓慢的月落现象以及月(时)光渐下的过程则存在必然性和可感性。所以张继诗中所述之“月落”,显然不可能是特指最后落下的一刹那(比如有“月落于乌啼山”之说)。而且张继此时愁烦的心境,也决无可能使他能象天文学家一样,一定要看到残月最终何时落没,又落于哪里。于是就自然现象的逻辑分析而言,结论就只有一个,即:这里所述“月落”,只能是对时间相对宽泛的月落现象或月落过程的意象之描述,具体时辰也只能定位于子夜过后至黎明之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看“乌啼“一词,一般而言,凌晨先飞之鸟鸣叫同伴当是自然现象,但夜半鸟鸣乌啼则与鸟类自然生物钟不符,若无人为干预或其他意外,“半夜鸡叫”之事绝无可能。为解此惑,有人曾提出此句实指月亮落于乌啼山,姑且不论唐时这附近有无乌啼山实难考,只在古运河泊船处考察即可发现,因江南丘陵低矮,水面船中四处望去,根本看不到任何山丘,可知此说明显牵强。因此“乌啼”若以鸟鸣解,可从鸟之习性分析推理,说明此时辰已接近凌晨。至于接近到什么程度,笔者却于不经意间得到了可以间接佐证的实例启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是从局部环境比较看,笔者现住盐城西郊一风景比较宜人的大型小区,树木绿地占比近40%,栖息鸟类众多,推敲一番觉得与唐时姑苏西郊城外的人居环境较为相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从地域自然状况比较,盐城与苏州地理经纬度相似,东经均为120度左右,因此两地时辰变化上无差异。而纬度则为北纬31~33度左右,温度湿度海拔高度等差异很小,生态链要素基本相同,对所在地域的鸟类栖息和习性没有太大影响,因此可以认为:现时这里鸟类的作息时间应该与唐时姑苏城外的鸟类大致亦相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何要将上述两点与诗境解读联系起来,那就得请读者原谅我就此暴露一点隐私:近年来笔者常有凌晨上厕所的情况,且一直未当回事儿。但今年正月初六凌晨上厕所时,竟然听到窗外树丛中似有三两只鸟相互鸣叫,而此时小区仍是夜深人静,没有什么汽车声人声打扰,同时这几只鸟的鸣叫声也不像是被惊吓后急促的乍鸣,倒更像是与同伴打招呼的鸟语相互问候,于是突然灵感一现,察看手机上的时间显示,为4点38分,距东方白大概还有一个多小时呢。也就是说这与古代的辰时还相差约半个时辰!然而此时为立春时节,与张继诗中所述深秋时节的凌晨还是有所不同,但能否由此为依据再进行一些深究呢?同时这也仅为一次性听闻鸟鸣,是否系偶然情况也未可知。于是我在春节之后一段时间特别留意凌晨上厕所时,是否又会听见鸟鸣。为了减少惊扰,用手机照明不开灯,且暂不冲马桶,就这样竟然还真又遇有三次相同鸟鸣情形出现,一次为3月22日,一次是3月28日, 还有一次是4月7日,时间分别为4时20分、4时22分、4时12分,距离天色蒙蒙亮均相差一小时左右。虽然此时是农历二月初春时节,似乎与深秋季节不同,但其实月落日升的时辰差异,初春与晚秋却是基本一致的,由此就得出这样一个推论:张继当时听得的“乌啼”,并非发生于半夜,而应该是距天亮还有半个时辰的凌晨。这一时间段的合理性推测也与前面的“月落”和后述的“霜满天”情景并无矛盾。至于在这一时段为何会听闻到夜半的寺钟敲响,笔者则在另一篇解读文章中有详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接下来的“霜满天”三字并不难解,根据气象物理学常识,张继夜泊之日当在霜降节气之后,天上之霜虽难以看见,但水气落地后与接物(如植被草木、屋檐砖瓦等)因温差而发生凝化反应遂成霜,且凝化过程通常于深秋后一日当中最冷的时段即凌晨发生。满地之霜皆从天而降,不眠之人更感寒气逼人,故曰“霜满天”。</span></p> 意境升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月落”、“乌啼”、“霜满天”三词构成一句,形成山水诗中典型的“诗中有画”,即:月落之时,乌雅呜叫,霜凝大地。而将此诗画转为诗话,对应表达诗人内在的感受,即为:心情失落,烦燥不安,寒气逼人。这种状况当然很难入眠。顺此思路再深层次窥探,究竟是什么能让诗人心情失落、烦躁难眠,以至写出这样的诗句呢?笔者认为这句诗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时间、季节的素描,而更是侧重于触景生情,将感官认知转换为理性联想,从而抒发内心的忧愤感慨。对此我们或许可以从了解古代文人贤达对月亮的态度入手寻找答案,因为他们不外乎都是希望能够通过明月得到某种精神寄托。例如: </span></p><p class="ql-block">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p><p class="ql-block">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p><p class="ql-block"> 月是故乡明。(杜甫) </p><p class="ql-block">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p><p class="ql-block">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p><p class="ql-block">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高明)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以上诗句不难看出:仰望“明月”与启盼“月明”,大抵是古来文人志士的共同政论诉求,特别是在世道昏暗和前途困惑之际,其希冀“月明”之感尤为强烈。在“枫桥夜泊”这首诗里,诗人开始就用“月落”来表明他所希望的“月明”并没有出现,以至对“月落”的哀叹感受脱口而出。同时“乌啼”、“霜满天”这样的自然景像,也不可能让人产生为之讴歌的好心情,因而只能是讥讽当时朝野各种嘈杂之音充斥于耳如同乌鸦乱叫一般。而这里的“天”,表象意谓天空,实乃天朝天下之泛指,寒气逼人的“霜满天”,意喻社会生态正遭遇风霜打压,官场政治生态亦遭扭曲,正直贤达时运不济,怀才不遇、排挤谪贬成仕途普象,这一点不仅张继深有感触,而且他的两个铁杆诗友,才华横溢的皇甫冉和刘长卿当时的境遇亦可谓感同身受。通过上述逻辑分析,可以判明该诗首句不太像只是季节时辰的风情点缀,也不仅仅是个人情绪的一时宣泄,而更像是盛唐以后朝廷衰败的形象概述。正是在这种境遇之中,诗人四处飘泊,来到了姑苏城外,栖息于毗邻枫桥的客船之中,伴着渔火,忍着秋霜,长夜瞑思。</span>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通过以上研判,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月落乌啼霜满天”之句,既是所见所闻所感而发的情景描述神来之笔,也是对盛唐衰败后的社会生态意境概括的双关隐喻。自然贴切,生动形象,缘此而得以千古流传至今,让人们津津乐道耳熟能详。</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