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同心战疫”微课堂第五轮第3期(总95期)

兰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不懂感恩的孩子,因在家庭,根在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 柴凤英</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大家晚上好!</p><p class="ql-block"> 欢迎大家如约走进朔城区教育局“家校共育,同心战疫”微课堂。我是本期的主讲老师柴凤英。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不懂感恩的孩子,因在家庭,根在父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贫穷,不是争吵,而是养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懂感恩的孩子,再优秀也没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案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前段时间刷抖音,恰巧看到这么一个故事。标题是:</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我后悔把儿子培养的太出色了</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有个男孩从小成绩优秀,考进名牌大学,又去德国留学,毕业后在德国找了工作定居下来,很少回国。父母为了让儿子在国外过得好,卖了市区的房子给儿子在德国买了房,儿子在国外结了婚。后来父亲生病得了肺癌,儿子说工作太忙,父亲生病期间只回来过一次,待了三天,又匆匆走了。在医院母亲一个人忙不过来,多数是亲戚帮忙照顾父亲,病重的父亲临终时也没见上儿子最后一面。父亲过世时,儿子回来参加了葬礼,儿媳和孙女也没回来。办完丧事,儿子轻飘飘地把给母亲养老的责任推给了亲戚,自己又匆匆走了。无依无靠的母亲只好在亲戚家过日子。过了几年,老家的房子要拆迁,儿子听到了风声,拖家带口从国外跑回来,说自己要投资项目需要钱,让母亲放弃置换的新房子只要现金。母亲看清楚儿子回国的目的只是为了钱,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要养她,更没有考虑过她的感受。最后母亲立下遗嘱,拆迁的三套房子,两套归外甥,一套死后捐出去,与儿子半毛钱关系没有,儿子听后愤怒地摔门而去,头也没回。</span></p> <p class="ql-block">  这些年父母对儿子算是尽心尽力,但儿子从没有在父母需要的时候给予回报和支持,真是让人痛心啊!听完这个故事,我还是挺唏嘘的,父母对儿女花钱花力,培养子女,养育子女,等父母年纪大了,子女尽一份赡养责任是理所当然的,不应该只是一味索取。母亲不是后悔把儿子培养的太出色了,而是后悔当初只顾得抓儿子的学习,而没有培养出儿子的品格,儿子的根早就被养坏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不懂感恩的孩子,是披着人皮的狼。</span></p><p class="ql-block"> 案例二: </p><p class="ql-block"> 曾经看到一个令人气愤又痛心的视频,因母亲上错地铁,女儿连踹母亲六脚。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两手空空,自己的母亲却在身后背着大包小包;由于母亲对地铁不熟悉搭错了地铁,而这位女儿就对母亲连踹几脚,并斥责母亲耽误了自己的时间。这是多么让人心寒的一幕,而这位母亲压根儿就没有批评女儿的意思,周围的路人不忍心看到这一幕,上前试图制止女孩的行为,没想到女孩竟然想对路人动手。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网友们纷纷评论道:慈母多败儿,自作自受。</p><p class="ql-block"> 的确,在整个过程中,这位母亲始终不发一言默默承受女儿的踹,没有生气也没有制止。重新上车后,母亲还在安慰女儿别生气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想而知这个女孩平时在家里肯定也是如此对待父母的,而面对女儿每一次的过分举动,母亲都选择了娇惯纵容。父母倾尽所有,不求回报,却在不知不觉中害了孩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现在的孩子真的不懂得感恩吗?难道这么多年从幼儿园到中学,嚷嚷的感恩教育,给父母洗脚,道理都白教了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曾说过一句话:</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孩子永远没有错,如果错了,一定是父母的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话听起来有些绝对,但一个不懂感恩的孩子肯定不是凭空产生的。有熊家长,才会有熊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不懂感恩的孩子,因在家庭,根在父母</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 深思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感恩之心为什么逐渐远离孩子呢?我认为以下两点值得我们深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1. 理所应当与天经地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俗话说“知恩图报”,只有知道了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才会产生报恩意识。在很多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父母宠,外公外婆爱,爷爷奶奶亲,所有人只为他一人而动。家长把养育孩子当成自我情感的满足,处处给孩子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他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过度溺爱、有求必应,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自己得到所有的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所有人的付出也是天经地义的。孩子会变得只要求别人关心、爱护、迁就自己,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感激他人。他们的权力无限,想要什么很快就能得到,逐渐对物质的欲望就会变得无休无止。父母在外面辛苦赚钱,孩子在外面大手大脚花钱的、一身名牌的却不少。我身边一个表弟就这样,他父母就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但是他一年换一款最新款的苹果手机,运动鞋都是几千块一双,而且年年都要出去旅游,就这样他还天天向别人抱怨他的父母没本事。而他也让我想到一句印象很深刻的话: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2. &nbsp;言传身教与以身作则</span></p><p class="ql-block">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所以孩子不懂得感恩,是不是要先想想自己对父母感恩了吗?一家人逛街,当你抱着宝宝走在前面时,你的爸妈是不是拎着大包小包跟在后面?去爸妈家过节,他们忙前忙后准备饭菜时,你有没有悠闲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爸妈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有没有及时地关心他们,细心地照顾他们?很多时候孩子不懂感恩,是家长作了“坏榜样”!</p><p class="ql-block"> 美剧《随性所欲》里的一句台词虽然有些凄凉却也不失道理:我们花一辈子的时间等待父母给我们道歉,他们花一辈子的时间等待我们说谢谢。人都是在经历中懂事,泛泛地对孩子说,要感恩,他们根本无法理解,而父母的行动却是对这些道理最好的诠释。如果你感恩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时刻给自己的孩子作榜样,孩子耳濡目染就能够把感恩自然地放置心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是我们家长日复一日,无微不至,默默奉献“坑”出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 </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教育篇</span></p> <p class="ql-block">爱孩子就要教给他感恩,这是父母的远见和责任。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我们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1. 感恩从“谢谢”开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孩子的好品质、好行为是不断培养出来的,要从细微处入手,从小事做起。妈妈递给他一杯水、叔叔阿姨送给他一件礼物,我们都需要教会孩子说“谢谢”。到饭店用餐,我们可以对服务员说“谢谢”;遇到别人帮忙时,我们可以通过言行表达感谢。孩子天生爱模仿,如果我们经常在生活中表示感谢,孩子就会学着做。让孩子学会说“谢谢”,是在孩子内心播下一颗感恩的种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2.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做“包揽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当孩子提出要求时,家长应先思考一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则坚决拒绝,并且要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合理。许多父母对孩子付出太多,为孩子做好一切的事情,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父母应该适时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动手,从吃饭、穿衣到收拾自己的玩具、洗自己的衣服,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平日的艰辛,才能心存感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3. &nbsp;有心一定要回应,接受孩子的付出与服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告诉孩子,若自己有能力,要懂得付出和服务,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当孩子主动提出要帮助你时,父母应该接受,不要说“妈妈心领了,妈妈自己会洗”,拒绝孩子的帮助会抹杀孩子的热情,慢慢地就不会兴起这样的念头了。在孩子做了帮助他人的事情后,不管结果如何,都应该由衷地感谢孩子、赞扬孩子,让孩子受到鼓舞,给孩子关心他人的动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4. 感恩父母,尊重长辈,父母要作孩子的好榜样。</span></p><p class="ql-block"> 经常带孩子去探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离得远的让孩子一起多给老人打电话,询问和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带孩子一起给长辈采买日用品、食品或保健品;逢年过节带孩子给老人选礼物,或者让孩子亲手给长辈制作礼物;老人腰腿疼时,自己可以帮他们多分担一些家务,孩子也可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是给老人捶捶背,揉揉腿,哄他们开心……</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的好: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可是当孩子真到了当家当父母的时候一切又都晚了,所以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应该从现在开始教育孩子做个懂得感恩的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一个家庭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养出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孩子懂得感恩,才能拥有有血有肉的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亲爱的朋友们,本期微课堂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谢谢大家的聆听与陪伴!</p>

孩子

感恩

父母

儿子

母亲

自己

懂得

培养

家庭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