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不等过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小青班语文大组教学展示活动

小方老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nbsp; &nbsp; 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促进青年语文教师不断成长,6月11日,语文大组第一次教学展示活动在汇文小学如期开展。此次活动,由于进修学校张月琴主任、李晓老师、程聪华老师、楼武红老师和汇文小学周香娣校长倾情加入和四位导师的坐镇,高度重视,使得学员干劲十足。本次活动分成四个环节,上午展示课,下午文本解读、评课、活动总结。上午活动由玉岩小学项浩卿主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首先是展示课环节。第一节是由古市小学刘静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略读课文《不懂就要问》。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略读课文,比较陌生,刘老师首先通过“课题”观察入手,对比课文,初步了解略读课文的不同构成,一目了然,清晰明确。接着聚焦“事件”,质疑课题,一问一答,搭建“课文大意”的支架,让每位学生都能说一说。最后聚焦“新鲜”词句,以趣入手,自主交流学习,深入理解课文,领悟人物品质,环环相扣,贯穿全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第二节课由叶村小学的徐夏蓉老师执教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徐夏蓉老师的课生动有趣。她以逐步呈现老屋的板画引导学生预测为切入口,带领学生走进预测世界,一边读一边预测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本堂课课堂目标非常明确,删繁就简,聚焦预测这一个核心目标重锤敲打,扎实又有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课堂通过改变文本的呈现方式,分步呈现文本,让预测可以真实地发生,让学生的收获真实落地。另外课堂巧妙引入学习伙伴,适时出示旁批,指导孩子们学习预测的方法。徐老师循循善诱,层层推进,充分启发引导,学生的思路被激活打开,有了积极的交流,呈现出非常精彩的预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第三节课是由裕溪小学方咏咏老师执教的《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方老师以问题入手,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答。通过学生不断朗读产生疑惑,提出问题;又在一遍遍朗读中明了问题的答案。整堂课,层层推进,逐步深入,通过小女孩和第五粒豌豆的对比教学,让学生读出第五粒豌豆的顽强生长和自强不息,小女孩的渴望健康和热爱生命。最后通过朗读练笔让学生宣泄情感,升华主题,感受童话的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最后由岗寺小学的叶晓玲老师带领404班的孩子学习《搭石》。叶老师循循善诱,语言生动优美,通过出示篇章页和课文阅读提示,让学生对阅读策略有初步的认知。学生三次默读课文,阅读策略贯穿整堂课。“协调有序”是文章的重点词语,从理解到运用,再到积累,体现了过程和方法,融入了情感。叶老师注重朗读的指导,运用诗歌的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领悟到乡亲们谦让、尊老爱幼等美好品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下午的活动是由新兴小学叶秀水老师主持,活动开始之时,汇文小学校长周香娣来到老师们面前,首先对小青班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接着对此次活动的开展表示充分赞扬,提出了“文明因交流而优美,文明因互建而精彩。”周校长希望各位教师好好珍惜每次学习机会,不断交流,提升自我。为松阳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接下来进行的是文本解读环节。各位教师展示了自己对于四篇文章具有深度思考价值的解读。古市镇中心学校的刘蕾老师以“聚焦文本·合理取舍·提升能力”为主题,从文体特点、语言表达、文化底蕴、语文要素以及教学建议这五个方面,对“预测”单元中《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进行了文本解读。刘老师先指出这篇文章的文体特点是童话,故事性很强,适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猜测以及语言表述上,反复的手法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预测的方法;然后寻根溯源,多渠道与作者对话,了解作者写文本的原意;接着从单元整体入手,认真研读了篇章页,从总体上把握单元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的基本要求。最后结合解读给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引导学生关注文章题目、插图、内容以及课后习题,在阅读实践中体验预测,感受阅读兴趣,体验学习的乐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接着新兴小学的宋颖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从如何“教阅读”思考《搭石》的价值取向”为主题的文本解读。她从“聚焦统编教材 领会编者图”、“把握单元整体 落实语文要素”、“着眼文体特点 体会语言表达”、“感悟人性之美 挖掘文化内涵”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文本解读。宋老师通过深入解读统编教材的“阅读策略”单元的特点和对这一策略单元的整体把握,借助课后习题的指向和引导,结合学习提示和助学系统,将《搭石》这一篇课文解读地细致、到位。最后,宋老师提出了教学建议: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结合散文文质兼美的文体特点,运用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语言表达的美,感悟文章背后的人文精神,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第三位是由水南小学王倩老师在对《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进行文本解读时,从叙事方式、故事主题、语言魅力的角度细细品析文本特点,抓住“适合于儿童欣赏”这一贴近童话体裁的特性,从作者铺设的两条对比线入手分析本文的生命主题,使学生在这一纵一横对比中自觉完成阅读体验,感受作者所传递真、善、美的内涵。领会编者意图,突破提问策略的难点,聚焦主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最后是由水南小学郑歆悦老师带来的《不懂就要问》文本解读。该文是全套教材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在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私塾时代,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人云亦云,不会提问,更不敢质疑,先生(教师)就是权威。但孙中山敢于质疑,勤于主动学习,本文赞扬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精神。本文所写内容虽然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但依然有着现实意义,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第三环节为随机组员评课。四位老师做出了精彩的评课,内容深度有思考。首先是第四组吴倩倩对同组刘静老师执教的《不懂就要问》进行评课:刘老师在教态亲切自然,有语文味,课堂中老师循循善诱,学生畅所欲言;课堂中教学方法扎实,落实有效,重点和学生一起探索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从内容上紧抓新鲜感词句,扶放结合,因疑而教,去感受孙中山先生的品质。学生学得起劲,学有所得,学员老师们也收获满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接着是赤寿小学阙海娟老师针对徐夏蓉老师的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从目标、理念、具体操作环节三方面进行了评课。她认为徐老师的课目标非常明确,集中在尝试边读边预测,顺着故事猜想,明白预测要有依据,删繁就简,一课一得;教学中,徐老师坚持先学后教,先猜后感悟,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归纳预测方法;在具体操作环节中,徐老师就方法教方法,逐步呈现文本,让预测真实发生,巧妙引入学习伙伴,巧妙运用旁批,巧妙搭建学习支架“当我读到…我猜…因为…”,巧妙学以致用,整堂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扎实又有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古市小学廖雅欣老师非常欣赏方老师带来的《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是一堂精彩纷呈、书声朗朗的原汁原味语言文字课。方老师巧妙地运用三大路径突破两大核心问题:谁最了不起?为什么豌豆开花了,小女孩病就好了?最终这朵童话之花盛开在豌豆和小女孩之间,学生的心间。一是以比促思;二是以读促品;三是以问促学。首先是横向比照,多形式朗读五粒豌豆的目标和结局,学生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接着是纵向对比,豌豆花和小女孩之间的联系,三次变化逐层推敲、深入品味、学问结合。最终达到主题的升华,学生在书声朗朗,思维碰撞,充满真善美的课堂中,感悟生命意义与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最后是由赤寿小学李倩老师对叶晓玲老师《搭石》一课做出点评。叶老师从单元篇章页入手,结合文章的导语及课后学习伙伴,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后,并带着这样的阅读方法去学习文章,将阅读方法具体化。虽然这个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但叶老师并没有只关注到阅读策略,同时也关注到了文本解读,对语言文字也有一定的深入。叶老师通过对“协调有序”的朗读训练,感受到了走搭石的动作美,还巧妙地将文章变成了一首诗歌,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中感受了协调之美。整堂课,叶老师紧扣单元目标,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作者不仅仅是写家乡搭石的风景美,更重要的是赞颂家乡人们互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最后导师代表汇文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李树林老师对此次活动做总结。他高度赞扬了学员们的学习态度、专业素养、专研精神和对取得的培训成果深表欣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李特在肯定的同时也对年轻的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些建议:一要切实关注儿童本位,知晓语文特点,要知道孩子们想学什么;二是抓住思维能力,不断思考深挖语文内涵;三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要做到两者平衡;四是要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要以生为本,教师更要注重引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李特最后建议年轻教师要上好一堂语文课,要抓住关注点:一节语文课应该是书声琅琅、思维活跃、交流热烈、语言规范、面向全体,充满语文味道的。这精炼的话语让年轻教师知晓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清晰了道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星空不等过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在期末复习紧张之余,学员们还能如此投入,深度思考,要相信自己,在导师的带领下,不断成长,终究会让以后的自己感谢现在不断努力的自己!</span></p>

老师

学生

文本

课文

小学

语文

阅读

解读

单元

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