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十 年 前 的 高 考 志 願 表

安 仁

<p class="ql-block">  今年的高考开始了,记得六十年前,即1961年的6月,备战高考的同时,还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填报高考志愿表,对于这个决定自己一生的志向和工作的大问题,当时的我并没想的这么远(从后面同学的微信看出大有人在),但学工是明确的。现从60年前的填表草稿看到,当时很多是即兴填报,随意性较大,对于学校,特别是专业的了解匮乏,不少的填写存在盲目性。当时的想法是有个好点的大学读就行,对于所学专业还真没时间和精力去了解。</p><p class="ql-block"> 《湖北省一九六一年高等学校招生统计卡》分别<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着8个学校及专业的第一志愿表及有着15个学校和专业的第二志愿表</span>,我先后在草稿纸上演练了三次,请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 一 稿</span></p> <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就是个摘录再比选的过程,如第1志願并列了三所学校和7个专业;第2志願的中南矿冶学院,是因为家长朋友的儿子在该校,比较了解而已;回看第3志願才知填的不对,因为华中工学院的录取分数线高于中南矿冶学院。现在分析,第一稿是以选择学校为主,专业待选择。</p> <p class="ql-block">  当时有个规定,一定要填师范学校,所以在第二志愿表中将华中师范学院填到了第11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 二 稿</span></p> <p class="ql-block">  二稿的学校和专业都有所減少,仍保留了唐山铁道学院-从小就喜欢开火车,北京石油学院,回想这可能是因为1959年发现了大庆油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 三 稿</span></p> <p class="ql-block">  三稿中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分别填到了第3、5、8志愿,这是否缘分?第1志願巳经取消唐山铁道和北京石油学院,估计是得到了老师的意见。在第三稿中巳经基本选定了专业。</p> <p class="ql-block">三稿填报学校的所在地主要为武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终 稿</span></p> <p class="ql-block">  表的右上角打了个鈎,估计这是老师打的,最后标明了前面5个志愿的位置,并取消了中南矿冶学院的志愿。最后一栏"是否服从组织分配",大多数同学都填了"是"。</p><p class="ql-block"> 1961年还处在我国人民战胜三年自然灾害的最后一年,这张"招生统计卡片"是油印在粗糙的再生纸上的,确实那年代高考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比较有限!但我们的精神状态都很不错!似乎并未感到苦和累。1961年的高考日期是7月15日到17日。</p><p class="ql-block"> 我被录取了第一志願表的第3志愿-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美篇《母校·一甲子》将续继回顾。</p> <p class="ql-block">  前二天,在家大门口看到了物业管理的通知:高考期间禁止各家各户进行装修、聚会等等,很暖人心!时代进步太快了,现在的高考生真幸福!趕上了好时光,大家努力加油吧!这是一位"八〇后"高考生的祝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考 场</span></p> <p class="ql-block">  我是在母校-武汉市三十三中(现已恢复老校名"武昌文华中学")参加高考的,60年前的考场建筑物今已不在,于原址新建了"文华楼",下照片是我为记念高中毕业、高考六十周年返校所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录 取 比 例</span></p> <p class="ql-block">  资料:查百度1956~1963年间大学招生比例如下。据回忆,我所在高中毕业班的第一志愿(一本)录取率约为30%多一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分享部分大学校友对六十年前填报高考志愿的回忆</span></p> <p class="ql-block">  石榴同学在阅读本篇后的留言很有代表性,征得本人同意,权作本篇的结语吧。</p> <p class="ql-block">  谢谢陈安康、陆汉坤、张忠倜、陈宁、刘丽华、叶廉、刘淑林等同学的珍贵回忆和文字。</p> <p class="ql-block">  【註】1961年考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今年正好六十周年。编有纪念美篇《大学往事》六篇:之一〈大学轶事(简约版)〉2018.1.22. 之二〈郑家河水库-五十年前我们在这里实习〉2016.9.14. 之三〈难忘延安-五十年前我们在这里毕业设计〉2016.9.14, 之四〈演出话剧"年青的一代"〉2017.2.9. 之五〈百米之缘〉2017.2.25,之六〈难忘麻城·社教趣事〉2021.3.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