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龙华西路180号。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包括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三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b></p><p class="ql-block"><b>龙华烈士陵园,建有纪念瞻仰区、烈士墓区(安葬着1100余名烈士)、遗址区、碑林区等八大功能区。烈士纪念堂内安放着500多名烈士骨灰。园内建有无名烈士(长明火)等十组大型室外雕塑。</b></p><p class="ql-block"><b>龙华烈士纪念馆,国家一级博物馆,陈列和展出了上海地区自1840年以来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解放和革命事业而献身的235名革命先烈、革命先驱的英雄事迹。还设有多功能厅和临时展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上海雨花台”,龙华烈士陵园。</b></p> <p class="ql-block"><b>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这里原为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和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解放后,作为革命烈士纪念地予以保护,20世纪90年代初与上海烈士陵园合并建设。 她是集园林、遗址、碑苑、陈列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纪念场所,素有“上海雨花台”之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群雕《独立民主》,着力塑造上海百余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和事迹。</b></p> <p class="ql-block"><b>龙华烈士纪念碑广场</b></p><p class="ql-block"><b>清明,缅怀先烈,祭奠英烈。</b></p> <p class="ql-block"><b>《万众一心——上海市军民抗战》</b></p><p class="ql-block"><b>雕像重现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华英雄儿女在上海这块热土上抗击日冦侵略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概,以及可歌可泣的悲壮史实。</b></p> <p class="ql-block"><b>雕塑《且为忠魂舞》</b></p> <p class="ql-block"><b>龙华烈士纪念馆基本陈列分为序厅、六个部分内容展厅和尾厅八个展厅,介绍1911年至2016年期间各历史阶段的烈士与已故英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拾梯而上,龙华烈士纪念馆,一座如金字塔形的建筑。</b></p> <p class="ql-block"><b>展厅雕像</b></p> <p class="ql-block"><b>音乐响起,雕像转动,多变光影,开始参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英雄壮歌</b></p><p class="ql-block"><b>——上海英烈纪念陈列</b></p><p class="ql-block"><b>上海市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经济建设中许多重大发明创造的发生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英雄辈出之城;龙华烈士陵园,英烈永生之所。</b></p><p class="ql-block"><b>“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部分——信仰的召唤</b></p><p class="ql-block"><b>展辛亥风云、中共一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和中共二大五单元。有互动装置、沙盘模型与史料视频结合展现两次《光复上海》,多媒体展现中国共产党创建期间风云历程的《1921点亮中国》等展项。介绍了蔡和森、李汉俊等英烈的事迹。</b></p> <p class="ql-block"><b>1、辛亥风云(1911)</b></p><p class="ql-block"><b>二十世纪初,上海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重要活动基地之一。1911年武昌起义后,上海市革命党人积极响应,于11月3日举行起义并光复上海,建立了沪军都督府。</b></p> <p class="ql-block"><b>邹容(1885—1905),早年留学日本,接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1903年回上海,加入爱国学社,其间完成《革命军》,同年因“苏报案”被捕入狱,1905年病逝于提篮桥监狱。</b></p> <p class="ql-block"><b>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b></p><p class="ql-block"><b> ——宋教仁 一九一二年</b></p><p class="ql-block"><b>宋教仁(1882—1913年),1904年参与创建华兴会,1905年在日本参与发起同盟会,1910年回国,在上海任《民立报》主编,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局局长。同年参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事宜,任国民党理事,主张成立政党内阁,以制约袁世凯,1913年在上海火车站遇暗杀身亡。</b></p> <p class="ql-block"><b>陈其美(1878—1916),早年留学日本,不久参加同盟会。1908年回国后,往来于沪浙等地,联络革命党人进行反清革命。武昌起义后,参与筹备领导上海起义。1911年上海光复后,被推举为沪军都督。此后参加反对袁世凯斗争,1916年,被暗杀于上海。</b></p> <p class="ql-block"><b>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p><p class="ql-block"><b>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从此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b></p> <p class="ql-block"><b>李汉俊(1890—1927),早年留学日本。1918年回国后,从事翻译和撰写工作,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参加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不久与陈独秀发起创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参与筹建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党的一大。1926年春到上海大学执教主讲《唯物史观》。1927年任湖北省政府委员会教育厅长。同年遭桂系军阀逮捕杀害。</b></p> <p class="ql-block"><b>《共产党宣言》翻译并发表</b></p> <p class="ql-block"><b>3、</b><b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1920年8月22日,在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俞秀松等8人在霞飞路渔阳里6号成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任书记。同年9月,在此挂出“外国语学社”的牌子。外国语学社是中共最早的干部学校。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团中央机关也设在渔阳里6号。</b></p> <p class="ql-block"><b>俞秀松(1899—1939),1920年参加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后参加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8月,参与创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书记。1937年,因苏维埃肃反运动扩大化遭逮捕,1939年在莫斯科遇害。</b></p> <p class="ql-block"><b>俞秀松日记:</b></p><p class="ql-block"><b>我们活在社会上,决不是我一个人或少数人能够单独生活的。我现在的思想根本出发于此,所以我虽主张人生是快乐,不过因为大多数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4、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将组织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为此,1921年8月11日,在上海北成都路19号创建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张国焘任书记部主任,李启汉等为干事。</b></p> <p class="ql-block"><b>李启汉(1898—1927),1920年参加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在上海创办全国第一所工人学校。1921年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罢工斗争,并取得胜利。同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干事兼《劳动周刊》编辑。1925年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1927年在广州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被秘密杀害。</b></p> <p class="ql-block"><b>5、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b></p><p class="ql-block"><b>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宣言,明确了党在现阶段反帝反封建的最低纲领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目标的最高纲领。在宣言的末尾第一次写上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大会制定了第一部党的章程,通过了“民主的联合战线”等9个决议案。</b></p> <p class="ql-block"><b>(我们)要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共产党。</b></p><p class="ql-block"><b>——蔡和森 一九二零年</b></p> <p class="ql-block"><b>《中国共产党宣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部分——使命的执着</b></p><p class="ql-block"><b>展区陈列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上海、中共四大、五卅运动、上海市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五个单元。采用老照片活化的方式展示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在上海》以及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现场的《五卅运动》等展项,介绍了瞿秋白、向警予、邓中夏、恽代英、赵世炎、张太雷等英烈的相关事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1、第一次国共合作在上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国共合作。1924午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上海培养了一大批人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用老照片活化的方式展示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在上海》。</b></p> <p class="ql-block"><b>共产党员是群众的核心,要说话有人相信,就要联系群众,带动群众,不摆一点架子。周围没有群众,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b></p><p class="ql-block"><b> ——向警予 一九二八年</b></p> <p class="ql-block"><b>恽代英(1898—1931),1930年在上海任中共沪东区委书记时被捕,后被关押在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1931年于南昌起义。</b></p> <p class="ql-block"><b>2、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b></p><p class="ql-block"><b>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邓中夏(1894— 1933),1920年参加北京早期共产党组织,同年参与筹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1922年任中 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27年任中共江苏、广东省委书记。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9月于南京就义。</b></p> <p class="ql-block"><b>只有走十月革命道路,才能救中国。</b></p><p class="ql-block"><b> ——张太雷 一九一八年</b></p> <p class="ql-block"><b>3、五卅运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31, 31, 31);">1925年5月30日五卅惨案后,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罢工、罢课、罢市,以反抗帝国主义的暴行。6月1日上海总工会成立,并宣布举行总同盟罢工,接着学生罢课,商人罢市,一场反帝风暴由上海席卷全国。</b></p> <p class="ql-block"><b>顾正红(1905—1925),中共党员。1924年参加沪西工友俱乐部,成为工人夜校活动的积极分子。1925年参加二月罢工,同年5月15日为捍卫工人利益,惨遭日本资本家枪杀,他的牺牲成为五卅运动的导火索。</b></p> <p class="ql-block"><b>瞿秋白(1899—1939),192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上当选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并主持中央工作。后任中共第四至六届中央委员,第六届政治局常委等职。1935年遭国民党当局逮捕,同年于福建长汀就义。</b></p> <p class="ql-block"><b>4、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b></p><p class="ql-block"><b>为配合北伐,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起义取得胜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商务七烈士</b></p><p class="ql-block"><b>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商务印书馆有七位职工牺牲。</b></p> <p class="ql-block"><b>一个人不是为一已而生,是为社会为人类而生。</b></p><p class="ql-block"><b> ——侯绍裘 一九二一年</b></p><p class="ql-block"><b>侯绍裘(1896—1927),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五卅运动参与指挥学生游行示威。1927年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组织工作,同年4月,在南京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b></p> <p class="ql-block"><b>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攻打闸北火车站。</b></p> <p class="ql-block"><b>罗亦农穿的长衫;罗氏族谱有对罗亦农的记载。</b></p> <p class="ql-block"><b>罗亦农(1902-1928),1921年留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旅莫斯科支部书记,1925年回国,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1927年参与领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同年任中共中央组织局主任。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八七会议当选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后任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1928年在上海被捕,后于龙华就义。</b></p> <p class="ql-block"><b>赵世炎</b><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1901—1927),早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参与组建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参与组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4年回国后任中共北京地委书记,北方局执行委会宣传部长等职。1926年任中共上海区委组织部长兼上海总工会常务委员会主席,中共江苏省委代理书记等职,参与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1927在上海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于龙华就义。</b></p> <p class="ql-block"><b>5、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p><p class="ql-block"><b>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震惊中外的反革命政变,这次政变,是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b></p> <p class="ql-block"><b>周颙,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上海被捕,在龙华就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部分——信念的坚守</b></p><p class="ql-block"><b>展区分前仆后继、郊县农民武装暴动、龙华二十四烈士、左翼文化四个单元。有玻璃刻画和视屏播放组合表现形式展示《前仆后继》,互动游戏的《情报游戏坊》等展项。介绍了苏兆征、彭湃、陈延年等英烈的事迹。</b></p> <p class="ql-block"><b>1、前仆后继</b></p><p class="ql-block"><b>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上海人民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同反动当局继续开展斗争。许多优秀共产党员在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陈延年(1898—1927),早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参与组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并担任宣传部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1927年先后任江浙区委书记,上海区委书记等职。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1927年6月于上海被捕入狱,不久于龙华就义。</b></p> <p class="ql-block"><b>陈乔年(1902—1928),早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3年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任中共北京地委组织部长、北京区委组织部长等职。1927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等职。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1928年在上海被捕,不久于龙华就义。</b></p> <p class="ql-block"><b>图农民生活之改造。图农业之发展。图农民之自治。图农民教育之普及。</b></p><p class="ql-block"><b> —— 彭湃 一九二三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彭湃(1896—1929),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广东海陆丰地区领导武装起义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1929年在上海龙华就义。</b></p> <p class="ql-block"><b>解决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要解决的根本问题。</b></p><p class="ql-block"><b> ——邓演达 一九二七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邓演达(1895-1931),曾</b><b>任黄埔军校教育长。1926年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同年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随军北伐。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农民部部长等。1931年在上海被捕,11月被秘密处决于南京。</b></p> <p class="ql-block"><b>前仆后继的英烈</b></p> <p class="ql-block"><b>2、郊县农民武装暴动</b></p><p class="ql-block"><b>中共江苏省委于1928年1月至1930年8月,在上海郊县领导了多次农民暴动。</b></p> <p class="ql-block"><b>3、左翼文化</b></p><p class="ql-block"><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上海左翼文化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反对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斗争,兴起了一场颇有声势的左翼文化运动。</b></p> <p class="ql-block"><b>郁达夫(1896—1945),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参与领导创造社。1930年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任常务理事。1941年参加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委员会,任动员委员会执委。先后主编《创造》等文学作品及时事评论集。1945年在印尼被日军秘密杀害。</b></p> <p class="ql-block"><b>4、龙华二十四烈士</b></p><p class="ql-block"><b>1931年1月,中国共产党设在上海东方旅社和中山旅社等处的秘密联络点被公共租界巡捕和国民党政府警察破坏,36名共产党员被捕,后被解送到国民党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林育南、李求实、何孟雄、龙大道、恽雨棠、程楠、李文、蔡博真、欧阳立安、伍仲文、阿刚、胡也频、柔石、殷夫、冯铿、费达夫、汤士伦、汤士佺、王青士、彭砚耕、罗石冰、贺治平、李云卿及一名佚名烈士,二十四烈士是中共重要干部,他们的牺牲对革命事业造成重大损失。</b></p> <p class="ql-block"><b>柔石(1902—1931),1926年任镇海中学教务主任,1928年任宁海县教育局长,同年参与筹备朝花社。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仼左联执行委员,并代表左联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1年在东方旅社被捕。</b></p> <p class="ql-block"><b>殷夫(1910——1931),1927年在同济大学学习。1929年因参加工厂罢工被捕,出狱后参与编辑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列宁青年》等刊物,并从事工人运动。1930年参与发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1年1月在东方旅社被捕。</b></p> <p class="ql-block"><b>《羊毛背心祭芳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女英雄冯铿 </b></p> <p class="ql-block"><b>1950年4月,在龙华就义地发掘出来的冯锉的遗物——羊毛背心。</b></p><p class="ql-block"><b>龙华烈士纪念馆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b></p> <p class="ql-block"><b>龙华烈士纪念馆文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第四部分——民族的脊梁</b></p><p class="ql-block"><b>展示一 • 二八和八 • 一三淞沪抗战、文化抗战、抵制日伪、支援各地抗战、郊县抗日武装斗争等历史事件,天幕投影、3D地面弹坑画、多维度展墙等形式展示《八一三淞沪战役》等展项。介绍了邹韬奋、邓演达、李公朴等英烈的事迹。</b></p> <p class="ql-block"><b>1、一 • 二八淞沪战役</b></p><p class="ql-block"><b>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突袭上海闸北,挑起战事,驻守上海十九路军与随后参战的第五军及其他部队,与敌浴血奋战36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p> <p class="ql-block"><b>童子军四烈士</b></p> <p class="ql-block"><b>两次淞沪抗战时,中日双方武器装备。</b></p> <p class="ql-block"><b>2、八 • 一三淞沪战役</b></p><p class="ql-block"><b>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再度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进行了3个月顽强抵抗。这是中国进行全面抗战的第一次重大战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抗日武装斗争等历史事件,天幕投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3D地面弹坑画、多维度展墙等形式展示《八一三淞沪战役》等展项。</b></p> <p class="ql-block"><b>3、文化抗战</b></p><p class="ql-block"><b>抗战时期,上海文化界爱国人士纷纷投入抗战洪流中,创作了许多文艺作品动员国人坚持抗战,颂扬人民抗战斗志。</b></p> <p class="ql-block"><b>任光(1900—1941),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b><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1928年任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主任,后参加左翼剧联音乐小组和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创作《渔光曲》、《打回老家去》等著名歌曲。1940年参加新四军,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牺牲。</b></p> <p class="ql-block"><b>邹韬奋(1895—1944),1926年主编《生活》周刊。1932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5年后先后创办了《大众生活》等刊物,并参与领导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工作。1936年因抗日救亡与李公仆等7人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史称“七君子事件。获释后先后主编《抗战》等刊物。1944年在上海病逝,后被中共中央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b></p> <p class="ql-block"><b>4、支援各地抗战</b></p><p class="ql-block"><b>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共上海地下组织领导上海人民从物力、财力对抗日根据地与抗日前线鼎力援助,还组织大批上海爱国青年奔赴抗日战场,并献出宝贵生命。</b></p> <p class="ql-block"><b>5、郊县武装抗日斗争</b></p><p class="ql-block"><b>上海沦陷后,中共江苏省委于1938年春建立外县工作委员会,领导上海周边地区的抗日斗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第五部分——胜利的奋争</b></p><p class="ql-block"><b>展区展反对内战争取和平,里应外合迎接解放和解放上海等内容,介绍王孝和、李白、秦鸿钧、张困斋、张权、陈仲信等英烈的事迹。</b></p> <p class="ql-block"><b>1、反对内战争取和平</b></p> <p class="ql-block"><b>前途是光明的,那光明正在向大家招手,只待大家努力奋斗。</b></p><p class="ql-block"><b> ——王孝和 一九四八年</b></p> <p class="ql-block"><b>2、里应外合迎新解放</b></p> <p class="ql-block"><b>李白,永不消逝的电波。</b></p> <p class="ql-block"><b>穆汉祥(1924—1949) 1945年考入交通大学,194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次年任中共交大总支组织委员,参与领导交大学生运动,1949年4月被捕,5月20日就义于上海宋公园(今闸北公园)。</b></p> <p class="ql-block"><b>3、解放上海</b></p><p class="ql-block"><b>1949年5月12日,华东野战军发起解放上海战役,5月27日上海全部解放,在解放上海战役中,7613名解放军指战员献出了生命。</b></p> <p class="ql-block"><b>第六部分——时代的先锋</b></p><p class="ql-block"><b>展区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各领域涌现的烈士与英模。介绍彭加木、吕士才、钱学森、邹碧华、汤庆福等英烈的相关事迹。</b></p> <p class="ql-block"><b>朝鲜战场牺牲的英烈,饶惠谭(1915—1953)。</b></p> <p class="ql-block"><b>结束:将英雄精神带回家</b></p> <p class="ql-block"><b>寄语留念</b></p><p class="ql-block"><b>寄语留念者很多。朋友!你会加入此行列吗?</b></p> <p class="ql-block"><b>《无名烈士》</b></p><p class="ql-block"><b>象征着无名烈士虽已为民族而牺牲,却魂归祖国大地,他们的崇高精神将激励后人为中华崛起而奋斗。</b></p> <p class="ql-block"><b>缅怀先烈,祭奠英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这里原为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和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1927年到1937年,数以千计的革命志士曾被关押于此。公园东北为刑场。罗亦农、彭湃、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和李求实、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左联五烈士”)等革命志士就义于此。解放后,作为革命烈士纪念地予以保护。</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大门,现龙华烈士陵园4号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大门挂牌、岗亭</b></p> <p class="ql-block"><b>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的反革命政变</b></p> <p class="ql-block"><b>囚车</b></p><p class="ql-block"><b>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抓捕、押运“囚犯”的车辆。</b></p> <p class="ql-block"><b>卫兵营房</b></p> <p class="ql-block"><b>看守所</b></p><p class="ql-block"><b>原国民党淞沪警备</b><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司令部看守所,俗称龙华监狱,羁押共产党人、爱国人士。</b></p> <p class="ql-block"><b>胜利与斗争广场的铸铜雕塑《胜利》</b></p><p class="ql-block"><b>三节断残的大铁链,一组被砸碎的锁链,展现非凡的力度和气势,传递给人们一种抽象与寓意性的雕塑艺术信息。</b></p> <p class="ql-block"><b>老桥遗址</b></p><p class="ql-block"><b>英烈就义时经过的小木桥。</b></p> <p class="ql-block"><b>在龙华牺牲的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监察委委员:</b></p><p class="ql-block"><b>罗亦农、杨殷、彭湃、陈延年、赵世炎、陈乔年、林育南、杨匏安、张佐臣、许白昊、杨培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缅怀先烈,祭奠英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龙华烈士陵园——“上海雨花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龙华烈士陵园纪念碑</b></p> <p class="ql-block"><b>雕塑《解放上海》</b></p><p class="ql-block"><b>群雕再现解放军与上海人民欢庆上海解放的热烈情景。</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