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化宮,我们心中的艺术殿堂,文化宮情结将我们紧紧地维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啊,工人文化宫</p><p class="ql-block"> 我们心中的艺术殿堂</p><p class="ql-block">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的思绪回到了1958年,这一年厦门工人文化宫成立了,从此厦门人民有了最想去的地方。1959年,厦门工人业余艺术团成立了,厦门工人文化宫成了我们心中最最神圣的艺术殿堂。</p><p class="ql-block"> 在文化宫,我们受到了艺术的启迪与熏陶,我们第一次走上舞台,我们享受艺术的美好,我们接受观众的检阅与评判,我们的艺木品位得到提升,我们成长起来,成熟起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近群众,走进营区,厂房,社区,学校,文化宫让我们懂得艺术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艺术是要为工农兵服务的。</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啊在那些激动人心的岁月,我们忘我地付出,辛勤地奉献,我们虚心好学,精益求精,我们排演了一批批精彩的节目,一部部大戏,歌剧《洪湖赤卫队》、《三世仇》、话剧《抓壮丁》、《骄阳》、《千万不要忘记》、《牢门枪声》、《被控告的人》、活报剧巜观察镜里看蒋军》、舞剧《抢亲》、舞蹈《弓舞》等等。我们文化宫的体育舞蹈团1995年代表中国参加第七十届英国黑池舞节获得摩登团体舞第三名、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出现在金发碧眼舞者的领奖台上,为祖国争得了荣譽!</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付出得到厦门人民的认可,我们的演出得到观众的好评。文化宫不仅给予我们艺术的滋养,更重要的是给予我们品德的铸造。从文化宫走出来,我们有的成了公务员,有的成了专业文艺工作者,有的成了人民教师,有的成了作家,在各行各业成了业余文艺骨干…。</p><p class="ql-block"> 工人文化宫,你是艺术的摇篮,你是我们艺术的启蒙老师,你是我们人格成长的导师,难忘那激动人心的岁月,这段岁月传递的是自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递的是团结友爱的力量,这一切永远激励我们前行!感恩工人文化宫!工人文化宫你己融入我们生命的年轮,我们永不忘怀,永远铭记!!</p> <p class="ql-block">朗诵《文化宫,我们心中的艺木殿堂》</p><p class="ql-block">(陆以诺,王鹭娜,卓钦锐,陈同碧,曾若虹,庄翠莉,孫杭进,江菱菱)</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陆以诺,王鹭娜</p><p class="ql-block">原市音协主席袁荣昌先生来了。</p> <p class="ql-block">原市总工会主席陈垂康先生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p> <p class="ql-block">原市文化局局长彭一万先生用诗一般的语言祝辞。</p> <p class="ql-block">高振碧先生代表老艺友向文化宫吳红霞主任献礼。</p><p class="ql-block">吴红霞主任致辞。</p> <p class="ql-block">现任文化宫领导:</p><p class="ql-block">王意志,陈美泉,吳红霞,陈宏亲临现场与大家同庆。</p> <p class="ql-block">联欢演出</p><p class="ql-block">开场歌舞《祝福祖国》(陈丽燕,李月等)</p> <p class="ql-block">洪恩中(洪宽基老师的儿子)萨克斯独奏《祝愿歌》,《夕阳西沉》</p> <p class="ql-block">闽南相声:答嘴鼓《唐山过台湾》杨敏谋,尤国栋从广播,电视走来…</p> <p class="ql-block">孫杭进独唱《情怨》,委婉动听,他己拍了多部影视剧。</p> <p class="ql-block">郑静雅教授的手风琴独奏《西班牙斗牛士》</p> <p class="ql-block">黄秀丽的独唱《中国大舞台》</p> <p class="ql-block">表演唱《一支小雨伞》(陈加泽,陈丽燕)</p> <p class="ql-block">舞蹈《望星空》(季秋英,龙志勇)</p> <p class="ql-block">陈少堂,连荣国,何志伟的《过雪山草地》</p> <p class="ql-block">庄翠莉,陈同碧的《洪湖水浪打浪》</p> <p class="ql-block">庄翠莉的《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p> <p class="ql-block">杨子平,叶森的二重唱《梨花又开放》</p> <p class="ql-block">女声小组唱《心中的海洋》</p><p class="ql-block">(话剧《牢门枪声》插曲)</p> <p class="ql-block">林俊杰的朗诵《江芦的詠叹》</p> <p class="ql-block">舞蹈《傣家欢舞》(张梅春,李惠玲等)</p> <p class="ql-block">陈德源用自创的组合胡琴演奏《二泉映月》</p> <p class="ql-block">合唱《不忘初心》,《共筑中国梦》</p> <p class="ql-block">《骄阳》剧组和体育舞蹈团的朋友与张金城,苏梦林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话剧《牢门枪声》的朋友与剧作者周祥涛先生和刘维俊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话剧《被控告的人》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联欢会高潮:进入拉歌互动</p> <p class="ql-block">胡福宝先生独唱</p> <p class="ql-block">苏丽鷃独唱</p> <p class="ql-block">连良的《绒花》</p> <p class="ql-block">著名越剧小生筱贤芳来了</p> <p class="ql-block">钟哲亮先生来了</p> <p class="ql-block">红叶的朋友你们好!</p> <p class="ql-block">曾若虹一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团长</p> <p class="ql-block">史艳玲,黄瑛来了</p> <p class="ql-block">陈德源见到老朋友黄瑛很高兴</p> <p class="ql-block">彭大将军,您好!</p> <p class="ql-block">韓母的女儿来了</p> <p class="ql-block">发小</p> <p class="ql-block">热闹的拉歌场面</p> <p class="ql-block">江菱菱和蔡秀珠《手拿蝶儿敲起来》</p> <p class="ql-block">省音协主席章绍同和夫人刘丽菲来了,和陈主席,刘家兄妹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欢乐今宵,不忘友情,</p><p class="ql-block">祝朋友们健康长寿,合家幸福,吉祥如意,万事顺利!来日再欢聚!</p> <p class="ql-block">参加市里庆祝五,一劳动节表彰三百位劳模,及庆祝工人文化宫成立六十周年大会。</p> <p class="ql-block">《洪湖》回想</p><p class="ql-block"> 2018年是厦门工人文化宫六十周年诞辰。历史的回顾将我推上欢庆的舞台,一曲《洪湖水浪打浪》引起台上台下共鸣,厦门人民不曾忘记那段岁月。</p><p class="ql-block"> 1961年,我在厦门一中就读高二。一次参加市中学生文艺汇演,我担任报幕与独唱。恰逢文化宫刚成立的工人业余艺术团在筹备排演歌剧《洪湖赤卫队》,他们选中我担任剧中女主角韓英。一个中学生就此走进了这个集体,走上了这个舞台。</p><p class="ql-block"> 当年,国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市总工会全力支持排演《洪》剧以鼓舞广大职工群众战胜困难的士气,并号召全体演职人员演《洪湖》,学习洪湖人的革命精神,克服困难拿下全剧。这个由工人,干部,教师,学生组成的集体,全剧155人没有一分补贴,服装,道具,布景全部自己动手做,当时电影还未上映,连总谱都是靠从湖北歌剧院支援的录音带由乐队指挥花几天几夜硬听整理出来的。大家饿着肚子加班加点,特别是幕后工作人员更辛苦,他们经常加班到半夜,凌晨,肚子饿了到地里刨颗包菜,白水煮煮吃得热气腾腾,天亮了又赶去上班。一个中学生耳闻目睹面对此情此景,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什么叫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什么叫劳动创造世界,我被深深地感动了。</p><p class="ql-block"> 这个集体纯朴,温暖,团结友爱,充满亲情。当时正读实小五年级的卓欽銳,江菱菱在剧中扮演小宝,小红,两个小演员总是得到大家的呵护,每次排练,演出完,工人老大哥总要把他们安全护送到家。我从高二进入高三,学习更加紧张,但因市里己安排演出任务,演出继续进行。学校校长,老师,同学都关心我,王毅林校长教导我"戏要演好,高考也要考好",班主任詹出源老师悄悄地去看我们排练,看我能利 甪幕间休息时间复习功课才放下心来,同学们在我缺课时会帮我记笔记,我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这一切给我多大的支持与鼓励啊!而同在剧组里饰演男主角刘闯的洪宽基老师和饰演老么的叶幼瑜老师也以他们对艺朮的精益求精,以身作则教育着我。在剧组里,亲情同样温暖着我, 演出換场大家都在忙碌,却总关心我有没有休息好,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演韓母的爱琴姨总是候在场边,等我一下场马上递上她特制的饮料让我润喉。我感动,我感恩!人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要说“巳所欲,施于人",我也要学会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p><p class="ql-block">演《洪》剧的这段经历,不仅在艺术上给我启蒙,锻炼,打下较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教会我做人。</p><p class="ql-block"> 高中毕业后,我考上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成了一名物理教师。文艺仍是我终生不能割舍的最爱。在华师大文工团演唱歌剧《江姐》,《夺印》等,在双十中学任教期间,仍积极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退休后,我和文化宮的老艺友们重组了红叶艺术团,並担任常务副团长。我们不忘初心,自力更生,自筹资金,无私奉献。我们深入工厂,社区,部队,学校,乡村,养老院,演出几十场。如今我担任厦门通俗文艺研究会艺术团团长,艺术总监,在艺术上把关,为演出购买服装,为排练演出准备点心,大家团结友爱,只有付出,没有索取,努力提高演出水准,其乐融融,为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艺术陶冶情操,充实精神生活,</p><p class="ql-block">使我的晚年过得健康有意义,这一切都得益于六十年前在文化宮种下的艺术种子,一部大戏,一部好戏伴随我一生,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结出果实,使我收获人生的幸福与快乐!</p><p class="ql-block"> 感恩工人文化宫,感恩优秀的艺术作品,感恩艺友们,感恩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一切构成我生命的年轮,我深深地感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