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继续在台湾旅行。</p> <p class="ql-block"> 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湾新北市万里区,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长约1700米。</p> <p class="ql-block"> 台湾四面环海,优美的海岸景观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百度介绍:野柳地质公园为台湾北部著名的地质公园。经千百万年风雨、海水、自然的侵蚀、风化,地质地貌发生变化,逐渐形成蕈状石、烛台石、姜石、壶穴、棋盘石、海蚀洞等地质奇观,让全长1700米的海岬,成为台湾最负盛名的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 再加上周围丰富的海洋生态、渔村风情等多元地貌,让野柳成为深具教育、观光与游憩功能的著名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野柳最著名的就是这尊“女王头像”。</p><p class="ql-block"> 女王头——台湾旅游业的一张名片 蕈状石是野柳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观,尤其是“女王头”雍容尊贵的形态,早已成为野柳地质公园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女王头本身就是一个蕈状石,形成原因和其他蕈状石大致相同。由于它的颈子修长、脸部线条优美,神态像极昂首静坐的尊贵女王,大家才特别称它为“女王头”。</p> <p class="ql-block"> 科学家预估女王头的脖子会因海水以及风、雨等自然侵蚀而变得越来越细,在2040年前后断掉。</p> <p class="ql-block"> 蕈状石的演育过程要历经千百年,一颗颗活像是大香菇的髦状石,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风景。野柳地质公园里宣状石,因外观像是一柱擎天的巨型香菇,因此又称为擎柱石,整个野柳公园内有180余个,完整地记录了蕈状石的演育过程。</p> <p class="ql-block"> 野柳地质公园规模并不大,但绝对有特色,极具吸引力,特别是女王头像,天然自成,惟妙惟肖,不得不赞。</p> <p class="ql-block"> 中台禅寺。中台禅寺位于台湾省南投县埔里镇一新里,于1994年创建。又于西元1994年至2000年开始重新规划改建。</p><p class="ql-block"> 中台禅寺历时修建10年,耗资30亿新台币。由台北101摩天大楼及世博会台湾馆著名设计师李祖原设计。这所寺庙与众同是不烧香,住有尼姑,和尚,还是一座高等的佛学院,环境优美,内部采用中央空调及智能化管理系统,为僧侣和信众们创造了舒适、幽静的环境,可同时容纳2000名僧尼和1000名居士在此居住修行。有人称它是世界上“最豪华、最现代化的庙宇”。</p> <p class="ql-block"> 中台禅寺建筑远望像一位修行之人静坐于群山之中。惟觉老和尚与名建筑师李祖原居士对于中台禅寺的建筑内涵融合了中西工法,并且运用『直了成佛』的顿悟法门『因次第尽』的渐修精神,还有古代丛林的风格,将艺术、学术、宗教和文化融为一体,却不失禅宗的风格,令人为之赞叹。</p> <p class="ql-block"> 中台禅寺除了建筑令人赞赏,硬体设备也相当完善,有禅堂、四天王殿、菩萨殿、三世佛殿、讲堂、知客室、大寮、斋堂让信众参拜、使用。</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网上下载的一张图片。稍微远一点距离拍摄,便可见中台禅寺全貌。其建筑的最大特色,远望恰似一位修行人澄心静坐于群山之中,散发着包容大千的磅礴气象。真是座宏伟的寺庙,它不是传统的中式寺庙的样式,它将西式建筑的元素融入其中。有西式的工法,一眼望去又是禅寺。将艺术、学术、宗教和文化融为一体,却不失禅宗的风格,令人为之赞叹。</p><p class="ql-block"> 遗憾,我的时间不够,无法多角度去拍拍这座别具一格,独具匠心的宏伟寺庙。</p> <p class="ql-block"> 大殿内用名贵材料摆设、装点。</p> <p class="ql-block"> 好大、好重的两扇大铜门,好大的铜门叩。</p> <p class="ql-block"> 日月潭。日月潭位于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旧称水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p> <p class="ql-block"> 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态面积为7.93㎞2(满水位时10㎞2),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长约37千米,是中国台湾外来种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华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p> <p class="ql-block"> 2009年,日月潭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中国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时即被选为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1]之称。</p> <p class="ql-block"> 乘游船可在湖面上游览、观光。</p> <p class="ql-block"> 日月潭中有一小岛远望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名拉鲁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日月潭风景区,是台湾地区最著名的风景区。台湾地区天然湖泊很少,最大和最有名的就是日月潭,水域面积9㎞2,平时水深30多米。</p> <p class="ql-block"> 阿里山铁路有7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仅存的三条高山铁路之一,途经热、暖、温、寒四带,景致迥异,搭乘火车如置身自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本想去乘坐阿里山小火车玩玩,毕竟它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高山铁路。遗憾,维修,少了一个热点。</p> <p class="ql-block"> 阿里山。百度介绍:阿里山位于台湾省嘉义市东方75公里,地处海拔高度为2,216米,坐标为北纬23度31分,东经120度48分,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是台湾省的著名旅游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阿里山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由地跨南投、嘉义二县的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大山组成。</p> <p class="ql-block"> 阿里山区的林相丰富,从亚热带的阔叶林到寒带的针叶林都有。</p> <p class="ql-block"> 800公尺以下丘陵为热带林相,主要由相思树、构树构成。樟树、枫树、楠树和壳斗科植为主的暖带林相。</p> <p class="ql-block"> 1,800~3,000公尺左右的林相为温带林,红桧、台湾扁柏、台湾杉、铁杉及华山松称为阿里山五木在此大量生长。</p> <p class="ql-block"> 阿里山的千年桧木群是台湾最密集的巨木群,桧木还分为红桧和黄桧,其中黄桧较为稀少。</p> <p class="ql-block"> 3,000~3,500公尺主要是台湾冷杉,呈现寒带林的林相。</p> <p class="ql-block"> 多样的林相造就了多种动物栖息的生态,在鸟类方面,有栗背林鸲、酒红朱雀、鳞胸鹪鹩等中高海拔鸟群。还有台湾猕猴、赤腹松鼠、山羌、山猪等动物。</p> <p class="ql-block"> 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一般俗称的阿里山,正确的说法是阿里山由十八座大山组成,涵盖了阿里山山脉的主要山系。若以地形来说,阿里山山脉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在塔塔加鞍部以楠梓仙溪、沙里仙溪和玉山群峰区隔。</p> <p class="ql-block"> 阿里山景观多元,春可赏花、夏能避暑,秋冬观日出、看云海,一年四季皆有可观。</p><p class="ql-block"> 高山铁路、森林、云海、日出及晚霞,更号称阿里山五奇。</p> <p class="ql-block"> 阿里山曾是台湾重要的林场,如今则是驰名中外的森林游乐区;此地地势高亢,空气清爽宜人,夏季气温较平地低,故素以避暑胜地闻名。</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台湾在日本占领、殖民时期(台湾称作日据时代),曾从台湾砍伐和掠走大量木材,而且都是那些名贵的、生长周期长的大树,如楠木、桧木等。后来我去日本旅行时,见到好多神社、寺庙、甚至公园门前立的那些仪式般的木架,据说都是当年从台湾弄去的。</p> <p class="ql-block"> 百度介绍:1899年2月,嘉义办务署石田常平氏依山胞传闻,查访发现阿里山桧木原始森林。</p> <p class="ql-block"> 1900年6月12日,日本政府派小西成章、小笠原富二郎、小池三九郎及石田常平等人展开调查阿里山森林,据调查约有30万株的原始桧木林遍及整个阿里山区,从此开启阿里山天然森林资源的滥觞。</p> <p class="ql-block"> 1906年11月,小笠原富二郎发现包括今之阿里山神木的神木群。</p> <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0月25日台湾光复,日本归还台湾给中国,阿里山持续三十余年的伐木工作,其天然的红桧、扁柏等珍贵树种几已被砍伐殆尽。</p> <p class="ql-block"> 看看这留下来的巨大的树根,这是多么大的一棵大树啊,生长了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就这样被日本人强行砍伐掠走!</p> <p class="ql-block"> 在阿里山,树龄超过千年的巨木特多,有“阿里山神木”之称的红桧巨木,即超出三千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 阿里山“五木”——红桧、扁柏、亚杉、铁杉、松树,名闻天下,而代表阿里山森林的阿里山神木、眠月神木则都是红桧。</p> <p class="ql-block"> 百度介绍:在阿里山主峰的神木车站东侧,耸立着一棵高凌云霄的大树,树身略倾侧,主干已折断,但树梢的分枝却苍翠碧绿,树高52米左右,树围约23米,需十几人才能合抱,巍巍挺立,虹劲苍郁,被人们尊为 “阿里山神木”。 它大概生于周公摄政时代,故被称为“周公桧”,据推算它已有3000多年高龄,是亚洲树王,仅次于美洲的巨树“世界爷”。</p> <p class="ql-block"> “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的伟大!”傲然擎天的千年神木、变化万千的四季林相、壮丽绝伦的云海日出和工程浩大的登山铁路,无不令人叹为观止,阿里山的美丽赢得了不绝的赞赏和歌颂! 日出、云海、晚霞、松桩、小火车、姊妹潭均是阿里山奇观,松桩是日本侵略者掠夺千年松树后留下的历史见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