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敦煌西北90公里处的小方盘城,西距罗布泊边缘约150公里。 玉门关与阳关,一个在北,一个在南,相距70公里,同为汉武帝时所置。两者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通西域和连欧亚的重要门户。 历史上的玉门关,曾经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 后经隋唐、宋初两次迁移,至西夏占领整个河西走廊后,玉门关就从史籍上销声匿迹了。 现存玉门关为汉代所建,遗址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四周城垣保存完好,为黄胶土夯筑,开西、北两门。城堡平面呈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总面积630多平方米。城北坡下有东西走向的一条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过乘及邮驿之路。 登上古关,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杨挺拔,芦苇摇曳,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使人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诗中那悲壮苍凉的场面,不断激发游人前来探秘寻幽。其实现在的玉门关已今非昔比,可能生态不及古代,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们安居乐业。 杨延富 摄于2020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