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风采】画报封面上的毛主席像,尽显伟人风采。

福全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主席</p> <h1><b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 color: rgb(255, 138, 0);">【毛泽东时代】毛泽东发怒:为了农民,卫生部不能只为老爷服务</b></h1><p class="ql-block">引子</p><p class="ql-block">近些年来,国家强力推行医疗与医药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降低了老百姓的看病用药支出,真正实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再回顾历史,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为了广大农民,也曾经施行了重要的医疗改革。</p><p class="ql-block">一、毛主席因何发怒</p><p class="ql-block">上图是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主席对当时卫生部工作的不满所发表的意见,他说道: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服务,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还是老爷,而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在农村,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p><p class="ql-block">认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中国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幅员广大的农村,则存在医院少、医生少、药品少的状况,农民群众有病得不到医治,从而引起了毛主席的愤怒,他特别提出要把医疗资源重点投入到农村。</p> <p class="ql-block">此后,为了响应老人家的号召,全国医疗系统行动起来,从建立农村医疗体系、培养赤脚医生、发展中草药、派出医疗队、药品降价等方面,极大缓解了困扰新中国的农民看病就医问题。</p><p class="ql-block">二、赤脚医生是农村医疗网中重要角色</p> <p class="ql-block">1969年1月的《人民画报》刊登了上海郊区川沙县江镇公社的赤脚医生事迹,照片中是被贫下中农誉为“顶顶信得过的小医生”王桂珍,她正在讲用会上介绍自己的学习体会。</p> <p class="ql-block">“赤脚医生”金云娣在田头直接为女社员进行医疗,这种深入田间地头服务的场景,正是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左边的“赤脚医生”名字叫张大新,特地探望两年前被她抢救过来的小男孩,可以看出这位医生的水平不低。</p> <p class="ql-block">除了治病救人,赤脚医生们还积极参与到农村卫生的指导,照片中是当时道新大队的赤脚医生和一位贫下中农在搞粪水管理,同时对饮用水进行消毒。</p> <p class="ql-block">1970年4月《人民画报》刊登的江苏常熟农村医疗网架构状况,具体是:每个公社一所医院,设置20余间的床位,配备20名左右的医务人员,负责全公社的疾病防治;每个生产大队设置卫生保健室,由1到2名赤脚医生、1名接生员及下放的医务人员组成,负责全大队的疾病防治;每个生产队再配备一名卫生员,负责经常性的预防工作。图中是赤脚医生和革命医生为贫农社员建立了家庭病床。</p> <p class="ql-block">常熟县某公社医院的医生边诊疗,边向两位赤脚医生现场传授,指导她们进行临床实践。</p> <p class="ql-block">常熟县某生产队的卫生员正在给社员群众普及伤风感冒的预防知识,小黑板直接挂在树枝上,群众们围坐在地上,认真听讲。</p> <p class="ql-block">常熟县某大队的卫生保健室,一名赤脚医生正在给社员看病,药品架上的药品非常丰富,这样社员们的寻常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方便的诊疗。</p><p class="ql-block">二、医疗队对农村大病的救治</p> <p class="ql-block">1969年10月《人民画报》刊登的医疗队报道,1966年9月,上海华山医院派出医疗队怒江分队,前往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进行巡回诊疗。他们翻山越岭,跨过吊桥,医治了无数百姓。</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一位居住在碧罗雪山达打科大队的老大娘史马珍,她因患白内障在解放前就双目失明,在医疗队的医治下,治好了眼睛,恢复了视力。下图是医疗队员正在给一位肾囊肿患者做手术。</p> <p class="ql-block">1970年4月《人民画报》刊登的“穿军装的‘赤脚医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抽调三分之一的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来到陕北农村为农民兄弟姐妹提供医疗服务。</p> <p class="ql-block">医疗队的女队员们在陕北期间,遇水就撩起裤脚,挑着医疗箱,趟水而过,为广大的社员群众们服务。</p> <p class="ql-block">解放军医疗队员深入黄土高原上,到农家炕头上为老百姓做手术,巡回到田地旁,为劳动中的社员们检查身体。</p><p class="ql-block">三、重视传统中医学</p><p class="ql-block">1969年11月《人民画报》刊登了“发掘祖国医药学宝库”的一篇报道,讲述了广州部队的医疗战士来到民间采草药,搜集民间的药方,以解决西药匮乏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军医们在群众的帮助下,共同采集草药。</p> <p class="ql-block">两位军医在海岛上拜贫下中农为师,搜集当地的民间药方,部队也开始种植草药</p> <p class="ql-block">1971年3月《人民画报》刊登了“草医草药是个宝”的文章,讲述了江西省德兴县开展的草医草药群众运动,当地百姓除了采药,还广泛种植药材,家家户户都备有常用草药,确保了平常小病自己解决。</p> <p class="ql-block">最后全县还大力发展中药产业,加工各类中药制剂,缓解了农村缺少医药的问题,而家家户户对中医中药的知晓,让小伤小病不出门,极大地保障了群众的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四、开展全国药品大降价</p> <p class="ql-block">1970年2月《人民画报》刊登了"药品全面大幅度降价"的文章,除了重视中医中药,国家对制药业加大投入,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西药开展了大幅度降价。</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药厂的技术人员、工人联合起来,不断进行技术革新,试制新的药剂产品,下图是医药战线的工人,积极增产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用的各种中成药。</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为赤脚医生大规模生产的低价出诊箱,下图是农村和边疆地区百姓用药成本大幅度降低,人们喜笑颜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最后我们以毛主席在农村接见农民的照片,来结束本文,他老人家对劳苦大众,自参加革命时,就一直惦记在心头,他容不得农民和普通百姓的疾苦,从而他的发怒,最终让整个国家都开始重视那些遍布全国各地的农村百姓,他的心中,永远是人民!</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向他老人家致敬!永远怀念他!</span></p> <p class="ql-block">《解放军画报》封面上的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民族画报》封面上的毛泽东</p> <h2>影像记忆 | 《人民画报》封面的毛主席像</h2><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1950年,毛主席为《人民画报》创刊题写了刊名,毛主席像首次出现在《人民画报》封面上。此后,在《人民画报》60多年的历史上,毛主席像30多次成为《人民画报》的封面。</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毛主席有多大魅力?三位美国总统赞叹不已,奥巴马更是圣诞拜画像</b></p><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上对西方影响最大的无外乎两个人,一位是孔子,一位是毛泽东。如果问20世纪哪一位中国人最有影响力,首推毛泽东。我想这是白宫选择毛泽东代表中国形象的原因。”(来源于2009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在奥巴马当上总统之后,他在美国白宫举办的第1个圣诞节,突然有一件事情,引发了外界强烈的震动,摆放大量美国白宫蓝厅中央的一棵圣诞树上,由奥巴马夫人米歇尔亲自进行装扮,一个圣诞树再怎么重要,就算是有总统夫人亲自装扮的,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但是令人非常奇怪的就是,但毛泽东的画像就挂在上面的圣诞树上。</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中国和美国不仅是一个非常好的贸易伙伴,但是更多的时候有很多的冲突,而作为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对于美国,是一个红色的社会主义缔造者,而对于美国的资本家来说,简直如同美国人的噩梦,身为资本主义家代言人的美国总统为什么要将毛泽东的画像挂起来崇拜呢?难道他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吗?</span></p> <p class="ql-block">奥巴马曾高度赞扬毛泽东的内政外交,即“一个国家,国民要使自己成为国家的主人,”奥巴马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总统,在美国白人至上的社会之中,他却是第1个真正意义上的黑人总统。在美国当中有一个党派叫做黑豹党,这是一个黑人党派,为了黑人的权利奋斗,黑豹党的多位重要领导人都非常崇拜毛泽东,据说他们更是人手一本毛主席语录,而且不少人都加入美国共产党,因为这些人相信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够拯救黑人的地位。</p><p class="ql-block">而身为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对于黑人的权利比其他总统更加的在乎,但是他当上总统之后也控制好自己的言行,并没有像特朗普一样大放厥词,对于毛泽东言论少之又少,但是他拜祭毛泽东画像这一个举动,就可以知道他是多么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艾森豪威尔:毛主席是一个极难对付的人物,恐吓、威胁对他没有用!当时我拿核武器恐吓他的时候,他却回复我的是,“原子弹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我看他也是纸老虎,决定战争胜利的根本因素是人,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p><p class="ql-block">1953年1月中旬,在新墨西哥州核试验场,一种适于大口径火炮发射的原子弹第一次爆炸成功,当时的朝鲜战争尚未结束,美国对于中国的威胁进一步加大,可是毛主席却仍然没有害怕面对着一个新上任的美国总统,他曾这样子对金日成说:“这是一种恫吓,一种赤裸裸的核讹诈。”</p><p class="ql-block">但是美国仍然不敢使用核武器,因为一旦使用了核武器,毛主席带领了中国人民,绝对是会和美国死磕到底的,美国不敢轻举妄动,最终是在当年7月份的时候签订了停战条约,朝鲜战争就此结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尼克松:无论人们对毛有怎样的看法,谁也否认不了他是一位战斗到最后一息的战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尼克松访华后半年多,毛泽东与世长辞,尼克松在《领导者》一书中就这样子去评价毛泽东,在他心目中,毛泽东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他们促进了当时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作为中国来的第1个美国总统,面对当时的毛主席也是非常的有激动,当他见到毛主席的时候,被这一个伟大人物所给震撼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30分,尼克松乘坐的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随即就前往毛泽东的中南海书房进行回民,本来打算谈15分钟,结果就延长到了一个多小时,当时的毛主席大病初愈 ,在和尼克松的交谈之中,他们就像一对亲切的老朋友说些俏皮话。</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毛泽东风趣地说:</span><b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在你选举时,我是投你一票的。”</b><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对于尼克松的对华政策,他是非常满意的,甚至在以后尼克松落选时的时候,毛泽东都曾对尼克松的女儿说,欢迎尼克松再一次来到中国。</span></p> <h1><b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 color: rgb(255, 138, 0);">基辛格如何评价毛主席:他是一位王者哲学家</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斯人已逝,空谷留音,毛主席虽然与世长辞但却穷极毕生之力,为中国留下了一笔又一笔宝贵财富,从物质上新中国的拔地而起赋予中国儿女一个尊严体面的生存家园,开辟了中华民族全新的未来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从精神上来看,毛主席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者,在理论与实践当中总结经验,为后世之人留下了毛主席思想这一宝贵财富,乃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思想家、哲学家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在我们中华儿女的眼中,毛主席乃是时代之巨人,而在外国人眼中毛主席亦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span><b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又或基辛格如何评价毛主席:他是一位“王者哲学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一、基辛格与毛主席渊源的开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基辛格是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与此同时也曾是美国尼克松、福特两度政府的国务卿,这是他身为一位外来移民所能够达到的最高职务,而他也被福特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与此同时作为现实政治支持者,基辛格在美国外交政策当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尤其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基辛格与中国之间的渊源最为我们所熟知的莫过于尼克松访华,作为先行者的尼克松秘密抵达中国并与周总理会面,为尼克松访华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实质上除却尼克松访华之外,基辛格也有数度访华经历,其间为毛主席所接见的次数也不在少数,正因如此双方之间也算是彼此熟悉的,而毛主席也称之为“中国的好朋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不过基辛格对于毛主席的个人印象依旧是由尼克松访华之事作为开端的。彼时自从</span><b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尼克松</b><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上台之后,基辛格便成为了他的一大智囊,而面对中美建交这一迫切愿求,尼克松将研究中美关系发展的可能与途径这个任务交给了基辛格,而基辛格也由此得到了用武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尼克松上台之初虽有发展中美关系的意愿,但是却因出兵柬埔寨之事激化了中美矛盾,毛主席发表的<b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b><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一度令尼克松愁眉不展。</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而基辛格同样对此作出了研究,他认为毛主席的一应观点避重就轻较为空洞,并没有直接与美国对立的表态等。</span><b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基辛格的观点是否正确暂且不论,不过这便是基辛格对于毛主席深入了解的开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以此作为开端,随着中美关系的不断发展以及与毛主席之间的接触,基辛格对于毛主席的印象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直到后来为毛主席所折服,称之为“王者哲学家”。</b></p><p class="ql-block">二、基辛格眼中的毛主席</p><p class="ql-block">基辛格对于毛主席的称赞处处皆可窥见,如面对毛主席的“持久战”他认为毛主席能够在国家利益需要之时,目光长远徐徐图之。而毛主席的另一杰作“矛盾论”同样被他认定为符合中国实际,以儒家大同文化作为终极目标发展的。</p><p class="ql-block">无论上述又或其它,基辛格对于毛主席的认知显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不过基辛格的一应认知亦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毕竟中西文化的异同所导致的沟壑也是既定存在的。不过基辛格对于毛主席的认知也绝非一日而来,乃是经由历史事件沉淀之后的总结。</p><p class="ql-block">一如通过基辛格眼中“尼克松访华”之事的开展,便可窥见出毛主席为何成为他眼中的“王者哲学家”。</p><p class="ql-block">尼克松访华之时,毛主席会见尼克松与基辛格的地点在中南海的书房当中。对于任何人而言第一印象虽然停留在表面但也非常重要,而第一印象并不仅限于一个人本身,同样也在于他的周边环境。</p><p class="ql-block">所以基辛格不仅特意观察了毛主席本人,对于这间中南海书房同样留了一份心。角落里的简易木床、摆成半圆形的沙发、沙发之间空隙处的茶几、毛主席身旁茶几上满满当当的书籍……对于此情此景基辛格颇有印象且如此看待,“犹如一个俭省的中产阶级家庭”。</p><p class="ql-block">不过从毛主席锐利的目光、略有轻蔑的眼神以及此后幽默的谈吐等,基辛格对于毛主席的印象便迅速开始平地而起,认为他与戴高乐一般,乃是放眼世界少有,具有典型个性的魅力型领袖人物。</p><p class="ql-block">而此后毛主席的一应观点与态度更令基辛格对于毛主席的印象逐步加深,尤其是“一次没有谈成,无非是我们的路子走错了。那我们第二次又谈成了,你怎么办啊?”无疑令远道而来的尼克松与基辛格松了一口气,且对中美关系的未来产生了进一步的希望。</p><p class="ql-block">此外基辛格同样注意到了毛主席交谈的另一特点,又或者是属于中国人本质上的特点“含蓄”。毛主席的态度是非常直接的,但是言谈之间总是隔着一层薄薄的面纱,不就部分问题作出具体表述,但是却能够透过内在看到其中的意思。</p><p class="ql-block">一如“因为日前不存在我们两个国家互相打仗的问题。你们想撤一部分兵回国,我们的兵也不出国。”其间便消除了困扰美国两届政府的难题,关于中国武装干涉周边部分国家如印度支那也就是东南亚地区,又或日本朝鲜等国家。</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在他看来毛主席表述了不会对外进行军事干涉、挑战美国的主要利益。</p><p class="ql-block">不过在我们看来毛主席虽是如此表态却也留了一定的斡旋余地,即“日前不存在两国打仗的问题”并不代表未来不存在,按照中国一贯的主张虽然愿意做出退步,但危机到中国根本之时绝不会坐以待毙。</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毛主席的表态也是针对尼克松与基辛格关于美国、苏联方面取舍的问题。彼时中美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三角关系,以基辛格惯用的排除法自然将之理解为,中美之间没有战争问题,也就意味着中国愿意与美国共同对抗苏联。</p><p class="ql-block">上述当中只是尼克松会谈之时双方谈话的冰山一角,而这场谈话被基辛格认定为属于苏格拉底式谈话。不过仅此也只是毛主席留给基辛格印象当中的一部分,不妨结合基辛格围绕毛主席发表的书面信息,一窥基辛格给出高度评价的背后,毛主席的哲学思想。</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baidu.com/sf/vsearch?pd=image_content&amp;word=%E4%BA%BA%E6%B0%91%E7%94%BB%E6%8A%A5%E9%87%8C%E7%9A%84%E5%91%A8%E6%80%BB%E7%90%86&amp;tn=vsearch&amp;atn=mediacy&amp;fr=tab&amp;sa=vs_tab&amp;imgpn=12&amp;imgspn=&amp;tt=1&amp;di=16170&amp;pi=0&amp;cs=1520116702%2C1679859349&amp;imgos=2631640212%2C300675020&amp;imgis=0%2C0&amp;imgtype=0&amp;ssrlid=9254465475452294019&amp;imgcontent=%7B%22subjectJson%22%3A%7B%7D%7D"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0, 0, 0);">图为温家宝与李克强握手.人民画报 万全摄影</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