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河北第六机械厂(代号5403)位于涉县石门公社塔坡村附近,占地面积67.57万平方米。整个厂区坐落于合山脚下一条东西宽约1公里、南北长约7公里的山沟坡地上。1970年9月基建工作展开,生产85毫米微旋破甲弹。从1980年开始,在完成军品任务的同时大力开发民品,先后开发生产了汽车大修、汽车钢圈、大理石加工机械、泡沫石棉等产品。1988年9月河北第六机械厂并入邯郸钢铁总厂。</b></p><p class="ql-block"><b> </b>现在日子好过了,温饱问题解决了,反倒想念那些过去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1971年8月3日,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那天,老爸帮我扛着行李,搭上了六机厂拉石子的大卡车,送我去六机厂报到,同车一起去的还有我后来的爱人和县领导的一名子女。卡车沿着崎岖的盘山路,颠簸转绕了两个多小时后慢慢地停在了三面环山的山坳里。我们三个年轻人急切地跳下车,想看一下军工厂是个啥模样。只见山坡上高低错落着几间干打垒的房屋,几顶稀稀拉拉的军绿帐蓬杵在山窝之中,一间石头垒起的房子进入眼帘,司机告诉我们,这是临时搭建的职工食堂。我一见这种状况,心里顿时打起了小鼓,荒郊野地里军工厂在哪?怎么没有厂房?机器轰鸣声也听不到,我似乎为我的冲动而感到后悔。老爸和蔼地说,六机厂是刚开始筹建的厂子,以后就什么都有了。闺女,安心在这好好干吧。</p><p class="ql-block"><b>我当过“战地广播员”</b></p><p class="ql-block"> 由于晚了两个月进厂,我失去了第一批学徒工外出培训的机会,只能留守在厂里等待下次培训。厂里把剩余没有外出培训的徒工,按连、排、班成建制地整合在一起,每天的工作任务一是政治学习,二是基建劳动。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却紧张新鲜。没有盖起正规宿舍,我们睡在天当房,地当床的帐蓬里和临时建起的干打垒的简易房,在帐蓬里还被山里的蝎子咬伤了胳膊,着实痛了好几天。连续一个月扛石头水泥,卸砖头沙子,肩磨红了,手长茧了,脸晒黑了。凌晨三四点钟被紧急集合的哨声叫响,打起背包整装跑步在羊肠坡路上,有时又会突然袭击爬上宿舍背后的大山搞一次战备演习。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那段时间我仿徨过,不知道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想回头却找不到回去的路。内心藏着迷茫和不甘咬牙坚持下来,虽然劳动十分辛苦,但汗水不仅冲刷掉了我身体的疲惫,更洗清了我内心深处滋生的杂念,让我感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存在,一种精神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民工团、战备团陆续进厂了,基建施工全面展开,施工现场红旗猎猎,挂着“大干快上”的长条标语。挖掘机、推土机、搅拌机轰鸣,打眼放炮,平山修路,水泥灌浆,垒砖砌墙,一派火热的劳动场面。很快厂里设立了战地广播站,我当了战地广播员。每天徒步半个小时的山路,到施工现场去播音:“放炮时间已到,放炮时间已到,请职工同志们抓紧隐蔽,注意安全”,‘‘下面播送武安战备团送来的表扬稿’’。几个月过去了,民工团干的热火朝天,基建任务进展神速,厂房,干打垒的宿舍陆续矗立起来了,我也接到了第二批去山西太原江阳化工厂的培训通知。<b>学了技术含量较高的铣工</b>第一批外派培训的徒工多数实习的是熟炼工,如火炸药工、六角车床工、装配工。第二批实习培训的全部是技术工种、车工、钳工、铣工、锻工等,我和杨建平被分配到江阳化工厂机修车间常师傅手下学徒,培训实习了几个月的小立铣床,又学习了几个月的车床。行话都说“车钳铣无法比,电铆焊将就着干”。我分配干了技术含量较高的铣工,在当时看十分幸运。每天的工作流程,早上提前半小时到岗,给机床上油,准备好用料,为师傅打好水。早班会分完活,一天紧张的工作开始了,晚上下班前要清扫卫生,擦洗车床,坚持用废刀头在砂轮上练习一会儿磨刀技术,再去食堂吃晚饭。每天的工作重复乏味,但却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忙碌中的快乐。培训了一年时间,熟悉掌握了铣床的基本原理,看零件图纸,铣不同齿轮,槽的挂轮技术。最后三个月,班长又让我在C62O车床上过了把瘾,从车螺帽开始到和师傅一起完成技术含量高的车齿轮杆的活儿。每当完成一件产品,得到师傅的认可和肯定,甭提有多开心了。</p><p class="ql-block"><b>才艺比赛拿了个二等奖</b></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的飞快,很快到了4月中旬,江阳化厂车间上下“大战红5月,创记录,夺高产”。一天,我正在机床前干活,车间干事小袁来到了我身边说:‘‘张萍,你能代表机修车间出一个节目吗,参加江阳化工厂的迎五一才艺比赛?我楞了一下说:“一人能出什么节目呢?”“听你师傅说,你经常在班里给他们哼唱样板戏,唱得不错。你就代表机修车间唱一段样板戏吧。”“随便唱唱可以,上台比赛这事不成。”推辞再三没有推掉,索性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硬着头皮去参赛了。有意思的是,在预赛彩排的时候给我伴奏的仅一把京胡,整个乐队不认识我,对我有些不屑,和了两遍京胡,预赛登台唱罢一曲我就回车间干活去了。第二天车间团支部书记又来通知我:“张萍,你进决赛了,准备准备,下午还要去唱一次。”决赛开始了,轮到我上场,这一次让我为之震惊,全体乐队人都拿起了乐器为我伴奏,阵式宏大!我唱得淋漓痛快:“十七年风雨狂怕谈以往,怕的是你年幼小志不钢,几次要谈我口难张……”一曲终了,我听到了掌声,结果拿了个二等奖,为机修车间赢得一把二胡。“那个唱京剧的是哪的?怎么没见过”。“代表机修车间参赛的是河北实习队的”,大家都认识了我。</p> <p class="ql-block">一年的培训在紧张充实中如期而至,满载实习成果离开了并州,我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回家了。 </p><p class="ql-block"> 六机厂依然在建设之中。几条装配生产线,一批机修设备陆续到厂。沈阳、齐齐哈尔、山西等地调来的老军工师傅拖家带口陆续进厂,其中有八级钳工、七级锻工、六级火工、八级车工等技术尖子。在老师傅的引领下,我们青年人成立了突击队,加班加点人拉肩扛的进设备,安装生产线,调试机床,为试生产作各种准备。我拜六级电焊工刘师傅学习了电焊技术,为厂里的生产车间班组制作了一批工具箱,工具柜。锅炉安装起来了,需要水处理工,我又去山西长治淮海机械厂学了三个月的钠离子置换的软化水处理,在厂里开展了软化水的处理工作。建厂初期的那几年真是哪里需要哪里干,1977年我正式由基层调到厂宣传部工作,至此离开了火热的生产一线。<b>报纸浆糊吊顶棚,玻璃小瓶制台灯</b>我成家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住房。六机厂分房是按工龄排队,我们年轻的小夫妻因为工龄短,资历浅,加上厂里的老军工多,房源又少,厂区仅有的六栋楼房与我们无缘,要么去距离厂区三四里以外的另一个生活区的平房居住,要么借住在厂区的单身平房。权衡利弊后,我们俩选择了后者,暂住在单身区的平房。房子不大,十几个平方,依次摆放床,书桌,小衣柜,单人沙发,能下脚的地方所剩无几。房子是干打垒的,天花板上没有吊顶,两根粗粗的、灰灰的水泥粱凸现在房顶上,经常会落下水泥渣和粉沫,简陋而不美观。想花钱装修,但囊中羞涩,每月三十八块八毛柒的工资,真不舍得用在这方面。“自己吊一个简单的顶棚吧”,我爱人说。一个周末我找来了铁丝、报纸、白纸。俩人说干就干,先在屋顶的四条边上画线锭钉,拉上铁丝,形成个纵横交错的30公分左右的铁丝网格,我打了一锅浆糊,按照屋顶网格面积把报纸一张张摊开,用浆糊粘连在一起,为了美观耐用,再粘上一层白纸。待晾干后,两人小心翼翼地把长长的纸卷起来,一点点穿到铁丝网格内,报纸在里,白纸在外,从左到右一点点排开铺平,有的地方要用长棍子一点点地挑开。甭说,还真是个技术活。经过一天的劳累,一个完整简易的顶棚做好了,简陋的小屋顿时提升了档次,明亮了,清爽了,像个家了。我意犹未尽索性又找出了几尺淡粉布,围床钉了一个墙围子,屋子虽小却添了不少温馨。1981年我们的宝贝儿子出生了,更是给我带来了生活的情趣。夜晚需要给儿子冲奶粉、喂奶、换尿布。仅有的照明工具是铁皮手电筒。“买个台灯吧”,爱人说。“我自己琢磨做一个,保证不比买的差”。在妈妈工作的县医院要了许多打针后废弃的青霉素玻璃药瓶,洗清洁后用胶粘了一个挺时尚的宝塔造型的台灯,按上灯口接上线,拧上灯泡,哇,真亮了。柔和的灯光透过灯罩折射在屋内,一颗颗玻璃药瓶在灯光的印衬下像熠熠夺目的宝石,晶莹剔透。我的同事到家中来串门,看到了还都找我学呢!</p><p class="ql-block"><b>每天最少捡回四五个鸡蛋</b></p><p class="ql-block"><b> </b>那个年代每天能吃上鸡蛋算是上等人家的生活了。由于是三线军工厂,在三面环山的大山之中,交通生活不便,为了保证儿子能吃上鸡蛋,我们进山在当地农民家中买来了十几只小鸡雏,自己开始养鸡。买来的十几只毛茸茸的鸡雏挤在一个大纸箱里,每天泡些小米喂它们。两三个月后,小鸡长出了翅膀,健壮个大了,索性爱人就在房头垒了一个鸡舍。没有现成的鸡饲料,只能到山里农村老乡家买来谷糠,玉米面和大白菜搭配起来,一天喂三次,一次拌一大脸盆。渐渐地看出公母时,把公鸡宰了吃肉,留下七八只母鸡,每天最少捡回四五个鸡蛋。在那个年月,剁鸡食,掏鸡粪,捡鸡蛋,是我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呢。儿子有鸡蛋吃,蒸鸡蛋羹,煎合包蛋,鸡蛋疙瘩汤,鸡蛋打卤面,韭菜鸡蛋饺,小日子过得美美哒。</p> <p class="ql-block">吃菜怎么办?当年在大山附近村庄的老百姓不太会种菜,更没有市场意识,也就没有卖菜的,吃菜成了一大困难事。厂里多数职工家属上山开荒种地,自种自收,自给自足,解决吃菜问题。我们家是半个月回一趟涉县县城看望老人时,在县城采购些蔬菜维持。每年入冬前要做冬菜的储备,厂里驱车到二百里地的邯郸市拉冬菜卖给职工,几乎每家都要在房前屋后挖一个地窖,储存上百十斤大白菜、白萝卜、红萝卜、土豆等能存放的蔬菜,吃到来年的三四月份。秋苹果下来的时候,我们一家人骑上自行车到周边村庄的老乡家买苹果,苹果是在老乡家树上一个个采摘下来的,水灵新鲜,买回来小心翼翼地用白纸一个个包好,码放在箱子内密封存放,作为冬天的主打水果。在绿树掩映的简陋房里生活了6年。我和爱人经常躺在床上,仰望天花板,欣赏着纸糊顶棚,思考憧憬着今后的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 张萍,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1971年参加工作。曾任河北第六机械厂团委书记,组织部副部长等职。河北第六机械厂整体划归邯郸钢铁总厂(现为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后步入钢铁行业。曾任政研会常务副秘书长等职,2010年退休至今。参与编写《凝聚市场合力》《悠悠岁月》等书。撰写的经验材料多次在省市、行业及全国获奖。</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线建设</b></p><p class="ql-block"> “三线”,一个当下年轻人听起来十分陌生的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什么意思? “三线”城市?还是什么股票名词?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都不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线”也称为“三线建设”,指的是1964年到198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国防科技和工业交通为主的大规模基础建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再说点你熟悉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不知道三线建设,但是你也许知道成昆铁路、攀枝花钢铁集团、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城、葛洲坝水电站……这些中国响当当的名字,它们,都是三线建设的直接或间接的产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不知道三线建设,但是你也许用过或者听过“长虹”电视机、“风帆”蓄电池、“东风”汽车、“嘉陵”摩托车,这些都是军民转型中最为人熟知的民用产品,也都是三线建设的产物。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不知道三线建设,但是你也许看过电影《青红》、《山楂树之恋》、《二十四城记》。这三部电影的背景,就是三线建设。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究竟什么是“三线”,三线建设因何而起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根据当时的地理划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线”地区指位于边疆沿海的前线地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线”地区指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区的部分地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线又有大、小之分,中部及沿海各省的偏远腹地称为“小三线”,西南、西北地区的川、贵、云、陕、甘、宁、青称为“大三线”。</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建设“三线”?还要从上世纪60年代初说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我国周边形势异常严峻。由于当时我国的工业、铁路等过于集中在沿海城市,一旦发生战争,我国的工业将很快陷入瘫痪,工业布局非常脆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加强战备,1964年,中央决定建设第二套完整的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体系,将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生产资源逐步迁入三线地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1964年到1980年,三线建设历时15年之久,实现了国家建设的重点由东部向西部的迁移,建成了巩固的战略后方;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合计新修8000多公里铁路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完成上千个建设项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堰、六盘水、攀枝花等多个新兴工业城市平地而起;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超过400万人迁移到了三线,涉及了数百万家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者从上海、沈阳等工业重镇向西部偏僻深山里转移,支援“三线”发展,在穷乡僻壤之地扎下了根。</p><p class="ql-block"> 他们风餐露宿、肩挑背扛,将自己的热血青春献给了祖国的三线建设。 </p><p class="ql-block">攀枝花建设之初,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者们在平整土地。</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为了建设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在成昆铁路尚未修通的情况下,几万名建设者在人烟稀少和山岭陡峭的金沙江两岸展开会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当时,交通部队从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市,抽调了1500多辆汽车、几千名驾驶员,同四川、云南的运输队伍一起,组成“钢铁运输线”,将数十万吨建设物资及时运到工地,保证了攀钢一号高炉按时出铁。</p><p class="ql-block"> 贵州六盘水,10多万人参加的煤炭大会战,按期拿下了年产近1000万吨的矿井建设任务。 </p><p class="ql-block"> 汉江油田“石油会战”</p><p class="ql-block"> 在四川、湖北、河南等省,40多万建设者夜以继日地奋战在荒山野岭,架起一个又一个钻探井,打出一口又一口产气井,找到了江汉、南阳两大油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三线建设”在当时是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字眼,直到80年代建设结束才公开见诸报端,让更多人知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重庆涪陵区,三线工程之一的816地下核工程,洞体外招贴画呼吁“不要战争,要和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0年代后,“三线”企业由于位置过于分散、偏僻闭塞而难有发展。在向市场经济转型时,部分企业经过“军转民,以民养军”的调整改造实现了凤凰涅槃,有些成为了新一代大国重器的摇篮。而有些“三线”企业或搬迁、合并,或破产、重组,逐渐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东风汽车集团的前身是三线企业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嘉陵”摩托车集团前身是重庆兵器工业基地。</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西昌导弹基地变为卫星城,用长征系列火箭为世界多个国家发射了卫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酒泉航天基地,也就是现在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现了中国人邀游太空的梦想。</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风帆”蓄电池</p><p class="ql-block"> 很多身边随手可见的产品,其实也来自三线。比如“风帆”蓄电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您家里如果有车的话,不妨可以打开车盖看一下,不管是新能源车,还是电动汽车,躺在里面的供电设备很有可能就来自“风帆”。而这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就是从当年“三线”的保定482厂走出来的,如今则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p><p class="ql-block">“成飞”干洗机</p><p class="ql-block">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简称“成飞”)——我国飞机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歼十”、“歼20”都是在这里诞生的。然而,就是这个如此“高大上”的企业曾经也做过非常之接地气的民品,就是上面这台干洗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尽管只是一台不起眼的干洗机,却也融汇了“钻研到底”的三线精神,应用先进的航空技术结合国内外用户对洗涤设备的需求,精心设计研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阳厂手工敲制的第一台大客车</p><p class="ql-block"> 这台1975年产于湖北远安的红阳厂的大客车,没有现代化的机械工具,没有生产作业流水线,全靠厂里的人自己动手、一敲一击独立完成。到今天,厂里的老人还会说,这台车叫做“争气”车,是三线人从“零”到“一”,永不放弃的缩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航天科工061基地,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制的地空导弹的发源地,也是这一批“风华牌”家用电器的制造商。怎么样,看着是不是很亲切?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504”雪糕</p><p class="ql-block"> 504厂,是中国最早建设的核燃料生产基地,曾先后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氢弹、第一艘核潜艇和第一座核电站提供了合格的核燃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没错,“不生产雪糕的核燃料厂不是好军工”。知道为什么“504”雪糕那么好吃么?有人半开玩笑说:“因为他们的牛奶是用核工业离心机转出来的(几万到十几万转每分钟),纯度很高!”</p><p class="ql-block">长虹电视</p><p class="ql-block"> 长虹电视机,可能是所有军民转型中最为人熟知的产品,但相信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长虹”是当年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像这样的“三线”基地还有很多,像这样的民用产品更是数不胜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关于“三线”,它绝不仅仅是一段尘封的历史,那是一段无数人的拼搏岁月,是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是我们现在所有安稳、和平和幸福的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