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忱——隐蔽战线传奇人物

平安吉祥

<p class="ql-block">  中共情报保卫战线上有太多的传奇人物,很多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有更多的却是至今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而他们过往中的每一个日子,甚至是每一个时辰都是在生死边界上,牵一发而动全身。傅文忱便是如此这样深藏功与名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傅文忱</p><p class="ql-block">傅文忱,满族,密山二人班人,少时就读于私塾,后赴苏联接受专业训练,回国后进入隐蔽战线工作。他膀大腰圆,看似一介武夫,其实口才极佳,曾担任过毛主席的警卫员,为主席打猎改善伙食,与主席一起吃火烧土豆。他还当过朱德、彭德怀、徐向前、叶剑英的中尉副官,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党内机要交通科科长,曾被授予安全保卫工作特等劳动模范,是中共七大持枪保卫班班长,人生经历极具传奇色彩。</p><p class="ql-block">1933年,傅文忱在革命引路人李发(共产国际交通员)的启蒙和带领下进入中共隐蔽战线从事秘密交通。</p><p class="ql-block">1934年12月,经李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是“密山二人班(地名)”共产国际交通站唯一地方隐蔽交通员。密山县位于中苏边境,在传递情报方面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密山线分为3条交通线,即桦木林子区域第21号中苏界碑、绥芬河北沟、密山二人班;5个交通站,即横道河子、牡丹江大同医院、绥芬河、八面通田家澡堂子、下城子保安屯、密山二人班,可窥密山联络站、联络处,在整个抗联交通网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密山交通线除了负责护送经哈尔滨前往苏联的工作人员前往海参崴外,另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传递情报。该交通线由此成为国际交通局在中东铁路东线设立的重要联络通道,来自中共代表团和共产国际的各种重要文件、共产国际的指示及中共派往苏联学习培训的干部,大都经过这条关键交通线输送。它也由此在抗联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在这条交通线上,傅文忱以猎人的身份作掩护,担任二人班国际交通站的秘密交通员,并出色地完成了中共的各种文件、共产国际指示的传递(如著名的《八一宣言》),以及秘密接送中共派往苏联学习或者回延安的领导干部杨松(抗联领导人,后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秘书长)、李范五(密山抗联领导人,后任林业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黑龙江省省长)、李延禄(抗联第四军军长,后任黑龙江省副省长,五机部顾问)、陈龙(原名刘汉兴,曾任密山抗联第四军副参谋长,后任公安部副部长兼政治保卫局局长)、朱光(东北抗联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后任五机部副部长)、方虎山(密山游击队干部,四野一六六师师长)等60多位中共骨干的护送任务。这些人都曾先后从密山交通线前往苏联,最后辗转至延安。1949年后,他们中的许多人担任了中朝两党两国(军)的重要职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密山二人班国际红色交通站遗址现状</p><p class="ql-block">1936年,吉东特委通知密山县委准备派傅文忱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此时吉东特委遭到严重破坏,密山县委书记刘曙华在哈达河二段工作时,因身带“反日会”会员登记表被敌人查出被捕押送到梨树镇日本守备队监狱(几个月后被中共组织营救出狱),但还有许多同志牺牲和相继被捕。在这种情况下,他冒着生命危险机智地把杨松等最后一批特委领导护送出国境。</p><p class="ql-block">在其出发秘密前往苏联前夕,曾叮嘱妻子:“你等我六年,如果我没回来,也没音讯,你就别等我了,改嫁吧。”结果,傅文忱一去十年没有回来。</p><p class="ql-block">到达苏联后,傅文忱经过了严格的审查,被安排进了莫斯科东方大学初级班。除学习文化课外,他还学了汽车驾驶、骑兵战术、射击技术等。</p> <p class="ql-block">傅文忱参加中共七大任持枪班班长时的胸牌</p><p class="ql-block">1938年2月,傅文忱奉命回国前往延安,进入延安军事摩托学校和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习,曾担任毛泽东等一些中共最高领导人的警卫。后改名宋志远,担任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党内机要交通科科长,负责延安、中共中央与外界的联系。他经常在延安、西安之间奔走,传递重要文件与情报,每次都出色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1942年,鉴于其丰富的情报交通工作经验,傅文忱被调任中央秘密交通部门从事交通工作,并被所在党组织评为“甲等秘密工作者模范”。</p><p class="ql-block">1945年9月,随延安干部来到东北工作。</p><p class="ql-block">1946年6月25日任密山县人民政府第一任县长兼土改工作团领导。阔别十年,傅文忱终于回到了故乡,但这次回来,其身份不同以前,他成为了中共密山县首任人民政府县长。当他站在父母、妻子、儿女面前时,已经物是人非了。</p><p class="ql-block">曾经,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妻子在其母亲做主下,改嫁给了他当年把兄弟赵兽医家,又生养了两个孩子。傅文忱也因为保密工作需要,又重新组建了家庭,同样生养了孩子。</p><p class="ql-block">1947年11月,任东安市市长。</p> <p class="ql-block">《红灯记》李玉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红灯记》在今天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名剧了。其脱胎于小说《自有后来人》。1963年,改编成红色电影《自有后来人》,而当中的主人公李玉和的原型正是傅文忱。原本子中写有“李玉和从延安重返密山参加创建东北根据地工作,其中还有李玉和寻找革命后代的情节”,正是以傅文忱当年在密山做秘密工作时候的原型为蓝本写就。</p> <p class="ql-block">傅文忱后历任任东北林务总局副处长、东北森工总局处长等职务,1972年4月病逝于哈尔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源:皓邦传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