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话摄影】第10期

李秀英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前 言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b></p><p> 我们是一群快乐的摄影人,自参加上海市人社局退休人员摄影班以后,更加喜欢上了摄影。</p><p> 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有研究器材的烦恼,有旅行拍摄的乐趣,有选择题材的纠结,有后期制作的惊喜,每一位摄友都有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无论是风光还是人文,无论是纪实还是创意,大家都有不同的经历、探索,都有共同的收获和欢乐,又都充满了可以描述和渲染的情节与片段。而把这些汇集起来,就是你精彩的摄影履历,都印刻着你难忘的人生轨迹。</p><p><br></p><p> 上海市人社局退休摄影沙龙</p><p> 《图文并茂话摄影》编辑部</p><p> 2020.12.20</p><p><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 内容提要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行摄川西滇大环线》…………王国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红嘴蓝尾鹊》…………………宋家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大自然的调色板》<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吴建群</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我为外孙记录童年》……………陈鸿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徽州传统手工业影像记录》…<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徐秉治</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以上按作者姓氏笔画排序</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行摄川西滇大环线》作者:王国星</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自述</b>: 本人于2017年12月退休,退休后有幸参加2018年市人社局退休人员摄影班及2019年摄影后期班学习,平時爱好摄影,退休后经常外出旅游兼摄影,近年还参加摄影专题采风活动,行摄中外美景与人文!</p><p> 我把行摄江湖当作一项有益于健康的运动,坚持“快乐摄影、健康摄影”,收获摄影同时,也在收获身心健康!</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行摄川西滇大环线》拍摄感言:</b>2020年10月18日~11月1日参加了星光摄影阿季俱乐部组织川西云南大环线15日游采风活动,总共28位摄友由于大部分行程在高海拨,气候地理状况多变情况下行进,主办方尽力用各种预案设法避免由自然因素带来的影响,但"人定胜天"只是在一定条件和前提之下,方可成立的逻辑,为了保证摄友们安全和舒适分乘两辆中巴,保证每人二个座位便于放置摄影器材和常用物品,使车辆在较窄道路上便捷通过,但是"天公不作美",行程中原定(四姑娘山)和(泸沽湖)均由于塌方封路无法前往,实属无奈和遗憾!到了稻城亚丁第二天天公作美,听景区交通车司机说,这种好天气实属罕见,拍了不少风光片,以作为对不太好天气的弥补,最为可惜的贡嘎山日照金山与日落去了多次均未拍到……,今选部分图片供各位分享!还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p> <p>🔺海螺沟红石滩</p><p><br></p> <p>🔺天路十八弯</p><p><br></p> <p>🔺洱海</p><p><br></p><p><br></p> <p>🔺远处金色寺庙~龙灯寺,十一世达赖喇嘛出生地</p><p><br></p><p><br></p> <p>🔺大理三塔后院</p><p><br></p> <p>🔺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处</p><p><br></p> <p>🔺稻城亚丁景色</p><p><br></p><p><br></p><p><br></p><p><br></p> <p>🔺稻城亚丁景色</p><p><br></p><p><br></p> <p>🔺洱海</p> <p>🔺步履艰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红嘴蓝尾鹊》作者:宋家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自述:</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的微信名家仁。年轻时就喜欢拍照,但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玩相机。退休后选择了摄影作为退休生活的一部分。我参加了市人社局退休人员摄影斑学习和活动对我帮助很大。我崇尚"快乐摄影"、"享受过程、享受生活、自由自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红嘴蓝尾鹊》拍摄感言: </b>红嘴蓝尾鹊是大型雅类鸟,被列入《国家保护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此鸟喜欢群居于山林地带,以果实、昆虫、小鸟为食,常主动围攻猛禽。红嘴蓝尾鹊分布于印度北部和我国华东、华北山林中,2013年初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曾发現一只引起了轰动,也引来了国内外爱好者的拍摄,以后的几年中我在南京中山陵、江西婺源、渐江临安和安吉都拍摄到红嘴蓝尾鹊。在山林中听到沙哑的叫声就能找到红嘴蓝尾鹊。</p><p class="ql-block"> </p> <p>🔺共青森林公园的红嘴蓝尾鹊</p> <p>🔺南京中山陵所摄</p> <p>🔺江西婺源和浙江临安所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大自然的调色板》作者:吴建群</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自述:</b>几年前,我从研究所退休后就喜欢上了摄影。刚开始是以锻炼身体为主,因为外出拍摄背上沉重的器材徒步行走,还要跑来跑去、蹲上蹲下,这需要有一定的体力和耐力。慢慢地通过摄影,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结交了朋友,也增强了体魄,就更加喜欢上它了。在拍摄过程中我经常拍摄的就是风光片,大自然美好的场景会激发我创作的灵感并带给我快乐,所以我愿与大家一起分享!</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大自然的调色板》拍摄感言</b>: 时入初冬,北方早已是朔风料峭,寒气逼人,但申城却依旧是暖阳普照,微风抚摸。大自然像神奇的调色板,把各类树木染成最具魔力的色彩。</p><p> 前些天去了趟远在大杨浦军工路上的共青森林公园,只见五颜六色,满目绚丽。红色的枫树,褐色的杉树,黄色的银杏树,绿色的柳树和松柏等常青树种,草坪绿茵如毯,河水静静流淌,空气清新淡雅,游人惬意无限……真是赏心悦目,值得拍摄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为外孙记录童年》作者:陈鸿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自述:</b><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18px;">陈鸿祥,网名:江鸟视眼。 退休后开始学习摄影,开始纯为记录美好,在学习、拍摄和欣赏过程,慢慢体会到摄影本身乐趣,也丰富了晚年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为外孙记录童年》拍摄感言:</b>外孙生于2015年,选了好日子,全球共庆-元旦1月1日,自此,家里多了笑声、歌声和欢乐声,我镜下有了专用摄影小模特,当然也沦为外孙御用摄影师。从宝宝呱呱坠地,呀呀学语开始,我坚持每月拍,先后为外孙拍了近千张照片,记录了他每个时刻的喜怒哀乐。期间宝宝3周岁时,妈妈听人介绍,带他去淮海西路红魔坊,在一个据说很有名气的摄影工作室(上过东方电视台),拍过一组照片,6000多元拍摄费,最后拿到30张装帧好照片,可看后妈妈说了声"还是外公拍了好",我也这样认为,不是我技术比他们高,而是我对外孙比他们了解,拍得比他们生活,也更接地气。现在外孙大了,有自己想法,有时不让拍了,我就学着偷拍抢拍。记录外孙成长过程,也是自己快乐过程,明年外孙要上小学,我还会接着拍,但愿我能为他再拍15年,那时他正好上大学!</p> <p class="ql-block">🔺15年1月</p> <p class="ql-block">🔺15年10月</p> <p class="ql-block">🔺16年6月</p> <p class="ql-block">🔺16年8月</p> <p class="ql-block">🔺17年3月</p> <p class="ql-block">🔺17年6月</p> <p class="ql-block">🔺18年9月</p> <p class="ql-block">🔺18年10月</p> <p class="ql-block">🔺19年6月</p> <p class="ql-block">🔺19年10月</p> <p class="ql-block">🔺20年6月</p> <p class="ql-block">🔺20年8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徽州传统手工业影像记录》 作者:徐秉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自述:</b><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徐秉治,微信名:九歌。自述:喜欢拍照,工作期间很少有机会专程外出拍摄,退休后入市人社局退休人员摄影班学习,参加过几次摄影团体有组织的旅摄活动,平时会去公园或小区周边找点感兴趣的东西拍拍。由于崇尚“快乐摄影”,抱着“轻松点”和“随意拍”的念想,不攀不争不赛,也不求高端器材,所以数年来摄技进步甚微,更无佳作出手,虽多有愧意,但也轻松自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徽州传统手工业影像记录》拍摄感言:</b>中华大地传统手工业源远流长,原始古朴,经千百年岁月淬炼,传承至今,其手艺精湛,过程精彩。一直想了解和拍摄这方面的题材。今年6月下旬,几位摄友相约,来到安徽歙县、绩溪、泾县等徽州地区,实地观摩了榨油、铸锅、烧窑和宣纸制作等操作过程,并拍摄记录。</p> <p>🔺《踩油饼》</p><p>来到安徽歙县富堨镇富堨村老油坊,陈旧的厂房,简陋的设备,三两工人,干起活来打着赤膊,一种“原始”的制作场景。这是一位工人师傅正在摞好的油饼堆上使劲踩实,为下一道工序做准备。</p> <p>🔺《坚韧》</p><p>安徽歙县富堨镇富堨村老油坊,土法榨油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一道道相互衔接的操作工序,组成了榨油的全过程。我看到一位师傅在为正式榨油作准备。他蹲下身子,伸手使劲把油饼推放到位,那种坚韧不拔的神态和肢体动作,像一尊雕塑,让我对中国民间手工传统工艺的内核顿时有了一种飞跃的领悟。</p> <p>🔺《古法榨油》</p><p>安徽歙县富堨镇富堨村老油坊,是一个传统的土法制作食品油料的场所,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工业设备,工人也没有统一的工作服,打着赤膊干活,一副原生态的工作状态。这是一位师傅正在推撞重达200多斤的石块,砸向挤压油饼的木桩。</p> <p>🔺《古法铸锅》</p><p>清晨来到安徽绩溪伏岭石矿铸铁锅作坊,眼前依然是昏暗老旧,尘土堆积,厂房里四处都是黑黢黢的,地上摆放着大小不一的铁锅模具,工人们把一块块生铁铸块放进铸铁炉,大概一个小时光景,铸铁化为铁水,工人各就各位,分工合作一丝不苟地完成各道工序。</p> <p>🔺《徽雕工匠》</p><p>偌大的厂房,地上铺满了正在晾干的土黄色徽砖坯胎,突然在车间一角,见到一位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年轻工人,他没有现成 的图纸,却一手握刻刀,一手握刷子,正埋头在一块较大的半成品徽砖上,雕刻着具有徽派特色的图案,只见他一身砖灰,却孜孜以求,一会儿精雕细琢,一会儿“打扫战场”,一幅立体砖画在他手下显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p> <p>🔺《宣纸制作》</p><p>盛夏高温季节,我们在安徽泾县金宣堂宣纸厂的一个车间里,看到工人们把刚刚从上一道工序送来的湿漉漉的半成品宣纸,一张一张粘放在烫手的不锈钢板上把它们快速烘干,再小心地揭下来。没有空调降温,仅有一台电风扇在不停地飞转,车间里散发着腾腾热气,工人们挥汗如雨。一番艰苦操作后,中国文房四宝之一的宣纸诞生了。</p> <p>🔺《检验风采》</p><p>我们在泾县金宣堂宣纸厂见到了整个制作的过程。本片反映的是宣纸制作完成后的检验工序。桌面上摞放着刚刚烘干的宣纸,两位女性检验工一前一后把每一张宣纸翻开,仔细检查是否有瑕疵,一旦发现,立即修补。一叠叠淡黄色的宣纸在她们手中翻飞,检验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p> <p>🔺《码窑》</p><p>在歙县郑村镇堨田村一个叫杰灵的古建窑,我见到了完全是土法的徽砖制作工艺。本片记录的是工人们在狭小的砖窑里运转坯和码砖坯的情景。昏暗的窑洞,砖坯在工人们有韵律的传递摆放下,层层叠叠、整整齐齐,抬头望去,足有两三层楼高,一辆辆小推车把制作好的砖坯运送进窑,工人则一层层往上摆放,越摆越高,一直要摆到顶。然后封窑烧制,据说要烧好几天才能制成。</p><p><br></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结 束 语】</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b></p><p> 《图文并茂话摄影》是我们快乐摄影的一个缩影,更是我们的一片精神园地。我们将自己摄影的亲身经历、情感体验与拍摄经验晒出来,以期给大家一些启迪和帮助。我们的美篇也引起社会上许多摄影人和观赏者的兴趣,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表示赞许和支持,在此我们一并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谢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