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之有道,学而有效"——第三教学联盟青年教师同分享共成长数学教研活动

天上一片云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2月17日,第三教学联盟教龄5年内的数学新锐们齐聚城东街道李宅小学,开展“问之有道,学而有效"主题教研。两位充满青春朝气的年轻老师经过精心准备,给我们展示了精彩生动的两堂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刚刚于本学期入职的李锦涛老师执教二年级《倍的 认识》,他阳光幽默,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了生动形象的课件和互动课堂牢牢“吸引"着学生,整堂课紧紧抓住“谁和谁比?"“把谁看成一份?"“有这样的几份?"三个问题精准提问,通过画一画,圈一圈,说一说,算一算引导学生从直观认识到除法计算,层层深入,逐步建模,理解“倍"的意义,为新知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作为新教师,课堂上不仅对教学节奏把握到位,还非常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积极评价,获得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节课由歌山小学的郭蝶蝶老师执教四年级《不确定性》。她可是个幸运儿,在众多年轻老师中随机抽中签上课,她的课思路清晰,充分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先围绕10个生活现象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进行分类,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然后再通过两次摸球和画球游戏进一步探索感悟事件的可能性,让活动和游戏贯穿始终,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引领学生往纵深发展,较好地达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塘西小学吕玲玲老师为大家分享了题为“问之有道,学而有效"的主题报告。她主要围绕“问什么"、“什么时候问"、“怎么问"三方面内容融入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与新教师们展开交流,引导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内容、方式与时机,多层次、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问题的有效价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老师们就听课中的欣赏之处,疑惑之处,策略优化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倾心交流中展开思维碰撞,寻找最适合的处理方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后,教研员吴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新教师在课堂中体现出的教学素养,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之处,建议新教师们要注重自身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做到眼中有教材,要对知识有一个结构化的系统认识,即教材的前后联系。眼中有学生,要基于学生的前知经验展开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做好学生的引领者,让学生学会质疑,探索,解决,分享!</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教有道,研无涯",本次教研活动不仅为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其更快融入教学之路,也让参加研讨的所有老师相互学习启发,收获满满!</span></p>

学生

课堂

教学

老师

教师

问之有

教研

提问

展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