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2届3班 第九季 十六周

静荷老师

<p>  时光的车轮已碾过大雪,野菊不畏轻寒,以娇弱的艳黄,闪亮人眼。那股倔强的芬芳里,有着年的味道。野菊花藤是熏腊肉的必备之物。</p><p> 小时候,野菊是作文里的常客,不是钟爱,而是为了完成任务,单薄的岁月里,发现不了卑微的力量。当被这微弱的美打动时,年岁已不再轻盈。</p><p> 不知道孩子们自然笔记里的野菊,是否真正打动了他们,还是如我小时一样,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豌豆开花了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孩子说,开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照片为证</p> <p>  校园里,腊梅香了。</p> <p>  银杏从深秋金黄到了初冬,它成了这个时节里最耀眼的景致。</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020.12.14 星期一 雨☔️ </b></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今年的冬天的确到得有些早,寒雨又来了,今天把语文课换到周五去,下午刚好回去上了节延时课。</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记得多年前,办公室的老师说,猴儿们狡猾得很,知道你哪天没在学校,作业会偷懒。那时我班的孩子还小,家长还捏着,孩子们也没那么狡猾,作业都会如数完成。我常说,带这个班没有收作业如要皇账的痛苦,哪知说早了。😀😁😅</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2020.12.15 星期二 雨</b></p><p> 上午,在沙小陪老师参加“道德与法治”赛课。这是我的陌生领域,我跟着一起听课磨课,梳理教案,努力走出自己能力的盲区,突然发现,教育是相通的,或许呈现方式有差异,但课堂终究是孩子们的,只要把孩子发展放在第一的课,都不会有好差。</p><p> 这些年,学校不断扩大,老师队伍年轻化,成长是有个过程的,我们一直在路上。</p><p> </p> <p>  下午回到学校,一天的课不能落下,我总是这样马不停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2020.12.16 星期三 阴</b></p><p> 今天格外阴冷,脖子上又少了根围巾,真是冷得透心。幸好陪董老师到人民小学试讲,顺便回家系了根围巾才算舒服。</p><p> 今天学习《古人谈读书》,选自《论语》的六则。两年多的文言文学习,朗读节奏已不是问题,课堂用在了理解句意上。</p> <p>  下午,跟孩子们聊期盼已久的《根鸟》,只是时间紧,几个小姑娘没有画完板书。</p><p> 《根鸟》,根鸟不是鸟,是一个小男孩儿。本书讲述的是他在打猎时,打到了一只白鹰,白鹰的脚上有一根布条,布条上有一个名叫紫烟的女孩儿的求救信,说她被困在一个开满百合花的大峡谷,希望看到布条者,回去救她。此书,就是以根鸟寻找开满百合花的大峡谷,去营救紫烟开始的。</p><p> 我第一次读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被成人思维所僵化,这么一个没有时间,没有地点的荒唐的纸条信息,值得根鸟如此冒险吗?</p><p> 一路读完,故事倒是惊险有趣,也荆棘丛生,我带着“根鸟去寻找紫烟值得吗?”这样的质疑,这哪是儿童小说,不是一本哲理小说吗?此书故事虚构得飘渺,没有历史背景,一路读下去即可。读完之后,却无法让人停止思考。</p><p> 人名字很有意思:根鸟、紫烟、板金、黄毛、长脚、独眼老人、青壶、秋蔓、金枝……该有诗意的有诗意,该执着的透着执着,该野蛮的有着野蛮。</p><p> 故事以地点变换推进:菊坡、青塔、鬼谷、米溪、莺店,开满百合花的大峡谷,好神秘而又充满诱惑的地方。</p><p> 根鸟走的线路也很特别:一路向西,是不是让人不由自主想起《西游记》。</p><p> 神秘的和尚,赠送的白马,危险的鬼谷,温暖幸福的米溪……</p><p> 根鸟荒唐的想法,居然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偶遇骆驼队,得到了老人的支持,遇到了西行最有力量的支持者——板金。</p><p> 与其说根鸟去寻找紫烟,不如说是根鸟在寻找一个梦,人生的梦想。</p> <p>  李沁蔚凭借一张故事流程图,讲清楚了整本书的故事。</p> <p>谢俊豪的流程图也不错!</p> <p>  何梓瑜的流程图,图文结合,最有意境感。</p> <p>  甘雨璇的人物图谱是做得最清楚明了的一个。</p><p> 人生路上,可能会遇到婆孙俩的好人,也有可能遇到黄毛这样仗势欺人的坏人;长脚看起来和气,或许关心是虚假;独眼老人或许看起来凶狠,做事也如他外貌一样让人觉得凶残,但那却是你最感人的拯救。</p><p> 人生路上,或许在青塔、鬼谷这样艰险的环境中,你会咬牙切齿坚持梦想;但在米溪、莺店这样温暖的第二故乡里,最容易动摇信念,迷失方向。</p><p> 什么是你生命中诱人的红珍珠,吃下会让你忘记初心,忘记过去?</p><p> 谁是你梦想中的白马🐴,在你迷茫之时,会提醒你;危难之时,会拯救你?</p><p> 张智瑞脱口而出:“我妈!”</p><p> 这是读后放不下的书,一本值得深的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最佳插画评选</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易彦希 吴芋彤 江 澜</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何梓瑜 胡紫萌 刘语婷 </b></p><p> 男孩子呢?为啥没有上榜的!</p><p> 还在展示时,张桂源情不自禁地喊:“何梓瑜,肯定投给何梓瑜!”何梓瑜画的是开满百合花的大峡谷,紫衣女孩儿的背影,的确是最打动我的一幅。</p> <p>  江澜说:“她画的是板金和根鸟走出大峡谷的情景,追寻梦想的路上,有同行的人很温暖,很动人。”</p><p> 我改变主意了,投票给江澜,这绿意葱茏的林荫路,充满生机与力量。</p><p> 最后孩子们有36票投给了江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2020.12.17 星期四 阴 </b></p><p> 语文课在第二节,第一节课我临时准备了7单元作文课:___即景</p><p> 所谓“即景”,指某个时刻,眼前所看到的某个地方的景物。</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乡村即景</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区即景</b></p><p><br></p> <p>  没有时间去找更多的素材,我调出了曾经的片段和文章。</p> <p>  这是我上半年我家窗外的景致,可以写:窗外即景</p> <p>  我出示了开头一段,看这是什么时候的窗外即景?</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暮春雨后的清晨</b></p><p> 此时,窗外最靓丽的就是一树金黄的黄桷树,打动我的是绿与黄的<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色彩之美。</b></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一篇作文要怎么写呢?观察有顺序,文章也有顺序,我们不妨先列提纲:</span></p> <p>  第二段,我会写离我最近的<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皂荚树</b>,每天都有<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小鸟儿</b>在它枝头歌唱,我能从静景写到动景。</p><p> 第三段,我准备写远点的<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香樟,</b>因为刚好这时候香樟在换叶子,飘落的树叶引得<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孩子们</b>在踩,也是一个动静结合的写法。</p><p> 最后第四段,我会写牵着手转圈圈的</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老人们。</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小区是那么宁静而美丽。</span></p> <p>  再提供了疫情忘课其间写过的一篇文章,当时讲排比,写了一段话。这次出示了全文,也从景物特点出发,写出动静之美,色彩之美,变化之美。</p> <p>  提供了三个选择,也让孩子们自己选择曾经打动过自己的景物也可。不知道,会写成啥模样😅对这学期的作文真没有底。</p><p> 上学期期末考试后,改试卷的老师问我,作文怎么教的,有明显的优势。当时我还有些迷茫,现在清晰了,疫情期间,会少了,活动没了,我有时间每篇作文详改几遍。这学期,的确做不到啊!</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海边即景</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020.12.18 星期五 阴</b></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今天终于算是没有其他重要任务的一天了。我把电脑拎进了年级办公室,期待课间能有孩子来改作业和背书,结果半天一个家伙都没有。🤭</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课文背不完,那就只有默写了,结果默写原文,除甘雨璇和熊艺淞之外,都有错。背不完的孩子还真不少,人人过关,原来是梦。🙈</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没办法了,只好又抄写吧。</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学习冰心的《忆读书》,关注了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分段方式,把最重要的,最有哲理的,最有号召力的内容,应分段提行写。</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跟着导学精要上了一课,发现了些问题,我都拿捏不准,别说孩子了。昨晚改作业去了,备课不深入,必须自我检讨一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简单讲评了《__即景》的作文,修改标准:</span></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抓住特点的景物有序写;运用上学过的修辞手法;根据景物特点写出色彩之美、动静之美、变化之美……</b></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不知道孩子们会改成什么模样。</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复习即将开始,周末开始整理复习题了。</span></p>

根鸟

即景

之美

孩子

何梓瑜

紫烟

作文

大峡谷

江澜

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