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0年10月22日,我们一行从山西晋中到运城的路上,顺道游览了三门峡水库。</p><p class="ql-block"> 三门峡水库,是我国黄河上的第一个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境内。黄河在陕县一带为太行山山脉所阻,河水以巨大的水力冲出三路山口。后来人们把这三道激流,自东至西称为"人门""神门""鬼门",而三门之间依然柱立河心的岩石,则被称作人、神、鬼三岛。这就是三门峡的来历。</p><p class="ql-block"> 三门峡水库由苏联援建。1957年4月13日投入使用。它是沿黄工程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保护着冀、豫、鲁、皖、苏2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两三亿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该枢纽运营60多年来,已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p><p class="ql-block"> 然而,60多年来,三门峡水库关于"生死"问题一直没有停息过。一是水涝,二是泥沙,几十亿吨泥沙全部铺在了从潼关到三门峡的河道里,潼关的河道被抬高,渭河成了悬河,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田地出现盐碱化,粮食大面积减产,受到了陕西方面的极力反对。虽然库区几十年来作了很多改建,打通水道,降低了水库水位,减少了装机容量,但一些客观上的问题仍然存在。然而三门峡水库作为全面治黄工程的一环,权衡利弊,应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