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河北张家口阳原县浮图讲乡

清雅

<p>开阳古堡位于河北张家口阳原县浮图讲乡,始建于战国时代,现存夯土城堡一座,历经千年之后虽然残破不堪,但气势宏伟,气象万千。从空中俯瞰开阳古堡就能看出,整个古堡就像是一只乌龟,现在的开阳古堡已经彻底搬迁到古堡外</p> <p>开阳堡长宽约为300多米,土城墙依然保留了原有的轮廓,有的地方基本完好。</p><p>开阳堡内的街区为井字结构,分为9个部分,史称“九宫街”。目前,街区还保留着“乾三连”和“坤三连”的格局,其他街道仍能看到依照八卦图建造的一些痕迹。</p> <p><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古堡西侧的土坡上一棵孤零零的树呆呆的守望着古堡</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城堡内的民宅已经残破不堪,由于很多人都搬出去居住了,大量荒废的房屋和院落充斥在古堡之中。</span></p> <p>开阳堡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是周边环境遭到破坏。汉唐以前开阳堡附近森林广袤,水源充沛。在北宋年间和明代,阳原县成为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冲突和战争的前沿,森林大量被砍伐,水源枯竭,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开阳堡西边逐渐开始沙漠化。每逢冬春,狂风卷着黄沙直奔开阳堡。</p> <p>开阳古堡被称为“京西第一邑”,恐怕是张家口最古老的建筑了。</p> <p>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这里是赵国的安阳邑,赵武灵王封长子章为安阳君,汉代时安阳县县治在此,到宋元时因战争,此地逐渐荒凉,清朝时随“九边”废弃、环境恶化,古堡从此日渐凋零,从古至今开阳古堡已有二千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玉皇阁上面依稀有农业学大寨的标语,象头雕饰为唐朝所特有,在国内已经比较罕见了</span></p> <p>玉皇阁位于开阳堡正门(南门)之上,是游览开阳堡必去之处,有充当城门楼的作用,为唐代木构建筑,四层斗拱飞檐,四柱三间,黄、绿瓦覆顶,虽经同治年间修复,但整体保留唐代原貌,是保存至今的为数不多的唐构之一。壁画几乎无存,殿中只有一块孤零零的清碑躺在地上述说着古老唐构的历史。</p> <p><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玉皇阁所在的南门城外有三座建筑相对,分别是弥勒佛殿、关帝庙和南门戏台。玉皇阁东边的城墙上还有一座硬山顶建筑,那就是观音殿。</span></p> <p>古堡唯一的城门大概有2人高</p><p><br></p><p><br></p> <p>开阳堡外照正门及玉皇阁,照片左边为关帝庙,右边为南门戏台,门洞内城里的那个单间建筑就是重修的城隍庙</p> <p>门洞上方的“开阳堡</p> <p>斗拱飞檐</p> <p>玉皇阁共有3间,高2丈多,为单檐歇山顶。四个檐角玲珑精巧,角脊上走兽尚在。</p> <p>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檐角处起杠杆作用的木构件昂,其昂嘴被雕刻成象头,专家说,这种雕饰在古代建筑中是不多见的。据了解,玉皇阁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代同治年间,但保留了唐宋建筑的风格。</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关帝庙石碑金鸡独立,房屋已是摇摇欲坠</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开阳堡内古迹很多,除了来到开阳堡必看的玉皇阁及周边几组建筑(观音殿、弥勒佛殿、关帝庙、城隍庙、南门戏台),还有开阳堡戏台、真武庙(玄帝宫)、阎王殿等</span></p> <p>凿断城墙开了一条进村通道,破坏了城墙。</p> <p>大部分村民已迁新村,仅有十几户老人还留在古堡居住。</p> <p>贴对联的是还有老人住的住户</p> <p>两个老人在村道上扫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