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走进幸福人生——聆听国学讲座有感

陈晓洪

<p>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本国的学问,是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学术文化的整体积淀,它是历代思想家,哲学家对中华民族特征、精神气质、思维方式的总结。国学的核心部分是儒家学说,可以说是儒家为中心,构成了国学的基本构架。在我国古代,其实没有国学这样的说法,国学真正开始被提出来,是在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即清末民初,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候知识分子们感觉到国家将忘,所以提出了“国学”这一概念。</p> <p>  表面上看国学是和庞大的“西学”相对,其实“国学”一词是在“西学”即将吞没整个民族精神的时候,为了保存一国之命脉、国粹、精神,而做出的带有悲情性的表述。</p> <p>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国学经典的推广,国学文化地位不断提升。随着人们对国学精髓的深入研究,国学教育在中小学校掀起热潮,成为学校校本教育的重要内容。我认为在中小学校推广国学教育很有必要。我校利用围墙板报,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国学,营造国学学习氛围,营造校园文化。</p> <p>  为了进一步推广国学教育,2020年11月30日我校邀请国学大师张锡鸿先生到我校举办国学讲座。</p> <p>  张锡鸿老师曾任教于华南农业大学,是国家书法协会会员,汕头市剧协名誉主席。曾任广州开发区商业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期间有了不起的建树,曾获广州开发区十大杰出青年,十大功臣称号。后又担任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高新区四区的总经济师。博学多才的张老师对国学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在传承地方文化方面也有相当杰出的贡献。张老师也情注教育,经常到学校讲课,讲课的内容有国学,书法,中文写作,英文写作等。</p> <p>  </p> <p>  张老师的讲座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来展开:第一、什么是国学。第二、我们要向国学学什么。第三、学国学要注意什么问题。讲座很精彩,行云流水,引人入胜。时而结合当前国际形势,时而穿插历史小故事,通俗易懂。例如在讲“关于如何治理国家”,张老师通过当前新冠疫情下,中国和美国应对措施不同造成的后果不同的对比,让我们深刻体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民为邦本”的道理;在讲“关于如何做人”,张老师引用历史小故事“范仲淹小时候算命”,让大家坚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讲“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张老师举了清朝叶天士学医的例子,鼓励同学们勤奋学习。讲座精彩绝伦,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p> <p>  张老师讲完后,我校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都和张老师进行了交流,谈了自己的感想。</p> <p>  最后,校长做了发言,对德艺双馨的张老师表示衷心感谢。并且要求全校师生以这次讲座为契机,认识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教育意义的重大,积极行动起来,掀起国学教育的热潮。教师要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宗旨,诵经典、悟经典,营造和谐的、丰富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学们要谨记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精华,以先贤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向导,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国学教育早日在我校开花结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