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配套器材哪家强?我只信爱牛!拿到爱牛实验器材,你会不会用?怎么有效使用?教学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教材哪些部分可以进行调整?……欢迎来到蜗牛课堂,分享爱牛器材使用经验,一起进行教学反思。<br> 本课希望学生仔细观察有关空气压缩和扩张的现象,然后让学生试探性地从微粒的角度解释现象。<br> 本课爱牛器材如下:<br> 确实,注射器和上一课的橡胶塞很搭哦!<br> 本课,我开门见山问孩子们“空气能否被压缩”,有的班都认为能,有的班少部分认为不能,有的班大部分认为不能。我还挺讶异,毕竟上一节课感受了空气,原以为“认为不能”的孩子比较少。<br> 后面我问孩子们,如何验证“空气能否被压缩”,很多孩子想到的办法是用气球。有的孩子直接说到注射器,当时我在想这些孩子是怎么想到的,下课后我问了这些孩子,原来是他们生活中有玩注射器的经验,有类似经验的还不少。 考虑到注射器的数量,我将探索活动分为了两步。<br>先让孩子们记录下初始刻度,再开始实验。<br> <b>探索一:</b>空气<br><b>实验用品:</b>注射器、橡胶塞<br><b>实验方法:</b>取10ml空气;用力向下压,然后松手,观察记录;再用力向上拉,然后松手,观察记录。 <b>实践反思:</b><br>巡视时,注意看孩子们的记录,提醒他们实事求是。向上拉,孩子们基本上拉到了顶端,但记录一般是20ml,可以提示应画在活塞的位置。<br> 孩子们也能发现,松手后,活塞不能完全回到10ml刻度线,反问为什么,孩子们也能提出合理的推测。<br> <b>探索二:</b>水<br><b>实验用品:</b>注射器、橡胶塞、水<br><b>实验方法:</b>取10ml水;用力向下压,然后松手,观察记录;再用力向上拉,然后松手,观察记录。 <b>实践反思:</b><br>实验前需提醒孩子们,取水时尽量不取到空气。<br>在向上拉的环节,有的孩子可以像空气那样,拉得很高,故而认为水可以被扩张。这时我请他上来演示,孩子们一下就看出,被拉高的那一节是空的,是空气。<br> <div><br></div>得出结论很容易,但要尝试着从微粒角度去解释,对孩子们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br> 先假设容器不漏气,用小圆圈○表示空气微粒和水微粒,让孩子用图示的方法表示自己的想法。 刚开始我没有提示,只是统一规定了下,初始都用10个圈来代表10ml的水或空气微粒。<br> 我看了孩子们的记录,少部分孩子关注到了颗粒数量、颗粒间隙、颗粒分布三个维度。 这时请关注到颗粒数量的孩子来说说为什么,这部分孩子也能大概理解。<br> 后面我发现这个动画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理解。 最后在讲压缩空气的应用时,有的孩子说到了去高原用的氧气瓶,这个简直太贴切了,意外之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