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襄阳游记

侯哥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9月,武汉的新冠疫情驱于平静,我在家憋不住了,跑到省内的古城襄阳游玩了几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原来并不起眼,这些年来发展突飞猛进,一跃成为湖北省第二大城市,不仅经济快速增长,旅游业也蒸蒸日上。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有2800多年历史,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襄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建有牢固的城池防御体系,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之称。襄阳古迹众多,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武汉到襄阳十分便利,坐动车只需一个半小时。襄阳火车站附近有很多酒店,火车站前面就是汽车公交总站,所以无论到哪个景点都很方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在襄阳呆了两天半,游览了以下几个主要景点:古隆中、唐城影视基地、习家池、古城墙、北大街、米公祠和襄王府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古隆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古隆中是襄阳最负盛名的景点,是国家5A级景区。景区位于襄阳以西13公里,这里是诸葛亮年青时隐居的地方,刘备“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策”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自幼失去双亲,随叔父到荆州,17岁时叔亡,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关心国事,自比管仲、乐毅,号称“卧龙”。后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献策,提出“先三分天下,后统一全国”的谋略,即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军事家和发明家,其辅佐刘备、联吴抗魏的许多传奇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得广大百姓祟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石牌坊,四柱三牌楼,青石造就,古朴凝重,端庄大气,它建于1888年,是古隆中标志性建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隆中书院最早是五灵王学业堂,始建于公元938年,1341年广德寺书院迁至隆中后与原学业堂合并,统称为隆中书院。现在隆中书院是诸葛亮与古隆中陈列馆,共有6个展厅,集中介绍了诸葛亮的一生、古隆中的发展史和三国文化。</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武侯祠是祀奉诸葛亮的祠堂,最早建于公元361年,千百年来又经历无数次整修和重建,现在的武侯祠重建于1756年,为四进三院的层台建筑,各殿依山势逐层升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前殿正中是一尊诸葛亮铜像,上匾额为董必武1965年题词“卧龙遗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前殿拾级而上进入中殿,门槛上和殿内多为历史名人题写的赞美诸葛亮的楹联,上匾额题词“三顾遗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殿为武侯祠正殿,殿内是诸葛亮及其子孙三代的塑像,上书“天下奇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殿的左侧为娘娘殿,供奉的是诸葛亮之妻黄月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紧挨着娘娘殿的是三义殿,殿内刘关张三人的塑像栩栩如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殿的右侧为铜鼓台和碑廊,铜鼓台亭内安放一面直径2尺的铜鼓,相传是诸葛亮南征时发明的战鼓,两侧碑廊的碑文是八十年代以后国家领导人和书法大家留下的墨宝。</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顾堂建于1720年,是纪念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纪念堂。门口有当年栓马的石桩和老槐树,院内有张飞、关羽雕像,屋内是刘备拜访诸葛亮时的情景雕塑,诸葛亮在此提出“三分定天下”的谋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纪念诸葛亮,在三顾堂的后山坡上建有草庐亭,该亭建于1794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天在三顾堂前有两场“三顾茅庐”的实景表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诸葛草庐是诸葛亮17岁至27岁读书和耕作的地方,他在襄阳隆中整整生活了十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抱膝亭建于1888年,为三层六角亭,是怀念诸葛亮在隆中抱膝长吟时的情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抱膝亭附近有一个草庐石碑,立于1540年,正面书“草庐”,背面书“龙卧处”,经历500年,此碑至今保存完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唐城影视基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唐城影视基地是襄阳又一张旅游名片,国家4A级景区。占地600余亩,投资近16亿元,完美体现了唐朝的繁华盛景。该基地既是题材丰富、气势恢宏的影视拍摄基地,又是全国性文化旅游项目。景区分为城楼、宫殿、街市、宅邸、寺院、水系六大片区,建有凯旋楼、明德门、朱雀门、东西市、青龙寺、唐皇宫、西明市、御花园等建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景区前面是高大的凯旋楼,唐朝军队每逢战争胜利,都要在此楼前举行献俘仪式,接受皇帝检阅及奖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明德门是景区的入口,也是唐城的正大门。当年明德门是长安城最南边的一座城门,称为“隋唐第一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进入明德门,迎面是朱雀廊,它位于皇宫正南面,是唐朝文武百官办公的地方。按“东文西武”规定:文官在东朱雀廊办公,武官在西朱雀廊办公。</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朱雀廊的左边建有西明寺、西市和袄教祠,下面是西明寺局部。唐朝时期长安是当时东方的文化中心,而西明寺是长安的佛教文化中心,当年周边国家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僧人到大唐留学,其中很多人就住在西明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面是西市街景,唐朝时期西市是长安的国际贸易中心,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许多外国商人在此开店做生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唐朝时期,商业繁荣,很多中亚的外商通过丝绸之路来到长安作生意,当时中亚地区盛行袄教,所以唐城里专门修建了一个袄教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朱雀廊的右边建有东市、彩虹桥和青龙寺,下面是高高拱起的彩虹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站在彩虹桥上俯瞰东市,唐朝时期东市为皇室贵族的住宅区,因此市场上经营的商品多为奢侈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东市的都水司和码头楼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东市走过彩虹桥就是青龙寺,青龙寺始建于隋文帝二年,唐朝时期成为皇家护国寺庙。如今唐城的青龙寺已成为深圳弘法寺下院,由中国佛教学会副会长印顺大和尚出任方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依次游览了青龙寺的大门、大雄宝殿、藏书阁、青龙塔等,印象最深的是大门两侧的鬼神,形象逼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过了朱雀廊就到了皇宫,唐朝皇宫是当时世界上最辉煌的宫殿群,也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许许多多皇与妃的爱情故事也发生在这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皇宫的正门叫朱雀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进入朱雀门是瓮城,它是皇宫的防御工亊,瓮城里面的石狮栩栩如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穿过瓮城是皇宫中心的环殿和牡丹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环殿后面就是皇帝和皇室成员休息的寝殿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环殿的右边是雄伟的宣政殿,这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环殿的左边是花萼相辉楼,此楼是皇宫重要的宴会场所,极为富丽豪华,享有“天下第一名楼”的美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寝宫有一长廊通往后面的御花园,这里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清泉瀑布飞珠溅玉,花草树木茂盛鲜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唐城影视基地里已经拍了几部电影和电视剧,电影有《妖猫传》,电视剧有《天盛长歌》、《艳骨》、《九州缥缈录》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很多游客兴趣大发,穿上唐装在唐城里拍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襄阳唐城影视基地确实很大,号称是国内最大的“唐朝古城”,还有很多地方我没有走到,如果仔细逛的话,恐怕需要一天的时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习家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听这个名字大家以为与习近平有关,其实没有。习家池位于襄阳城南5公里,在唐城影视基地附近,它是东汉初年襄阳侯习郁的私家园林。习家池建于公元25-56年间,是中国唯一一处建于东汉时期的私家园林,堪称中国私家园林建设的鼻祖和典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习家池长60米,宽40米,池中圆台上建有一座重檐两层的六角亭,俗称“湖心亭”。坐在亭中既可钓鱼又可倚栏赏鱼,悠然自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习家池历经近2000年,多次重建修葺,现在景区里除了鱼池、花园外,还建有半规池和溅珠池、习氏宗祠、习郁墓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古城墙及夫人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襄阳古城临汉江而建,略呈方形,周长7.6公里,共四个城门,现在保存最完好的是临汉门。城墙高8米,厚10米,外墙用大块青砖垒砌,内层用土夯筑。城北有浩瀚的汉江作为天然屏障,东、南、西三面是宽阔的护城河。襄阳古城护城河平均宽度180米,是北京和西安护城河平均宽度的八倍,号称“天下第一护城河”。坚固的城墙加上宽阔的护城河,构成了中国著名的古城防御建筑体系,被称为“华夏第一城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夫人城位于古城西北角,从临汉门向右走二、三百米就到。东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前秦苻丕攻打襄阳,东晋梁州刺史朱序在此镇守。朱序母亲韩夫人颇知军亊,认为西北角为守城薄弱环节,故亲自带领家婢和城中妇女在此防守,成功击退了敌军,守住了古城。后人为纪念韩夫人,修复了城墙,并在城墙上建了纪念亭,内立韩夫人塑像,此段城墙便称为夫人城,并辟为旅游景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北大街与昭明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进入临汉门就是襄阳最热闹的商业街——北大街,北大街全长860米,两边多为仿明清古建筑。沿街有两道石牌坊,商铺林立,品种繁多,热闹非凡,从街上走过,可领略千古襄阳的繁荣景象。</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北大街的南端是昭明台,也称钟鼓楼,它是襄阳最大的仿古建筑,也是古城的标志。昭明台是为纪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而建,整个建筑高达45米,中间是三层五开间重檐歇山顶式楼阁,两边有钟楼、鼓楼各一。此楼雄距城中,巍巍壮观,古代誉为“襄阳第一胜迹”。现在昭明台已改为襄阳博物馆,因时间紧张,我没有进去参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6、米公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米公祠原名“米家庵”,位于樊城区沿江大道西段,隔汉江与临汉门相望,它是纪念北宋著名书画家、鉴赏家米芾(襄阳人)而建的祠宇。该祠始建于元末,明代毁于战火,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建。现在的米公祠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由拜殿、碑廊、宝晋斋、仰高堂等建筑组成。米公祠内亭台廊榭错落有致,五百年银杏巍峨挺拔,画廊里陈列的米芾书法石刻100多块,其书法艺术韵味生动,炉火纯青,米公祠可谓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现在的米公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襄阳热门的旅游景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7、襄王府绿影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襄王府位于市中心,系明朝仁宗朱高炽第五子朱瞻墡(被封为襄宪王)的藩王府第,建成于明朝正统五年(1642年),后两次被李自成烧毁(仅照壁幸免与难)。现在的襄王府为1993年重建,含王府大门、正殿、钟亭、井亭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襄王府因是现代重建,所以没有太大的参观价值,真正有参观价值的是襄王府内保留的明代照壁——绿影壁,它是襄阳城内唯一保存下来的明代建筑。绿影壁是襄王府的前照壁,为中国四大龙壁之一(另三个是故宫九龙壁、北海公园九龙壁、山西大同九龙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绿影壁建于明朝正统五年(1440年),由底座、壁身、顶盖三部分组成,壁身分三堵,全长24.58米,中堵长11.7米,高7米;两边各长6.44米,高6米,壁厚1.6-1.7米。壁面有99条龙,均用绿矾石雕刻而成。整个壁面雕塑主次分明、动静结合,龙飞凤舞,形态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通过这次旅游,感觉襄阳拥有许多不错的景点,值得一游。</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