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瑞丽、腾冲游(一)2020.11.15—2020.11.23

<h3>全球世纪疫情打乱了今年的出游计划,秋季又是出游的最佳季节,国内游在十一黄金周已全面恢复,选上瑞丽、腾冲、银杏村这条心怡的线路,有志同道合的人响应,提供了往年到过银杏村民宿老板的联系方式,了解说银杏叶在11月中旬就会黄,锁定看银杏落叶的时间,搜索往回广州的交通,比较后在10月29日在携程订了往11月15日,返11月23日的机票(价格实惠且用时省,是明智之选)。行程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且团友们都认可,就一齐上图啦😄</h3> <h3>11月15日,白云机场T2航站楼安检入口,挤满了乘客,各项防疫措施没有想象中紧张,乘坐的航班坐满了旅客,印象中机上服务员也没戴口罩,我们的航班还有晚餐供应的,我们都不敢在飞机上吃,(旁边又坐了个有点感冒症状的乘客,害得同伴担心了一整晚)。飞机提前半小时安全到达目的地,出机场时需扫云南健康二维码。</h3> <h3>11月16日,芒市的早晨比广州要晚一小时左右才天亮。</h3><h3>芒市,傣语为"黎明之城",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一个典型的以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边境县市,这里的建筑很有民族风情。</h3><h3>8点半与包车师傅约好,前往瑞丽。图六是瑞丽江,是由龙江汇入,然后通往缅甸。</h3> <h3>1小时40分的车程,来到了莫里热雨林。&quot;莫里&quot;是傣语,意为&quot;美丽的瀑布&quot;。&quot;莫里&quot;又叫&quot;扎朵&quot;,相传释迦摩尼佛祖曾在莫里温泉旁戒斋沐浴,后来留下了一只硕大的足印,为纪念佛祖的亲临,后人用佛脚印的印巴利语&quot;扎朵&quot;称呼这里。</h3><h3>游客中心建筑物上方都有金色的孔雀图案</h3><h3><br /></h3> <h3>有司机师傅跟着,就先来两张大合照。</h3><h3>下图的佛泉圣水,各自洗干净手后就到身后金色的傣式塔亭。</h3><h3>在亭内有一块囤箩石,在它倾斜于地面的岩壁上嵌有一个巨型&quot;足印&quot;趾掌清晰可辨,这就是在南亚,东南亚佛教界享有盛名的佛脚印。足印长96厘米,前掌宽43厘米,足弓宽33厘后跟宽52厘米。</h3> <h3>许愿桥,经过也许一个愿吧。</h3> <h3>沿着莫里河往上走,溪流两畔异石奇树、奇特动植物和雨林,凉爽舒适、清新怡人。</h3><h3>发财树、八宝树王、树包石生都是百年参天大树</h3> <h3>龙听泉音</h3> <h3>雨林和瀑布</h3> <h3>泉水从60米高的悬崖陡壁倾泻而下,形成了"跌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的景象。</h3> <h3>莫里瀑布</h3> <h3>这里有被围养的生态孔雀园,因赶时间没有喂它食物,开屏就不可能有了。</h3> <h3>大家来一杯热带雨林里的牛油果汁和石斛汁,爽。</h3> <h3>12点,来到打洛镇曼掌寨子傍的独树成林景区。</h3> <h3>瑞丽到处可见的小塔</h3> <h3>景区不大,因独树成林而闻名。进入景区,只见一棵有900多年的古榕树矗立,树高约50多米,树干有34个根立于地面,树幅面积2000多平方米,枝叶既像一道篱笆,又像一道绿色的屏障。</h3> <h3>这个介绍有点放错位置的感觉</h3> <h3>身后就是独树成林</h3> <h3>在景区的尽头还有一个小小的孔雀园,与孔雀近距离的亲近,总想美丽的孔雀开屏一个,守候多时,一只不太美的来了一个,算是有眼福吧!</h3> <h3>一前一后在静观孔雀活动,期待孔雀开屏🦚</h3> <h3>姐勒金塔,傣语称&quot;广母贺卯&quot;意为在坝子马头的塔,是瑞丽最古老的佛教建筑。</h3><h3>只在门口拍了这个。</h3> <h3>中午一点,司师带我们在村中找到了这家傣族餐厅。</h3> <h3>在傣族村落,享用了一个傣族餐。这里没有菜单,进厨房看着冰箱和菜架上的食材点菜,这就难为我们都是家庭煮妇的了,后来司机师傅提议让我们说出吃多少钱,然后让厨师帮我们配,就只能这样了,按人均50元上菜。味道、菜式都不错,就是肉多了,青菜少了,后来还得加个青菜,再来4两酒,吃饱喝足。</h3> <h3>一寨两国风景区: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的称为芒秀。寨中的国境线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寨子里的老百姓同一个民族、同一种语言、同一种信仰、同一个寨子、同饮一井水、同赶一条街。</h3> <h3>打着伞的是景点导游,跟着她听听故事,提提问题。</h3> <h3>站在中国银井铁丝前观望对面的缅甸芒秀。</h3> <h3>一秋荡两国,用力一点晃荡,就能荡到铁丝网外了。</h3> <h3>国门图书馆</h3> <h3>一寨两国水井,疫情期间不允许缅甸居民过来打水了。</h3> <h3>1960年竖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由于疫情,为防缅甸居民偷入我国,所以就只能在大铁门前拍个照,黄色的就是中缅边界线。</h3> <h3>这个小小竹楼既是警处执勤点也是人民法院银井诉讼服务点。</h3> <h3>跟着导游乘坐电瓶车,到景区外的二寨走走,这个是在寨中新改建的小学,教学大楼和操场都拍了一个。</h3> <h3>寨中很多新房子,都是居民把自己居住的竹楼拆除重建,资金由政府承担。导游家的房子也是重建了的三层楼,姐妹已婚同住(傣族婚后是男方到女家居住,只需带几张竹编的小橙,且农活都由女人干)</h3> <h3>这是寨里老人在做的银手工制作工艺品,必须走的一个景点。</h3> <h3>回到景点门口,拍一个。</h3> <h3>这是为我们服务的座驾,大家都喜欢,也来一张。</h3> <h3>姐告口岸,过了这个牌坊就是瑞丽边境免税区</h3> <h3>来到瑞丽口岸,因疫情,关闭了口岸的来往。</h3> <h3>只有三三两两国内游客的口岸铁栏杆前拍拍照。</h3> <h3>这个是从上海到瑞丽某条国道的终点。铁丝网后就是缅甸</h3> <h3>又经过瑞丽的另一个口岸,和一个市区公园。</h3> <h3>从一国两寨出来开始到腾冲和顺镇,不断有穿工作服的人员检查身体证和要求扫云南健康二维码(应该有6至7次之多),云南防控疫情一点都不松懈。</h3> <h3>9点左右到达和顺镇,热情的民宿客栈老板将我们的行李搬上二楼,然后跟着老板娘去找地道菜馆吃饭。</h3> <h3>17日早上,出发去腾冲火山群国家公园。</h3> <h3>公园门口外专门绕道设了很多摆买当地小吃、手工品和花草植物的档口。</h3> <h3>奋起三寸舌鼓动大家坐热气球。因为我有着在土耳其坐热气球的经历,两位团友倒也捧场,这热气球是用绳子牵着,下面有十来人拉着绳子,气球大概飞到离地面300米左右。价格是270元。(这个就没有在土耳其卡怕多奇亚的热气球飞行之旅体验来的刺激了,价格是1500元)价格摆在那里,所以能体验一下就值了。</h3> <h3>登大空的同时,与气球多角度拍照</h3> <h3>来到大空山顶,有骑马拍照,团友要过把骑马瘾。</h3> <h3>小空山,虽然都说不好看,但还是自己目睹为证。上山,只是有60多台阶。😄</h3> <h3>大空山,小空山图片。"好个腾越州,十山九无头",山顶呈截顶圆锥状,这无头的山,十有八九是火山。</h3> <h3>火山地质博物馆,进去科普一下。</h3> <h3>场景微缩图</h3> <h3>公园门口</h3> <h3>赌石</h3> <h3>来一个</h3> <h3>来到观景台,看火山公园的另一大奇观"柱状节理",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h3><h3>为了能看得更清楚,我们又从黑鱼河往这景点的山脚下去看个究竟😳(其实这里是有条下山的小路,我们的司机不知道,所以就多走了一段路,最后我们是从这山脚下上到这里的停车场)。</h3> <h3>黑鱼河,这里有很多黑色的小鱼,沿途很多摊档都在烧烤架上一边烧一边买,看着不是很卫生,且疫情期间,所以就没尝试。</h3> <h3>脚下的黑魚河</h3> <h3>走到黑鱼河的尽头,往柱状节理的山头方向走去,路上有很多小猴,不怕人,反而是跟路人讨吃的,所以我们不敢招惹它们了。</h3> <h3>长满青苔的小路,应该很少人往哪边去,穿过跨越龙川江的简易铁桥。</h3> <h3>这也是钙化地貌,有点似土耳其的棉花堡,只是光线不好,拍不出效果。</h3> <h3>从山下往上看,一条条完整的柱和断开的柱截面形状,立体感十足。</h3> <h3>地质奇观</h3> <h3>  云南省 腾冲县的龙川江畔,矗立着一大片火山爆发时喷出的未露于地表的岩浆冷凝后形成的柱状结晶,地质学上称为&quot;柱状节理&quot;,当地人则形象地叫它&quot; 神柱&quot;。</h3> <h3>为了近观柱状节理地质地貌,下午2点多才来到北海湿地附近的聚厅吃饭,最后在大众点评上购了个套餐,还算是实惠。</h3> <h3>北海湿地,这季节不是很美,从火山地质公园回腾冲也是经过,就来走走吧。</h3> <h3>美拍一个</h3> <h3>这里商业化较浓,这搞了个天空之镜,有各种民族和流行服饰租赁,老板负责拍照,收费当然不会便宜。</h3> <h3>有湖南卫视在此拍了电视,又增加了宣传效果。</h3><h3>这里有游船、竹排、草排项目让游客在购门票时选择套票购买,但由于价格都是49.9元,且分开自己在网上购买,有一团友买了草排,想改都不给改,到了码头发现草排一个人是划不来的,只好跟码头的工作人员说让我们都改为草排,但工作人员说游船、竹排、草排价格都不一样,不能改为草排(一场与态度不好的工作人员之间的争论,最后还是没有划上草排)。</h3> <h3>又有小插曲,原以为竹排是自己划的,上排才知道也是电动的,这样跟游船是没多大差别了。谁知竹排开出码头一小段,坐满十人的竹排无电了。哈哈哈😄,船工让我们改坐游船,我们三人当即拒绝,就这样,我们就有了划竹排的一幕…。</h3> <h3>划啊划</h3> <h3>这头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牦牛,是专供游客拍照的,这时他的主人拖着它下班了,我抓紧时机与它拍了一个,主人告诉我,它很凶的😱</h3> <h3>景区出口对面,看见有高黎贡山几个字,记忆中熟悉的名字,拍下来。</h3> <h3>一天的行程结束,约傍晚7点回到和顺古镇。</h3> <h3>18日早上,先来参观滇西抗战纪念馆,这是腾冲人民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抗日阵亡将士及死难民众而修建的烈士陵园。</h3> <h3>展馆展示图片1</h3> <h3>展馆展示图片2</h3> <h3>展馆内中国远征军铜像</h3> <h3>展馆展示图片3</h3> <h3>展馆大厅地面写着抗战年历</h3> <h3>刻在场馆外石板上的飞虎队腾冲临时机场示意图</h3> <h3>国民党元老李根源题词的国殇墓园。</h3> <h3>腾冲市内的叠水河公园,主要景点是大盈江水流经此处,从30多米的高岩上跌落,形成瀑布,响声雷动,水花四溅。</h3> <h3>以水为财,接一个。</h3> <h3>中午11点多,来到停满旅游车的司莫拉佤族村。</h3> <h3>村前山边石头上画的文字、图案。</h3> <h3>司莫拉,佤语当中的意思为"幸福的地方"。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落,一个民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态古寨。村落依山而建,内有湿地、森林、竹海、梯田、涌泉。沿着石板路向上走远古佤山的原始气息扑面而来。</h3> <h3>司莫拉民族馆,这村寨自习主席到访过,众多游客慕名前来,现已在逐步开发成旅游区,但由于没有找到导游讲解,对于佤族的特色图案没能理解,以下以图片为记录,以后有所了解后最作补充。</h3> <h3>若有水牛死亡就把牛头悬挂在寨子门口和祭祀的地方,这种祭祀的方式表示佤族对牛的敬仰和崇拜。</h3> <h3>习主席到访本寨的图片。</h3><h3>"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好哎,架起幸福桥。哎……道路越走越宽阔,越宽阔……",阿佤人民唱新歌吗?</h3> <h3>司莫拉礼堂</h3> <h3>小小木楼梯,和司莫拉礼堂为一整体</h3> <h3>司莫拉礼堂旁的雕刻图</h3> <h3>石刻画</h3> <h3>房屋的外墙画满了画</h3> <h3>祭牛节</h3> <h3>合照一个</h3> <h3>边走边拍。司机师傅说现在来这的路还没修好,原村路只能会小车,现在大巴来这的多,要避开。所以我们也是拍拍照就赶往热海温泉了。</h3> <h3>12:30分来到热海,腾冲热海位于腾冲县城西南20公里处,面积约为 9平方公里,较大的气泉、喷泉、温泉群共有88处,其中10个温泉群的水温达90℃以上。是中国三大地热区之一。</h3><h3>看了跟我们套餐一样的票价是238元,而我们找客栈老板代购170元喔。</h3> <h3>到处都可以看到热泉在呼呼喷涌,带有浓浓硫磺味道的蒸气朴面而来。</h3><h3><br /></h3> <h3>汽泉昼夜喷薄而出,水汽交融,蒸腾弥漫,如烟如雾。</h3> <h3>煮鸡蛋啰。这个鸡蛋要在锅里要温泉蒸汽蒸二十分钟,肚子已在咕噜咕噜叫了,期待着的鸡蛋可谓入口难忘。</h3> <h3>"大滚锅"它的直径3米多,水深1.5米,水温 96.6℃,昼夜翻滚沸腾,四季热气蒸腾。来一串温泉蒸汽蒸熟的鸡蛋,回味无穷👍</h3> <h3>这个硫磺温泉,确实是非常非常赞,下水5分钟就感觉到皮肤滑滑的。(这种感受后,就有了再次来热海的打算了)。</h3><h3>浴谷中的另一碳酸温泉区,体验就没硫磺温泉好(团友们都一致是这样认为的)。</h3><h3>注:热海浴谷温泉营业到凌晨。</h3> <h3>坐上景区游览车,来到靠近门口的餐厅(餐厅服务到晚上9点),凭票上了一碗大大的大滚锅饵丝(含在门票套餐中),满足满足。(续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