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望初冬之灿烂 心存文化之辉煌——昆一中晋宁学校学子在昆明市第四届“彩云杯”知识竞赛高中组夺冠

秋晴灿烂,碧空澄澈。2020年11月20日,昆一中晋宁学校高一年级一班周文婧、杨字蕊、郑童同学代表晋宁区参加了昆明市第四届“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组知识竞赛。经过认真的准备,三位同学在比赛中获得了初赛笔试团体第三,决赛团体第一的好成绩!<div> 向“传统文化”出发,收获的不仅是奖状和荣誉,每一次“出发”,收获的还有成长和沉淀,丝丝感悟,请听他们娓娓道来······</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说?秋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文婧 高一(1)班</div> “秋天来了”的意思是,街边卖糖炒栗子的小店开始排起长队,月色一日比一日清素,日子忽然变得缓慢而悠长,树叶开始变得金黄,沉甸甸的果实掉落在了地上,傍晚的空气被夕阳染成了蜂蜜味儿……这些都是秋天的证明。<br> 我用不甚华丽的辞藻,一笔一划勾勒着我心之向往的秋天。<br>“中华文化”的意思是,李太白的黄河之水不停息地向远方奔去,苏子瞻的明月又再一次挂上了梢头,西安的兵马俑驻守着着万里神州,糖画手艺人描绘的大千世界,散学的孩子牵着纸鸢在春风中玩耍,戏曲台上的窦娥无法洗刷的冤情……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内涵。<br> 我用略显稚嫩的语句,一字一句地描绘着我所见的中华文化。<br> 当秋色与中华传统文化撞了个满怀时,银杏与儒学的相会,秋风与遗迹的共舞,稻香与二十四节气的邀约,一切显得是那么偶然,却又那么和谐。立在银杏树下,蹁跹飞舞的杏叶落入掌心,我轻吟着《论语》古句;迎着秋风信步走在岳麓书院的小径上,我忆起那时的宋真宗;轻嗅稻香,满片金黄溢出田野,我听着麦子谈起二十四节气的故事。我扑在秋天里,却拥抱了传统文化。<br> 我用尚显浮躁的文章,一言一句地表现出我的所见所想。<br> 你可有听到,秋在同你细说文化之美。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看过出发,仍思出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郑童 高一(1)班</div> 纵使看过万山相连,层林尽染,碧云皆透,但又只是通过那小小的显示屏映入眼帘。我们都喜欢出发,因为思想人人皆远大,我们都无奈于出发,因为山峰过于厚重。但,也许有一天,一天空闲,突然出现,我们的心又会如何自适?会惊跳?会一滞?又或会微笑着出发。<br> 记得总听人说校园有美丽的夜空,而我却只听见了它的喧杂。还记得曾有人说哪个大树在晨风下会驻守相逢,而我却只看到了骄阳下它的低掩。所以,这是第一次真正见到它的夜空亦或者说,它的晨空。早早地,我候站在那银杏树下,呼吸着清寂的温柔,虽已入冬,却北风仍暖,大概它也在为我们而喝彩。一路向前,过了那座小桥,似有精灵在向我歌唱,再细听,便是叶片载入小河轻轻荡漾。待坐上车,正是街灯正煌,向前一路驶去,却有飞鸟成双,我的心儿也忽而平坦。便只是一眯眼,却隐有湖涛与波浪。不由侧目,只见一分池水隐在林边,如画卷长扬,而中心一眼却是赤丸在弯腰预备着伸展,在那水天相接处,它在向上,向上挽开灰暗;在向下向下沉入湖底照亮,风也慢下来了。在与树叶一同合奏着欢唱,是为了红日的再升,又或为了少年的车窗。<br> 我未曾想过,家乡也见过落叶,一片一片金黄的飞落,在起舞,在欢飞,在为土地铺上衬黄。也许这正是为什么我们要出发,是那心灵在抗争着狭小的角落,是目光不由地凝视群山的远方。是的,我,我们喜欢出发。再回过神来,便坐在银杏树下,手捧黄卷,写下一首小诗:<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杏落听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静似听风吹落,吹落梧桐叶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墨守回君相知,合尽金色淡络。</div> 却又听人呼唤,我知道是目标在向我们呼唤,跟上了大家的步伐,在老师的目送下进入场地,我忽而笑了,是那么轻松,是那么欢乐,因为我们与他们竟是同类人。虽作丝牍之友,却总在出发,也许也是他们眼光正如我们一样。<br> 我总幻想着出发,也总幻想着空下自己的心怀,但我不会只急着这一次出发,我们都不会,若要细问,也只需寻其根本——我们喜欢出发。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暖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字蕊 高一(1)班</div> 踏着淡淡的星光,我们出发了。在晨间微凉的大巴上,我们埋进黑色纸海,晃晃荡荡的浪,卷着朦胧的人声自远方幽幽而来。轻涛慢卷的迷蒙中,我突然望见微闪的金黄,那是一片湖泊。薄雾还未散尽,它似是触及我的目光,竟借着芦苇微颤时,悄悄背过身,将她被金沙半掩的眉眼藏在了大巴车后头。她已悄然藏匿,我却轻捂胸口,满眼皆是湖映暖阳的水波闪耀之景,我感到心中汹涌不已,伴着伙伴“蒹葭苍苍”的吟诵,似一场短暂炽热的爱恋。我抬首四顾,欲倾欲诉,却是无言而终。<br> 我们在场外的银杏下,淋着一场金色的雨。银杏携风,或悄伏肩头,或降于书上,这些流淌着上古世道芳香的使者,揣住诗经的白露,沾湿了宋词唐诗的纵横阡陌,留下淡淡的水渍,这或许就是伊人难寻的思泪吧。我聆听风过,银杏的颤音,不禁心中微动:“这样美好的你们,不该消失的,对吗?”风再次吹过,扬起纷纷落叶,我合上书页闭了眼,贪恋着这片刻的温存。<br> 赛毕,我看着那烫金的证书,喜悦之时却突然想起那悠悠的芦苇荡和那静默的银杏,不觉间一卷狂浪冲上心头,我猛捂住心口半蹲下去,脑中哗啦啦闪过背诵的知识:蒹葭苍苍,呦呦鹿鸣,伊人难寻,在水一方;儒法墨道,秦汉隋唐……那些沉默的,优美的,枯燥的,忽地全有了生气,在我眼前大片大片地绽开:文化,从不只是文化。<br> 我们踏着星子返程,秋风微凉,拂开我手中的书页——在里头伴着词曲合眠的,是一片金黄的银杏。<br> 接下来, 我校郑童同学还将代表昆明市参加云南省第五届“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相信这一次新的“出发”,同学们又会有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出发

银杏

文化

我们

金黄

郑童

我用

一班

晋宁

银杏树